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维保检测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


背景技术:



2.消防维保是指消防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保障,以使整个维保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是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宗旨。随着《消防法》的进一步贯彻和实施,特别是以往恶性火灾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教训以及执法部门对有关责任人的严肃处理,如今对于消防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性尤为重要。
3.公开日为cn2133012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具体涉及消防检测箱本体领域,包括箱体箱盖,箱体上设有锁槽,箱盖通过连接合页与箱体呈旋转活动连接,且箱盖上设有锁扣,箱盖通过锁扣在锁槽内与箱体呈扣合固定连接,避免了因为箱盖松开从而导致箱体内的物品散落一地的问题,锁扣与锁槽的设置增加了箱盖与箱体闭合时的牢固性。
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是通过锁槽和锁扣将箱盖固定在箱体上的,当需要进行消防作业或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需要人工将其锁扣解开,如此不仅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而且还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5.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紧密盖合,同时能够自动化推开箱盖,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紧密盖合,同时能够自动化推开箱盖,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包括:
8.箱体,箱体内部具有腔室,腔室呈正方形开设于箱体内;
9.箱盖,设置于箱体一侧,箱盖盖合腔室;
10.万向轮,具有四个,设置于箱体底部四周;
11.灭火组件,设置于腔室内,用于自动喷水灭火;
12.以及推动组件,设置于腔室内,用于推动箱盖打开;
13.固定座,设置于腔室内壁一侧;
14.气缸,设置于固定座上;
15.推板,设置于气缸活塞杆上,位于箱盖后侧;
16.转动杆,转动设置于箱体一侧,并与箱盖相连;
17.扭力弹簧,具有两个,两扭力弹簧均套设于转动杆上,扭力弹簧低紧箱盖盖合腔室。
18.由于灰尘会对消防设备造成腐蚀、构成断路、断路的危害,从而提高消防设备整体的故障率,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箱体和箱盖能够防止灰尘飘若到消防设备上,避免消防设备因灰尘造成故障,节省维修成本和时间,当需要使用消防设备时,推动箱体通过万向轮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在万向轮的作用下,人们可轻易的将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上,推动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前往各个需要使用的地点轻便且省力,与手提检测相比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人们的疲惫感,待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后,通过灭火组件对火灾进行消灭,避免火势漫延,待火灾浇灭后,人们推动本装置移动至回原位,当需要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时,人们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向前侧移动,推板移动至与箱盖接触,并推动箱盖带动转动杆转动打开,扭力弹簧发生形变,这时箱盖便打开,人们便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当消防设备维保完成后,控制气缸活塞杆缩回,气缸活塞杆带动推板向后侧移动复位,推板与箱盖脱离接触,在扭力弹簧的复位作用下,箱盖带动转动杆反转复位,由此,箱盖便盖合箱体的腔室,进而箱盖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从而能够低紧箱盖盖合腔室,最终便可实现箱盖自动化开合,便于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灰尘对消防设备造成的故障。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箱盖上设置有把手,以及箱体后侧设置有推把。
20.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正常状态下使用时,通过气缸活塞杆驱动推板前进或后退,以控制箱盖开合,若使用过程中断电时,人们可以拉动把手打的箱盖转动打开,扭力弹簧发生形变,人工松开把手,在扭力弹簧的复位作用下,箱盖反转复位,如此不仅节约电能,而且还使用方便,另外,当人们需要使用消防设备时,推动推把带动箱体通过万向轮在地面上移动,从而将箱体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如此方便使用。
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灭火组件包括:
22.水箱,设置于腔室内部;
23.活塞,活动设置于水箱一侧;
24.水泵,设置于水箱上,且水泵上的抽水管与水箱一端相连通;
