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缘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维护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轮缘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和国内铁路列车的速度不断提升,运量轴重不断增加,因此对于铁路和机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当机车的速度和轴重的提高后,机车轮缘和曲线外轨的磨耗会急剧增加。
3.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一种轮缘润滑器(公开号:216139992 u)中所使用的固体润滑材料对机车轮缘和曲线外轨进行润滑时,存在导管开裂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开裂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具有可以避免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包括:
7.导管总成,空心柱形结构,所述导管总成上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管总成的长度方向一致;
8.干式润滑棒,一端从所述导管总成的一端穿入,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总成的外部;
9.筋板,环形所述导管总成的一周套设于所述导管总成具有所述干式润滑棒穿入的一端上;
10.弹簧拉力组件,设于所述导管总成上,其输出端与所述干式润滑棒动力连接,其用于驱动所述干式润滑棒作远离所述导管总成的运动。
11.可选地,所述弹簧拉力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排水口;
12.所述排水口内设有定位板。
13.可选地,还包括:
14.推料杆,横穿在所述导管总成的滑槽内;
15.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弹簧拉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推料杆上。
16.可选地,所述弹簧拉力组件具有两个输出端;
17.所述钢丝绳具有两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拉力组件的两个输出端上,两根所述钢丝绳分别分布于所述导管总成的两侧,且两根所述钢丝绳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料杆的两端。
18.可选地,还包括:
19.安装部,设于所述导管总成远离所述干式润滑棒的一端上;
20.其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槽连通。
21.可选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槽之间通过导槽连通;
22.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槽的长度方向垂直。
23.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导管总成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张铭牌。
24.可选地,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推料杆。
25.可选地,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推料杆的一端上设有一铆钉;
26.所述铆钉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料杆上。
27.可选地,所述弹簧拉力组件位于所述导管总成的端部与所述滑槽的端部之间。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9.首先将干式润滑棒从导管总成的一端穿入,并将导管总成安装在机车上,使干式润滑棒的端部与机车的轮缘接触,从而进行润滑。另外,使用筋板将导管总成设有干式润滑棒的一端包裹,从而解决导管总成出现裂纹的现象。
30.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简单的筋板结构,解决了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干式润滑棒;2、导管总成;3、弹簧拉力组件;4、钢丝绳;5、推料杆;6、铭牌;7、铆钉;8、排水口;9、定位板;10、筋板;11、安装部;12、安装孔;13、导槽;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9.实施例:
40.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包括导管总成2、干式润滑棒1、筋板10和弹簧拉力组件3。具体的:
41.导管总成2为横截面呈方形的空心管状结构,并且,导管总成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
一个贯穿其两侧的滑槽14。滑槽14的长度方向与导管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滑槽14的长度小于导管总成2的长度。滑槽14的两端分别与导管总成2的两端之间存在间距。
42.干式润滑棒1的一端从导管总成2的一端穿入,且干式润滑棒1的另一端位于高导管总成2的外部。干式润滑棒1在导管总成2内可自由活动。
43.弹簧拉力组件3设置在导管总成2上,并且,弹簧拉力组件3具有一个输出端,该输出端与干式润滑棒1位于导管总成2内的一端动力连接。弹簧拉力组件3靠近导管总成2具有干式润滑棒1穿入的一端。
44.弹簧拉力组件3用于驱动干式润滑棒1向导管总成2的外部运动,为了充分使用干式润滑棒1,使弹簧拉力组件3的安装位置位于导管总成2的端部与同侧滑槽14的端部之间。
45.筋板10为环形结构,筋板10套设在导管总成2具有干式润滑棒1传入的一端上。
46.首先将干式润滑棒1从导管总成2的一端穿入,并将导管总成2安装在机车上,使干式润滑棒1的端部与机车的轮缘接触,从而进行润滑。另外,使用筋板10将导管总成2设有干式润滑棒1的一端包裹,从而解决导管总成2出现裂纹的现象。
47.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简单的筋板10结构,解决了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的安全问题。
48.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49.该润滑装置还包括推料杆5和钢丝绳4。具体的:
50.弹簧拉力组件3内设置有卷簧,卷簧的端部为该弹簧拉力组件3的输出端,且卷簧的一端与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料杆5的一端上。
51.推料杆5横穿在滑槽14内,推料杆5的中部与干式润滑棒1位于导管总成2内的一端接触,并且,推料杆5在滑槽14内可以自由滑动。
52.另外,为了使推料杆5在运动时,可以保持平衡,因此在弹簧拉力组件3上设置两个卷簧,形成两个输出端,并且将两个输出端分别设置在导管总成2的两侧。两个卷簧的端部分别与一根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钢丝绳4的另一端分别与推料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
