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5C17/28
1、双功能保险风钩,是由挂板(1)、风钩和芯轴(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挂板(1)上有若干挂孔,并由宽度小于挂孔孔径的狭长孔连通,风钩是由钩钉(3)和拉手(4)与连杆(2)铆接而成,钩钉(3)为阶梯式结构,并装入挂板(1)一端最外的比其余挂孔孔径大的挂孔中,芯轴(5)装在风钩尾部的孔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保险风钩,其特征在于芯轴(5)上有偏心孔,钩钉(3)上有四级阶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固定窗门的装置。
目前通用的风钩各有其特点,以最常见的木窗风钩和钢窗风钩为例,木窗风钩简易省料,钢窗风钩可以调节窗门角度。但这类风钩都有共同的缺点,即开窗和挂钩是由两次动作完成的,很不方便,并且打开窗门而没挂风钩或忘记将风钩挂上,当窗门受到风力袭击时,不仅窗门左右摆动发出噪音,而且很容易撞破窗玻璃甚至损坏窗门,另外,这类风钩只起开窗时固定窗门的作用,关上窗门后还需要另外一套窗栓装置来固定窗门,因此,机构多,繁琐,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新型风钩,不仅解决上述风钩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具有窗栓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参见附图描述如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功能保险风钩是由挂板(1)、风钩和芯轴(5)构成,挂板(1)上有若干挂孔,并由宽度小于挂孔孔径的狭长孔连通,如图2所示,风钩是由钩钉(3)和拉手(4)与连杆(2)铆接而成,钩钉(3)为阶梯式结构,并装入挂板(1)一端最外的比其余挂孔孔径大的挂孔中,芯轴(5)装在风钩尾部的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芯轴(5)上有偏心孔,当窗门关不严实时以作调整之用。钩钉(3)上有四级阶梯,其中第一级即钩钉(3)头部用以限制钩钉下落的位置,第二级用以窗门的定位,第三级的作用是当风力使窗门运动速度较快时,便于迅速落钩,第四级即颈部的作用是沿狭长孔道以顺利通过各挂孔,以便窗门的开关。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的俯视图。其中:(1)挂板;(2)连杆;(3)钩钉;(4)把手;(5)芯轴;(6)垫圈。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挂板(1)用2.5毫米钢板制作,连杆(2)用4×25扁钢制作,拉手(4)用2毫米钢板制作,钩钉(3)、芯轴(5)和垫圈(6)均采用φ16 45#圆钢调质加工。挂板(1)用5/8″木螺钉与窗门连接,钩钉(3)穿进挂板(1)一端最外的挂孔中,芯轴(5)装在风钩尾部的孔中,并与孔面有一定间隙,以便风钩能自由转动,然后用1 1/2 ″木螺钉通过芯轴(5)上的偏心孔和垫圈(6)固定在窗框上。开窗时,通过拉手只需将风钩向上提起,使钩钉的颈部进入挂板上的挂孔中,并沿挂板上的狭长孔运动,当窗门快到所需位置时,在推窗的同时向下轻按拉手,钩钉便沿着狭长孔道自动滑入挂孔中,将窗门固定,关窗时,通过拉手在将钩钉提起的同时往回关窗,钩钉便沿狭长孔道运动,直到将窗关好,钩钉便进入挂孔中,将窗门扣住,风钩便起到了窗栓的作用。通过芯轴上的偏心孔调整,使窗门关严,窗门打开而忘记固定时,窗门受到风力袭击向左或右摆动,钩钉便沿狭长孔道滑入挂孔中将窗门固定,当风力较强而使窗门运动速度较快时,钩钉上的第三级阶梯由于比其颈部粗可以使钩钉尽快落钩而将窗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风钩克服了普通风钩的缺点,挂钩动作可以在开窗过程中一次完成,使用十分方便,同时,开窗后即使没有挂上风钩,当窗门受到风力袭击时,风钩会自动挂上,将窗门固定,从而使窗门和玻璃免遭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除了发挥风钩的作用外,还可作窗栓使用,省去了原风钩附加的窗栓,做到一物两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木窗和钢窗。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4:0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