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应用服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在老年人的年龄层也逐渐扩散,老年人可不出门就可以查询各类信息、购买物品以及与亲朋友好友视频了解,服务老年人,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虽然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功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但是,目前过于复杂的物联网应用功能徒增老年人的学习成本,且由于老年人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相对年轻人普遍偏低,难以掌握如此复杂多样的功能,使得实际应用时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的有效利用率极低,无法全部发挥物联网应用功能给老年人带来便利。尽管现有技术会针对老年人研发了老年人操作模式,但其本质仍然是减少功能,违背了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初衷。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可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包括监控管理端和服务管理端,所述监控管理端适用于在老年人居家场景下,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生活动态,所述服务管理端用于基于物联网应用功能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所述监控管理端与服务管理端电连接。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监控管理端包括监控模组、姿态识别模块、位置识别模块和时间记录模块,所述监控模组用于多角度拍摄采集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画面,所述姿态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所述姿态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体式姿态,所述位置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所述位置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在家中的实时位置,所述时间记录模块与姿态识别模块以及位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时间记录模块用于结合姿态识别模块和位置识别模块实时记录老年人状态时间值。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服务管理端包括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问题导向模块、回馈接收模块、播报模块、学习模块和问询模块,所述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用于将物联网应用功能以服务问题模块化功能呈现在显示页面上,所述问题导向模块用于将物联网应用功能的操作流程转换为以问题和目的为导向的操作流程,所述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与问题导向模块电连接,所述回馈接收模块用于多级感应接收老年人发出的回馈信号,所述播报模块用于将操作流程通过语音功能的播报进行传播和接收反馈,所述学习模块用于学习老年人的操作需求,定制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物联网应用操作流程,所述问询模块用于主动发出
问询操作,给老年人提供简单反馈选择。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播报模块包括语义转化子模块,所述语义转化子模块用于在语音交互播报时,将语音播报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形式播报,所述学习模块包括自主生成子模块和需求感知子模块,所述自主生成子模块用于在老年人自主使用物联网应用功能过程中,识别并生成快捷功能服务,所述需求感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控管理端对老年人监控管理过程中感知预测老年人的需求服务。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监控管理端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s1:在老年人家庭场景内分布式布设监控模组,对全屋场景拍摄采集;
10.步骤s2:监控模组将拍摄采集画面电信号传输至终端,姿态识别模块启动,锁定画面中老年人为目标画面,开始对目标画面进行姿态识别;
11.步骤s3:同步启动位置识别模块,根据感应到老年人的对应监控模组输出相应监控模组的设备序列,同时依据该监控模组的拍摄画面中目标画面的位置及其所占拍摄画面的比例,直接识别后输出老年人在家中的位置;
12.步骤s4:时间记录模块记录时间点;
13.步骤s5:以时间点为横轴,识别的姿态结果为纵轴建立图表一,再以时间点为横轴,识别的位置结果为纵轴建立图表二,实时将最新版本的图表一和图表二输出至服务管理端。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服务管理端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a1:针对物联网应用功能进行整合,将物联网应用功能所服务问题模块化,以问题模块形式展现;
16.步骤a2:进一步将问题模块内操作流程进行导向,使操作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操作流程;
17.步骤a3:接收监控管理端输出的监控数据;
18.步骤a4:学习模块在老年人操作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学习老年人常用操作的问题模块,学习老年人的操作习惯,同时学习模块根据监控管理端监控数据学习发现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功能的操作需求;
