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
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症,如不及时有效的止血,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止血药种类繁多,它们各有优点,但也各有其局限性。
3.有通过利用纤维蛋白类止血材料制成的止血贴产品,该类产品具有粘附性强、不需二次清创、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可降解、低免疫原性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可用于轻中度和无固定出血点的出血,特别适用于内脏出血的止血。但是该类产品在使用时,药物粉末容易从胶原载体上脱落,无法保证其止血效。
4.相关中医药的产品,有的配方复杂,组分多达十几种,有的止血速度较慢,疗程较长。现有的用于化瘀止血的中药组合物有很多种,普遍存在原料成分较多、制备工艺繁琐、见效慢、疗效不确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该制剂由白芨、制香附、山羊血、
白芍、
血竭、
白芷和白薇混合制备得到,该制剂主治内脏穿孔出血,粘膜损溃,胃痉挚,肠胃炎等病症,解决了现有产品成分较多、制备工艺繁琐、见效慢、疗效不确切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8.白芨3-25份,制香附3-25份,山羊血3-25份,白芍6-50份,血竭3-25份,白芷6-50份和白薇6-50份。
9.上述该方剂是由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混合制备得到。其中,白芨,性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制香附,药性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山羊血,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经不调,难产,痈肿疮疖;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血竭,味甘、咸,性平;归肝经,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白芷,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白薇,味苦、咸,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
毒疗疮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热淋,血淋,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阴虚外感。
10.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11.白芨6-18份,制香附6-18份,山羊血6-18份,白芍12-36份,血竭6-18份,白芷12-36份和白薇12-36份。
12.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13.白芨10份,制香附10份,山羊血10份,白芍20份,血竭10份,白芷20份和白薇20份。
14.白芨,功效作用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收敛止血:白及的质地很粘腻,有收涩的性质,能够收敛止血,适用于体内外的各种出血,内服外用都可以。消肿生肌:白及味苦性寒,能消散血热引起的痈肿,并有收敛生肌的作用,对于疮疡肿毒初起未溃者,可以使痈肿消去,对于疮疡已溃久不收口,或皮肤皲裂者,可以促进皮肤收口恢复。
15.制香附,功效作用: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作用。疏肝解郁:香附味辛、微苦、微甘而性平,入肝经。辛能通行、微苦能降、微甘能够缓急、芳香走窜,能疏肝理气解郁、通调三焦气滞,可以用于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寒疝腹痛等。理气宽中:香附味辛能行而善于止痛,能入脾经,有宽中、消食下气等作用,常用于脾胃气滞导致的脘腹痞闷、胀满疼痛。调经止痛:香附辛行苦降甘缓,入肝经,善于疏肝解郁,气行能推动血行,使气血运行通畅,那么月经也会恢复正常,疼痛自止,因此可用于肝郁气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
16.白芍,化学成分:白芍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还含芍药内酯、苯甲酸等。此外,还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芍药苷有较强镇静、抗惊厥、解热作用。白芍总苷(tgp)具有呈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2、对平滑肌的影响:芍药苷对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并拮抗催产素引起的收缩。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白芍煎剂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还能抑制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化脓性球菌、消化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芍总苷(tgp)具有抗病毒的作用。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白芍总苷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均具有功能性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芍药苷、白芍提取物具有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而白芍总苷则可使血压升高,以舒张压为主,说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芍药苷和白芍水提物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白芍和白芍总苷、苯甲酰芍药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7、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芍对胃肠道的影响表现在抑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具有解痉作用;对消化道溃疡亦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具有保肝的作用。8、抗炎作用:白芍总苷对多发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9、此外,白芍还有降血糖、增强学习记忆功能、镇咳、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缺氧作用。
17.血竭,主治:1、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本品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2、外伤出血: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止血不留瘀,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出血病证,如外伤出血、血痔肠风等。3、疮疡不敛:本品外用,有敛疮生肌之功。化学成分:本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药理作用: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血细胞比容,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水提液对金黄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毒理作用:血竭小鼠灌胃的ld50为153.75-366g/kg。
广西血竭给家兔每日灌服3g/kg、1.5g/kg,连续90d,未见明显毒性损害。红细胞、白细胞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病理学检查对脾、肝、肺、肾、肠、肾上腺无损害作用。家兔每日肌注血竭2次,每次0.5g/kg,连续6星期,肝、肾功能等也无明显异常。
