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新
风机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冻装置及新风机组设备。
背景技术:
2.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升温(或降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
3.目前在寒冷地区对新风机组的防冻性能要较高,传统的新风机组内防冻措施较为简单,有些仅设置阀门控制
风管的开关,然而湿气不能及时排出可能因温度过低而结冰,导致内部元器件被冻坏,且缺乏有效的保温结构,其内部的板式换热器内的流体容易被冻,导致换热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冻装置及新风机组设备,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冻装置包括通风组件和防冻组件。
6.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外壳、隔板、电加热管和出风管,所述外壳包括外层、保温层和内层,所述隔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隔板开设有通风口,两个所述隔板将外壳分为风机仓、盘管仓和过滤仓,所述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盘管仓内,所述出风管连通设置于所述风机仓。
7.所述防冻组件包括防潮
网箱、定位旋钮、进风管、电磁阀和防尘罩,所述防潮网箱滑动插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定位旋钮设置于所述外壳一侧,且所述定位旋钮移动卡接于所述防潮网箱,所述进风管连通设置于所述过滤仓,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所述进风管,所述防尘罩螺纹套接于所述进风管外端。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外壳、隔板、电加热管和出风管,能够在温度较低时对盘管仓加热,避免盘管被东环,通过将外壳设为外层、保温层和内层,能够有效的进行保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内部温度过低,通过设置防潮网箱、定位旋钮、进风管、电磁阀和防尘罩,能够有效避免湿气在内部附着在元器件上,减少对元器件的损坏。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限位槽板,所述防潮网箱端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板一侧。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限位槽板配合滑块,用于限位定位防潮网箱插设安装时的稳定性,也方便进行取放。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潮网箱包括外框和网孔板,所述网孔板设置于所述外框侧边。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外框和网孔板,通过网孔板进入空气,空气经过外框
和网孔板内的干燥剂吸收湿气,从而避免湿气接触元器件。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框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外框另一端设置有把手。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端盖,用于更换内部干燥剂,通过设置把手方便拉取防潮网箱。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机仓内设置有吸音层,所述风机仓内底部设置有安装座。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吸音层,有利于吸收风机仓内风机发出的噪音,降低整体的噪声。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尘罩包括外螺纹套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嵌设于所述外螺纹套内,所述外螺纹套螺纹套接于所述进风管外端。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外螺纹套和过滤网,外螺纹套和进风管螺纹连接方便拆装,通过进风管过滤大部分空气的灰尘杂质,再连通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套一同拆卸,方便清洗更换,从而避免内部过滤元件的拆卸,减少劳动强度。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层和内层均为铝合金层,所述保温层为泡棉层。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铝合金层和泡棉层,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抗寒保温的功能,相比传统的单层机壳,保温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新风机组设备,包括上述防冻装置及新风机组件,所述新风机组件包括通风机、内盘管和过滤器,所述通风机安装于所述风机仓内,所述内盘管安装于所述盘管仓内,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过滤仓内。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冻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通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旋钮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潮网箱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新风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00-通风组件;110-外壳;111-外层;112-保温层;113-内层;114-限位槽板;120-隔板;121-通风口;130-电加热管;140-出风管;160-风机仓;161-吸音层;170-盘管仓;180-过滤仓;200-防冻组件;210-防潮网箱;211-滑块;212-外框;2121-端盖;213-网孔板;230-定位旋钮;240-进风管;250-电磁阀;260-防尘罩;261-外螺纹套;262-过滤网;300-新风机组件;310-通风机;320-内盘管;330-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冻装置包括通风组件100和防冻组件200。
33.请参阅图1、2和5,通风组件100包括外壳110、隔板120、电加热管130和出风管140,外壳110包括外层111、保温层112和内层113,隔板120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120设置于外壳110内,隔板120开设有通风口121,两个隔板120将外壳110分为风机仓160、盘管仓170和过滤仓180,电加热管130设置于盘管仓170内,出风管140连通设置于风机仓160。
3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风机仓160内设置有吸音层161,风机仓160内底部设置有安装座,通过设置吸音层161,有利于吸收风机仓160内风机发出的噪音,降低整体的噪声。
