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井井口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锥体加油
盘根盒。
背景技术:
2.盘根盒作为采油井井口主要的密封设备,在日常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油井所采用的井口盘根盒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良,但仍存在井口渗漏问题。面对井筒低液面、光杆偏磨造成光杆发烫损坏盘根,使井口密封失效漏液。高含水油井,由于采出液中水的高矿化度,对光杆表面有一定的腐蚀破坏光杆的表层,导致光杆表面粗糙,损坏盘根而漏液。光杆偏磨等问题使单层盘根很容易损坏而造成漏液污染井口,部分注油的盘根盒无法监测和判断加油时机,无依据的频繁注油增加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或间隔太长造成盘根损坏而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体加油盘根盒,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盘根盒不能有效对井口盘根进行密封存在的井口漏液,导致盘根利用率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锥体加油盘根盒,包括光杆、大
压盖、压套、上盒体、下盒体、上黄
铜套、上盘根、下盘根和下黄铜套,光杆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大压盖、上盒体和下盒体,下盒体上部内侧螺接有上盒体,上盒体外部上侧螺接有大压盖,大压盖内侧套装有呈t型的压套,压套下方延伸至上盒体内部上侧,上盒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套装在光杆外侧的上黄铜套,上黄铜套与压套之间的上盒体与光杆之间套装有上盘根;下盒体中部外侧设有一个内外贯通的加油口,对应加油口位置的下盒体与光杆之间设有过油压套,过油压套上设有与加油口相对应的进油口,过油压套上方与上黄铜套底部相抵,过油压套下方位置的下盒体与光杆之间套装有下盘根,下盘根下方位置的下盒体内部安装有套装在光杆外侧的下黄铜套,下盒体下部外侧设有能够将下黄铜套固定的紧固装置。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上盘根轴截面外侧和下盘根轴截面外侧均可呈锥形,对应上盘根位置的上盒体内侧呈锥形,对应下盘根位置的下盒体内侧呈锥形。
7.上述上盒体外部下侧与下盒体内部上侧之间可设有o型密封圈。
8.上述还可包括至少一个上防脱
螺钉,上防脱螺钉沿上盒体下部外侧圆周分布,每个上防脱螺钉的螺杆端均穿过对应位置的下盒体延伸至与上黄铜套螺纹连接,o型密封圈位于上防脱螺钉上方位置的下盒体外侧。
9.上述紧固装置可包括顶紧套和至少一个下防脱螺钉,下盒体内部下侧与光杆之间套装有顶紧套,顶紧套上侧与下黄铜套底部相抵,下盒体下部外侧设有下防脱螺钉,下防脱螺钉穿过下盒体与顶紧套螺纹连接。
10.上述加油口外侧可固定连接有加油管道,加油管道的进口处设有堵头,加油管道上设有测试阀门,测试阀门上安装有压力表;或/和,大压盖中部外侧沿径向对称设有一对手柄。
1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使用双层锥体盘根对进口盘根进行密封,上黄铜套和下黄铜套扶正光杆在盘根盒内居中不偏磨,同时通过加油口加入润滑油对光杆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以此来延长盘根的保存寿命,当下盘根损坏时上盘根依然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进口漏液,提高了盘根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光杆,2为大压盖,3为压套,4为上盒体,5为下盒体,6为上黄铜套,7为上盘根,8为下盘根,9为下黄铜套,10为o型密封圈,11为过油压套,12为上防脱螺钉,13为顶紧套,14为下防脱螺钉,15为加油管道,16为测试阀门,17为堵头,18为手柄,19为加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8.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该锥体加油盘根盒包括光杆1、大压盖2、压套3、上盒体4、下盒体5、上黄铜套6、上盘根7、下盘根8和下黄铜套9,光杆1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大压盖2、上盒体4和下盒体5,下盒体5上部内侧螺接有上盒体4,上盒体4外部上侧螺接有大压盖2,大压盖2内侧套装有呈t型的压套3,压套3下方延伸至上盒体4内部上侧,上盒体4内部固定安装有套装在光杆1外侧的上黄铜套6,上黄铜套6与压套3之间的上盒体4与光杆1之间套装有上盘根7;下盒体5中部外侧设有一个内外贯通的加油口19,对应加油口位置的下盒体5与光杆1之间设有过油压套11,过油压套11上设有与加油口19相对应的进油口,过油压套11上方与上黄铜套6底部相抵,过油压套11下方位置的下盒体5与光杆1之间套装有下盘根8,下盘根8下方位置的下盒体5内部安装有套装在光杆1外侧的下黄铜套9,下盒体5下部外侧设有能够将下黄铜套9固定的紧固装置。