25.喷头,设置于箱体上;
26.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水泵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喷头连通。
27.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水箱上的活塞拔出,活塞不会对水箱进行堵住,人们便可对水箱进行注水,启动水泵,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进行抽取,清水沿水泵抽水管流动至连接管内,连接管将清水输送至喷头处,喷头便将清水喷洒出,从而将清水喷洒至浇灭火灾,便可关闭水泵,使得喷头停止喷洒清水,如此便可达到对火灾进行灭火,防止火势的漫延。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箱体上还包括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烟雾,确定火灾。
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检测组件包括:
30.烟雾吸收器,设置于箱体上方;
31.感烟探测器,设置于烟雾吸收器内部,用于监测烟雾浓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给plc控制单元;
32.plc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水泵的运行状态,plc控制单元与水泵电性连接。
3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烟雾吸收器对火灾现场的烟雾进行吸收,感烟探测器检测到烟雾吸收器内的烟雾,并将检测到的烟雾信息发送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接收信息后控制水泵启动,水泵便将水箱内的清水进行抽取,并将清水进行输送至通过喷头喷洒出,从而对火灾进行消灭,当感烟探测器未检测到烟雾吸收器内烟雾时,感烟探测器便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接收信息后控制水泵关闭,使得喷头停止喷洒清水,如此便可达到在无人工监守的情况下,自动检测烟雾,便于自动对火灾进行消灭,避免火势漫延。
3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
35.轴承,设置于腔室内;
36.传动杆,转动设置于轴承,喷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传动杆相连;
37.连接杆,具有两个,对称设置于腔室一侧;
38.导向杆,设置于两连接杆之间;
39.齿条,滑动设置于导向杆上,并与气缸活塞杆相连;
40.齿轮,设置于传动杆上,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41.其中,传动杆上设置有卡紧件。
42.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火势的漫延迅速,喷头不可指对一处进行喷洒清水,需要对周围的火源都进行灭除,这时便要转动喷头的方向,便于对不同方向的火源进行消灭,且在气缸活塞杆伸长带动齿条沿导向杆向前侧移动,齿条向前侧移动与齿轮接触,从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喷头转动,根据火源的位置转动喷头的方向,达到对火源彻底的灭除,使用便捷,当气缸活塞杆带动齿条向后侧移动复位时,齿条与齿轮接触,齿轮便带动传动杆反转,传动杆带动喷头反转复位,如此便可达到根据火源的位置,转动喷头的方向,便于对不同位置的火源进行彻底灭除。
4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卡紧件包括:
44.凹凸块,设置于传动杆上,位于齿轮上方;
45.凹槽,沿周向方向开设于凹凸块上;
46.卡杆,具有两个,滑动设置于箱体的两侧,两卡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47.连接块,设置于卡杆上;
48.复位弹簧,套设于卡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低紧连接块,另一端低紧箱体,复位弹簧推动卡杆与凹槽卡紧。
4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卡杆卡紧凹凸块上的凹槽,从而防止喷头因受到外力作用随意转动,提高喷头的稳定性,当需要对喷头进行调节方向时,人们拉动卡杆向外侧移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卡杆向外侧移动至与凹槽脱离接触,卡杆便不会卡紧凹槽,这时便可调节喷头的方向,便于对火源进行浇灭,当喷头的方向调节好后,人们便不再对卡杆施加力,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卡杆向内侧移动复位,卡杆便卡紧凹槽,使得凹凸块和传动杆无法随意转动,进而喷头无法随意转动,喷头得到更好的固定,如此便可达到对喷头进行固定,避免喷头因受到外力造成转动,影响对火源的浇灭。
5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1.1、通过气缸驱动推板移动,从而实现箱盖自动化开合,便于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灰尘对消防设备造
成的故障;
52.2、通过万向轮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在万向轮的作用下,人们可轻易的将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上,推动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前往各个需要使用的地点轻便且省力;