19.步骤a5:根据学习数据,符合学习标准后电信号触发问询模块主动问询老年人是否需要提供服务功能,并通过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播报。
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对目标画面进行姿态识别的方法为:
21.步骤s21:预设姿态区间识别库,其中预设姿态区间主要包括:躺、坐、站三种姿态;
22.步骤s22:将目标画面中占用最大高度与最大宽度进行对比,输出比例值q;
23.步骤s23:当比例值q<0.5,识别判断为躺的姿态区间,当比例值0.5≤q≤2,则识别判断为坐的姿态区间,当比例值q>2时,则识别判断为站的姿态区间。
2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4中学习老年人操作习惯的方法为:
25.步骤a41:当老年人自主操作物联网应用过程中,记录每次自主操作时的操作记录,其中操作记录主要包括操作时间段、操作时长、操作的问题模块以及问题模块内达到所需服务的操作流程数据;
26.步骤a42:记录的自主操作记录达到可以学习参考的预设值时,将所有操作记录分类整理归纳,分为操作时间段、操作时长、操作的问题模块以及问题模块内达到所需服务的
操作流程数据四个维度并横向对比;
27.步骤a43:当横向对比中存在两个及以上维度在容错范围内重合时,将重合节点进行标记并赋值处理;
28.步骤a44:对被多次标记的重合节点赋值求和,输出求和值d,当求和值d高于系统预设对比值后,将重合节点作老年人操作习惯输出。
2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4中学习发现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功能操作需求的方法为:
30.步骤aa:实时接收图表一和图表二数据;
31.步骤ab:针对家庭应用场景下,物联网应用根据大数据以及老年人所处时间、姿态和位置数据,自主推荐服务功能模块,阶段性主动问询老年人是否需要执行当前推荐的服务,当接收到老年人反馈信号后,则执行服务功能,并记录此时监测到的老年人所在位置、以及姿态和时间数据,反之否未接收到老年人反馈信号或接收到不执行信号,则不作记录,且在大数据推荐中排除该服务功能模块;
32.步骤ac:当监测到老年人所处时间、姿态和位置数据吻合记录数据时,则触发问询模块主动问询。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物联网应用功能以主动问询方式呈现,并运用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老年人操作控制时间和语音控制时间,避免老年人口齿不清或表述不清楚导致服务出错、多次频繁操作等现象发生,同时主动感知老年人的需要,主动询问引导方式带领老年人提供服务,可以达到减少老年人学习成本,但又不减少服务功能的效果,时老年人切身体会到便捷丰富的功能服务。
附图说明
3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5.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包括监控管理端和服务管理端,监控管理端适用于在老年人居家场景下,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生活动态,服务管理端用于基于物联网应用功能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监控管理端与服务管理端电连接。
38.监控管理端包括监控模组、姿态识别模块、位置识别模块和时间记录模块,监控模组用于多角度拍摄采集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画面,姿态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姿态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体式姿态,位置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位置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在家中的实时位
置,时间记录模块与姿态识别模块以及位置识别模块电连接,时间记录模块用于结合姿态识别模块和位置识别模块实时记录老年人状态时间值。
39.服务管理端包括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问题导向模块、回馈接收模块、播报模块、学习模块和问询模块,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用于将物联网应用功能以服务问题模块化功能呈现在显示页面上,问题导向模块用于将物联网应用功能的操作流程转换为以问题和目的为导向的操作流程,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与问题导向模块电连接,回馈接收模块用于多级感应接收老年人发出的回馈信号,老年人可以选择特定手势、语音或页面操控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回馈,从而提供多次回馈信号接收源,便于老年人操作,播报模块用于将操作流程通过语音功能的播报进行传播和接收反馈,学习模块用于学习老年人的操作需求,定制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物联网应用操作流程,问询模块用于主动发出问询操作,给老年人提供简单反馈选择。
40.播报模块包括语义转化子模块,语义转化子模块用于在语音交互播报时,将语音播报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形式播报,学习模块包括自主生成子模块和需求感知子模块,自主生成子模块用于在老年人自主使用物联网应用功能过程中,识别并生成快捷功能服务,需求感知子模块用于在监控管理端对老年人监控管理过程中感知预测老年人的需求服务。
41.监控管理端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s1:在老年人家庭场景内分布式布设监控模组,对全屋场景拍摄采集;从而可以保障老年人居家生活过程中的生活状态均被监测到,避免老年人独居在家时出现意外而不能被及时发现;
43.步骤s2:监控模组将拍摄采集画面电信号传输至终端,姿态识别模块启动,锁定画面中老年人为目标画面,开始对目标画面进行姿态识别;
44.步骤s3:同步启动位置识别模块,根据感应到老年人的对应监控模组输出相应监控模组的设备序列,同时依据该监控模组的拍摄画面中目标画面的位置及其所占拍摄画面的比例,直接识别后输出老年人在家中的位置;根据不同的监控模组对应的设备序列输出信号,可以快速锁定老年人所在大致区域,再根据拍摄画面比例推测老年人距对应监控模组距离、以及根据目标画面位置确定目标方向,最终精确定位老年人在家中的位置;
