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隧道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


背景技术:



2.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智慧隧道是指把传感器和跟踪移动目标的gps单元和射频识别单元以及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和处理分析,作出智能化响应和决策支持的指令,实现智慧服务。
3.隧道在通行之前需要进行隧道开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隧道的顶部进行施工,因此需要使用到能够升降的顶部维修设备,传统的维修设备采用升降机进行升降,目前升降机的升降台空间狭小,人员操作不便,并且在高空作业时,升降设备与隧道之间没有支撑,设备容易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安全隐患,并降低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升降部件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工作箱,所述工作台的边缘四周处均设置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四周均设置有滚动支撑部件;
7.延展部件,所述延展部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内,用于增大人员活动范围,所述延展部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8.稳定部件,所述稳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并且与所述滚动支撑部件连接,用于提高维修作业时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
10.双向螺纹杆,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双向螺纹杆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所述双向螺纹杆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
11.滑块,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滑块伸入的滑槽一,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槽一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穿过且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12.所述滑槽一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滑槽一内均滑动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之间共同铰接有转板一;
13.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表面,用于带动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
14.可选的,所述延展部件包括:
15.电机二,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移动板穿过的滑口,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滑口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电机二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口内,所述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
16.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两个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排一,两个所述齿条排一均与所述齿轮一啮合。
17.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18.移动块,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移动块伸入的滑槽二,所述移动块通过所述滑槽二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共同铰接有连接板;
19.板体一,所述板体一铰接在所述移动块的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铰接有板体二,所述板体一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板体二伸入的凹槽一,所述板体一通过所述凹槽一与所述板体一滑动连接;
20.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设置在所述凹槽一内,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一的内壁和所述板体二的表面固定连接。
21.可选的,所述滚动支撑部件包括:
22.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液压缸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一;
23.滚轮,所述滚轮包括缓冲板二,所述缓冲板一和所述缓冲板二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和伸缩杆二,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滚轮伸入的凹槽二。
24.可选的,所述稳定部件包括:
25.底板,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底板伸入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凹槽三,所述底板包括底部设置的防滑锥;
26.齿轮二,所述凹槽三和所述凹槽二通过通孔连通,所述齿轮二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底板包括表面两侧设置的齿条排二,所述缓冲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排三,所述齿条排二和所述齿条排三均与所述齿轮二相啮合。
27.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警示板,所述警示板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栏,所述警示板和所述防护栏的表面均设置有警示灯。
2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表面,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0.一、本发明当工作台向隧道顶部移动至合适高度后,通过启动电机二,并通过齿轮一与两个齿条排一的啮合关系,带动两个移动板向工作台两侧移动,增加了维修人员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
31.二、本发明在移动板向工作台两侧移动时,通过连接板带动移动块在滑槽二内滑动,板体二和板体一转动,并通过伸缩杆一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压在隧道顶部,使设备上下固定,提高了工作台的稳定性,避免操作平台发生侧翻,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32.三、本发明当设备在智慧隧道内移动至工作地点后,通过启动液压缸使底座向地面移动,滚轮伸入凹槽二内,使底板对底座进行支撑,并使防滑锥插入隧道的地面内,加大了设备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放置设备发生位移,提高了维修工作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34.图2为本发明工作台结构的轴测图;
