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620015545.0
  • 20061031
  • CN200975371
  • 20071114
  • 东莞动利电子有限公司
  • 许文昉;范纲龙;林春演
  • F04D29/52
  • F04D29/66 F04D25/08 F04D29/38 F04D29/52 F04D29/54

  •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田尾村东莞动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中国,CN,广东(44)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
  • 李姝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散热风扇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低风阻及低噪音的散热风扇结构。其包括用以承载线圈组及扇叶旋转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一环体,于环体内壁上设有静叶,该静叶依扇叶旋转方向设置于环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散热风扇导通电源时,扇叶于环体内旋转,使外部的风流由环体上方导入后,而进入环体内的风流形成依扇叶的旋转方向顺着静叶流过,在静叶的引导及均流下,可以降低风流流动的阻力,而大幅度的降低扇叶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并使输出的风量增加。
权利要求

1、一种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包括用以承载线圈组及扇叶旋转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包括一环体,于环体内壁上设有静叶,该 静叶依扇叶旋转方向设置于环体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叶 呈一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体 上缘处延伸有一凸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垣 内径由外向内渐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叶 上设有一弧形帽体,该弧形帽体周缘承接有动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体 下缘延伸有一裙部,该裙部上设有凹槽;所述的框架还包括一底座,底座周缘 延伸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一端设有一缺口,该缺口组接一设于底座上的凹槽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叶 呈一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垣 内径由外向内渐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 呈一L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 叶上设有一弧形帽体,该弧形帽体周缘承接有动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散热风扇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低风阻及低噪音的散 热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对于散热装置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必备组件,因为它可以将 散鳍片所吸收的热源快速散发出去,以确保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

如图1所示,传统的散热风扇1b包括框架11b及枢接于框架11b内旋转的 扇叶12b,在扇叶12b内部与框架11b的底座间配置有线圈组,在线圈组的电路 板导通电源时,使扇叶12b在框架11b内旋转。在扇叶12b旋转时,外部的风 流形成旋转的被导入于框架11b内,在风流进入框架11b内部时,会与框架11b 内壁面撞击,而产生噪音。因此,当扇叶12b转速越快时,相对噪音也就会越 大。

于是在市场中便出现了一种低噪音且可增加输出风量的散热风扇,如中国 台湾专利公告第M244490号的‘风扇之扇框机构’专利文件,该专利文件中的 技术方案是将传统的框架改为由复数凸形单元所组成,在扇叶旋转时,使风流 由风扇的上方及侧向进入,以达到降低噪音及增加输出风量的效果。但是,此 种的框架设计虽可增加出风量,但由于风流从风扇上方及侧向进入,容易造成 风流相互撞击,使风流受阻,因此降低噪音的作用比较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顺着扇叶 的旋转方向将外部风流引导及均流进入风扇里,使风扇的噪音降低,而输风量 增加的散热风扇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包括用以承载线圈组及扇叶旋转的框架,所述 的框架包括一环体,于环体内壁上设有静叶,该静叶依扇叶旋转方向设置于环 体内壁上;

所述的静叶呈一弧形;所述的环体上缘处延伸有一凸垣;所述的凸垣内径 由外向内渐小;所述的扇叶上设有一弧形帽体,该弧形帽体周缘承接有复数动 叶。

所述地环体下缘延伸有一裙部,该裙部上设有凹槽;所述的框架还包括一 底座,底座周缘延伸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一端设有一缺口,该缺口组接一设于 底座上的凹槽组;静叶呈一弧形;凸垣内径由外向内渐小;缺口呈一L形;扇 叶上设有一弧形帽体,该弧形帽体周缘承接有复数动叶。

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在散热风扇导通电 源时,扇叶于环体内旋转,使外部的风流由环体上方导入后,而进入环体内的 风流形成依扇叶的旋转方向顺着静叶流过,在静叶的引导及均流下,可以降低 风流流动的阻力,而大幅度的降低扇叶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并使输出的风量 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框架       11、环体      111、弧形静叶

