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乳化剂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2.乳化剂是一类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都是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能降低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液体易于乳化;在乳化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温度的热水。
3.热水加热方式通常采用
换热器利用高温媒介对冷水进行加热;现有的热水加热设备加热不同温度的热水时,通常需要配备不同数量的换热器,将冷水加热至不同温度,以用于乳化剂的生产需求;然而,当需要温度较高的热水时,将冷水通入换热器内加热,使冷水的温度提升至温度较高的热水,耗时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能够快速提高水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包括热
水罐以及多个换热器,
所述热水罐连接有出水
总管,所述出水总管连接有多根出水支管,所有出水支管的出水端与所有换热器的进水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出水支管均连接有用于启闭出水支管的第一阀门,所有换热器的出水端均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出水总管设置有输水泵,所述出水总管连接有位于输水泵和热水罐之间的加水管;所有换热器均连接有用于调节换热器温度的加温组件,每一所述换热器的温度设置为不同;加热温度设置最低的所述换热器与热水罐之间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外周壁和排水管的外周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
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回流管的设置,热水加热系统工作时,通过加水管向出水总管加入水,然后通过输水泵将水输送至加热温度设置最低的换热器,同时启动加温组件调节换热器的温度,使水在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提高水的温度,加热后的水可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以用于乳化剂的生产需求,也可通过回流管输送至热水罐内储存;当乳化剂生产需要更高的水温时,将热水罐储存的水通过输水泵输送至加热温度设置较高的换热器进行换热加温,此时在前一道换热器加热后的水能够快速提温至更高的温度,从而降低水的加热时长,提高对乳化剂生产过程的热水供应效率。
8.可选的,所述加温组件包括蒸气总管和连接于蒸气总管的蒸气支管,所述蒸气总管的进气端外接于蒸气设备,所述蒸气支管设置多根且所有蒸气支管的出气端与所有换热器的进气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蒸气支管均安装有用于启闭蒸气支管的第三阀门。
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蒸气总管和蒸气支管的设置,从而能够分别对所有换热器内的水进行提温作业,使整体结构能够加热不同温度的水,以用于乳化剂的生产需求。
10.可选的,每一所述排水管内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对应的第三
阀门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温度感应器的设置,温度感应器能够及时检测排水管的出水温度,当排水管的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感应器控制对应的第三阀门开启,便于及时对温度低于设定值的热水再次循环加热,以确保出水温度达到设定值。
12.可选的,所述出水总管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加水管和输水泵之间,所述过滤板开设有贯穿过滤板的过滤孔。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过滤板的设置,外接的水中存有杂质,当输水泵将热水罐中的水输送至换热器时,过滤板能够过滤水中的杂质,使杂质被阻挡于过滤板,降低杂质进入换热器而堵塞换热器的可能性,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14.可选的,所述出水总管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过滤板远离输水泵的一侧,所述排污管连接有用于启闭排污管的第四阀门。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排污管的设置,当过滤板阻挡的杂质堆积一定量时,开启第四阀门,能够将杂质沿排水管向外排出,降低杂质堆积过多而堵塞出水总管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排污管与出水总管之间连接有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的小端与排污管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变径接头的大端与出水总管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变径接头的设置,变径接头呈漏斗状,可以聚集更多的杂质,使得杂质能够快速汇聚于排污管,以便于杂质的向外排出。
18.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均为气动阀。
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气动阀的设置,能够提高对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的开合效率,从而能够快速切换热水罐与不同换热器之间的连接,节省劳动力。
20.可选的,所述热水罐的外周壁安装有保温层。
