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消防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消防控制,是指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能自动切除报警区域内有关的空调器,关闭管道上的防火阀,停止有关换风机,开启有关管道的排烟阀,自动关闭有关部位的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按顺序切断非消防用电源,接通事故照明及疏散标志灯,停运除消防电梯外的全部电梯,并通过控制中心的控制器,立即启动灭火系统,进行自动灭火。
3.现有的消防控制系统中设置的消防喷头一般安装在房屋的室内顶部,但是在人员搬运一些较高的物品时,由于物品对工作人员的视线造成遮挡,且喷头较小,所以工作人员可能会注意不到喷头,从而导致碰撞到消防喷头,造成消防喷头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在使用时消防喷头一般安装在房屋的室内顶部,但是在人员搬运一些较高的物品时,由于物品对工作人员的视线造成遮挡,且喷头较小,所以工作人员可能会注意不到喷头,从而导致碰撞到消防喷头,造成消防喷头的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控制系统。
5.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板和吊顶,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送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消防喷头,所述消防喷头位于所述吊顶的上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火灾时升降机构能够控制消防喷头下移到吊顶的底部进行喷水灭火的工作,日常不使用消防喷头时,安装板、升降机构、送水管、连通管和消防喷头全部隐藏在吊顶的上方,增强室内美观性的同时尽量避免人员搬运物品时碰撞到消防喷头。
8.可选的,所述吊顶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护管,所述消防喷头位于所述防护管的内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消防喷头上升时收在防护管内部,能够增强对消防喷头的防护。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上表面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均匀开设有将所述矩形板贯穿的安装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与螺栓配合便于将安装板与墙壁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吊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均匀开设有将所述板体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防护管相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便于消防喷头进行移动。
14.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板下表面的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卡箍,所述连接卡箍的内壁与所述送水管相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缸能够控制连接卡箍进行移动,连接卡箍能够限制送水管的安装位置。
16.可选的,所述吊顶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吊顶的内部卡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通孔进行遮挡,从而增强吊顶的美观性,在消防喷头向下移动时能够将防护板抵开。
18.可选的,所述防护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壁的圆板,所述圆板的外壁设置有凸出卡接部,所述凸出卡接部的外壁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互卡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出卡接部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相匹配,凸出卡接部与卡槽配合能够限制防护板的位置。
20.可选的,所述圆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位于所述消防喷头的下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在消防喷头向下移动时能够对消防喷头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尽量避免消防喷头直接抵住圆板。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技术设置的安装板直接安装在顶部墙壁上,升降机构能够通过送水管和连通管控制消防喷头进行升降,送水管与连通管配合能够给消防喷头供水,在发生火灾时升降机构能够控制消防喷头下移到吊顶的底部进行喷水灭火的工作,日常不使用消防喷头时,安装板、升降机构、送水管、连通管和消防喷头全部隐藏在吊顶的上方,增强室内美观性的同时尽量避免人员搬运物品时碰撞到消防喷头,从而减少消防喷头的损坏;
24.2、本技术在消防喷头上升时能够收在防护管内部,从而增强对消防喷头的防护,尽量避免消防喷头落灰,安装孔与螺栓配合便于将安装板与墙壁连接,启动电缸能够控制连接卡箍进行移动,连接卡箍能够限制送水管的安装位置;
25.3、本技术设置的通孔便于消防喷头进行移动,卡槽能够限制防护板的安装位置,防护板能够将通孔进行遮挡,从而增强吊顶的美观性,在消防喷头向下移动时能够将防护板抵开,软垫在消防喷头向下移动时能够对消防喷头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尽量避免消防喷头直接抵住圆板。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中的消防喷头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中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中的吊顶剖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101、矩形板;102、安装孔;2、升降机构;201、电缸;202、连接卡箍;3、送水管;4、连通管;5、消防喷头;6、吊顶;601、板体;602、通孔;603、卡槽;7、防护管;8、防护板;801、圆板;802、凸出卡接部;9、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板1和吊顶6,安装板1直接安装在顶部墙壁上,安装板1的下表面安装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远离安装板1的一端安装有送水管3,送水管3远离升降机构2的一侧均匀安装有连通管4,连通管4远离送水管3的一端安装有消防喷头5,升降机构2能够通过送水管3和连通管4控制消防喷头5进行升降,送水管3与连通管4配合能够给消防喷头5供水,消防喷头5位于吊顶6的上方,在发生火灾时升降机构2能够控制消防喷头5下移到吊顶6的底部进行喷水灭火的工作。
