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孔箫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820150426.5
  • 20080701
  • CN201213060
  • 20090325
  • 王黎霞
  • 但乐平
  • G10D7/00
  • G10D9/00 G10D7/00

  • 上海市宝山区华灵路881弄22号502室但乐平收
  • 中国,CN,上海(3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孔箫,将木或竹制的空心管的顶端用圆片封住,并在其顶部边缘开一吹孔;在空心管的正面沿加工6个手指发音孔及2个前出音孔,在空心管的背面,加工左拇指发音孔、右拇指发音孔、左小指发音孔、右小指发音孔及2个后出音孔;并安装有左手虎口支座和右手虎口支座;吹孔下方安装一个内铜套,内铜套上套装外铜套,在空心管、内铜套及外铜套上加工能相互贯通的膜孔;在膜孔与右拇指发音孔中间安装一套调音外铜套和调音内铜套。本实用新型有十个发音孔,能产生十二平均律,填补了现有传统箫半音不全的缺陷,并具有传统箫及竹笛两种音,音美、转调方便,业余及专业演奏者皆可适用,外形美观,携带方便,具有收藏价值。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孔箫,由带孔的圆管组成, 其特征在于:空心管(16)的顶端用圆片(22)封住, 并在其顶部边缘开一吹孔(1);在空心管(16)的正面 沿直线均匀加工6个手指发音孔——左食指孔(5)、左 中指孔(6)、左无名指孔(7)、右食指孔(10)、右中指 孔(11)、右无名指孔(12)及2个前出音孔(14),在 空心管(16)的背面,与正面的手指发音孔对应加工左 拇指发音孔(4)及右拇指发音孔(9)、左小指发音孔(8) 及右小指发音孔(13),在空心管(16)的尾端纵向并列 加工2个后出音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孔箫,其特征在于:左 手虎口支座(3)安装在孔(4)与孔(5)之间的左侧, 右手虎口支座(7)安装在孔(9)与孔(10)之间的右 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孔箫,其特征在于:吹 孔(1)下方3-5厘米处安装一个嵌入并固定在空心管 (16)上的内铜套(20),再在内铜套(20)上套装一个 能旋转的外铜套(21),在空心管(16)、内铜套(20) 及外铜套(21)上加工三者能相互贯通的膜孔(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孔箫,其特征在于:在 膜孔(2)与发音孔(4)中间安装一套可拔插的调音外 铜套(19)和调音内铜套(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乐器,特别是一种双音的十孔箫。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长箫只有6-8个发音孔,半音不全,使得转调不便,音单一, 且各个发音孔之间的距离较宽,初学者不易掌握。竹制材料,使箫身易干 裂不易保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十个发音孔,能产生十二平均律,且 转调时不用换箫,即有传统箫音又有笛子音的十孔箫。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十孔箫,将木或竹制的 空心管的顶端用圆片封住(如是竹管,则可利用竹节),并在其顶部边缘开 一吹孔;在空心管的正面沿直线均匀加工6个手指发音孔——左食指孔、 左中指孔、左无名指孔、右食指孔、右中指孔、右无名指孔及2个前出音 孔,在空心管的背面,与正面的手指发音孔对应加工左拇指发音孔、右拇 指发音孔、左小指发音孔及右小指发音孔,在空心管的尾端纵向并列加工 2个后出音孔;左手虎口支座安装在左拇指发音孔与左食指孔之间的左侧, 右手虎口支座安装在右拇指发音孔与右食指孔之间的右侧;吹孔下方3-5 厘米处安装一个嵌入并固定在空心管上的内铜套,再在内铜套上套装一个 能旋转的外铜套,在空心管、内铜套及外铜套上加工三者能相互贯通的膜 孔;在膜孔与右拇指发音孔中间安装一套可拔插的调音外铜套和调音内铜 套。

吹奏时,旋转外铜套,根据需要贯通或封闭膜孔,可分别演奏出传统 箫和竹笛的音,旋转调音外铜套,可微调十孔箫的音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有十个发音孔,能产生十二平 均律,并可任意转调,填补了现有传统箫半音不全的缺陷,并具有传统箫 及竹笛两种音,且音美、换音方便,业余及专业演奏者皆可适用,外 形美观,携带方便,具有收藏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将木或竹制的空心管16的顶端用圆片22封住 (如是竹管,则可利用竹节),并在其顶部边缘开一吹孔1;在空心管16 的正面沿直线均匀加工6个手指发音孔——左食指孔5、左中指孔6、左无 名指孔7、右食指孔10、右中指孔11、右无名指孔12及2个前出音孔14, 在空心管16的背面,与正面的手指发音孔对应加工左拇指发音孔4、右拇 指发音孔9、左小指发音孔8及右小指发音孔13,在空心管16的尾端纵向 并列加工2个后出音孔15;左手虎口支座3安装在孔4与孔5之间的左侧, 右手虎口支座7安装在孔9与孔10之间的右侧;吹孔1下方4厘米处安装 一个嵌入并固定在空心管16上的内铜套20,再在内铜套20上套装一个能 旋转的外铜套21,在空心管16、内铜套20及外铜套21上加工三者能相互 贯通的膜孔2,若空心管16、内铜套20及外铜套21三者贯通并在外铜套 21上贴笛膜,则可吹奏出竹笛的音,旋转外铜套21,使其封住空心管 16及内铜套20上的膜孔2,则可吹奏出传统箫的音;在膜孔2与发音孔 4中间安装一套可拔插的调音外铜套19和调音内铜套18,若遇天气冷热变 化时,将调音内铜套18略微拔出或插入调音外铜套19来微调音准,不演 奏时将2个调音铜套拔开,使长箫分为两段,则便于携带。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8:4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一种开关
下一篇:卡连接器
标签:十孔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