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
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目前的制动装置主要是刹车,但是如果刹车失灵之后,目前尚未有其它的在紧急情况下的替代方案,显然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这是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通过本方案的减速伞和反推装置,双重减速装置,能够在紧急情况的时候显著的提高阻力效果,帮助汽车能够及时的减速。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包括
基座、
顶盖和减速伞;
5.
所述基座的上方可揭开式设置有所述顶盖,所述基座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设置有所述减速伞。
6.本方案中基座固定于车顶,基座和顶盖可揭开式固定,正常情况下,减速伞收纳在基座和顶盖之间的收纳空间中,如果出现刹车失灵或者紧急情况,相对基座揭开顶盖,内部的减速伞在气流的吹动下打开,减速伞带来的风阻将为汽车形成向后的阻力,由此提供减速,同时揭开之后的顶盖也将形成阻力,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显著提高减速效果,减少事故的发生。
7.优选地,所述基座设置有固定所述顶盖的电动锁扣。便于自动控制顶盖的开启和关闭。
8.优选地,所述基座向上设置有若干气撑,所述气撑的上端于所述顶盖固定。气撑结构更加简单,性能稳定,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可靠的揭开顶盖。
9.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后端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铰接,所述顶盖的前端与所述基座的前端通过所述电动锁扣连接。即顶盖揭开的方式是顶盖前端开启向后摆动揭开,减速伞在顶盖揭开之后在气流的吹动下向后打开,同时揭开的顶盖最终在基座后端形成向后倾斜的斜面,斜面在风阻力作用下能够为汽车带来向下和向后的压力,提高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和摩擦力。
10.优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顶盖的最大开合夹角为120度。以便能够利用必要的风阻,同时能够提供下压力,提高摩擦力,更好的进行减速。
11.优选地,所述顶盖采用硬塑材质。更加轻巧,同时强度更高。
12.优选地,所述顶盖下表面向上凹成所述收纳空间。便于揭开之后能够提供更强的风阻。
13.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前端设置有向后推的反推装置。以便能够更加轻巧的存气同时能够通过快速释放提供向后的推力。
14.优选地,所述反推装置为喷气嘴,所述喷气嘴通过气管连通至气罐,气管设置有气阀,所述气罐连通有空压机。便于在气罐内压力不足的时候能够向其充气。
15.优选地,所述反推装置的推力方向为后下方。即反推装置提供一部分推力可以向下作用,提高汽车与地面的压力,以便提供更大的阻力。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通过本方案的减速伞和反推装置,多重减速装置,能够在紧急情况的时候显著的提高阻力效果,帮助汽车能够及时的减速,同时结合顶盖,在平时能够很好的对减速伞进行收纳,紧急情况打开减速伞之后,顶盖也能够提供阻力和下压力,进一步帮助汽车的减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三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安装在汽车上减速伞未打开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减速伞打开的局部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减速伞打开的示意图;
22.其中,基座1、顶盖2、减速伞3、反推装置4、气撑5、电动锁扣6。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包括基座1、顶盖2和减速伞3。
26.所述基座1的上方可揭开式设置有所述顶盖2,所述基座1和所述顶盖2之间设置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设置有所述减速伞3。
27.本方案中基座1固定于车顶,基座1和顶盖2可揭开式固定,正常情况下,减速伞3收纳在基座1和顶盖2之间的收纳空间中,如果出现刹车失灵或者紧急情况,相对基座1揭开顶盖2,内部的减速伞3在气流的吹动下打开,减速伞3带来的风阻将为汽车形成向后的阻力,由此提供减速,同时揭开之后的顶盖2也将形成阻力,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显著提高减速效果,减少事故的发生。
28.所述基座1设置有固定所述顶盖2的电动锁扣6。便于自动控制顶盖2的开启和关闭。
29.所述顶盖2的后端与所述基座1的后端铰接,所述顶盖2的前端与所述基座1的前端通过所述电动锁扣6连接。即顶盖2揭开的方式是顶盖2前端开启向后摆动揭开,减速伞3在顶盖2揭开之后在气流的吹动下向后打开,同时揭开的顶盖2最终在基座1后端形成向后倾斜的斜面,斜面在风阻力作用下能够为汽车带来向下和向后的压力,提高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和摩擦力。
30.所述基座1和所述顶盖2的最大开合夹角为120度。以便能够利用必要的风阻,同时
能够提供下压力,提高摩擦力,更好的进行减速。
31.所述顶盖2采用硬塑材质。更加轻巧,同时强度更高。
32.所述顶盖2下表面向上凹成所述收纳空间。便于揭开之后能够提供更强的风阻。
33.所述基座1的前端设置有向后推的反推装置4。以便能够更加轻巧的存气同时能够通过快速释放提供向后的推力。
34.所述反推装置4为喷气嘴,所述喷气嘴通过气管连通至气罐,气管设置有气阀,所述气罐连通有空压机。便于在气罐内压力不足的时候能够向其充气。空压机和气罐等装置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可以设置在后备箱或者副驾驶空余空间。
35.所述反推装置4的推力方向为后下方。即反推装置4提供一部分推力可以向下作用,提高汽车与地面的压力,以便提供更大的阻力。
36.实施例2
37.结合图1和图2所示,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反推装置4采用小型的涡轮发动机,以便提供更有力的反推力。
38.实施例3
39.结合图3所示,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所述基座1向上设置有若干气撑5,所述气撑5的上端于所述顶盖2固定。气撑5结构更加简单,性能稳定,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可靠的揭开顶盖2。
40.综上,通过本方案的减速伞3和反推装置4,多重减速装置,能够在紧急情况的时候显著的提高阻力效果,帮助汽车能够及时的减速,同时结合顶盖2,在平时能够很好的对减速伞3进行收纳,紧急情况打开减速伞3之后,顶盖2也能够提供阻力和下压力,进一步帮助汽车的减速。
41.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顶盖(2)和减速伞(3);所述基座(1)的上方可揭开式设置有所述顶盖(2),所述基座(1)和所述顶盖(2)之间设置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设置有所述减速伞(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固定所述顶盖(2)的电动锁扣(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向上设置有若干气撑(5),所述气撑(5)的上端与所述顶盖(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后端与所述基座(1)的后端铰接,所述顶盖(2)的前端与所述基座(1)的前端通过所述电动锁扣(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顶盖(2)的最大开合夹角为120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采用硬塑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下表面向上凹成所述收纳空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前端设置有向后推的反推装置(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推装置(4)为喷气嘴,所述喷气嘴通过气管连通至气罐,气管设置有气阀,所述气罐连通有空压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推装置(4)的推力方向为后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刹车失灵应急保障装置,涉及汽车制动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基座、顶盖和减速伞;所述基座的上方可揭开式设置有所述顶盖,所述基座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设置有所述减速伞。通过本方案的减速伞和反推装置,双重减速装置,能够在紧急情况的时候显著的提高阻力效果,帮助汽车能够及时的减速。帮助汽车能够及时的减速。帮助汽车能够及时的减速。
技术研发人员:
陈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陈旭
技术研发日:
2022.04.2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