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1H37/00 A61N2/04
1.一种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它包括磁热输出指示电路1、可控硅整流调压电路2、软垫3、恒磁条5、激磁线圈6、尼龙搭扣7、宽紧带8、印板10、调节电位器14、定时器15、保温垫16,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恒磁条5组成恒定磁场,220 电源经定时器15开关及熔丝进入可控硅整流调压电路2,通过调节电位器14,进入软垫3,使激磁线圈6产生交变磁场,此交变磁场与恒磁场形成磁振荡,产生磁脉冲并释放出热量的可任意弯曲,自行固定在人体患病部位能产生磁、热、按摩三种功能综合效应的软垫式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属于医疗仪器。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理疗仪,有磁效应类理疗仪(又分为冷磁类与电磁类),热效应类理疗仪(如红外线、高频电疗仪),按摩类理疗仪。各类理疗仪的功能只有单一效应,对人体均有副作用。强磁场对某些病患者及某些病患部位不适用,高频脉冲强电场、微波及强振动对某些病症有危害,疗效单一,磁效应类理疗仪持续疗效较好,立即疗效差。热效应类理疗仪,立即疗效较好,持续疗效差。按摩类理疗仪则部位舒适但会引起其它部位的不适。操作不便,体积大,价格昂贵不易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对人体不产生副作用,设计成低频、低磁新技术。做到既有磁效应类理疗仪的持续疗效,又具有热效应类和按摩类理疗仪的立即效应,产生一种磁、热、按摩三效应综合一起的新型理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是将同时释放磁效应、热效应和按摩效应的头,设计成任意弯曲,自行固定于病患部位的薄型软垫。在软垫内有一组恒定磁场(场强200~300GS),另一组交变磁场(场强40~80GS),二组磁场迭加后形成一组有一定基本场强的磁脉冲作用于患病区,产生磁振荡,形成轻微的振动按摩功能。另以涡流发热原理,使线圈铁芯产生50~60℃热量使头同时产生磁、热、按摩三个效应。
仪器系统直接以50HZ工频作为振荡频率,采用双向可控硅对供电进行整流变压,产生有效值为16~30 ,频率为50HZ的交变脉冲电压输入软垫作为激磁及发热电源。采用机械定时器或数字钟控定时器控制时间,自动音乐报警,然后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工作。
理疗仪的线路设计不采用变压器及正弦波振荡器,使仪器线路大大简化,采用可控硅整流能产生较高峰峰值电压得以使磁振荡幅度增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一台理疗仪上同时获得磁、热、按摩综合效应,且三种效应相互促进,疗效更为显著。
2.头中有恒定和交变二个磁场,迭加成有一定基本强度的磁脉冲作用于病患部位,更符合磁疗的基本理论。
3.头设计成薄型软垫式可任意弯曲,自行固定于患病部位,一台理疗仪可有一个或多个头,视情况可同时使用。
4.对人体任意患病部位使用,安全无副作用,病种多,范围广,如急、慢性伤痛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冻疮、坐骨神经痛、脉管炎、面瘫、前列腺炎、高血压、子宫内膜炎、胃肠痉孪、肝炎康复等症,总有效率达94%。
5.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巧,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合医院、疗养院,更适合家庭康复和保健,具有经济实用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仪器外型图
图2-A 是可控硅整流调压电路及磁热输出指示电路
图2-B 是软款模拟电路
图2-C 是报警电路
图3是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软垫接线排列图
图4是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软垫外型图
图5是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仪器元部件排列图
图6是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保温垫图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包括有磁热输出指示电路1(内部名称)和指示灯组13(外部名称),可控硅整流调压电路2,软垫3,报警电路4,恒磁条5,激磁线圈6,尼龙搭扣7,宽紧带8,电池9,印板10,扬声器11,输出插坐12,调节电位器14,定时器15,保温垫16。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磁、热、按摩综合效应理疗仪的实施例。
220 电源经定时器15开关K1及熔丝R进入双向可控硅整流调压电路2,通过调节电位器14,改变触发脉冲导通角使可控硅输出16~25 交变激磁电压,进入软垫3,激磁电压同时进入磁热输出指示电路1(磁热输出指示电路也可用电平表代替)。根据激磁电压高低显示出磁热输出幅值,指示灯组13(其由三个发光二级管组成),第一只绿灯为通电指示,第二只绿灯为正常工作指示,红灯为输出过大指示。熔丝R接在电源进入可控硅的一端,其熔断电流设计成小于可控硅最大整流电流及头线圈允许的最大电流。
定时器15开关K1为220 进线控制开关,当规定时间到,即关断220 电源,理疗仪停止工作。在定时器15上另接一组触点开关K2,其端为定时器15接地,另一端装置在电时器15定时部位前,在K1截断前接通K2使报警电路4工作,当K2断开后,K1也断开。
软垫3以恒磁条5与激磁线圈6交叉放置组成,恒磁条5使软垫3产生一个磁场有效面积,与软垫3一致的场强为200~300GS的恒定磁场。激磁线圈6以φ0.25mm高强度漆包线绕在有绝缘套管的铁芯上。当线圈通过交变脉冲激磁电源时,线圈即产生交变磁场与少量线圈热。铁芯采用含炭量较低的钢丝,以其高磁阻率提高交变磁场强度(40~80GS),另在铁芯内产生较高的涡电流形成热效应。线圈铁芯产生的交变磁场与恒定磁场迭加,便形成有一定基础场强的磁脉冲产生磁振荡,使恒磁条5与激磁线圈6产生一定强度的机械振动,形成按摩效应。
激磁线圈6绕向与连接法,应保证每瞬时各线圈的磁场极性方向一致,即软垫3纵向中线为同极性相斥,纵向二端分别同一极性,以使磁振荡与磁脉冲幅度值不被磁性中和而削弱。
恒磁条5和激磁线圈6,需分别用耐热线固定在细帆布垫上。恒磁条5有磁性的一面固定于垫布。保温垫16放置在激磁线圈6和恒磁条5的另一面,一起放入既有一定牢度且薄的布套中缝制为一体,即组成软垫3。软垫3的二端分别装有宽紧带8与尼龙搭扣7的固定带,便于将软垫3任意弯曲,自行固定在人体患病部位。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8:4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