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2.隧道二衬是保护隧道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国内对于隧道二衬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隧道二衬厚度不足、隧道二衬空洞、及隧道二衬背后的空洞方面,对于二衬的施工主要研究二衬拱顶的混凝土是否饱和注满方面,防止脱空,而对二衬错台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3.二次衬砌作为隧道的一种重要支护方式,在隧道开挖并进行支护后,需要尽快修筑,以防止围岩裸露时间过长而引发风化、松动和塌落的发生。二衬作为隧道工程的永久性外露结构,错台控制是施工精细化和标准化的集中体现,关系到隧道的整体形象。错台是影响二衬墙面平整度的重要原因。
4.目前对于错台的防护措施多限于对模板本身结构的加固或者连接件和锚杆的加固,但是对于加固位置的选择只能通过人眼或者经验去观测,然后再去进行加固,该种方式一方面对于待加固位置选择的不准确,另一方面对于待加固位置发现的不及时导致漏浆或者补救不及时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来解决现有二衬施工错台控制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和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8.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在浇注二衬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的两端以一端高一端低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已浇筑构筑物和相邻的二衬模板上;
10.将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均与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连接,并将弓形应变器归零;
11.浇注二衬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
12.优选地,所述已浇注构筑物包括矮边墙和已完成二衬结构,在二衬浇注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沿隧道走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和矮边墙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和矮边墙上;将若干弓形应变器的沿二衬结构的周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上。
13.优选地,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与矮边墙接缝处的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沿隧道的走向均匀布置,且间距为1m至2m。
14.优选地,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与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接缝处的若干弓形应变器沿
二衬结构的周向均匀布置,且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
15.优选地,每隔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观测一次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
16.优选地,对变化数值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区域进行加固的措施为对该区域内的螺杆进行紧固。
17.优选地,所述静态应变测试系统为ysv8320型且不少于18个用于连接弓形应变器的接口。
18.优选地,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块。
19.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0.1.本发明通过在已浇注完成的构筑物和二衬模板上设置一端高一端低的弓形应变器,通过利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对该种状态下的弓形应变器数值进行归零设置,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避免二衬结构与矮边墙之间以及相邻二衬板块之间错台的产生。
21.2.本发明中已浇注构筑物包括矮边墙和已完成二衬结构,在二衬浇注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沿隧道走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和矮边墙的接缝处,且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二衬模板和矮边墙上;将若干弓形应变器的沿二衬结构的周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二衬模板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上;由于容易产生错台的位置主要集中在二衬结构与矮边墙的接缝处以及相邻二衬结构板块之间的接缝处,因此,在该处位置集中布设弓形应变器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确定待加固的位置,避免错台的发生。
22.3.本发明中设置在二衬模板与矮边墙接缝处的若干弓形应变器沿隧道的走向均匀布置,且间距为1m至2m;均匀布置的弓形应变器可以对整个矮边墙和二衬模板的接缝区域进行均匀监测,避免弓形应变器集中设置导致个别区域不能监测到,产生错台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附图1为本发明弓形应变器的布置示意图;
25.附图2为a处放大图示意图;
26.附图3为b处放大图示意图;
27.其中,1、二衬模板;2、矮边墙;3、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4、弓形应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和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3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参考图1,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浇注二衬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4的两端以一端高一端低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已浇筑构筑物和相邻的二衬模板1上;将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4均与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连接,并将弓形应变器归零;浇注二衬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4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4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4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本发明通过在已浇注完成的构筑物和二衬模板1上设置一端高一端低的弓形应变器4,通过利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对该种状态下的弓形应变器4数值进行归零设置,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4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4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4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避免二衬结构与矮边墙2之间以及相邻二衬板块之间错台的产生。
32.参考图1至图3,已浇注构筑物包括矮边墙和已完成二衬结构,在二衬浇注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4沿隧道走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1和矮边墙2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1和矮边墙2上;将若干弓形应变器4的沿二衬结构的周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1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3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1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3上;由于容易产生错台的位置主要集中在二衬结构与矮边墙的接缝处以及相邻二衬结构板块之间的接缝处,因此,在该处位置集中布设弓形应变器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确定待加固的位置,避免错台的发生。
33.进一步的,设置在二衬模板1与矮边墙2接缝处的若干弓形应变器4沿隧道的走向均匀布置,且间距为1m至2m;均匀布置的弓形应变器4可以对整个矮边墙和二衬模板1的接缝区域进行均匀监测,避免弓形应变器4集中设置导致个别区域不能监测到,产生错台的问题。
34.进一步的,设置在二衬模板1与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3接缝处的若干弓形应变器4沿二衬结构的周向均匀布置,且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均匀布置的弓形应变器4可以对已完成二衬结构和二衬模板1的接缝区域进行均匀监测,避免弓形应变器4集中设置导致个别区域不能监测到,产生错台的问题。
35.进一步的,每隔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观测一次若干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
36.进一步的,对变化数值最大的弓形应变器4所在区域进行加固的措施为对该区域内的螺杆进行紧固。
37.进一步的,静态应变测试系统为ysv8320型且不少于18个用于连接弓形应变器4的接口。
38.进一步的,弓形应变器4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块。
39.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
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浇注二衬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的两端以一端高一端低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已浇筑构筑物和相邻的二衬模板上;将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均与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连接,并将弓形应变器归零;浇注二衬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浇注构筑物包括矮边墙和已完成二衬结构,在二衬浇注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沿隧道走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和矮边墙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和矮边墙上;将若干弓形应变器的沿二衬结构的周向依次布置在二衬模板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的接缝处,且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和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与矮边墙接缝处的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沿隧道的走向均匀布置,且间距为1m至2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二衬模板与临近已完成二衬结构接缝处的若干弓形应变器沿二衬结构的周向均匀布置,且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观测一次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变化数值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区域进行加固的措施为对该区域内的螺杆进行紧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应变测试系统为ysv8320型且不少于18个用于连接弓形应变器的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衬模板拼缝实时监测方法,在浇注二衬混凝土之前,将若干弓形应变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已浇筑构筑物和相邻的二衬模板上;将若干弓形应变器均与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连接;浇注二衬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弓形应变器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本发明通过在已浇注完成的构筑物和二衬模板上设置一端高一端低的弓形应变器,通过利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对该种状态下的弓形应变器数值进行归零设置,在浇注过程中观测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的数值变化并对若干所述弓形应变器中数值变化最大的弓形应变器所在的区域进行加固,避免二衬结构与矮边墙之间以及相邻二衬板块之间错台的产生。邻二衬板块之间错台的产生。邻二衬板块之间错台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

曹海龙 魏琦 焦康杰 郝传志 徐锋 王顺虎 孙志豪 王雅东 薛世科 王通德 曹奇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23:5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389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弓形   应变   所述   模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