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潜水
推进器。
背景技术:
2.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在潜水的过程中潜水推进器为不可缺少的设备,能够帮助潜水
人员省力前进。
3.专利号cn202021140171.1公开了一种潜水推进器,包括电池、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推进器包括左侧推进器及右侧推进器,左侧推进器及右侧推进器的前部分别采用左侧推进器供电电缆及右侧推进器供电电缆连接腰带式供电电池;左侧推进器及右侧推进器的后部采用左侧角度控制器连接电缆及右侧角度控制器连接电缆分别连接左侧角度控制器及右侧角度控制器;所述的左侧推进器及左侧角度控制器与右侧推进器及右侧角度控制器为左右对称分布。
4.此专利利用腿上的角度控制器,即可进行前进,变速前进,倒退,转弯,原地转向等模式,整个操作过程只依靠潜水员调整大小腿之间夹角控制,完全不需要用手控制;但无法避免岩石表面存在的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生物或是水下植物,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推进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技术方案
8.一种潜水推进器,包括推进机构和冲击筒,所述推进机构的前
端面安装有冲击筒,所述推进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侧端面插入设置有辅助机构;
9.所述驱动机构的前端面安装有冲击筒,所述冲击筒包括筒体、弹性件和流线形凸块,所述筒体与流线形凸块之间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通过弹性件和流线形凸块设置,使整体装置在无意接触到物体时,能够弹性卸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对驱动机构进行冲击,从而导致推进螺旋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
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组装外环、手握把手、串联轴块和推进螺旋设备,所述组装外环的外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手握把手,所述组装外环的内腔中间开设有串联轴块,所述推进螺旋设备的内腔穿插设置有串联轴块,使用人员的手臂成弯曲状,双手手掌向前握住两组手握把手,使整体装置处于下潜人员的腹部下位,当使用人员向前游动时,在前进速度较大时主要决定于涡旋,速度越快,涡旋的作用越大,整体装置因冲击筒整体为流线型设置,流线型的设计能够减小涡旋的作用力,减小整体装置受到的水流阻力。
11.优选的,所述推进螺旋设备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和螺旋扇叶,所述驱动电机的侧端面穿插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插设置有螺旋扇叶。
12.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侧端面贴合于筒体的内腔壁一侧,使推进机构与冲击筒成为一个整体。
13.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头顶块、组装块和插入轴,所述头顶块的侧端面设置有组装块,所述组装块的另一端横向设置有插入轴,头顶块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使用人员在需要高速直线前进时,手臂贴合双耳,手臂笔直放置,将使用人员的头部抵住头顶块的外端面,脸部朝下呈现,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笔直前行,减小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14.优选的,所述插入轴外表面与串联轴块的内腔壁均环形开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插入轴与串联轴块进行螺纹配合,使用人员在需要需要检查水下岩石的硬度时,可将插入轴旋转出串联轴块的内腔,手持头顶块的两端使插入轴的侧端面接触岩石表面,尝试通过插入轴触及岩石表面从而检查其自身硬度,避免使用人员的手掌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岩石表面存在的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生物或是水下植物,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
15.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使用人员的手臂成弯曲状,双手手掌向前握住两组手握把手,使整体装置处于下潜人员的腹部下位,当使用人员向前游动时,在前进速度较大时主要决定于涡旋,速度越快,涡旋的作用越大,整体装置因冲击筒整体为流线型设置,流线型的设计能够减小涡旋的作用力,减小整体装置受到的水流阻力。
18.2、通过弹性件和流线形凸块设置,使整体装置在无意接触到物体时,能够弹性卸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对驱动机构进行冲击,从而导致推进螺旋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
19.3、使用人员在需要高速直线前进时,手臂贴合双耳,手臂笔直放置,将使用人员的头部抵住头顶块的外端面,脸部朝下呈现,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笔直前行,减小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20.4、使用人员在需要需要检查水下岩石的硬度时,可将插入轴旋转出串联轴块的内腔,手持头顶块的两端使插入轴的侧端面接触岩石表面,尝试通过插入轴触及岩石表面从而检查其自身硬度,避免使用人员的手掌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岩石表面存在的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生物或是水下植物,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推进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推进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推进器推进螺旋设备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推进器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推进器冲击筒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说明:1、推进机构;11、驱动机构;111、组装外环;112、手握把手;113、串联轴块;114、推进螺旋设备;1141、驱动电机;1142、传动轴;1143、螺旋扇叶;12、辅助机构;121、头顶块;122、组装块;123、插入轴;2、冲击筒;21、筒体;22、弹性件;23、流线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1.实施例1