53.3、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进行抽取,清水沿水泵抽水管流动至连接管内,连接管将清水输送至喷头处,喷头便将清水喷洒出,从而将清水喷洒至浇灭火灾;
54.4、通过感烟探测器检测烟雾,并将检测到的烟雾信息发送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接收信息后控制水泵启动,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清水并通过喷头喷洒出,从而实现对火源进行浇灭,避免火势漫延;
55.5、根据火源的位置调整喷头的方向,便于对不同位置的火源进行彻底灭除,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5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剖视图;
5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5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剖视图;
6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6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组件示意图;
62.图中附图标记为:1、箱体;101、腔室;102、箱盖;103、万向轮;2、灭火组件;21、水箱;22、活塞;23、水泵;24、喷头;25、连接管;3、推动组件;31、固定座;32、气缸;33、推板;34、转动杆;35、扭力弹簧;4、把手;41、推把;5、检测组件;51、烟雾吸收器;52、感烟探测器;53、plc控制单元;6、转动组件;61、轴承;62、传动杆;63、连接杆;64、导向杆;65、齿条;66、齿轮;7、卡紧件;71、凹凸块;72、凹槽;73、卡杆;74、连接块;7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6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6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
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68.实施例1:
6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包括:
70.箱体1,箱体1内部具有腔室101,腔室101呈正方形开设于箱体1内;
71.箱盖102,设置于箱体1一侧,箱盖102盖合腔室101;
72.万向轮103,具有四个,设置于箱体1底部四周;
73.灭火组件2,设置于腔室101内,用于自动喷水灭火;
74.以及推动组件3,设置于腔室101内,用于推动箱盖102打开;
75.固定座31,设置于腔室101内壁一侧;
76.气缸32,设置于固定座31上;
77.推板33,设置于气缸32活塞22杆上,位于箱盖102后侧;
78.转动杆34,转动设置于箱体1一侧,并与箱盖102相连;
79.扭力弹簧35,具有两个,两扭力弹簧35均套设于转动杆34上,扭力弹簧35低紧箱盖102盖合腔室101。
80.由于灰尘会对消防设备造成腐蚀、构成断路、断路的危害,从而提高消防设备整体的故障率,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箱体1和箱盖102能够防止灰尘飘若到消防设备上,避免消防设备因灰尘造成故障,节省维修成本和时间,当需要使用消防设备时,推动箱体1通过万向轮103在地面上进行移动,在万向轮103的作用下,人们可轻易的将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上,推动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前往各个需要使用的地点轻便且省力,与手提检测相比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人们的疲惫感,待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后,通过灭火组件2对火灾进行消灭,避免火势漫延,待火灾浇灭后,人们推动本装置移动至回原位,当需要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时,人们启动气缸32,气
缸32活塞22杆带动推板33向前侧移动,推板33移动至与箱盖102接触,并推动箱盖102带动转动杆34转动打开,扭力弹簧35发生形变,这时箱盖102便打开,人们便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当消防设备维保完成后,控制气缸32活塞22杆缩回,气缸32活塞22杆带动推板33向后侧移动复位,推板33与箱盖102脱离接触,在扭力弹簧35的复位作用下,箱盖102带动转动杆34反转复位,由此,箱盖102便盖合箱体1的腔室101,进而箱盖102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扭力弹簧35的弹力,从而能够低紧箱盖102盖合腔室101,最终便可实现箱盖102自动化开合,便于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灰尘对消防设备造成的故障。
8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中,优化的,箱盖102上设置有把手4,以及箱体1后侧设置有推把41。
82.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正常状态下使用时,通过气缸32活塞22杆驱动推板33前进或后退,以控制箱盖102开合,若使用过程中断电时,人们可以拉动把手4打的箱盖102转动打开,扭力弹簧35发生形变,人工松开把手4,在扭力弹簧35的复位作用下,箱盖102反转复位,如此不仅节约电能,而且还使用方便,另外,当人们需要使用消防设备时,推动推把41带动箱体1通过万向轮103在地面上移动,从而将箱体1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如此方便使用。