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保温层的设置,将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层设置于热水罐的外周壁,能够提高热水罐的保温效果,降低热水罐内的水温的散失速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回流管的设置,热水加热系统工作时,通过加水管向出水总管加入水,然后通过输水泵将水输送至加热温度设置最低的换热器,同时启动加温组件调节换热器的温度,使水在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提高水的温度,加热后的水可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以用于乳化剂的生产需求,也可通过回流管输送至热水罐内储存;当乳化剂生产需要更高的水温时,将热水罐储存的水通过输水泵输送至加热温度设置较高的换热器进行换热加温,此时在前一道换热器加热后的水能够快速提温至更高的温度,从而降低水的加热时长,提高对乳化剂生产过程的热水供应效率;
24.2.通过温度感应器的设置,温度感应器能够及时检测排水管的出水温度,当排水管的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感应器控制对应的第三阀门开启,便于及时对温度低于设定值的热水再次循环加热,以确保出水温度达到设定值;
25.3.通过变径接头的设置,变径接头呈漏斗状,可以聚集更多的杂质,使得杂质能够快速汇聚于排污管,以便于杂质的向外排出。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实施例2体现过滤板的局部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热水罐;11、第一支架;2、换热器;21、排水管;22、回流管;23、第二阀门;24、第一换热器;25、第二换热器;3、出水总管;31、出水支管;311、第一阀门;32、输水泵;33、加水管;34、第五阀门;4、加温组件;41、蒸气总管;42、蒸气支管;421、第三阀门;43、排气管;5、过滤板;51、过滤孔;6、排污管;61、第四阀门;62、变径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
33.参照图1,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包括热水罐1以及多个换热器2,本实施例中,热水罐1通过第一支架11架设于地面,所有换热器2均通过第二支架(图中未体现)架设于地面。
34.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设置有两个,为便于描述,将两个换热器2分别定义为第一换热器24和第二换热器25进行阐述。
35.参照图1,热水罐1连接有出水总管3,出水总管3的进水端固定连接于热水罐1的底壁并连通于热水罐1内部,出水总管3的外周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启闭出水总管3的第五阀门34。
36.参照图1,出水总管3的周壁固定连接有出水支管31,本实施例中,出水支管31设置有两根,两根出水支管31的出水端对应连接于第一换热器24的进水端和第二换热器25的进水端,每一出水支管31的外周壁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启闭出水支管31的第一阀门311。
37.参照图1,第一换热器24的出水端和第二换热器25的出水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1,每一排水管21的外周壁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启闭排水管21的第二阀门23。
38.参照图1,出水总管3的外周壁固定安装有输水泵32,出水总管3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入水的加水管33,加水管33位于第五阀门34和输水泵32之间;如此设计,通过加水管33向出水总管3加入待加热的水,然后启动输水泵32,能够将待加热的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24或第二换热器25。
39.参照图1,第一换热器24和第二换热器25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换热器24温度和第二换热器25温度的加温组件4,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4的温度设置为60度,第二换热器25的温度设置为95度。
40.参照图1,加温组件4包括蒸气总管41和蒸气支管42,蒸气总管41的进气端外接于蒸气设备,蒸气支管42固定安装于蒸气总管41的外周壁;本实施例中,蒸气支管42设置有两根,两根蒸气支管42的出气端对应连接于第一换热器24的进气端和第二换热器25的进气端,两根蒸气支管42的外周壁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启闭蒸气支管42的第三阀门421。
41.参照图1,第一换热器24的出气端和第二换热器25的出气端均连接有排气管43;如此设计,通过蒸气总管41向第一换热器24或第二换热器25通入蒸气,从而能够调节第一换
热器24或第二换热器25的温度,以用于对待加热的水进行换热。
42.参照图1,第一换热器24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22,回流管22的出水端连接于热水罐1;本实施例中,回流管22的出水端连接于热水罐1的顶部并连通于热水罐1内部,回流管22的外周壁也固定安装有用于启闭回流管22的第二阀门23。
43.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热水加热系统工作时,通过加水管33向出水总管3通入待加热的水,接着开启第一换热器24上的第一阀门311并关闭第二换热器25上的第一阀门311,然而启动输水泵32将待加热的水输送至第一换热器24,同时启动加温组件4对第一换热器24进行加温,使待加热的水在第一换热器24内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将水温升高至60度;60度的水可通过第一换热器24的排水管21向外排出以供乳化剂的生产需求,也可通过回流管22输送至热水罐1内储存;当乳化剂的生产需要更高的水温时,开启出水总管3的第五阀门34、第二换热器25的第一阀门311,并关闭第一换热器24的第一阀门311,接着通过加温组件4将第二换热器25的温度调节至95度,然后启动输水泵32,将热水罐1内60度的水输送至第二换热器25进行换热,从而将水温加热至95度,以用于乳化剂的生产需求;经过第一换热器24加热过的水通过第二换热器25再次进行加热,此过程能够大大降低水加热至95度的时长,从而提高水的加热速度。
44.实施例2:
4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