18.白芷,主治:1、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2、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属于风寒表证者,头痛、偏头痛、牙周病等见有表证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性肌萎缩症、肩部粘连囊炎、滑膜炎及肌腱滑膜炎、其他无菌性骨坏死、痛风性关节炎等属于风湿之邪阻滞经络者,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见有风寒表证者,急性输卵管炎及卵巢炎、子宫炎症等属于阳明经湿邪下注者,接触性皮肤炎及其他湿疹、痈及疖等见有表证者。化学成分:白芷与杭白芷的化学成分相似,主要含挥发油,并含欧前胡素、白当归素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另含白芷毒素、花椒毒素、甾醇、硬脂酸等。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川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宋内氏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弧菌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有孢癣菌也有抑制作用。2、光敏作用:线型呋喃香豆素具光敏作用,其中以欧芹素乙的活性最强。50%白芷其酊可提高皮肤对puva(长波紫外线)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50%白芷酊加小剂量puva能影响lc(表皮免疫细胞)及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3、其他:白芷呋喃香豆素与肾上腺素、acth共同可抑制胰岛素从糖合成脂肪,莨菪素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滇白芷有镇痛作用和平喘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及在位小肠的兴奋作用,使豚鼠在位和离体子宫张力下降,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或对豚鼠在位和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作用,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白芷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19.白薇,主治: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本品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阴除热之功。2、热淋、血淋:本品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用于膀胱湿热,血淋涩痛。3、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本品苦咸而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疗疮,消肿散结之效。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红肿疼痛。4、阴虚外感:本品还可清泄肺热而透邪,清退虚热而益阴,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症。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强心苷等。其中强心苷中主要为甾体多糖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白薇素。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白薇苷有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解热、利尿等作用。
20.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内服制剂。
21.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2.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加溶剂煎煮后,过滤、浓缩、干燥。
23.作为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水和/或白酒。
24.作为优选地,所述白酒中含有60wt%-75wt%的酒精。
25.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合中药生料与溶剂的用量比为1:100-120ml。
26.作为优选地,所述煎煮温度为80-110℃,煎煮时长为30-50min,煎煮次数为2-3次。
27.作为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方式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至粉状。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该方剂是由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混合制备得到。其中,白芨,性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制香附,药性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山羊血,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经不调,难产,痈肿疮疖;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血竭,味甘、咸,性平;归肝经,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白芷,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白薇,味苦、咸,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热淋,血淋,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阴虚外感。
30.该方剂通过最原始的炮制方式对原料进行处理,制备获得粉状制剂。
31.该制剂主治内脏穿孔出血,粘膜损溃,胃痉挚,肠胃炎等病症。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条件,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3.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为:
34.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35.白芨3-25份,制香附3-25份,山羊血3-25份,白芍6-50份,血竭3-25份,白芷6-50份和白薇6-50份。
36.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37.白芨6-18份,制香附6-18份,山羊血6-18份,白芍12-36份,血竭6-18份,白芷12-36份和白薇12-36份。
38.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39.白芨10份,制香附10份,山羊血10份,白芍20份,血竭10份,白芷20份和白薇20份。
40.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内服制剂。
41.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2.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加溶剂煎煮后,过滤、浓缩、干燥。
43.作为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水和/或白酒。
44.作为优选地,所述白酒中含有60wt%-75wt%的酒精。
45.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合中药生料与溶剂的用量比为1:100-120ml。
46.作为优选地,所述煎煮温度为80-110℃,煎煮时长为30-50min,煎煮次数为2-3次。