19.上述实施例中,上盘根7和下盘根8起到密封作用,在受到挤压时,上盘根7和下盘根8会膨胀,与光杆1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密封作用;通过设置过油压套1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让润滑油通过过油压套11的进油口进入到上盘根7和下盘根8内,过油压套11为筒状结构,过油压套11也可为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筛网状结构,也可为在润滑油进入到过油压套11内侧时,光杆1上下移动,带动润滑油上下移动至上盘根7和下盘根8内侧,起到润滑作用;
通过设置压套3,用于压紧上盘根7;通过设置大压盖2,通过旋转大压盖2起到压紧压套3的作用,压套3的下部位于光杆1和上盒体4之间,压套3的上部位于上盒体4上方,通过转动大压盖2将压套3向下压,便于将上盘根7压紧,而位于上盒体4上方的压套3用于对压套3进行限位;通过设置上黄铜套6和下黄铜套9起到扶正光杆1和防爆的作用。
20.使用时,首先在下盒体5下部内侧安装下黄铜套9,通过紧固装置将下黄铜套9进行固定,之后在下盒体5在依次安装下盘根8和过油压套11,由此作为一级密封装置,然后在上盒体4内安装上黄铜套6、o型密封圈10和上盘根7,并依次安装压套3和大压盖2,作为二级密封装置,由此通过使用双层锥体盘根对进口盘根进行密封,上黄铜套6和下黄铜套9扶正光杆1在盘根盒内居中不偏磨,同时通过加油口加入润滑油对光杆1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以此来延长盘根的保存寿命,当下盘根8损坏时上盘根7依然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进口漏液,提高了盘根的利用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1.实施例2:如附图1、2所示,上盘根7轴截面外侧和下盘根8轴截面外侧均呈锥形,对应上盘根7位置的上盒体4内侧呈锥形,对应下盘根8位置的下盒体5内侧呈锥形。
22.上述通过设置上盘根7和下盘根8轴截面均为锥形,锥形体盘根盒减少盘根材料的用量,采用挤压式能够快速使盘根膨胀与光杆1紧密结合,起到密封的作用;通过设置对应上盘根7位置的上盒体4内侧呈锥形,对应下盘根8位置的下盒体5内侧呈锥形,分别与上盘根7和下盘根8相匹配,增强上盘根7和下盘根8的密封效果,在大压盖2压紧的过程中,上盘根7和下盘根8的锥形下部倒三角形有利于上盘根7和下盘根8压紧压实。
23.实施例3:如附图1、2所示,上盒体4外部下侧与下盒体5内部上侧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0。
24.通过设置o型密封圈10,将上盒体4与下盒体5之间接触的地方进行密封,避免润滑油从上盒体4和下盒体5接触的地方漏出。
25.实施例4: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至少一个上防脱螺钉12,上防脱螺钉12沿上盒体4下部外侧圆周分布,每个上防脱螺钉12的螺杆端均穿过对应位置的下盒体5延伸至与上黄铜套6螺纹连接,o型密封圈10位于上防脱螺钉12上方位置的下盒体5外侧。
26.上述实施例中,上防脱螺钉12用于固定上黄铜套6,防止上黄铜套6脱落、以及防止光杆1转动时上黄铜套6松脱。
27.实施例5:如附图1、2所示,紧固装置包括顶紧套13和至少一个下防脱螺钉14,下盒体5内部下侧与光杆1之间套装有顶紧套13,顶紧套13上侧与下黄铜套9底部相抵,下盒体5下部外侧设有下防脱螺钉14,下防脱螺钉14穿过下盒体5与顶紧套13螺纹连接。
28.上述实施例中,下防脱螺钉14用于固定顶紧套13,从而进一步对下黄铜套9进行限位,防止下黄铜套9脱落。
29.实施例6:如附图1、2所示,加油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加油管道15,加油管道15的进口处设有堵头17,加油管道15上设有测试阀门16,测试阀门16上安装有压力表。
30.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测试阀门16,测试阀门16上安装压力表用来监测上盘根7和下盘根8内的压力变化,便于及时补充润滑油,精准补油,延长上盘根7和下盘根8的使用寿命,减少上盘根7和下盘根8的更换频次,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由此通过压力表监测和判断加油时机,避免发生无依据的频繁注油增加人工和材料成本,以及加油间隔太长造成上盘根7和下盘根8损坏而漏液的问题;使用时,打开测试阀门16,通过加油管道15加注润滑
油,加注完成后,关闭测试阀门16。
31.实施例7:如附图1、2所示,大压盖2中部外侧沿径向对称设有一对手柄18。
32.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手柄18,便于大压盖2的转动。