33.请参阅图1和图2,吊顶6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防护管7,消防喷头5位于防护管7的内部,在消防喷头5上升时能够收在防护管7内部,从而增强对消防喷头5的防护,尽量避免消防喷头5落灰。日常不使用消防喷头5时,安装板1、升降机构2、送水管3、连通管4和消防喷头5全部隐藏在吊顶6的上方,增强室内美观性的同时尽量避免人员搬运物品时碰撞到消防喷头5,从而减少消防喷头5的损坏。
34.请参阅图3,安装板1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表面的矩形板101,矩形板101上均匀开设有将矩形板101贯穿的安装孔102,安装孔102与螺栓配合便于将安装板1与墙壁连接。升降机构2包括设置在矩形板101下表面的电缸201,电缸201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卡箍202,启动电缸201能够控制连接卡箍202进行移动,连接卡箍202的内壁与送水管3相连接,连接卡箍202能够限制送水管3的安装位置。
35.请参阅图4,吊顶6包括板体601,板体601上均匀开设有将板体601贯穿的通孔602,通孔602与防护管7相连通,通孔602便于消防喷头5进行移动。吊顶6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03,卡槽603与通孔602相连通,吊顶6的内部卡接有防护板8,防护板8位于通孔602的内部,防护板8能够将通孔602进行遮挡,从而增强吊顶6的美观性,在消防喷头5向下移动时能够将防护板8抵开,防护板8与卡槽603相互卡接,卡槽603能够限制防护板8的安装位置。
36.请参阅图4,防护板8包括设置在通孔602内壁的圆板801,圆板801的上表面安装有软垫9,软垫9位于消防喷头5的下方,软垫9在消防喷头5向下移动时能够对消防喷头5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尽量避免消防喷头5直接抵住圆板801。圆板801的外壁连接有凸出卡接部802,凸出卡接部802的外壁与卡槽603的内壁相互卡接,凸出卡接部802的外壁与卡槽603的内壁相匹配,凸出卡接部802与卡槽603配合能够限制防护板8的位置。
37.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38.使用时,升降机构2通过安装板直接安装在室内顶部墙壁上,在发生火灾时升降机构2控制消防喷头5下移,然后抵开防护板8到吊顶6的底部进行喷水灭火,在日常不使用消防喷头5时,安装板1、升降机构2、送水管3、连通管4和消防喷头5全部隐藏在吊顶6的上方,通过防护板8将通孔602遮挡,增强室内美观性的同时尽量避免人员搬运物品时碰撞到消防喷头5,从而减少消防喷头5的损坏。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吊顶(6),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设置有送水管(3),所述送水管(3)远离所述升降机构(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远离所述送水管(3)的一端设置有消防喷头(5),所述消防喷头(5)位于所述吊顶(6)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6)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护管(7),所述消防喷头(5)位于所述防护管(7)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表面的矩形板(101),所述矩形板(101)上均匀开设有将所述矩形板(101)贯穿的安装孔(1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6)包括板体(601),所述板体(601)上均匀开设有将所述板体(601)贯穿的通孔(602),所述通孔(602)与所述防护管(7)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板(101)下表面的电缸(201),所述电缸(201)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卡箍(202),所述连接卡箍(202)的内壁与所述送水管(3)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6)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03),所述卡槽(603)与所述通孔(602)相连通,所述吊顶(6)的内部卡接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位于所述通孔(602)的内部,所述防护板(8)与所述卡槽(603)相互卡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8)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602)内壁的圆板(801),所述圆板(801)的外壁设置有凸出卡接部(802),所述凸出卡接部(802)的外壁与所述卡槽(603)的内壁相互卡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801)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9),所述软垫(9)位于所述消防喷头(5)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防控制系统,涉及消防控制相关技术领域,该消防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板和吊顶,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送水管,送水管远离升降机构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送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消防喷头,消防喷头位于吊顶的上方,使用时,升降机构通过安装板直接安装在室内顶部墙壁上,在发生火灾时升降机构控制消防喷头下移,抵开防护板到吊顶的底部进行喷水灭火,在日常不使用消防喷头时,安装板、升降机构、送水管、连通管和消防喷头全部隐藏在吊顶的上方,通过防护板将通孔遮挡,增强室内美观性的同时尽量避免人员搬运物品时碰撞到消防喷头,从而减少消防喷头的损坏。从而减少消防喷头的损坏。从而减少消防喷头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

纪嘉伟 孙才智 张韶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融合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07

技术公布日:

2022/8/11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04:4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39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喷头   所述   连通管   防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