47.作为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方式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至粉状。
48.实施例1:
49.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50.白芨30克,制香附30克,山羊血30克,白芍60克,血竭30克,白芷60克和白薇60克。
51.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2.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加水,在80℃下煎煮50min,煎煮2次后,过滤、浓缩、干燥。
53.实施例2:
54.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55.白芨250克,制香附250克,山羊血250克,白芍500克,血竭250克,白芷500克和白薇500克。
56.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7.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加水,在110℃下煎煮30min,煎煮3次后,过滤、浓缩、干燥。
58.实施例3:
59.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60.白芨60克,制香附60克,山羊血60克,白芍120克,血竭60克,白芷120克和白薇120克。
61.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2.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加60wt%白酒,在110℃下煎煮30min,煎煮2次后,过滤、浓缩、干燥。
63.实施例4:
64.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65.白芨180克,制香附180克,山羊血180克,白芍360克,血竭180克,白芷360克和白薇360克。
66.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7.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75wt%白酒,在80℃下煎煮50min,煎煮3次后,过滤、浓缩、干燥。
68.实施例5:
69.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70.白芨100克,制香附100克,山羊血100克,白芍200克,血竭100克,白芷200克和白薇200克。
71.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2.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75wt%白酒,在80℃下煎煮50min,煎煮3次后,过滤、浓缩、干燥。
73.产品性状:本品麻白,浓缩粉状,气味苦涩。
74.产品功能主治:内脏穿孔出血,粘膜损溃,胃痉挚,肠胃炎。
75.产品用法用量:粉末剂,一次冲服10-15克。
76.不良反应:尚不明。禁忌:孕妇忌服,感冒发热忌服。
77.注意事项:1、忌酸辣食物。2、早晚空腹服用一次。3、按量服用。4、服药七天,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5、本口性状,
发生改变的,禁止使用。6、如正在使用其它药品,请咨询医师,药师指导下服用。
78.贮藏:密封。
79.包装:药用高密度聚乙塑瓶包装,每瓶内包装150克,每袋包装15克。
80.有效期:36个月。
81.临床病例:
82.患者1:陈某,医院结防科检查结果:胸廓对称,纵隔、气管居中。右肺上叶尖后段体积缩小,内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其内见空洞及支气管扩张,空洞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及裂隙征。右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扭曲,右肺中叶及下叶代偿性增大。左肺上叶及右肺下叶背段见散在少量斑片状、结节及索条状阴影,密度欠均匀,边缘欠清,其内未见明显透光区。气管、左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或阻塞征,肺门影不大。纵隔气管旁、隆突前下、血管前及腔静脉后未见肿大淋巴结。主动脉壁见钙化斑。心脏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胸膜无增厚,未见胸积液。病灶变化不明显。
83.服用上述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产品,一次冲服10-15克,服用10天,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84.患者2:黄某,检查为肝裂引发的胃穿孔病症。服用上述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产品,一次冲服10-15克,服用10天,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8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白芨3-25份,制香附3-25份,山羊血3-25份,白芍6-50份,血竭3-25份,白芷6-50份和白薇6-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白芨6-18份,制香附6-18份,山羊血6-18份,白芍12-36份,血竭6-18份,白芷12-36份和白薇12-36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主要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白芨10份,制香附10份,山羊血10份,白芍20份,血竭10份,白芷20份和白薇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内服制剂。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相应比例选取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的混合中药生料,经加溶剂煎煮后,过滤、浓缩、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水和/或白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中含有60wt%-75wt%的酒精。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中药生料与溶剂的用量比为1:100-120ml。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温度为80-110℃,煎煮时长为30-50min,煎煮次数为2-3次。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方式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至粉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脏穿孔出血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该方剂是由白芨、制香附、山羊血、白芍、血竭、白芷和白薇混合制备得到。其中,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制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山羊血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接骨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血竭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白薇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热淋,血淋,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阴虚外感。该制剂主治内脏穿孔出血,粘膜损溃,胃痉挚,肠胃炎等病症。肠胃炎等病症。
技术研发人员:
江炽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炽荣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