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煤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负荷生产
条件下的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正常生产条件下,
焦炉周转时间(焦炉操作中,同一炭化室两次推焦的时间间隔)相对固定,配煤结构也相对稳定,安钢7米焦炉周转时间20小时,标准温度控制在机侧1220℃,焦侧1270℃,配煤结构中
焦煤、肥煤比例基本控制在65%-67%(高硫焦煤5%-8%),瘦煤比例15%-17%,配合煤挥发分控制在25%-27%,
焦炭硫分0.7%-0.8%之间,受环保管控影响,部分产线停产停工,焦炉周转时间由20小时延长至38小时,为平衡煤气、降低焦炭硫分同时焦炭质量稳定,需要对配煤结构进行优化,降低配合煤挥发分,停止使用高硫煤等。
3.焦炉限产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客观原因,在一定阶段内不能维持正常生产时,采用延长结焦时间的办法维持低负荷生产。延长结焦时间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焦炭成熟后仍在炭化室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出焦,结焦时间愈长,成熟后焖炉的时间愈长。按计算,大型焦炉的生产能力低至设计能力的10%时,焦炉发生的煤气量可以满足最低温度的加热需要。但是,由于炭化室墙面石墨已被烧掉,荒煤气漏失量增加,从安全考虑,大型焦炉以不低于设计生产能力的15%为宜,中型焦炉以不低于20%,小型焦炉以不低于25%为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受环保管控影响,焦炉周转时间由19小时延长到38小时,部分生产产线停产,考虑煤气平衡需减少煤气产量,同时为了降低焦炭硫分及成本,通过配煤结构的优化,实现低负荷条件下配煤结构优化,保证焦炭质量的稳定。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25-30%,肥煤25-27%,1/3焦煤13-18%,瘦煤13-15%,贫瘦煤10-12%。
7.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步骤如下:
8.(1)配料:配煤罐各煤种按照设定比例混合,焦煤30%,肥煤27%,1/3焦煤18%,瘦煤14%,贫瘦煤11%;
9.(2)粉碎:配合煤进入粉碎机粉碎,形成配合煤;
10.(3)炼焦:将破碎好的配合煤由焦炉装煤孔装入焦炉进行炼焦;
11.(4)熄焦:成熟的焦炭经由干熄焦装置冷却排出成品焦炭。
12.进一步的,所得焦炭的性能指标为:灰分12.44,硫分0.53,转鼓强度89.5%,耐磨强度6.0%,热强度71.1%,反应性19.85%。
13.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步骤中,粉碎后的配合煤细度达到78%以上,粉碎过程中实现
各煤种的混匀,保证煤质的均匀稳定。
14.进一步的,所述炼焦步骤中,经过38小时高温干馏,标准温度按机侧1170℃,焦侧1190℃控制得到成熟焦炭。
15.进一步的,最低负荷条件下,周转时间延长,焦炉标准温度相应降低;配合煤挥发分由25-26%下降到24%左右,减少了煤气产生量,稳定了煤气平衡;焦炭强度指标稳定在89%以上;环保管控下焦炭硫分指标控制在0.6%以下。
1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周转时间大幅延长,为保证焦炉热工制度的稳定,标准温度适当降低;
18.2、为减少煤气产生量,配煤结构中降低1/3焦煤及肥煤比例,相应增加瘦煤配比;
19.3、为降低成本,周转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加价格便宜的1/3焦煤、瘦煤比例,实现焦炭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实施例1
24.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包括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30%,肥煤25%,1/3焦煤18%,瘦煤15%,贫瘦煤12%。
25.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步骤如下:
26.(1)配料:配煤罐各煤种按照设定比例混合,焦煤30%,肥煤25%,1/3焦煤18%,瘦煤15%,贫瘦煤12%;
27.(2)粉碎:配合煤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配合煤细度达到78%以上,粉碎过程中实现各煤种的混匀,保证煤质的均匀稳定;
28.(3)炼焦:将破碎好的配合煤由焦炉装煤孔装入焦炉进行炼焦;
29.(4)熄焦:成熟的焦炭经由干熄焦装置排出成品焦炭,经过38小时高温干馏,标准温度按机侧1170℃,焦侧1190℃控制得到焦炭。
30.所得焦炭的性能指标为:灰分12.47,硫分0.52,转鼓强度90.0%,耐磨强度5.5%,热强度70.2%,反应性20.35%。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包括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28%,肥煤27%,1/3焦煤17%,瘦煤16%,贫瘦煤12%。
33.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步骤如下:
34.(1)配料:配煤罐各煤种按照设定比例混合,焦煤29%,肥煤26%,1/3焦煤17%,瘦煤16%,贫瘦煤12%;
