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
止回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流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2.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当进口压力大于阀瓣重量及其流动阻力之和时,阀门被开启,反之,介质倒流时阀门则关闭。
3.现有的轴流式止回阀在进行止逆过程中,为阀芯部分为动态启闭过程,阀芯在进入流体时,如果不及时排出阀体内,回流液体会不断与阀体内流体对冲,在阀芯未及时封堵时回流,造成封堵不紧密;
4.同时在回流过程中,由于流体流速较大时,会在壁体形成水锤现象,造成阀体和阀芯受较大压迫,容易影响阀体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流式止回阀,解决相关技术中阀体内流体不能及时排出和回流时易产生水锤现象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包括阀壳和安装于阀壳轴线处的阀芯
组件,阀芯组件的端部抵靠连接在阀壳的一端内边上,
所述阀芯组件的内部设有引导件,所述阀壳靠近阀壳与阀芯组件的抵靠端内壁设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的末端与引导件之间活动连接;
7.阀芯组件沿着阀壳的轴向移动时,联动组件带动引导件变形,引导件可对阀壳内通入的流体实现加速或减速。
8.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座、支撑件和封堵塞,所述封堵塞位于支撑件的末端,且支撑件的另一端安装在阀座的内壁,所述阀座的底端外边固定连接在阀壳的一端内边上。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内隔板、穿杆和支撑弹簧,所述穿杆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阀座上,且穿杆的轴向与阀壳的轴向一致,支撑弹簧套设于穿杆的外壁上,支撑弹簧设于封堵塞与内隔板之间,支撑弹簧用于提供封堵塞沿着阀壳轴向移动的支撑力。
10.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拉紧弹簧、顶杆和连杆,所述顶杆活动连接在阀壳的内侧壁上,顶杆的端部抵靠连接在封堵塞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杆活动连接在顶杆的内侧壁上,且连接杆的末端活动连接至引导件的端部,所述拉紧弹簧安装在顶杆的外壁与阀壳的内壁之间,拉紧弹簧用于提供顶杆绕着与阀壳连接处的下压力。
11.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件包括多个调节板,调节板的竖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封堵塞压合在阀壳的内边时,多个调节板形成圆台状的引导状态。
12.进一步地:所述阀座的底端内壁设有通孔,且调节板的一端穿过通孔,所述阀座的侧壁开有穿孔,连杆的端部穿过穿孔,并与通孔内的调节板外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顶杆
被封堵塞挤压转动时,连杆带动调节板绕着与连杆的连接处翘动,使多个调节板形成涡旋状的引导状态。
13.进一步地:所述阀壳的两端均设有阀端
法兰,且阀端法兰的外边均设有安装孔,阀端法兰的外壁均铺设有安装垫圈。
14.进一步地:所述阀端法兰包括进液法兰和出液法兰,进液法兰设于靠近封堵塞一端的阀壳外壁上,出液法兰设于阀壳的另一端外壁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出液法兰的内边设有一圈滤板。
16.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法兰与阀壳的连接处内边卡接有密封圈,且封堵塞的端部外边抵靠连接在密封圈的内边上。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止逆阀通过阀芯沿着轴线往复移动的过程,带动引导件实现变形,在正向进入过程中,引导件形成涡旋状结构,加快流体排出,在回流过程中,形成外围阻隔形成缓速流,中部通过引导件导出高速流,通过缓速流形成防止水锤的流体墙,有效避免水锤现象的产生,有效保护阀壳和阀芯组件。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的主视图;
22.图4是图1的逆向流入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的正向流入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0、阀壳;200、阀端法兰;210、进液法兰;220、出液法兰;300、滤板;400、阀芯组件;410、阀座;420、内隔板;430、穿杆;440、支撑弹簧;500、调节板;600、封堵塞;700、密封圈;800、联动组件;810、拉紧弹簧;820、顶杆;83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26.实施例一