83.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中,优化的,灭火组件2包括:
84.水箱21,设置于腔室101内部;
85.活塞22,活动设置于水箱21一侧;
86.水泵23,设置于水箱21上,且水泵23上的抽水管与水箱21一端相连通;
87.喷头24,设置于箱体1上;
88.连接管25,连接管25一端与水泵23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喷头24连通。
8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水箱21上的活塞22拔出,活塞22不会对水箱21进行堵住,人们便可对水箱21进行注水,启动水泵23,通过水泵23将水箱21内的水进行抽取,清水沿水泵23抽水管流动至连接管25内,连接管25将清水输送至喷头24处,喷头24便将清水喷洒出,从而将清水喷洒至浇灭火灾,便可关闭水泵23,使得喷头24停止喷洒清水,如此便可达到对火灾进行灭火,防止火势的漫延。
90.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中,优化的,箱体1上还包括检测组件5,用于检测烟雾,确定火灾。
91.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中,优化的,检测组件5包括:
92.烟雾吸收器51,设置于箱体1上方;
93.感烟探测器52,设置于烟雾吸收器51内部,用于监测烟雾浓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给plc控制单元53plc;
94.plc控制单元53plc,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水泵23的运行状态,plc控制单元53plc与水泵23电性连接。
9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烟雾吸收器51对火灾现场的烟雾进行吸收,感烟探测器52检测到烟雾吸收器51内的烟雾,并将检测到的烟雾信息发送给plc控制单元53plc,plc控制单元53plc接收信息后控制水泵23启动,水泵23便将水箱21内的清水进行抽取,并将清水进行输送至通过喷头24喷洒出,从而对火灾进行消灭,当感烟探测器52未检测到烟雾吸收器51内烟雾时,感烟探测器52便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单元53plc,plc控制单元53plc接收信
息后控制水泵23关闭,使得喷头24停止喷洒清水,如此便可达到在无人工监守的情况下,自动检测烟雾,便于自动对火灾进行消灭,避免火势漫延。
96.实施例2:
9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98.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中,优化的,还包括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包括:
99.轴承61,设置于腔室101内;
100.传动杆62,转动设置于轴承61,喷头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传动杆62相连;
101.连接杆63,具有两个,对称设置于腔室101一侧;
102.导向杆64,设置于两连接杆63之间;
103.齿条65,滑动设置于导向杆64上,并与气缸32活塞22杆相连;
104.齿轮66,设置于传动杆62上,齿条65与齿轮66相啮合;
105.其中,传动杆62上设置有卡紧件7。
106.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火势的漫延迅速,喷头24不可指对一处进行喷洒清水,需要对周围的火源都进行灭除,这时便要转动喷头24的方向,便于对不同方向的火源进行消灭,且在气缸32活塞22杆伸长带动齿条65沿导向杆64向前侧移动,齿条65向前侧移动与齿轮66接触,从而带动齿轮66转动,齿轮66带动传动杆62转动,传动杆62带动喷头24转动,根据火源的位置转动喷头24的方向,达到对火源彻底的灭除,使用便捷,当气缸32活塞22杆带动齿条65向后侧移动复位时,齿条65与齿轮66接触,齿轮66便带动传动杆62反转,传动杆62带动喷头24反转复位,如此便可达到根据火源的位置,转动喷头24的方向,便于对不同位置的火源进行彻底灭除。
107.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中,优化的,卡紧件7包括:
108.凹凸块71,设置于传动杆62上,位于齿轮66上方;
109.凹槽72,沿周向方向开设于凹凸块71上;
110.卡杆73,具有两个,滑动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两卡杆73位于同一直线上;
111.连接块74,设置于卡杆73上;
112.复位弹簧75,套设于卡杆73上,复位弹簧75的一端低紧连接块74,另一端低紧箱体1,复位弹簧75推动卡杆73与凹槽72卡紧。
11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卡杆73卡紧凹凸块71上的凹槽72,从而防止喷头24因受到外力作用随意转动,提高喷头24的稳定性,当需要对喷头24进行调节方向时,人们拉动卡杆73向外侧移动,复位弹簧75被压缩,卡杆73向外侧移动至与凹槽72脱离接触,卡杆73便不会卡紧凹槽72,这时便可调节喷头24的方向,便于对火源进行浇灭,当喷头24的方向调节好后,人们便不再对卡杆73施加力,在复位弹簧75的复位作用下,卡杆73向内侧移动复位,卡杆73便卡紧凹槽72,使得凹凸块71和传动杆62无法随意转动,进而喷头24无法随意转动,喷头24得到更好的固定,如此便可达到对喷头24进行固定,避免喷头24因受到外力造成转动,影响对火源的浇灭。
11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
