A01B33/08
1、一种水、旱田两用耕田机驱动轮,包括轮毂[1]轮辐[3]、轮圈[4]和至少6只均匀分布的叶片[5],轮毂[1]和轮圈[4]通过轮辐[3]连接,耕田机动力输出轴穿过轮毂[1]上的轴孔[2]与轮毂[1]连接,叶片[5]安装有加强筋[8]或以轮辐[3]代替加强筋[8],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叶片[5]固定安装于轮圈[4]内周,轮圈[4]外周有至少6只均匀分布的轮齿[7],轮齿[7]与叶片[5]或轮圈[4]固定连接,轮齿[7]与驱动轮径向夹角[6]为0°-80°,轮齿[7]顶部呈尖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轮齿〔7〕安装有加强筋〔8〕;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耕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轮齿〔7〕、叶片〔5〕为整体制成,轮齿〔7〕、叶片〔5〕横截面均为凹形。
本实用新型属于耕田机械。
现有的耕田机驱动轮只适合耕水田,耕旱田时容易打滑,其原因在于轮圈上的叶片入土时与地面垂直方向的夹角大,因而阻力大;且叶片着地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因而入土时的阻力也大,因此叶片插入泥土不深,叶片下面的泥土容易崩溃,致使叶片受到的驱动反作用力小,因而在动力带动下往往在原地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现有耕田机驱动轮改进型的驱动轮,以便能水、旱田两用,同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在现有耕田机驱动轮或叶片上固定连接,顶部呈尖状的轮齿,轮齿与驱动轮的径向夹角在0°-80°。
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既能耕水田,亦能耕旱田,同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图1是水、旱田两用耕田机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片与轮齿外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一种水、旱田两用耕田机驱动轮,包括轮毂〔1〕、轮辐〔3〕、轮圈〔4〕和至少6只均匀分布的叶片〔5〕,轮毂〔1〕和轮圈〔4〕通过轮辐〔3〕连接,耕田机动力输出轴穿过轮毂〔1〕上的轴孔〔2〕与轮毂〔1〕连接以驱动驱动轮转动,叶片〔5〕安装有加强筋〔8〕或以轮辐〔3〕代替加强筋〔8〕,本实用新型的叶片〔5〕固定安装于轮圈〔4〕内周,在轮圈〔4〕外周增加了至少6只均匀分布的轮齿〔7〕,轮齿〔7〕与叶片〔5〕或轮圈〔4〕固定连接,轮齿〔7〕与叶片〔5〕亦可整体制成,轮齿〔7〕与驱动轮径向夹角〔6〕为0°-80°,轮齿〔7〕顶部呈尖状。故入土时,轮齿〔7〕与地面垂直方向夹角小,轮齿〔7〕受到的垂直向上的反作用力小,这样,轮齿〔7〕入土深,且其周围的泥土不容易崩溃,故耕旱田时不易打滑,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耕水田,亦可耕旱田,达到了耕水旱田两用的目的。
为使轮齿〔7〕坚固,本实用新型可对轮齿〔7〕安装加强筋〔8〕。
为节省原材料,减少制造工序,本实用新型的轮齿〔7〕和叶片〔5〕可以整体制成,轮齿〔7〕和叶片〔5〕的横截面做成凹形。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9:2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8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