27.参阅图1-图5所示,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包括阀壳100和安装于阀壳100轴线处的阀芯组件400,阀芯组件400的端部抵靠连接在阀壳100的一端内边上,阀芯组件400的内部设有引导件,阀壳100靠近阀壳100与阀芯组件400的抵靠端内壁设有联动组件800,联动组件800的末端与引导件之间活动连接;
28.阀芯组件400沿着阀壳100的轴向移动时,联动组件800带动引导件变形,引导件可对阀壳100内通入的流体实现加速或减速。
29.阀芯组件400包括阀座410、支撑件和封堵塞600,封堵塞600位于支撑件的末端,且
支撑件的另一端安装在阀座410的内壁,阀座410的底端外边固定连接在阀壳100的一端内边上。
30.支撑件包括内隔板420、穿杆430和支撑弹簧440,穿杆430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阀座410上,且穿杆430的轴向与阀壳100的轴向一致,支撑弹簧440套设于穿杆430的外壁上,支撑弹簧440设于封堵塞600与内隔板420之间,支撑弹簧440用于提供封堵塞600沿着阀壳100轴向移动的支撑力。
31.联动组件800包括拉紧弹簧810、顶杆820和连杆830,顶杆820活动连接在阀壳100的内侧壁上,顶杆820的端部抵靠连接在封堵塞600的内侧壁上,连杆830活动连接在顶杆820的内侧壁上,且连接杆的末端活动连接至引导件的端部,拉紧弹簧810安装在顶杆820的外壁与阀壳100的内壁之间,拉紧弹簧810用于提供顶杆820绕着与阀壳100连接处的下压力。
32.引导件包括多个调节板500,调节板500的竖截面为梯形结构,封堵塞600压合在阀壳100的内边时,多个调节板500形成圆台状的引导状态。
33.阀座410的底端内壁设有通孔,且调节板500的一端穿过通孔,阀座410的侧壁开有穿孔,连杆830的端部穿过穿孔,并与通孔内的调节板500外表面之间活动连接,顶杆820被封堵塞600挤压转动时,连杆830带动调节板500绕着与连杆830的连接处翘动,使多个调节板500形成涡旋状的引导状态。
34.阀壳100的两端均设有阀端法兰200,且阀端法兰200的外边均设有安装孔,阀端法兰200的外壁均铺设有安装垫圈。
35.阀端法兰200包括进液法兰210和出液法兰220,进液法兰210设于靠近封堵塞600一端的阀壳100外壁上,出液法兰220设于阀壳100的另一端外壁上。
36.出液法兰220的内边设有一圈滤板300。
37.进液法兰210与阀壳100的连接处内边卡接有密封圈700,且封堵塞600的端部外边抵靠连接在密封圈700的内边上。
38.本阀体通过两端的阀端法兰200连接至管道上,当液体通过进液法兰210一端输入时,流体挤压封堵塞600的端面,封堵塞600的竖截面为五边形结构,且封堵塞600靠近穿杆430的一端为平面,封堵塞600被挤压沿着穿杆430移动,挤压支撑弹簧440,穿杆430的端部沿着封堵塞600内部预留的插槽移动,实现封堵塞600和密封圈700的连接面分离,进而流体通过封堵塞600和密封圈700的间隙处流出,通过阀座410与阀壳100之间流通出出液法兰220一端;
39.在封堵塞600向穿杆430挤压过程,封堵塞600带动顶杆820下压,即顶杆820绕着其与阀壳100的连接处转动,带动连杆830向下挤压,使调节板500的一端下压,调节板500与通孔之间形成角度变化,多个调节板500形成涡旋状结构,流通至出液法兰220一端的液体在经过调节板500之间的间隙时形成漩涡,加快流体流出阀壳100内部;
40.如果流体通过出液法兰220一端回流进入阀壳100内,此时封堵塞600会在支撑弹簧440和拉紧弹簧810的双重作用下,挤压至密封圈700的内边上,调节板500此时为圆台状,流入阀壳100内,通过流体分为两股,进入滤板300部分被减速形成缓速流体沿着阀壳100内壁进入,另一股挤压进入调节板500内,调节板500将流体引导至阀座410的外表面上,形成高速流体,缓速流体将高速流体包裹在内侧,减少高速流体进入阀壳100内,对阀壳100内壁
形成瞬间挤压,即减少水锤现象;
41.然后流体在阀壳100的端部汇流成中速流体,经过阀座410表面,在阀壳100的端部形成负压,对封堵塞600实现加压,即文丘里效果,保证了封堵塞600的密封性;
42.同时顶杆820可在拉紧弹簧810的作用下压紧,保证了封堵塞600与密封圈700连接处的接触密封性。