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具有腔室(101),所述腔室(101)呈正方形开设于所述箱体(1)内;箱盖(102),设置于所述箱体(1)一侧,所述箱盖(102)盖合所述腔室(101);万向轮(103),具有四个,设置于所述箱体(1)底部四周;灭火组件(2),设置于所述腔室(101)内,用于自动喷水灭火;以及推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腔室(101)内,用于推动箱盖(102)打开;固定座(31),设置于所述腔室(101)内壁一侧;气缸(32),设置于所述固定座(31)上;推板(33),设置于所述气缸(32)活塞(22)杆上,位于所述箱盖(102)后侧;转动杆(34),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1)一侧,并与所述箱盖(102)相连;扭力弹簧(35),具有两个,两所述扭力弹簧(35)均套设于所述转动杆(34)上,所述扭力弹簧(35)低紧所述箱盖(102)盖合所述腔室(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02)上设置有把手(4),以及所述箱体(1)后侧设置有推把(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组件(2)包括:水箱(21),设置于所述腔室(101)内部;活塞(22),活动设置于所述水箱(21)一侧;水泵(23),设置于所述水箱(21)上,且所述水泵(23)上的抽水管与所述水箱(21)一端相连通;喷头(24),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一端与所述水泵(23)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头(2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还包括检测组件(5),用于检测烟雾,确定火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烟雾吸收器(51),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方;感烟探测器(52),设置于所述烟雾吸收器(51)内部,用于监测烟雾浓度,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给plc控制单元(53plc);plc控制单元(53plc),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水泵(23)的运行状态,所述plc控制单元(53plc)与所述水泵(23)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组件(6),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轴承(61),设置于所述腔室(101)内;传动杆(62),转动设置于所述轴承(61),所述喷头(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传动杆(62)相连;连接杆(63),具有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腔室(101)一侧;
导向杆(64),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杆(63)之间;齿条(65),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64)上,并与所述气缸(32)活塞(22)杆相连;齿轮(66),设置于所述传动杆(62)上,所述齿条(65)与所述齿轮(66)相啮合;其中,所述传动杆(62)上设置有卡紧件(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件(7)包括:凹凸块(71),设置于所述传动杆(62)上,位于所述齿轮(66)上方;凹槽(72),沿周向方向开设于所述凹凸块(71)上;卡杆(73),具有两个,滑动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两所述卡杆(73)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块(74),设置于所述卡杆(73)上;复位弹簧(75),套设于所述卡杆(73)上,所述复位弹簧(75)的一端低紧所述连接块(74),另一端低紧所述箱体(1),所述复位弹簧(75)推动卡杆(73)与所述凹槽(72)卡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维保检测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具有腔室,腔室呈正方形开设于箱体内;箱盖,设置于箱体一侧,箱盖盖合腔室;万向轮,具有四个,设置于箱体底部四周;灭火组件,设置于腔室内,用于自动喷水灭火;以及推动组件,设置于腔室内,用于推动箱盖打开;固定座,设置于腔室内壁一侧;气缸,设置于固定座上;推板,设置于气缸活塞杆上,位于箱盖后侧;转动杆,转动设置于箱体一侧,并与箱盖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建筑消防维保检测箱所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紧密盖合,同时能够自动化推开箱盖,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杨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泽智慧(浙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9:5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箱体   所述   喷头   箱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