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4B3/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包括第一MCU(1)、第一数据接收电路(2)、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通讯线(5)、第二MCU(6)、第二数据接收电路(7)、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其特征在于:第一MCU(1)的IO口分别与第一数据接收电路(2)的输出端、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的输入端、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输入端相连;第一数据接收电路(2)的输入端、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的输出端、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输出端与通讯线(5)相连;第二MCU(6)的IO口分别与第二数据接收电路(7)的输出端、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的输入端、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输入端相连;第二数据接收电路(7)的输入端、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的输出端、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输出端与通讯线(5)相连;第一MCU(1)与第二MCU(6)之间通过一条通讯线(5)相互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U(1)发送数据时,高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使用不同电路进行发送,低电平数据使用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发送,高电平数据使用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U(6)发送数据时,高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使用不同电路进行发送;低电平数据使用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发送,高电平数据使用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由三极管T1和电阻R1、R2组成;电阻R1一端接第一MCU 的I/O口SEND1L,另一端接三极管T1基极,电阻R2一端接三极管T1集电极,另一端接通讯线(5),三极管T1发射极接地;当第一MCU(1)需要发送低电平时,SEND1L置位,SEND1H清0,三极管T1导通,使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及干扰电荷快速放电,通讯线(5)被强行拉低。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由三极管T11和电阻R11、R12组成;电阻R11一端接第二MCU的I/O口SEND2L,另一端接三极管T11基极,电阻R12一端接三极管T11集电极,另一端接通讯线(5),三极管T11发射极接地;当第二MCU(6)需要发送低电平时,SEND2L置位,SEND2H清0,三极管T11导通,使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及干扰电荷快速放电,通讯线(5)被强行拉低。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电路(2)中电阻R8为消容电阻,与三极管T3的基极并联,当通讯线(5)发送低电平时,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干扰电荷及三极管T3基极的结电容电荷经电阻R8快速放电,T3迅速截止。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电路(7)电阻R18为消容电阻,与三极管T13的基极并联,当通讯线(5)发送低电平时,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干扰电荷及三极管T13基极的结电容电荷经电阻R18快速放电,T13迅速截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信号的通讯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线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线通讯电路,一直受通讯线距离的制约影响。通讯线越长,线间电容量愈大,干扰愈大。因此传统的单线通讯电路仅限于短距离通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将高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分开发送,发送低电平时,使用强下拉电路,使通讯线上的线电容电荷及干扰电荷快速放电;加入基极消容电路,接收低电平数据时可使通讯线上的线电容电荷、干扰电荷及三极管基极的结电容电荷快速放电。因此消除了线间电容的影响,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加大了通讯距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它包括第一MCU、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第一数据接收电路、第二MCU、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第二数据接收电路、一根数据线。
上述方案中,第一MCU的IO口分别与第一数据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电路的输入端、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的输出端、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输出端与通讯线相连。所述第二MCU的IO口分别与第二数据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的输入端、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输出端与通讯线相连。所述第一MCU与第二MCU之间通过一条通讯线相互通讯。
本实用新型在单线通讯电路中将高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分开发送,在发送低电平时,强行拉低通讯线,使通讯线上的线电容电荷及干扰电荷快速放电。加入基极消容电路,接收低电平数据时可使通讯线上的线电容电荷、干扰电荷及三极管基极的结电容电荷快速放电。消除了因通讯线加长容量增大的困扰,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增大了通讯长度。实现了单线通讯距离可在长距离通讯中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为第一MCU,(2)为第一数据接收电路,(3)为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为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5)为通讯线,(6)为第二MCU,(7)为第二数据接收电路,(8)为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为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