46.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7.每一排水管21内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图中未体现),两个温度感应器对应电性连接于两个蒸气支管42的第三阀门421;如此设计,温度感应器能够及时检测排水管21的出水温度,便于及时对温度低于设定值的热水再次循环加热,以确保出水温度达到设定值。
48.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311、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421以及第五阀门34均设置为气动阀;如此设计,气动阀能够提高各个阀门的开合效率,从而能够快速切换热水罐1与第一换热器24之间、热水罐1与第二换热器25之间的连接,提高热水加热系统的工作效率。
49.参照图2、图3,出水总管3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5,过滤板5位于输水泵32和加水管33之间,过滤板5的板面开设有多个贯穿过滤板5的过滤孔51,所有过滤孔51沿过滤板5的板面均布;如此设计,过滤板5能够过滤水中的杂质,降低杂质进入第一换热器24或第二换热器25而造成堵塞的可能性。
50.参照图2、图3,出水总管3的外周壁连接有排污管6,排污管6位于过滤板5和加水管33之间,排污管6的外周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启闭排污管6的第四阀门61。
51.参照图2、图3,排污管6和出水总管3之间安装有变径接头62,变径接头62的小端与排污管6的进口端固定连接,变径接头62的大端与出水总管3的外周壁固定连接。
52.参照图2,热水罐1的外周壁包裹有保温层(图中未体现),本实施例中,保温层设置为聚氨酯泡棉,聚氨酯泡棉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够提高热水罐1的保温效果。
53.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出水管内安装过滤板5,待加热的水进入输水泵32之前经过过滤板5,过滤板5能够将水中的杂质阻挡于过滤板5,从而使水与杂质分离开来,被阻挡的杂质能够汇聚于排污管6的变径接头62处并流进排污管6,当排污管6内的杂质
积聚一定量后,开启第四阀门61,能够将杂质向外排出,降低杂质堵塞管道的可能性,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54.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罐(1)以及多个换热器(2),所述热水罐(1)连接有出水总管(3),所述出水总管(3)连接有多根出水支管(31),所有出水支管(31)的出水端与所有换热器(2)的进水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出水支管(31)均连接有用于启闭出水支管(31)的第一阀门(311),所有换热器(2)的出水端均连接有排水管(21);所述出水总管(3)设置有输水泵(32),所述出水总管(3)连接有位于输水泵(32)和热水罐(1)之间的加水管(33);所有换热器(2)均连接有用于调节换热器(2)温度的加温组件(4),每一所述换热器(2)的温度设置为不同;加热温度设置最低的所述换热器(2)与热水罐(1)之间连接有回流管(22),所述回流管(22)的外周壁和排水管(21)的外周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组件(4)包括蒸气总管(41)和连接于蒸气总管(41)的蒸气支管(42),所述蒸气总管(41)的进气端外接于蒸气设备,所述蒸气支管(42)设置多根且所有蒸气支管(42)的出气端与所有换热器(2)的进气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所述蒸气支管(42)均安装有用于启闭蒸气支管(42)的第三阀门(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排水管(21)内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对应的第三阀门(421)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3)内部安装有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位于加水管(33)和输水泵(32)之间,所述过滤板(5)开设有贯穿过滤板(5)的过滤孔(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管(3)连接有排污管(6),所述排污管(6)位于过滤板(5)远离输水泵(32)的一侧,所述排污管(6)连接有用于启闭排污管(6)的第四阀门(6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6)与出水总管(3)之间连接有变径接头(62),所述变径接头(62)的小端与排污管(6)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变径接头(62)的大端与出水总管(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11)、第二阀门(23)以及第三阀门(421)均为气动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罐(1)的外周壁安装有保温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包括热水罐以及多个换热器,热水罐连接有出水总管,出水总管连接有多根出水支管,所有出水支管的出水端与所有换热器的进水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一出水支管均连接有用于启闭出水支管的第一阀门,所有换热器的出水端均连接有排水管;出水总管设置有输水泵,出水总管连接有位于输水泵和热水罐之间的加水管;所有换热器均连接有用于调节换热器温度的加温组件,每一换热器的温度设置为不同;加热温度设置最低的换热器与热水罐之间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外周壁和排水管的外周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本申请的一种乳化剂的热水加热系统能够提高待加热的水的水温加热速度。加热的水的水温加热速度。加热的水的水温加热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
张建 雷花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禾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