35.(2)粉碎:配合煤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配合煤细度达到78%以上,粉碎过程中实现各煤种的混匀,保证煤质的均匀稳定;
36.(3)炼焦:将破碎好的配合煤由焦炉装煤孔装入焦炉进行炼焦;
37.(4)熄焦:成熟的焦炭经由干熄焦装置排出成品焦炭,经过38小时高温干馏,标准温度按机侧1170℃,焦侧1190℃控制得到焦炭。
38.所得焦炭的性能指标为:灰分12.52,硫分0.52,转鼓强度89.7%,耐磨强度6.1%,热强度72.7%,反应性18.97%。
39.实施例3
40.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包括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30%,肥煤27%,1/3焦煤18%,瘦煤14%,贫瘦煤11%。
41.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步骤如下:
42.(1)配料:配煤罐各煤种按照设定比例混合,焦煤30%,肥煤27%,1/3焦煤18%,瘦煤14%,贫瘦煤11%;
43.(2)粉碎:配合煤进入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配合煤细度达到78%以上,粉碎过程中实现各煤种的混匀,保证煤质的均匀稳定;
44.(3)炼焦:将破碎好的配合由焦炉装煤孔装入焦炉进行炼焦;
45.(4)熄焦:成熟的焦炭经由干熄焦装置排出成品焦炭,经过38小时高温干馏,标准温度按机侧1170℃,焦侧1190℃控制得到焦炭。
46.所得焦炭的性能指标为:灰分12.44,硫分0.53,转鼓强度89.5%,耐磨强度6.0%,热强度71.1%,反应性19.85%。
47.本实施例设定对照组,配料:焦煤31%,肥煤29%,1/3焦煤13%,瘦煤16%,贫瘦煤11%;其他操作参数与本实施例相同。本实施焦煤使用比例提高1%。肥煤使用比例提高2%。
48.相比于对照组,本实施例焦炭灰分12.64,硫分0.53,转鼓强度89.9%,耐磨强度5.9%,热强度73.3%,反应性17.95%。
49.实施例中配料的具体成分见下表:
50.炼焦煤的化学成分/%
51.煤种h2oads
tadvdaf
g[s]ybr
max
焦煤111.1911.050.5123.5489.800.1816.5673.211.33焦煤211.7710.101.1322.7684.560.1915.0019.901.40肥煤11.6810.740.4428.7591.450.1724.33133.031.081/3焦煤9.636.490.2736.8486.140.1715.2036.620.86瘦煤11.579.530.3917.1362.70
ꢀꢀꢀꢀ
贫瘦煤12.2810.000.3215.3826.18
ꢀꢀꢀꢀ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25-30%,肥煤25-27%,1/3焦煤13-18%,瘦煤13-15%,贫瘦煤1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30%,肥煤27%,1/3焦煤18%,瘦煤14%,贫瘦煤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步骤如下:(1)配料:配煤罐各煤种按照设定比例混合;(2)粉碎:配合煤进入粉碎机粉碎,形成配合煤;(3)炼焦:将破碎好的配合煤由焦炉装煤孔装入焦炉进行炼焦;(4)熄焦:成熟的焦炭经由干熄焦装置冷却排出成品焦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焦炭的性能指标为:灰分12.44,硫分0.53,转鼓强度89.5%,耐磨强度6.0%,热强度71.1%,反应性19.8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步骤中,粉碎后的配合煤细度达到78%以上,粉碎过程中实现各煤种的混匀,保证煤质的均匀稳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焦步骤中,经过38小时高温干馏,标准温度按机侧1170℃,焦侧1190℃控制得到成熟焦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负荷生产条件下的配煤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数,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焦煤25-30%,肥煤25-27%,1/3焦煤13-18%,瘦煤13-15%,贫瘦煤10-12%,优化步骤如下:配料:配煤罐各煤种按照设定比例混合;粉碎:配合煤进入粉碎机粉碎,形成配合煤;炼焦:将破碎好的配合煤由焦炉装煤孔装入焦炉进行炼焦;熄焦:成熟的焦炭经由干熄焦装置冷却后排出成品焦炭。所得焦炭的性能指标满足以下要求:灰分≤13,硫分≤0.60,转鼓强度≥88%,耐磨强度≤6.2%,热强度≥69%,反应性≤21%。本发明使得周转时间大幅延长情况下,通过调整焦炉热工制度,优化配煤结构,降低了焦炭硫分及成本,同时降低了配合煤挥发分,实现了煤气管网平衡,保证焦炭质量和产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焦炭质量和产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焦炭质量和产量的相对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
王洪顺 高立东 龙防 张化强 郭军伟 刘琪 秦华伟 周永平 陈伟 白晓军 韩矿 郭雪松 向海飞 高锋林 王亚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3
技术公布日:
20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