32.一种潜水推进器,包括推进机构1和冲击筒2,推进机构1的前端面安装有冲击筒2,推进机构1包括驱动机构11和辅助机构12,驱动机构11的侧端面插入设置有辅助机构12,驱动机构11的前端面安装有冲击筒2,冲击筒2包括筒体21、弹性件22和流线形凸块23,筒体21与流线形凸块23之间通过弹性件22活动连接,通过弹性件22和流线形凸块23设置,使整体装置在无意接触到物体时,能够弹性卸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对驱动机构11进行冲击,从而导致推进螺旋设备114损坏的情况发生。
33.驱动机构11包括组装外环111、手握把手112、串联轴块113和推进螺旋设备114,组装外环111的外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手握把手112,组装外环111的内腔中间开设有串联轴块113,推进螺旋设备114的内腔穿插设置有串联轴块113,使用人员的手臂成弯曲状,双手手掌向前握住两组手握把手112,使整体装置处于下潜人员的腹部下位,当使用人员向前游动时,在前进速度较大时主要决定于涡旋,速度越快,涡旋的作用越大,整体装置因冲击筒2整体为流线型设置,流线型的设计能够减小涡旋的作用力,减小整体装置受到的水流阻力。
34.实施例2
35.推进螺旋设备114包括驱动电机1141、传动轴1142和螺旋扇叶1143,驱动电机1141的侧端面穿插设置有传动轴1142,传动轴1142的另一端穿插设置有螺旋扇叶1143,驱动电机1141的侧端面贴合于筒体21的内腔壁一侧,使推进机构1与冲击筒2成为一个整体,辅助机构12包括头顶块121、组装块122和插入轴123,头顶块121的侧端面设置有组装块122,组装块122的另一端横向设置有插入轴123,头顶块121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使用人员在需要高速直线前进时,手臂贴合双耳,手臂笔直放置,将使用人员的头部抵住头顶块121的外端面,脸部朝下呈现,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笔直前行,减小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36.实施例3
37.插入轴123外表面与串联轴块113的内腔壁均环形开设有螺纹结构,插入轴123与串联轴块113进行螺纹配合,使用人员在需要需要检查水下岩石的硬度时,可将插入轴123旋转出串联轴块113的内腔,手持头顶块121的两端使插入轴123的侧端面接触岩石表面,尝
试通过插入轴123触及岩石表面从而检查其自身硬度,避免使用人员的手掌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岩石表面存在的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生物或是水下植物,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
38.综上所述:使用人员的手臂成弯曲状,双手手掌向前握住两组手握把手112,使整体装置处于下潜人员的腹部下位,当使用人员向前游动时,在前进速度较大时主要决定于涡旋,速度越快,涡旋的作用越大,整体装置因冲击筒2整体为流线型设置,流线型的设计能够减小涡旋的作用力,减小整体装置受到的水流阻力,通过弹性件22和流线形凸块23设置,使整体装置在无意接触到物体时,能够弹性卸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对驱动机构11进行冲击,从而导致推进螺旋设备114损坏的情况发生,使用人员在需要高速直线前进时,手臂贴合双耳,手臂笔直放置,将使用人员的头部抵住头顶块121的外端面,脸部朝下呈现,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笔直前行,减小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使用人员在需要需要检查水下岩石的硬度时,可将插入轴123旋转出串联轴块113的内腔,手持头顶块121的两端使插入轴123的侧端面接触岩石表面,尝试通过插入轴123触及岩石表面从而检查其自身硬度,避免使用人员的手掌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岩石表面存在的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生物或是水下植物,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潜水推进器,包括推进机构(1)和冲击筒(2),所述推进机构(1)的前端面安装有冲击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1)包括驱动机构(11)和辅助机构(12),所述驱动机构(11)的侧端面插入设置有辅助机构(12);所述驱动机构(11)的前端面安装有冲击筒(2),所述冲击筒(2)包括筒体(21)、弹性件(22)和流线形凸块(23),所述筒体(21)与流线形凸块(23)之间通过弹性件(2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1)包括组装外环(111)、手握把手(112)、串联轴块(113)和推进螺旋设备(114),所述组装外环(111)的外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手握把手(112),所述组装外环(111)的内腔中间开设有串联轴块(113),所述推进螺旋设备(114)的内腔穿插设置有串联轴块(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螺旋设备(114)包括驱动电机(1141)、传动轴(1142)和螺旋扇叶(1143),所述驱动电机(1141)的侧端面穿插设置有传动轴(1142),所述传动轴(1142)的另一端穿插设置有螺旋扇叶(1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141)的侧端面贴合于筒体(21)的内腔壁一侧,使推进机构(1)与冲击筒(2)成为一个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12)包括头顶块(121)、组装块(122)和插入轴(123),所述头顶块(121)的侧端面设置有组装块(122),所述组装块(122)的另一端横向设置有插入轴(1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顶块(121)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轴(123)外表面与串联轴块(113)的内腔壁均环形开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插入轴(123)与串联轴块(113)进行螺纹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水推进器,属于潜水用具技术领域。使用人员在需要高速直线前进时,手臂贴合双耳,手臂笔直放置,将使用人员的头部抵住头顶块的外端面,脸部朝下呈现,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笔直前行,减小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使用人员在需要需要检查水下岩石的硬度时,可将插入轴旋转出串联轴块的内腔,手持头顶块的两端使插入轴的侧端面接触岩石表面,尝试通过插入轴触及岩石表面从而检查其自身硬度,避免使用人员的手掌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岩石表面存在的难以用肉眼发现的生物或是水下植物,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对使用人员的手掌划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
任行军 孟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涵速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