45.步骤s4:时间记录模块记录时间点;
46.步骤s5:以时间点为横轴,识别的姿态结果为纵轴建立图表一,再以时间点为横轴,识别的位置结果为纵轴建立图表二,实时将最新版本的图表一和图表二输出至服务管理端;从而监控管理端可以在实现监控老年人生活状态同时同步实现监测老年人家庭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姿势状态以及不同时间的精确位置的作用,达到了全面、直观的监测效果。
47.服务管理端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步骤a1:针对物联网应用功能进行整合,将物联网应用功能所服务问题模块化,以问题模块形式展现;进而改变传统的物联网应用操作方式,将所需操作途径之间导向最终解决的问题,便于老年人对复杂应用功能的理解,直观的为老年人提供达成该服务所需要操作进入的模块,减少多余功能的展示,直观操作当前页面;
49.步骤a2:进一步将问题模块内操作流程进行导向,使操作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老年人在需要服务前所需的学习成本,以问题为导向后,将最终需要回馈事项以简单的对话窗口形式供老年人选择,从而大大减少老年人的学习成本,方便老年人操
作,使其更容易掌握物联网应用带来的更多服务;
50.步骤a3:接收监控管理端输出的监控数据;
51.步骤a4:学习模块在老年人操作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学习老年人常用操作的问题模块,学习老年人的操作习惯,同时学习模块根据监控管理端监控数据学习发现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功能的操作需求;
52.步骤a5:根据学习数据,符合学习标准后电信号触发问询模块主动问询老年人是否需要提供服务功能,并通过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播报。
53.步骤s2中对目标画面进行姿态识别的方法为:
54.步骤s21:预设姿态区间识别库,其中预设姿态区间主要包括:躺、坐、站三种姿态;
55.步骤s22:将目标画面中占用最大高度与最大宽度进行对比,输出比例值q;
56.步骤s23:当比例值q<0.5,识别判断为躺的姿态区间,当比例值0.5≤q≤2,则识别判断为坐的姿态区间,当比例值q>2时,则识别判断为站的姿态区间。
57.步骤a4中学习老年人操作习惯的方法为:
58.步骤a41:当老年人自主操作物联网应用过程中,记录每次自主操作时的操作记录,其中操作记录主要包括操作时间段、操作时长、操作的问题模块以及问题模块内达到所需服务的操作流程数据;
59.步骤a42:记录的自主操作记录达到可以学习参考的预设值时,将所有操作记录分类整理归纳,分为操作时间段、操作时长、操作的问题模块以及问题模块内达到所需服务的操作流程数据四个维度并横向对比;
60.步骤a43:当横向对比中存在两个及以上维度在容错范围内重合时,将重合节点进行标记并赋值处理;
61.步骤a44:对被多次标记的重合节点赋值求和,输出求和值d,当求和值d高于系统预设对比值后,将重合节点作老年人操作习惯输出;从而可以学习老年人自主操作习惯,当老年人使用过程中触发重合节点中一个维度时,则自动生成重合节点其余维度的快捷功能服务,预测老年人操作过程中的需要,提示和主动问询老年人,充分简化老年人操作。
62.步骤a4中学习发现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功能操作需求的方法为:
63.步骤aa:实时接收图表一和图表二数据;
64.步骤ab:针对家庭应用场景下,物联网应用根据大数据以及老年人所处时间、姿态和位置数据,自主推荐服务功能模块,阶段性主动问询老年人是否需要执行当前推荐的服务,当接收到老年人反馈信号后,则执行服务功能,并记录此时监测到的老年人所在位置、以及姿态和时间数据,反之否未接收到老年人反馈信号或接收到不执行信号,则不作记录,且在大数据推荐中排除该服务功能模块;
65.步骤ac:当监测到老年人所处时间、姿态和位置数据吻合记录数据时,则触发问询模块主动问询;通过将物联网应用功能以主动问询方式呈现,并运用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老年人操作控制时间和语音控制时间,避免老年人口齿不清或表述不清楚导致服务出错、多次频繁操作等现象发生,同时主动感知老年人的需要,主动询问引导方式带领老年人提供服务,可以达到减少老年人学习成本,但又不减少服务功能的效果,时老年人切身体会到便捷丰富的功能服务。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包括监控管理端和服务管理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端适用于在老年人居家场景下,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生活动态,所述服务管理端用于基于物联网应用功能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所述监控管理端与服务管理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端包括监控模组、姿态识别模块、位置识别模块和时间记录模块,所述监控模组用于多角度拍摄采集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画面,所述姿态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所述姿态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体式姿态,所述位置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所述位置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在家中的实时位置,所述时间记录模块与姿态识别模块以及位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时间记录模块用于结合姿态识别模块和位置识别模块实时记录老年人状态时间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管理端包括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问题导向模块、回馈接收模块、播报模块、学习模块和问询模块,所述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用于将物联网应用功能以服务问题模块化功能呈现在显示页面上,所述问题导向模块用于将物联网应用功能的操作流程转换为以问题和目的为导向的操作流程,所述服务问题模块化模块与问题导向模块电连接,所述回馈接收