4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施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包括阀壳(100)和安装于阀壳(100)轴线处的阀芯组件(400),阀芯组件(400)的端部抵靠连接在阀壳(100)的一端内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400)的内部设有引导件,所述阀壳(100)靠近阀壳(100)与阀芯组件(400)的抵靠端内壁设有联动组件(800),联动组件(800)的末端与引导件之间活动连接;阀芯组件(400)沿着阀壳(100)的轴向移动时,联动组件(800)带动引导件变形,引导件可对阀壳(100)内通入的流体实现加速或减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400)包括阀座(410)、支撑件和封堵塞(600),所述封堵塞(600)位于支撑件的末端,且支撑件的另一端安装在阀座(410)的内壁,所述阀座(410)的底端外边固定连接在阀壳(100)的一端内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内隔板(420)、穿杆(430)和支撑弹簧(440),所述穿杆(430)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阀座(410)上,且穿杆(430)的轴向与阀壳(100)的轴向一致,支撑弹簧(440)套设于穿杆(430)的外壁上,支撑弹簧(440)设于封堵塞(600)与内隔板(420)之间,支撑弹簧(440)用于提供封堵塞(600)沿着阀壳(100)轴向移动的支撑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800)包括拉紧弹簧(810)、顶杆(820)和连杆(830),所述顶杆(820)活动连接在阀壳(100)的内侧壁上,顶杆(820)的端部抵靠连接在封堵塞(600)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杆(830)活动连接在顶杆(820)的内侧壁上,且连接杆的末端活动连接至引导件的端部,所述拉紧弹簧(810)安装在顶杆(820)的外壁与阀壳(100)的内壁之间,拉紧弹簧(810)用于提供顶杆(820)绕着与阀壳(100)连接处的下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包括多个调节板(500),调节板(500)的竖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封堵塞(600)压合在阀壳(100)的内边时,多个调节板(500)形成圆台状的引导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410)的底端内壁设有通孔,且调节板(500)的一端穿过通孔,所述阀座(410)的侧壁开有穿孔,连杆(830)的端部穿过穿孔,并与通孔内的调节板(500)外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顶杆(820)被封堵塞(600)挤压转动时,连杆(830)带动调节板(500)绕着与连杆(830)的连接处翘动,使多个调节板(500)形成涡旋状的引导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00)的两端均设有阀端法兰(200),且阀端法兰(200)的外边均设有安装孔,阀端法兰(200)的外壁均铺设有安装垫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端法兰(200)包括进液法兰(210)和出液法兰(220),进液法兰(210)设于靠近封堵塞(600)一端的阀壳(100)外壁上,出液法兰(220)设于阀壳(100)的另一端外壁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法兰(220)的内边设有一圈滤板(300)。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法兰(210)与阀壳(100)的连接处内边卡接有密封圈(700),且封堵塞(600)的端部外边抵靠连接在密封圈(700)的内边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止回阀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轴流式止回阀,包括阀壳和安装于阀壳轴线处的阀芯组件,阀芯组件的端部抵靠连接在阀壳的一端内边上,所述阀芯组件的内部设有引导件,所述阀壳靠近阀壳与阀芯组件的抵靠端内壁设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的末端与引导件之间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阀芯沿着轴线往复移动的过程,带动引导件实现变形,在正向进入过程中,引导件形成涡旋状结构,加快流体排出,在回流过程中,形成外围阻隔形成缓速流,中部通过引导件导出高速流,通过缓速流形成防止水锤的流体墙,有效避免水锤现象的产生,有效保护阀壳和阀芯组件。阀芯组件。阀芯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
叶际涵 李慧 王鹏 易仕卓 陈方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慎江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