35.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36.图4为本发明工作台结构的剖视图;
37.图5为本发明底座结构的剖视图;
38.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39.图7为本发明板体一结构的剖视图。
40.图中:1、底座;101、凹槽三;102、凹槽二;2、滑块;3、滑槽一;4、固定板;5、双向螺纹杆;6、转板一;7、工作台;71、滑口;72、防护栏;8、电机一;9、皮带传动机构;10、工作箱;11、移动板;12、电机二;13、齿轮一;14、齿条排一;15、移动块;16、滑槽二;17、连接板;18、板体一;19、板体二;20、凹槽一;21、弹簧一;22、伸缩杆一;23、支撑板;24、警示灯;25、警示板;26、反光条;27、液压缸;28、底板;281、防滑锥;29、缓冲板一;291、缓冲板二;30、弹簧二;31、伸缩杆二;32、滚轮;33、齿条排三;34、齿轮二;35、齿条排二。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一:
4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包括:
44.底座1,底座1的表面通过升降部件连接有工作台7,工作台7的表面设置有工作箱10,工作台7的边缘四周处均设置有伸缩杆一22,伸缩杆一22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底座1的四周均设置有滚动支撑部件。
45.延展部件,延展部件设置在工作台7内,用于增大人员活动范围,延展部件包括移动板11,移动板11与支撑板23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46.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滚动支撑部件推动设备在智慧隧道内移动,设备移动至工作地点后,维修人员登上工作台7,然后通过升降部件的作用下带动工作台7向隧道顶部移动,工作台7到达合适位置后,通过启动延展部件,带动移动板11向工作台7两侧移动,增加维修人员的活动范围,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在移动板11向工作台7两侧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23向隧道的内壁方向移动,并通过传动组件使其压在隧道顶部,使设备上下固定,提高了工作台的稳定性,避免操作平台发生侧翻,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47.值得注意的是,还包括稳定部件,稳定部件设置在底座1底部,并且与滚动支撑部件连接。
48.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设备通过滚动支撑部件移动至工作地点后,通过稳定部件带动滚动支撑部件逐渐伸入底座1内,然后由稳定部件对底座1进行支撑,防止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维修作业时的稳定性,降低安全隐患,稳定部件对底座1
进行支撑后,维修人员即可登上工作台7。
49.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50.请参阅图1和图3,对实施例一中的升降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升降部件包括:
51.双向螺纹杆5,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双向螺纹杆5定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4的表面,双向螺纹杆5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两个双向螺纹杆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9连接。
52.滑块2,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滑块2伸入的滑槽一3,滑块2通过滑槽一3与底座1滑动连接,滑块2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双向螺纹杆5穿过且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53.滑槽一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滑槽一3内均滑动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2,滑块2与工作台7的底部之间共同铰接有转板一6。
54.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1表面,用于带动双向螺纹杆5转动。
55.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维修人员登上工作台7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双向螺纹杆5转动,通过双向螺纹杆5转动,带动两个滑块2相互靠近,通过两个滑块2相互靠近,带动两个转板一6转动,通过转板一6转动,带动工作台7向隧道顶部方向移动,以方便维修人员对隧道进行维修工作,并通过设置两个双向螺纹杆5以及多组转板一6,使其工作台7受力更为均匀,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
56.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57.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对实施例一中的延展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延展部件包括:
58.电机二12,工作台7的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板11穿过的滑口71,移动板11通过滑口71与工作台7滑动连接,电机二12固定安装在滑口71内,移动板11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
59.齿轮一13,齿轮一13固定连接在电机二12的输出端,两个移动板1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排一14,两个齿条排一14均与齿轮一13啮合。
60.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工作台7到达指定地点后,驱动组件停止运行,然后启动电机二12,带动齿轮一13转动,通过齿轮一13转动,并通过与两个齿条排一14的啮合关系,带动两个移动板11向工作台7两侧移动,增加维修人员在工作时的活动范围,便于身体活动,从而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并且在使用后可以将移动板11缩回工作台7内,减少占用空间,方便设备在隧道内移动或者进行运输。
61.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62.请参阅图1、图2和图7,对实施例二中的传动组件进行如下的公开,传动组件包括:
63.移动块15,工作台7的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块15伸入的滑槽二16,移动块15通过滑槽二16与工作台7滑动连接,移动块15与移动板11之间共同铰接有连接板17。
64.板体一18,板体一18铰接在移动块15的表面,支撑板23的底部铰接有板体二19,板体一18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板体二19伸入的凹槽一20,板体一18通过凹槽一20与板体一18滑动连接。