模块用于多级感应接收老年人发出的回馈信号,所述播报模块用于将操作流程通过语音功能的播报进行传播和接收反馈,所述学习模块用于学习老年人的操作需求,定制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物联网应用操作流程,所述问询模块用于主动发出问询操作,给老年人提供简单反馈选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报模块包括语义转化子模块,所述语义转化子模块用于在语音交互播报时,将语音播报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形式播报,所述学习模块包括自主生成子模块和需求感知子模块,所述自主生成子模块用于在老年人自主使用物联网应用功能过程中,识别并生成快捷功能服务,所述需求感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控管理端对老年人监控管理过程中感知预测老年人的需求服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端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老年人家庭场景内分布式布设监控模组,对全屋场景拍摄采集;步骤s2:监控模组将拍摄采集画面电信号传输至终端,姿态识别模块启动,锁定画面中老年人为目标画面,开始对目标画面进行姿态识别;步骤s3:同步启动位置识别模块,根据感应到老年人的对应监控模组输出相应监控模组的设备序列,同时依据该监控模组的拍摄画面中目标画面的位置及其所占拍摄画面的比例,直接识别后输出老年人在家中的位置;步骤s4:时间记录模块记录时间点;步骤s5:以时间点为横轴,识别的姿态结果为纵轴建立图表一,再以时间点为横轴,识别的位置结果为纵轴建立图表二,实时将最新版本的图表一和图表二输出至服务管理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管理端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1:针对物联网应用功能进行整合,将物联网应用功能所服务问题模块化,以问题模块形式展现;
步骤a2:进一步将问题模块内操作流程进行导向,使操作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操作流程;步骤a3:接收监控管理端输出的监控数据;步骤a4:学习模块在老年人操作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学习老年人常用操作的问题模块,学习老年人的操作习惯,同时学习模块根据监控管理端监控数据学习发现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功能的操作需求;步骤a5:根据学习数据,符合学习标准后电信号触发问询模块主动问询老年人是否需要提供服务功能,并通过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播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目标画面进行姿态识别的方法为:步骤s21:预设姿态区间识别库,其中预设姿态区间主要包括:躺、坐、站三种姿态;步骤s22:将目标画面中占用最大高度与最大宽度进行对比,输出比例值q;步骤s23:当比例值q<0.5,识别判断为躺的姿态区间,当比例值0.5≤q≤2,则识别判断为坐的姿态区间,当比例值q>2时,则识别判断为站的姿态区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学习老年人操作习惯的方法为:步骤a41:当老年人自主操作物联网应用过程中,记录每次自主操作时的操作记录,其中操作记录主要包括操作时间段、操作时长、操作的问题模块以及问题模块内达到所需服务的操作流程数据;步骤a42:记录的自主操作记录达到可以学习参考的预设值时,将所有操作记录分类整理归纳,分为操作时间段、操作时长、操作的问题模块以及问题模块内达到所需服务的操作流程数据四个维度并横向对比;步骤a43:当横向对比中存在两个及以上维度在容错范围内重合时,将重合节点进行标记并赋值处理;步骤a44:对被多次标记的重合节点赋值求和,输出求和值d,当求和值d高于系统预设对比值后,将重合节点作老年人操作习惯输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学习发现老年人对物联网应用功能操作需求的方法为:步骤aa:实时接收图表一和图表二数据;步骤ab:针对家庭应用场景下,物联网应用根据大数据以及老年人所处时间、姿态和位置数据,自主推荐服务功能模块,阶段性主动问询老年人是否需要执行当前推荐的服务,当接收到老年人反馈信号后,则执行服务功能,并记录此时监测到的老年人所在位置、以及姿态和时间数据,反之否未接收到老年人反馈信号或接收到不执行信号,则不作记录,且在大数据推荐中排除该服务功能模块;步骤ac:当监测到老年人所处时间、姿态和位置数据吻合记录数据时,则触发问询模块主动问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应用的老年人服务系统,包括监控管理端和服务管理端,所述监控管理端适用于在老年人居家场景下,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生活动态,所述服务管理端用于基于物联网应用功能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所述监控管理端与服务管理端电连接,所述监控管理端包括监控模组、姿态识别模块、位置识别模块和时间记录模块,所述监控模组用于多角度拍摄采集监控老年人居家时画面,所述姿态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所述姿态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组拍摄采集画面识别判断老年人体式姿态,所述位置识别模块与监控模组电连接,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深入服务于老年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

邓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邓术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00:5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389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老年人   模块   所述   步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