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侧
围裙板
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厢式货车、厢式物流车、厢式冷藏车、厢式消防车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车辆的共同点是,单一车型的生产量不是很高,这种情况会导致单一车型模具费用投入太高,无法覆盖成本。怎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模具费用投入,将成本降低到最小,已成为不可逾越的课题。
3.目前市场上此类车型大都采用两种方案:1、塑料件,一次性模具投入费用高,单个零件成本可控;2、钣金件,一次性模具投入费用比塑料件模具费用高。如何既能控制模具投入费用,又能兼顾零件价格,在有限的销量空间中,获取最高的利润,已成车企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评价指标,也将成为研究设计开发的方向。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降低模具投入费用,增加产品换代变更的灵活性,不受产量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降低模具投入费用,增加产品换代变更的灵活性,不受产量的限制。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包括侧围裙
板本体、前轮眉连接板、
后轮眉连接板、前端板,侧围裙板本体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上翻边,侧围裙板本体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下翻边,侧围裙板本体轮眉位置的前侧、后侧、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翻边结构,相邻的两个翻边结构之间分别固定有前轮眉连接板、后轮眉连接板,侧围裙板本体的后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后翻边,侧围裙板本体的前端固定有前端板,侧围裙板本体与前轮眉连接板、侧围裙板本体与后轮眉连接板、侧围裙板本体与前端板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7.所述的侧围裙板本体的表面设有充电口过孔。
8.所述的侧围裙板本体的表面设有棱线。
9.所述的棱线为两条,分别位于上翻边的下方及下翻边的上方。
10.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汽车侧围裙板结构,通过翻边结构和焊接结构的配合,产品换代变更时,仅需对应调整翻边结构和焊接结构,灵活性高、可塑性强,降低了模具投入费用,且不受产量限制。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充电口过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5.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包括侧围裙板本体、前轮眉连接板、后轮眉连接板、前端板,侧围裙板本体1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上翻边2,侧围裙板本体1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下翻边4,侧围裙板本体1轮眉位置的前侧、后侧、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翻边结构3,相邻的两个翻边结构3之间分别固定有前轮眉连接板6、后轮眉连接板7,侧围裙板本体1的后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后翻边5,侧围裙板本体1的前端固定有前端板8,侧围裙板本体1与前轮眉连接板6、侧围裙板本体1与后轮眉连接板7、侧围裙板本体1与前端板8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16.参见图3,为了便于安装充电口,侧围裙板本体1的表面设有充电口过孔9。
17.为了与不同车型匹配,侧围裙板本体1的表面设有棱线。棱线为两条,分别位于上翻边2的下方及下翻边4的上方。
18.本实用新型在制备时,用激光切割从对应的板材上切割料板,根据翻边结构的尺寸在料板上激光刻上折弯痕迹,并按照折弯痕迹进行翻边,接着将前端板8焊接到侧围裙板本体1上,再将前轮眉连接板6焊接到侧围裙板本体1上,最后将后轮眉连接板7焊接到侧围裙板本体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翻边结构、焊接结构的尺寸或形状,即可适应产品换代变更。
1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汽车侧围裙板结构,通过翻边结构和焊接结构的配合,产品换代变更时,仅需对应调整翻边结构和焊接结构,灵活性高、可塑性强,降低了模具投入费用,且不受产量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包括侧围裙板本体、前轮眉连接板、后轮眉连接板、前端板,其特征在于:侧围裙板本体(1)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上翻边(2),侧围裙板本体(1)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下翻边(4),侧围裙板本体(1)轮眉位置的前侧、后侧、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翻边结构(3),相邻的两个翻边结构(3)之间分别固定有前轮眉连接板(6)、后轮眉连接板(7),侧围裙板本体(1)的后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后翻边(5),侧围裙板本体(1)的前端固定有前端板(8),侧围裙板本体(1)与前轮眉连接板(6)、侧围裙板本体(1)与后轮眉连接板(7)、侧围裙板本体(1)与前端板(8)之间采用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围裙板本体(1)的表面设有充电口过孔(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围裙板本体(1)的表面设有棱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线为两条,分别位于上翻边(2)的下方及下翻边(4)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侧围裙板结构,包括侧围裙板本体、前轮眉连接板、后轮眉连接板、前端板,侧围裙板本体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上翻边,侧围裙板本体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下翻边,侧围裙板本体轮眉位置的前侧、后侧、上方分别设有一个翻边结构,相邻的两个翻边结构之间分别固定有前轮眉连接板、后轮眉连接板,侧围裙板本体的后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后翻边,侧围裙板本体的前端固定有前端板。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翻边结构和焊接结构的配合,产品换代变更时,仅需对应调整翻边结构和焊接结构,灵活性高、可塑性强,降低了模具投入费用,且不受产量限制。限制。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
刘加利 乔杰文 梁钰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沿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