65.弹簧一21,弹簧一21设置在凹槽一20内,并且两端分别与凹槽一20的内壁和板体二19的表面固定连接。
66.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板11向工作台7两侧移动时,带动连接板17移动,通过连接板17移动,带动移动块15在滑槽二16内滑动,通过移动块15移动,带动板
体二19和板体一18转动,通过板体二19和板体一18转动,并通过伸缩杆一22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23向隧道顶部平移移动,当支撑板23与隧道顶部接触时,支撑板23无法继续移动,此时随着移动块15继续移动,带动板体二19在转动的过程中向板体一18内移动,从而压缩弹簧一21,通过弹簧一21的反作用力挤压支撑板23,增大支撑板23对隧道顶部的压力,从而对设备进行上下限位,防止工作人员在维修时设备发生晃动,提高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保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67.支撑板23与隧道的接触面为弧形设置,由于隧道内部为弧形,当支撑板23与隧道顶部接触时,能够增加接触面积,避免支撑板23滑动,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68.实施例五,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69.请参阅图1、图5和图6,对实施例一中的滚动支撑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滚动支撑部件包括:
70.液压缸27,液压缸27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液压缸27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一29。
71.滚轮32,滚轮32包括缓冲板二291,缓冲板一29和缓冲板二29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0和伸缩杆二31,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滚轮32伸入的凹槽二102。
72.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设备时,通过滚轮32的设置可以使工作人员方便省力的移动设备,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并且由于隧道施工时内部地面凹凸不平,通过弹簧二30的设置,当设备经过坑洼地面发生晃动时,通过弹簧二30对晃动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和吸收,提高设备移动时的稳定性,当设备移动至工作地点后,通过启动液压缸27驱动部收缩,使底座1向下移动,使滚轮32逐渐伸入凹槽二102内,并带动稳定部件对底座进行支撑,从而防止隧道维修过程中设备发生偏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73.实施例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74.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对实施例一中的稳定部件进行如下的公开,稳定部件包括:
75.底板28,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底板28伸入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凹槽三101,底板28包括底部设置的防滑锥281。
76.齿轮二34,凹槽三101和凹槽二102通过通孔连通,齿轮二34定轴转动连接在通孔内,底板28包括表面两侧设置的齿条排二35,缓冲板一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排三33,齿条排二35和齿条排三33均与齿轮二34相啮合。
77.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设备移动至工作地点后,当液压缸27驱动部收缩时,底座1向地面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齿轮二34移动,齿轮二34移动过程中通过与齿条排二35和齿条排三33的啮合关系,带动底板28向地面方向移动,通过底板28移动,带动防滑锥281插入隧道的地面内,加大了设备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放置设备发生位移,提高了维修工作中的稳定性。
78.实施例七,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79.请参阅图1,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警示板25,警示板25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26,工作台7和移动板11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栏72,警示板25和防护栏72的表面均设置有警示灯24。
80.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设备上设置警示板25和警示板25上的警示灯24和反光条26对来往车辆进行警示工作,并通过设置防护栏72避免工作人员从工作台
7上跌落,提升检修工作安全性。
81.实施例八,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82.请参阅图1和图3,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一8,电机一8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表面,电机一8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
83.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电机一8,带动双向螺纹杆5匀速转动,从而保证工作台7的匀速移动,保证工作台7上维修人员的安全。
84.工作原理:该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85.s1:通过滚轮32推动设备在隧道内移动,移动至工作地点后,通过启动时液压缸27将滚轮32伸入凹槽二102内,并带动底板28对设备进行支撑,使底板28底部的防滑锥281插入隧道的地面内;
86.s2:底板28对设备进行支撑后,维修人员登上工作台7,然后通过升降部件带动工作台7向隧道顶部移动至合适高度;
87.s3:工作台7移动完毕后,启动电机二12,带动齿轮一13转动,带动两个移动板11向工作台7两侧移动,增加工作人员活动范围;
88.s4:移动板11向工作台7两侧移动时,通过连接板17带动移动块15移动,并使得板体二19和板体一18转动,带动支撑板23按压隧道顶部,对设备进行上下固定,然后工作人员即可进行维修工作。
