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装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自行车出行,很多人都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自行车,对于自行车的生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生产自行车都是先生产出自行车的各个零部件,然后进行装配,形成完整的自行车。
3.如图4所示,图中提供了现有的一种
车把组件100的爆炸示意图,包括
前叉杆110 和车把120,前叉杆110下端固定设有卡座130,卡座130上设置有链盖140,链盖140上插接设置有若干与卡座锁紧配合的螺栓150。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一手握持着前叉杆110,另一手扶持着链盖140,保证车把120与前叉杆110摆放到预装配位置之后,再通过螺栓150将链盖140锁紧,操作十分不便;此外,前叉杆110与车把120之间装配需要一定的角度,工作人员手工装配不易保证夹角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通过立板和支撑板对车把进行定位,通过立杆与定位杆来调整v槽定位座的倾斜程度来对应前叉杆与车把之间的角度,从而保证夹角精确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装配操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包括
底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沿其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u字型结构的立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支撑立板两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立架,所述立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v槽定位座,所述v槽定位座与立板沿底板的高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工作人员先将自行车前叉杆的螺栓和链杆拆卸,并将前叉杆放置到v槽定位座内,此时前叉杆下端的卡座部分伸入到立板内并与立板抵接,之后工作人员将车把放置到卡座处,此时车把由立板和支撑板抵接支撑,立板闭合的三个方向支撑前叉杆与车把,其开放的一侧为工作人员装配时留出操作空间,然后工作人员进行链盖和螺栓的锁紧装配;通过这种方式,利用v槽定位座配合支撑立板实现前叉杆的倾斜放置的固定,一方面降低工作人员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有效保证前叉杆和车把角度的精准装配。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立板u字型开口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沿底板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第二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托板,所述第二底座上插接设置有与导轨锁紧配合的第一螺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型号的车把,工作人员可沿着导轨调节两支撑板到可抵接车把的位置,而后通过第一螺栓锁紧,这样就可以定位支撑同一型号的车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定位不同型号的车把,提高本工装的适用范围,调节一次支撑板的位置对于同一型号自行车车把可实现批量定位,提高装配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架包括立台,所述立台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所述立台中部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立台上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下部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插接设置有与第二插孔配合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立台与立杆的第二螺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旋松第二螺母,立杆可以第二螺栓为中心围绕立台旋转,当旋转到合适角度时,工作人员锁紧第二螺母,固定立杆相对于立台的位置。旋转立杆一方面可以调节定位板与立板的距离来适合前叉杆与车把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调节v槽定位座与立板的倾斜角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准调整前叉杆与车把之间的装配角度,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装配效率。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靠近立架的一侧成型有螺柱,所述立杆上部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定位板上的螺柱与第三插孔呈插接配合,所述螺柱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旋松第一螺母,定位板可以螺柱为中心旋转,当旋转到合适角度时,工作人员锁紧第一螺母,固定定位板相对于立杆的位置。旋转定位板可以调节v槽定位座与立板的倾斜角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准调整前叉杆与车把之间的装配角度,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装配效率。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v槽定位座固定设置于定位板中部,且其中轴线与立板的中轴线对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前叉杆放置在v槽定位座上,利用v槽定位座中轴线与立板中轴线对齐的关系,可以精准将前叉杆定位至车把中部,提高装配精准度,降低工人工作强度。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远离立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自锁压紧座,且自锁压紧座的压紧端位于v槽定位座的上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前叉杆放置在v槽定位座上,再使用自锁压紧座将前叉杆压紧在v槽定位座内,可以进一步定位前叉杆。通过这种方式,更加固定前叉杆,装配时前叉杆不易发生移动,保障装配的准确度。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板为防刮板,所述托板为防刮板,所述v槽定位座为防刮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过程中,定位车把和前叉杆的部位均为防刮设置,可保护前叉杆接触部位不受损坏,保障自行车出厂时的美观。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1)通过支撑板和立板对车把进行定位,倾斜设置的定位板和v槽定位座对前叉杆进行固定和角度限定,从而保证夹角精准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装配操作。
23.(2)利用支撑板的滑移可定位不同型号的车把,利用立杆与定位板的转动可适应不同型号前叉杆的角度,利用自锁压紧座可以进一步固定前叉杆;本工装通过不同定位部
件的组合可以定位不同的自行车车把与前叉杆,提高工装使用的适用性,提高装配的效率与准确度。
24.(3)利用与车把和前叉杆的接触部件的材质,在保证定位准确的同时,也可以保护自行车外观不受损,保障自行车出厂时的外观无刮痕。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架的爆炸示意图,体现立架上各组件的位置关系;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00、车把组件;110、前叉杆;120、车把;130、卡座;140、链盖; 150、螺栓;1、底板;2、第一底座;3、立板;4、导轨;5、支撑板;51、第二底座;52、立柱;53、托板;54、第一螺栓;6、立架;61、立台;611、第一插孔;62、立杆;621、第二插孔;622、第三插孔;7、第二螺栓;8、第二螺母;9、定位板;91、螺柱;92、第一螺母;93、自锁压紧座;10、v槽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参见附图1-2,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底板1固定设置有第一底座2,第一底座2呈长方体台状结构,第一底座2上沿其高度方向固定设置有u字型结构的立板3,立板3为防刮板,立板3采用pvc材质制成。