第一MCU(1)发送数据时,高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使用不同电路进行发送。低电平数据使用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发送,高电平数据使用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发送。
第二MCU(6)发送数据时,高电平数据和低电平数据使用不同电路进行发送;低电平数据使用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发送,高电平数据使用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发送。
见图2,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由三极管T1和电阻R1、R2组成。电阻R1一端接第一MCU的I/O口SEND1L,另一端接三极管T1基极,电阻R2一端接三极管T1集电极,另一端接通讯线(5),三极管发射极接地。当第一MCU(1)需要发送低电平时,SEND1L置位,SEND1H清0,三极管T1导通,使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及干扰电荷快速放电,通讯线(5)被强行拉低。
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包括三极管T2、T4,电阻R3、R4、R5、R6,二极管D2组成。电阻R3一端接第一MCU的I/O口SEND1H,一端接三极管T2基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5一端接正电源12V,一端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阻R4一端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一端接三极管T4的基极。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正电源12V,集电极接二极管D2的正极,负极接电阻R6,R6的另一端接通讯线(5)。当第一MCU(1)需要发送高电平时,SEND1L清0,SEND1H置位,T2导通,T4的基极被拉低,T4导通,将通讯线(5)拉高。
第一数据接收电路(2)包括三极管T3,电阻R7、R8、R9、R10,二极管D1。电阻R7一端接第一MCU(1)的正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T3的集电器及第一MCU(1)的数据接收I/O口RECEIVE1,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电阻R8及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8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正极接电阻R9,R9另一端接通讯线(5),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通讯线(5)。当通讯线(5)为高电平时,三极管T3导通,RECEIVE1被拉低为低电平。当通讯线(5)为低电平时,三极管T3截止,RECEIVE1为高电平。将RECEIVEI1接收的数据取反即为接收的数据。此电路中,电阻R8消容电阻,与三极管T3的基极并联,当通讯线(5)发送低电平时,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干扰电荷及三极管T3基极的结电容电荷经电阻R8快速放电,T3迅速截止。
第一MCU(1)的IO口分别与第一数据接收电路(2)的输出端、第一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3)的输入端、第一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4)输入端相连。
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电路(8)由三极管T11和电阻R11、R12组成。电阻R11一端接第二MCU的I/O口SEND2L,另一端接三极管T11基极,电阻R12一端接三极管T11集电极,另一端接通讯线(5),三极管T11发射极接地。当第二MCU(6)需要发送低电平时,SEND2L置位,SEND2H清0,三极管T11导通,使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及干扰电荷快速放电,通讯线(5)被强行拉低。
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包括三极管T12、T14,电阻R13、R14、R15、R16,二极管D12组成。电阻R13一端接第二MCU的I/O口SEND2H,一端接三极管T12基极,三极管T1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5一端接正电源12V,一端接三极管T12的集电极,电阻R14一端接三极管T12的集电极,一端接三极管T14的基极。三极管T14的发射极接正电源12V,集电极接二极管D12的正极,负极接电阻R16,R16的另一端接通讯线(5)。当第二MCU(6)需要发送高电平时,SEND2L清0,SEND2H置位,T12导通,T14的基极被拉低,T14导通,将通讯 线(5)拉高。
第二数据接收电路(7)包括三极管T13,电阻R17、R18、R19、R20,二极管D11。电阻R17一端接第二MCU(6)的正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T13的集电器及第二MCU(6)的数据接收I/O口RECEIVE2,三极管T1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电阻R18及二极管D11的负极,电阻R18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1正极接电阻R19,R19另一端接通讯线(5),电阻R2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通讯线(5)。当通讯线(5)为高电平时,三极管T13导通,RECEIVE2被拉低为低电平。当通讯线(5)为低电平时,三极管T13截止,RECEIVE2为高电平。将RECEIVEI2接收的数据取反即为接收的数据。此电路中,电阻R18消容电阻,与三极管T13的基极并联,当通讯线(5)发送低电平时,通讯线(5)上的线电容电荷、干扰电荷及三极管T13基极的结电容电荷经电阻R18快速放电,T13迅速截止。
第二MCU(6)的IO口分别与第二数据接收电路(7)的输出端、第二低电平数据发送 电路(8)的输入端、第二高电平数据发送电路(9)输入端相连。
第一MCU(1)与第二MCU(6)之间通过一条通讯线(5)通讯。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19:2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1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