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电缆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2.民用机场助航灯的一次电缆通常设计成全程穿管的结构形式,电缆需穿过电缆井侧墙敷设安装,电缆井通常位于地面以下。电缆井的防水是施工时重点考虑的问题。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如附图1、2所示,先在电缆井侧墙上预留方孔1,使该方孔1能够供多个电缆保护管2通过。电缆穿过方孔1敷设完成后,包覆电缆的电缆保护管2通过管枕置于方孔1中,方孔1中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电缆保护管2。再搭设模板,并使用混凝土封堵方孔1的侧壁与电缆保护管2之间的空隙。由于需要封堵的区域较宽,振捣混凝土浆的时间较长,电缆保护管2与混凝土的结合处容易出现结合不密实的情况,进而导致漏水点的出现。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附图3所示,将止水钢板防水套管整体浇筑于混凝土中,即电缆井的侧墙中。搭设竖向布置的内模板3与外模板4,内模板3与外模板4之间形成浇筑空间5,在浇筑空间5中安装纵横交错的钢筋网,再将止水钢板防水套管通过钢筋网安装在浇筑空间5中。多个止水钢板防水套管均匀间隔布置。止水钢板防水套管包括水平布置的、且两端具有开口的套管6,以及与套管6外表面相连的止水环板7;止水环板7沿套管6的周向布置,且位于套管6轴向的中部。套管6的一端与内模板3的内表面相抵靠,另一端与外模板4的内表面相抵靠。向浇筑空间5中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内模板3与外模板4。电缆穿过套管6敷设安装,包覆电缆的电缆保护管卡接于套管6中,再使用混凝土封堵电缆保护管与套管6内壁之间的间隙。此施工方法中的止水钢板防水套管只能一次性使用,故存在施工成本较高的缺点。进一步来说,由于套管6通常为钢制品,混凝土与钢制品之间容易出现缝隙,进而形成新的漏水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中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
圆台段,
所述第一圆台段轴向的一端连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圆台段;
6.所述第一圆台段远离第二圆台段一端的
端面半径为r1,所述第一圆台段与第二圆台段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2,所述第二圆台段与第一圆台段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3,所述第二圆台段远离第一圆台段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4,且r1<r2<r3<r4;
7.还包括水平布置的预埋管,所述预埋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外,且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端面相抵靠。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台段与第二圆台段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台段与第二圆台段均为混凝土制品。
10.进一步的,所述预埋管为塑料制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中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止水钢板防水套管来说,取出后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是背景技术中方孔的位置示意图;
13.图2是背景技术中电缆保护管在方孔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背景技术中止水钢板防水套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内模板和外模板、取出封堵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方孔;2-电缆保护管;3-内模板;4-外模板;5-浇筑空间;6-套管;7-止水环板;8-封堵头;801-第一圆台段;802-第二圆台段;9-预埋管;1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如附图4、5和6所示,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圆台段801,所述第一圆台段801轴向的一端连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圆台段802;所述第一圆台段801远离第二圆台段802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1,所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2,所述第二圆台段802与第一圆台段801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3,所述第二圆台段802远离第一圆台段801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4,且r1<r2<r3<r4;还包括水平布置的预埋管9,所述预埋管9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801外,且与所述第二圆台段802的端面相抵靠。
21.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相连形成封堵头8,封堵头8与预埋管9配合使用。
22.搭设竖向布置的内模板3与外模板4,外模板4间隔布置于内模板3的一侧,内模板3与外模板4之间形成浇筑空间5,在浇筑空间5中安装纵横交错的钢筋网,再安装预埋管9和封堵头8。封堵头8和预埋管9均位于浇筑空间5中。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钢筋网一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为封堵头8和预埋管9提供安装支撑。预埋管9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圆台段801外,并与第二圆台段802的端面相抵靠,预埋管9与第一圆台段801卡接配合。预埋管9的另一端与内模板3的内表面相抵靠。第二圆台段802远离第一圆台段801的一端与外模板4的内表面相抵靠。
23.待封堵头8和预埋管9安装好之后,向浇筑空间5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电缆井侧墙,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内模板3与外模板4,再将封堵头8取出,预埋管9则浇筑于混凝土中。此时,形成与预埋管9相连通的安装孔10,预埋管9与安装孔10共同形成贯穿电缆井侧墙的安装通道。安装孔10的形状与第二圆台段802的形状相同。待混凝土达到安装强度后,电缆穿过预埋管9敷设安装,而包覆电缆的电缆保护管则安装在安装孔10中,电缆保护管与预埋管9位于电缆井侧墙中的端面相抵靠,预埋管9位于电缆井侧墙中的端面为电缆保
护管的安装提供限位作用。最后,再使用混凝土封堵电缆保护管侧壁与安装孔10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于需要封堵的区域很少,振捣混凝土浆的时间很短,混凝土与电缆保护管结合密实,封堵效果好,土体中的水不易渗入电缆井中。用于封堵电缆保护管侧壁与安装孔10侧壁之间间隙的混凝土,其标号与电缆井侧墙的混凝土标号相同。由于r1<r2<r3<r4,不仅有利于施工人员将封堵头8取出,而且有利于施工人员将封堵头8取出后、将电缆保护管安装在安装孔10中,还有利于混凝土浆进入电缆保护管侧壁与安装孔10侧壁之间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用于电缆井侧墙上的预留孔成型。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止水钢板防水套管来说,取出后的封堵头8能反复多次使用,节约施工成本。电缆穿过电缆井侧墙敷设安装完成后,电缆井侧墙的整体防水效果好,避免土体中的水渗入电缆井中,安全可靠。
24.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25.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均可以为钢制品,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均为混凝土制品。混凝土制品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26.预埋管9可以为钢制品,优选的,所述预埋管9为塑料制品。
2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中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止水钢板防水套管来说,取出后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圆台段(801),所述第一圆台段(801)轴向的一端连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圆台段(802);所述第一圆台段(801)远离第二圆台段(802)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1,所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2,所述第二圆台段(802)与第一圆台段(801)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3,所述第二圆台段(802)远离第一圆台段(801)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4,且r1<r2<r3<r4;还包括水平布置的预埋管(9),所述预埋管(9)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801)外,且与所述第二圆台段(802)的端面相抵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台段(801)与第二圆台段(802)均为混凝土制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9)为塑料制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留孔成型模具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圆台段,所述第一圆台段轴向的一端连接有同轴布置的第二圆台段;所述第一圆台段远离第二圆台段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1,所述第一圆台段与第二圆台段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2,所述第二圆台段与第一圆台段相连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3,所述第二圆台段远离第一圆台段一端的端面半径为r4,且r1<r2<r3<r4;还包括水平布置的预埋管,所述预埋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圆台段外,且与所述第二圆台段的端面相抵靠。其中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止水钢板防水套管来说,取出后的封堵头能反复多次使用,节约施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李永富 龙顺田 岳家余 余文强 魏勇君 赵凌锋 杨大洋 李其生 曹正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华西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