53.为了便于检修和拆卸,在推料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通孔,使钢丝绳4穿过通孔用于一个铆钉7固定连接,且铆钉7端头的圆头覆盖在通孔上,使钢丝绳4可以拉动推料杆5。
5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卷簧的回卷力驱动钢丝绳4牵引推料杆5,使推料杆5推动干式润滑棒1运动。
55.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卷簧压盖旋转造成卷簧卡死现象、钢丝绳与卷簧压盖接触易损坏钢丝绳的安全隐患。
56.本实施例中,弹簧拉力组件3为一体式结构,可避免卷簧压盖旋转造成卷簧卡死的现象。同时,避免卷簧压盖与钢丝绳之间的接触。
57.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58.弹簧拉力组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水口8,在两个排水口8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9,定位板9固定连接在导管的外壁。
5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板9,可以避免弹簧拉力组件3端部的压盖发生旋转,造成盖板与钢丝绳4接触导致钢丝绳4磨断,造成拉力装置失效质量事故。
60.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61.该润滑装置还包括安装部11,具体的,安装部11设置在导管总成2远离干式润滑棒1的一端上。且安装部11远离导管总成2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张铭牌6。
62.安装部11在横向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2,且安装孔12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4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与推料杆5的延伸方向相同。
63.安装孔12与滑槽14之间设置有一个导槽13使二者连通,导槽13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4的长度方向垂直。
6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安装部11上的安装孔12,其目的是为了更换干式润滑棒1时使用,即,需要更换干式润滑棒1时,先手动将推料杆5拉入安装孔12内,避免推料杆5在弹簧拉力组件3的作用下阻碍干式润滑棒1进入导管总成2内的问题。
6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总成,空心柱形结构,所述导管总成上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管总成的长度方向一致;干式润滑棒,一端从所述导管总成的一端穿入,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总成的外部;筋板,环形所述导管总成的一周套设于所述导管总成具有所述干式润滑棒穿入的一端上;弹簧拉力组件,设于所述导管总成上,其输出端与所述干式润滑棒动力连接,其用于驱动所述干式润滑棒作远离所述导管总成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拉力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设有定位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料杆,横穿在所述导管总成的滑槽内;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弹簧拉力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推料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拉力组件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钢丝绳具有两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拉力组件的两个输出端上,两根所述钢丝绳分别分布于所述导管总成的两侧,且两根所述钢丝绳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料杆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部,设于所述导管总成远离所述干式润滑棒的一端上;其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槽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槽之间通过导槽连通;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槽的长度方向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导管总成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张铭牌。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推料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推料杆的一端上设有一铆钉;所述铆钉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料杆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拉力组件位于所述导管总成的端部与所述滑槽的端部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缘润滑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开裂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润滑装置包括:导管总成,空心柱形结构,所述导管总成上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管总成的长度方向一致;干式润滑棒,一端从所述导管总成的一端穿入,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总成的外部;筋板,环形所述导管总成的一周套设于所述导管总成具有所述干式润滑棒穿入的一端上;弹簧拉力组件,设于所述导管总成上,其输出端与所述干式润滑棒动力连接,其用于驱动所述干式润滑棒作远离所述导管总成的运动。该润滑装置具有可以避免的优点。该润滑装置具有可以避免的优点。该润滑装置具有可以避免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刘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资阳蜀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2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18:2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38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导管   总成   滑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