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
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
背景技术:
2.仰拱是为改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要将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通过隧道边墙结构或将路面上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地下,而且还有效的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仰拱与二次衬砌构成隧道整体,增加结构稳定性,然而仰拱在制成后,两块仰拱连接处易存在混凝土虚渣,混凝土虚渣的出现不利于下一步骤的进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仰拱基底人工清理时间过长、清理不彻底等问题,为确保工程进度,严格控制工程实体质量,通过改进挖掘机工装设备,保证仰拱清底彻底、缩短时间,有效减少病害发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包括上
钢板、下钢板、钢绳、固定套;
所述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为长方体板型,所述的上钢板两端焊接固定套,所述的钢绳设于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所述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6.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套间距与相应的挖机斗配合选取。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了人员投入,且体积小、装置简单易更换,缩减了仰拱清底时间,间接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安装后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1、上钢板;2、下钢板;3、钢绳;4、固定套;5、螺栓;6、挖掘机挖斗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包括上钢板1、下钢板2、钢绳3、固定套4;所述的上钢板1与下钢板1为长方体板型,所述的上钢板1两端焊接固定套4,所述的钢绳3设于上钢板1和下钢板2之间,所述的上钢板1和下钢板1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套4间距与相应的挖机斗配合选取。
16.具体实施例1:
17.(1)材料制作
18.根据挖机斗宽度确定钢板大小,制作两块,按间距15cm进行钻眼,将钢丝按长度40cm截取,
19.(2)工装制作
20.在钢板之间并排安装截取好的钢丝,采用高强螺栓进行固定,钢板两端焊接斗齿。
21.(3)现场施工
22.在仰拱开挖完成之后,挖机现场快速更换工装,清理仰拱内石渣、淤泥,通过操作机械臂,将石渣、淤泥等装入斗内,配备2-3名人工,冲洗仰拱或清理浮土。
23.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了人员投入,且体积小、装置简单易更换,缩减了仰拱清底时间,间接的节约了成本。
2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板、下钢板、钢绳、固定套;所述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为长方体板型,所述的上钢板两端焊接固定套,所述的钢绳设于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所述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间距与相应的挖机斗配合选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用隧道仰拱清底装置,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上钢板、下钢板、钢绳、固定套;所述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为长方体板型,所述的上钢板两端焊接固定套,所述的钢绳设于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所述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了人员投入,且体积小、装置简单易更换,缩减了仰拱清底时间,间接的节约了成本。间接的节约了成本。间接的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张锋 齐宝志 杨春 刘海林 韩越 张庆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9
技术公布日:
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