32.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4,导轨4设置在立板3u字型开口的一侧并与第一底座2有间隔,导轨4呈t字型结构,导轨4上设置有两支撑板5,支撑板 5包括第二底座51、立柱52和托板53,导轨4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第二底座51,两第二底座51沿导轨4长度方向关于第一底座2对称,两第二底座51中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立柱52,两立柱52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托板53,两托板53呈长方体板状结构,两托板53为防刮板,两托板53采用pvc材质制成;第二底座51上插接设置有与导轨4锁紧配合的第一螺栓54,第一螺栓54沿导轨4长度方向设置于立柱52一侧,立板3与托板 53的最高面齐平。
33.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车把120放置在卡座130处由立板3支撑,然后调节两第二底座51在导轨4上的位置将两托板53支撑在车把120上刹车的下方,将第二底座51锁紧固定,完成车把120的定位,进行下一步的装配;对于同一型号的车把120,调节一次位置就能完成批量支撑,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立板3为u字型结构,其开口一侧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链盖140的安装和螺栓150的紧固操作,方便装配人员的工作,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准度;立板3和两托板53采用pvc材质制成,可进一步保护车把120在定位装配时的外观完整,保障了自行车出厂时的美观。
34.参见附图3,底板1沿其宽度方向背离立板3开口的一侧成型有立台61,立台61 呈长方体结构,立台61中部开设有第一插孔611,立台61上设置有立杆62,立杆62呈直槽形板状结构,立台61下部开设有第二插孔621,第一插孔611插接设置有与第二插孔 621配合的第二螺栓7,第二螺栓7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立台61与立杆62的第二螺母8,立杆62上部开设有第三插孔622,立杆62上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板9,定位板9呈长方体板状结构,定
位板9靠近立杆62的一侧成型有螺柱91,螺柱91与第三插孔622呈插接配合,螺柱91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92,定位板9中部固定设置有v槽定位座 10,v槽定位座10与立板3沿底板1的高度方向呈夹角设置,v槽定位座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立板3沿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齐,v槽定位座10为防刮座,v槽定位座10采用pvc材质制成;定位板9远离立杆6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自锁压紧座93,且自锁压紧座93的压紧端位于v槽定位座10的上方。
35.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旋松第二螺母8,调节立杆62与立台61之间的角度,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锁紧第二螺母8,固定立杆62与立台61的相对位置;然后旋松第一螺母 92,调节定位板9与立杆62之间的角度,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锁紧第一螺母92,固定定位板9与立杆62的相对位置。工作人员将前叉杆110放置到v槽定位座10内,此时前叉杆110下端的卡座130部分伸入到立板3内并与立板3抵接,然后利用自锁压紧座93将前叉杆110压紧在v槽定位座10内,完成对前叉杆110的定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准把握前叉杆110和车把120之间的角度,而且调整一次角度就可以批量定位一批型号的前叉杆110,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3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前,工作人员先将自行车前叉杆110的螺栓150和链杆拆卸,并将前叉杆110放置到v槽定位座10内,此时前叉杆110下端的卡座130部分伸入到立板3内并与立板3抵接,再利用自锁压紧座93将前叉杆110压紧在v槽定位座 10内;之后工作人员将车把120放置到卡座130处,此时车把120由立板3和支撑板5抵接支撑,最后工作人员进行链盖140和螺栓150的锁紧装配。通过这种方式,利用v槽定位座10配合立板3实现前叉杆110的倾斜放置的固定,一方面降低工作人员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有效保证前叉杆110和车把120角度的精准装配。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2)上沿其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u字型结构的立板(3),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两支撑板(5),两所述支撑板(5)分别设置于立板(3)两侧,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立架(6),所述立架(6)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上设置有v槽定位座(10),所述v槽定位座(10)与立板(3)沿底板(1)的高度方向呈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导轨(4),所述导轨(4)设置在立板(3)u字型开口的一侧,所述支撑板(5)包括第二底座(51),所述第二底座(51)沿底板(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导轨(4)上,所述第二底座(51)上固定设置有立柱(52),所述立柱(52)上固定设置有托板(53),所述第二底座(51)上插接设置有与导轨(4)锁紧配合的第一螺栓(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6)包括立台(61),所述立台(61)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立台(61)中部开设有第一插孔(611),所述立台(61)上设置有立杆(62),所述立杆(62)下部开设有第二插孔(621),所述第一插孔(611)插接设置有与第二插孔(621)配合的第二螺栓(7),所述第二螺栓(7)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立台(61)与立杆(62)的第二螺母(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靠近立架(6)的一侧成型有螺柱(91),所述立杆(62)上部开设有第三插孔(622),所述定位板(9)上的螺柱(91)与第三插孔(622)呈插接配合,所述螺柱(91)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9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v槽定位座(10)固定设置于定位板(9)中部,且其中轴线与立板(3)的中轴线对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远离立架(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自锁压紧座(93),且自锁压紧座(93)的压紧端位于v槽定位座(10)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为防刮板,所述托板(53)为防刮板,所述v槽定位座(10)为防刮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涉及自行车装配设备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沿其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U字型结构的立板,底板上设置有两支撑板,两支撑板设置于支撑立板两侧,底板上设置有立架,立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V槽定位座,V槽定位座与立板沿底板的高度方向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利用工装上设置的定位板与支撑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自行车车把与前叉杆的装配定位,装配人员对准螺栓锁紧的的一种自行车装配定位工装。位工装。位工装。
技术研发人员:
郑长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耘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