3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杆、大压盖、压套、上盒体、下盒体、上黄铜套、上盘根、下盘根和下黄铜套,光杆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大压盖、上盒体和下盒体,下盒体上部内侧螺接有上盒体,上盒体外部上侧螺接有大压盖,大压盖内侧套装有呈t型的压套,压套下方延伸至上盒体内部上侧,上盒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套装在光杆外侧的上黄铜套,上黄铜套与压套之间的上盒体与光杆之间套装有上盘根;下盒体中部外侧设有一个内外贯通的加油口,对应加油口位置的下盒体与光杆之间设有过油压套,过油压套上设有与加油口相对应的进油口,过油压套上方与上黄铜套底部相抵,过油压套下方位置的下盒体与光杆之间套装有下盘根,下盘根下方位置的下盒体内部安装有套装在光杆外侧的下黄铜套,下盒体下部外侧设有能够将下黄铜套固定的紧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上盘根轴截面外侧和下盘根轴截面外侧均呈锥形,对应上盘根位置的上盒体内侧呈锥形,对应下盘根位置的下盒体内侧呈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上盒体外部下侧与下盒体内部上侧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上防脱螺钉,上防脱螺钉沿上盒体下部外侧圆周分布,每个上防脱螺钉的螺杆端均穿过对应位置的下盒体延伸至与上黄铜套螺纹连接,o型密封圈位于上防脱螺钉上方位置的下盒体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紧固装置包括顶紧套和至少一个下防脱螺钉,下盒体内部下侧与光杆之间套装有顶紧套,顶紧套上侧与下黄铜套底部相抵,下盒体下部外侧设有下防脱螺钉,下防脱螺钉穿过下盒体与顶紧套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紧固装置包括顶紧套和至少一个下防脱螺钉,下盒体内部下侧与光杆之间套装有顶紧套,顶紧套上侧与下黄铜套底部相抵,下盒体下部外侧设有下防脱螺钉,下防脱螺钉穿过下盒体与顶紧套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加油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加油管道,加油管道的进口处设有堵头,加油管道上设有测试阀门,测试阀门上安装有压力表;或/和,大压盖中部外侧沿径向对称设有一对手柄。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加油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加油管道,加油管道的进口处设有堵头,加油管道上设有测试阀门,测试阀门上安装有压力表;或/和,大压盖中部外侧沿径向对称设有一对手柄。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体加油盘根盒,其特征在于加油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加油管道,加油管道的进口处设有堵头,加油管道上设有测试阀门,测试阀门上安装有压力表;或/和,大压盖中部外侧沿径向对称设有一对手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井井口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锥体加油盘根盒,其包括光杆、大压盖、压套、上盒体、下盒体、上盘根、下盘根和下黄铜套,光杆外侧由上至下依次套装有大压盖、上盒体和下盒体,下盒体上部内侧螺接有上盒体,上盒体外部上侧螺接有大压盖,大压盖内侧套装有呈T型的压套,压套下方延伸至上盒体内部上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使用双层锥体盘根对进口盘根进行密封,上黄铜套和下黄铜套扶正光杆在盘根盒内居中不偏磨,同时通过加油口加入润滑油对光杆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以此来延长盘根的保存寿命,当下盘根损坏时上盘根依然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进口漏液,提高了盘根的利用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
王飞 谈广练 黄微 糜健 范文亮 薛晓燕 解永宝 遵玖洪 黄燕 任鸿飞 余小明 侯凌 侯艳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克拉玛依市三达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8
技术公布日:
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