112、凸垣     12、底座      121、连接柱

121a、信道    1211a、凹槽   122、容置空间

123、中空柱体 2、线圈组     21、电路板

22、线圈      23、中空柱体  3、扇叶

31、弧形帽体  32、动叶      33、轴心

4、风流       5、框架       51、环体

52、弧形静叶  53、裙部      54、凹槽

6、底座       61、连接柱    61a、信道

611、缺口     62、容置空间  63、中空柱体

7、线圈组     71、电路板    72、线圈

73、中空柱体  8、扇叶       81、弧形帽体

82、动叶      83、轴心

1b、散热风扇  11b、框架    12b、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在图2和图3中,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包括有框架1、线圈组2及扇叶3。 框架1上设有一环体11,该环体11内设有一底座12,该底座12周缘延伸有复 数个与环体11内壁承接的连接柱121,另外在底座12上还设有一凹陷的容置空 间122,容置空间122的底部延伸有一中空柱体123,而容置空间122与连接柱 121内部信道121a的凹槽1211a形成相通状态。此外,该环体11内壁上还设有 复数弧形静叶111,静叶111是依据扇叶3旋转方向而设于环体11内壁上,且 在环体11上缘处延伸有一凸垣112,该凸垣112的内径由外向内呈渐缩形状, 该凸垣112可以使外部的风集中地被吸入于框架1内。

线圈组2包括一电路板21,于电路板21上配置有一中空柱体23,而中空 柱体23上配置有一线圈22,该线圈22与电路板21呈电性连接。在线圈组2与 底座12配置时,该线圈组2的中空柱体23套入于底座12的中空柱体123上, 使电路板21配置于容置空间122中,而电路板21的导线由连接柱121内部信 道121a穿出于环体11外部。

扇叶3上设有一弧形帽体31,该弧形帽体31周缘承接有复数动叶32,另 于弧形帽体31内部中央位置承接有一穿入于中空柱体123枢接的轴心33。

在图4和图5中,当散热风扇导通电源时,扇叶3于框架1的环体11内呈 向左旋转,使外部的风流4由环体11上方的凸垣112及弧形帽体31导入后, 形成左旋的风流4,同时风流4顺着弧形静叶111的引导及均流,可以降低风流 4流动的阻力,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扇叶3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并使输出的 风量增加。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散热风扇包括一框架5、一底座6、 一线圈组7及一扇叶8。框架5其上设有一环体51,于环体51内壁上具有复数 弧形静叶52,该静叶52依据扇叶8的旋转方向设置于环体51内壁上,且于环 体51下缘处延伸有一裙部53,该裙部53的内径由外向内呈渐缩形状,于裙部 53设有复数凹槽54。

底座6的周缘上延伸有复数个与裙部53的凹槽54连接的连接柱61,再于 底座6上设有一凹陷的容置空间62,该容置空间62的底部延伸有一中空柱体 63,而容置空间62与连接柱61内部的信道61a形成相通状态。另外连接柱61 一端设有一呈L形的缺口611,该缺口611得以与裙部53的凹槽54组接,使底 座6配置于环体51的裙部53上。

线圈组7包括一电路板71,于电路板71上配置有一中空柱体73,而中空 柱体73上配置有一线圈72,该线圈72与电路板71呈电性连接。在线圈组7与 底座6配置时,该线圈组7的中空柱体73套入于底座6的中空柱体63上,使 电路板71配置于容置空间62中,而电路板71的导线由连接柱61内部信道61a 穿出于环体51外部。

扇叶8上设有一弧形帽体81,该弧形帽体81周缘承接有复数动叶82,另 于弧形帽体81内部中央位置承接有一穿入于中空柱体63枢接的轴心83。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步骤是:先将线圈组7、扇叶8依序与底座6的容置空间62 及中空柱体63组接,再将复数连接柱61前端的缺口611与裙部53的凹槽54组接。 散热风扇组接完成后,在使用的时候扇叶8于框架5的环体51内呈向左旋转,使 得外部的风流4由环体51上方经弧形帽体81导入,风流4进入环体51内形成左旋, 同时风流4顺着静叶52的引导及均流,可以降低风流4流动的阻力,而大幅度的 降低扇叶3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而使输出的风量增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风阻的散热风扇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2:5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半导体冷气罩
下一篇:一种卷发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