3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外层111和内层113均为铝合金层,保温层112为泡棉层,通过设置铝合金层和泡棉层,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抗寒保温的功能,相比传统的单层机壳,保温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6.请参阅图1、2、3和4,防冻组件200包括防潮网箱210、定位旋钮230、进风管240、电磁阀250和防尘罩260,防潮网箱210滑动插设于外壳110内,定位旋钮230设置于外壳110一侧,且定位旋钮230移动卡接于防潮网箱210,进风管240连通设置于过滤仓180,电磁阀250安装于进风管240,防尘罩260螺纹套接于进风管240外端,通过转动定位旋钮230使其外端远离防潮网箱210,即可拆卸防潮网箱210,安装时,先插设防潮网箱210再拧动定位旋钮230抵挡在防潮网箱210外端即可。
3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外壳110内设置有限位槽板114,防潮网箱210端部设置有滑块211,滑块211滑动设置于限位槽板114一侧,通过设置限位槽板114配合滑块211,用于限位定位防潮网箱210插设安装时的稳定性,也方便进行取放。
3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防潮网箱210包括外框212和网孔板213,网孔板213设置于外框212侧边,通过设置外框212和网孔板213,通过网孔板213进入空气,空气经过外框212和网孔板213内的干燥剂吸收湿气,从而避免湿气接触元器件。
3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外框212一端设置有端盖2121,外框212另一端设置有把手,通过设置端盖2121,用于更换内部干燥剂,通过设置把手方便拉取防潮网箱210。
40.本实施例中,防尘罩260包括外螺纹套261和过滤网262,过滤网262嵌设于外螺纹套261内,外螺纹套261螺纹套接于进风管240外端,通过设置外螺纹套261和过滤网262,外螺纹套261和进风管240螺纹连接方便拆装,通过进风管240过滤大部分空气的灰尘杂质,再连通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套261一同拆卸,方便清洗更换,从而避免内部过滤元件的拆卸,减少劳动强度。
41.请参阅图1和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新风机组设备,包括上述防冻装置及新风机组件300,新风机组件300包括通风机310、内盘管320和过滤器330,通风机310安装
于风机仓160内,内盘管320安装于盘管仓170内,过滤器330安装于过滤仓180内。
42.该防冻装置及新风机组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铝合金的外层111和内层113配合泡棉保温层112,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抗寒保温的功能,相比传统的单层机壳,保温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盘管仓170内壁安装了电加热管130,能够使得盘管仓170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下,有效的避免冻结破裂的风险,启动通风机310,外部空气先经过过滤网262过滤掉大部分的灰尘杂质,进入过滤仓180,过滤仓180内的防潮网箱210内存药干燥剂,先将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收,从而避免湿气接触元器件,减少对元器件的损坏,当外界温度过低,装置无法运行时,启动电磁阀250关闭进风管240,避免外部冷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护性,从而结合多层外壳110设计、电加热管130、可拆卸的防潮网箱210和电磁阀250,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防冻性。
43.需要说明的是,电加热管130、电磁阀250和通风机3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4.电加热管130、电磁阀250和通风机3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组件(100),所述通风组件(100)包括外壳(110)、隔板(120)、电加热管(130)和出风管(140),所述外壳(110)包括外层(111)、保温层(112)和内层(113),所述隔板(1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12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所述隔板(120)开设有通风口(121),两个所述隔板(120)将外壳(110)分为风机仓(160)、盘管仓(170)和过滤仓(180),所述电加热管(130)设置于所述盘管仓(170)内,所述出风管(140)连通设置于所述风机仓(160);防冻组件(200),所述防冻组件(200)包括防潮网箱(210)、定位旋钮(230)、进风管(240)、电磁阀(250)和防尘罩(260),所述防潮网箱(210)滑动插设于所述外壳(110)内,所述定位旋钮(23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一侧,且所述定位旋钮(230)移动卡接于所述防潮网箱(210),所述进风管(240)连通设置于所述过滤仓(180),所述电磁阀(250)安装于所述进风管(240),所述防尘罩(260)螺纹套接于所述进风管(240)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内设置有限位槽板(114),所述防潮网箱(210)端部设置有滑块(211),所述滑块(211)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板(114)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网箱(210)包括外框(212)和网孔板(213),所述网孔板(213)设置于所述外框(212)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12)一端设置有端盖(2121),所述外框(212)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仓(160)内设置有吸音层(161),所述风机仓(160)内底部设置有安装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260)包括外螺纹套(261)和过滤网(262),所述过滤网(262)嵌设于所述外螺纹套(261)内,所述外螺纹套(261)螺纹套接于所述进风管(240)外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1)和内层(113)均为铝合金层,所述保温层(112)为泡棉层。8.新风机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冻装置;以及新风机组件(300),所述新风机组件(300)包括通风机(310)、内盘管(320)和过滤器(330),所述通风机(310)安装于所述风机仓(160)内,所述内盘管(320)安装于所述盘管仓(170)内,所述过滤器(330)安装于所述过滤仓(180)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冻装置及新风机组设备,属于新风机组技术领域。该防冻装置包括通风组件和防冻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外壳、隔板、电加热管和出风管,所述外壳包括外层、保温层和内层,所述防冻组件包括防潮网箱、定位旋钮、进风管、电磁阀和防尘罩,所述防潮网箱滑动插设于所述外壳内,通过设置外壳、隔板、电加热管和出风管,能够在温度较低时对盘管仓加热,避免盘管被东环,通过将外壳设为外层、保温层和内层,能够有效的进行保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内部温度过低,通过设置防潮网箱、定位旋钮、进风管、电磁阀和防尘罩,能够有效避免湿气在内部附着在元器件上,减少对元器件的损坏。减少对元器件的损坏。减少对元器件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
杨先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1
技术公布日:
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