8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通过升降部件连接有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的表面设置有工作箱(10),所述工作台(7)的边缘四周处均设置有伸缩杆一(22),所述伸缩杆一(22)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底座(1)的四周均设置有滚动支撑部件;延展部件,所述延展部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7)内,用于增大人员活动范围,所述延展部件包括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与所述支撑板(23)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稳定部件,所述稳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底部,并且与所述滚动支撑部件连接,用于提高维修作业时的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双向螺纹杆(5),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双向螺纹杆(5)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4)的表面,所述双向螺纹杆(5)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9)连接;滑块(2),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滑块(2)伸入的滑槽一(3),所述滑块(2)通过所述滑槽一(3)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5)穿过且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滑槽一(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滑槽一(3)内均滑动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滑块(2),所述滑块(2)与所述工作台(7)的底部之间共同铰接有转板一(6);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表面,用于带动所述双向螺纹杆(5)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件包括:电机二(12),所述工作台(7)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移动板(11)穿过的滑口(71),所述移动板(11)通过所述滑口(71)与所述工作台(7)滑动连接,所述电机二(1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口(71)内,所述移动板(11)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齿轮一(13),所述齿轮一(13)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二(12)的输出端,两个所述移动板(1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排一(14),两个所述齿条排一(14)均与所述齿轮一(1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移动块(15),所述工作台(7)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移动块(15)伸入的滑槽二(16),所述移动块(15)通过所述滑槽二(16)与所述工作台(7)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5)与所述移动板(11)之间共同铰接有连接板(17);板体一(18),所述板体一(18)铰接在所述移动块(15)的表面,所述支撑板(23)的底部铰接有板体二(19),所述板体一(18)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板体二(19)伸入的凹槽一(20),所述板体一(18)通过所述凹槽一(20)与所述板体一(18)滑动连接;弹簧一(21),所述弹簧一(21)设置在所述凹槽一(20)内,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一(20)的内壁和所述板体二(19)的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撑部件包括:
液压缸(27),所述液压缸(27)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液压缸(27)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一(29);滚轮(32),所述滚轮(32)包括缓冲板二(291),所述缓冲板一(29)和所述缓冲板二(29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0)和伸缩杆二(31),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滚轮(32)伸入的凹槽二(10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部件包括:底板(28),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底板(28)伸入且与之滑动连接的凹槽三(101),所述底板(28)包括底部设置的防滑锥(281);齿轮二(34),所述凹槽三(101)和所述凹槽二(102)通过通孔连通,所述齿轮二(34)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底板(28)包括表面两侧设置的齿条排二(35),所述缓冲板一(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排三(33),所述齿条排二(35)和所述齿条排三(33)均与所述齿轮二(34)相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警示板(25),所述警示板(25)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条(26),所述工作台(7)和所述移动板(11)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栏(72),所述警示板(25)和所述防护栏(72)的表面均设置有警示灯(24)。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表面,所述电机一(8)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双向螺纹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隧道施工用隧道维修设备,本发明涉及隧道维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通过升降部件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边缘四周处均设置有伸缩杆一,伸缩杆一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延展部件,延展部件设置在工作台内,延展部件包括移动板,移动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稳定部件,稳定部件设置在底座底部,并且与滚动支撑部件连接,具备了通过传动组件作用下带动支撑板压在隧道顶部,使设备上下固定,提高了工作台的稳定性,避免操作平台发生侧翻,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并通过延展部件带动移动板向工作台两侧移动,增加维修人员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的效果。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的效果。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沈阳 朱立 邓芳明 喻斌 李振宇 段军华 郑志斌 汪罗琪 张帆 曾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锦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19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19:3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工作台   隧道   底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