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2.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器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3.通过留置针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需要将针芯抽出,现有技术中,由于留置针本身不具备固定的功能,所以将针芯抽出后一般需要单独撕扯
胶布去固定留置针,以免留置针发生脱落,但是单独撕扯胶带的方式较为麻烦,且在撕扯的过程中导管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导致留置针的脱落,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将针芯抽出后一般需要单独撕扯胶布去固定留置针,以免留置针发生脱落,但是单独撕扯胶带的方式较为麻烦,且在撕扯的过程中导管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导致留置针的脱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包括针体,
所述针体包括管套,所述管套的
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管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针芯,所述针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针座,所述管套的表面设置有防脱落机构,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胶布,所述胶布固定连接在管套的表面,所述胶布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胶带,所述胶带的一端和防护膜固定连接,所述胶带的另一端和管套固定连接,所述管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表面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活动槽的,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
弹簧,所述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7.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通过转轴和第一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抵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和第一活动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和抵杆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呈两组固定连接在管套的表面,所述压杆呈杆状活动连接在限位套的内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和固定套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管套的表面设置有防压机构,所述防压机构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接在管套的表面,所述橡胶垫的内侧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伸缩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
11.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呈橡胶材质套接在管套的表面,所述橡胶球呈弧形形状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的底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将固定带套接在手上,穿刺后将针芯抽出,通过将防护膜撕开,然后拉动胶布使得胶布和防护膜贴合的一面覆盖在皮肤上,可以实现对导管进行固定,解决了需要单独撕扯胶布导致导管易发生偏移的弊端,通过捏动压杆使得抵杆在压杆的作用下通过转轴进行活动,可以实现对固定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再松开压杆使得抵杆复位对固定带进行抵合,可以实现固定带稳固的套接在患者的手部进行固定,进而可以避免管套和导管发生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非常实用。
14.2、管套一般为硬质塑料制成,留置针使用的过程中管套会对皮肤进行下压,长期的下压会使得皮肤容易产生压痕、压疮或淤青,通过将橡胶垫套接在管套的表面,由于橡胶垫具有弹性性质较为柔软,可以对皮肤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患者手部出现压痕、压疮或淤青,同时当患者手部发生肿胀时,橡胶球受到挤压向伸缩槽的内侧进行活动,可以减小对手部的挤压,进而可以减缓肿胀感,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带和橡胶垫局部的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带和固定套局部的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管套;11、导管;12、针芯;13、针座;2、胶布;21、防护膜;22、胶带;23、固定带;24、固定套;25、第一活动槽;26、第二活动槽;27、限位套;28、压杆;29、第一弹簧;210、固定块;211、抵杆;212、第二弹簧;3、橡胶垫;31、伸缩槽;32、第三弹簧;33、橡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2.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包括针体,针体包括管套1,管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11,管套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针芯12,针芯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针座13,管套1的表面设置有防脱落机构,防脱落机构包括胶布2,胶布2固定连接在管套1的表面,胶布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膜21,防护膜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胶带22,胶带22的一端和防护膜21固
定连接,胶带22的另一端和管套1固定连接,管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3,固定带23的表面套接有固定套24,固定套24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5,第一活动槽25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6的,第二活动槽2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套27,限位套2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杆28,压杆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9,压杆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0,防护膜21固定连接在胶布2的上表面,将针芯12抽走后,通过将防护膜21撕开然后拉动胶布2使得胶布2和防护膜21贴合的一面覆盖在皮肤上,可以实现对导管11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导管11发生脱落。
23.进一步的,第一活动槽2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抵杆211,抵杆211通过转轴和第一活动槽25活动连接,抵杆2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2,第二弹簧212的一端和第一活动槽25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12的另一端和抵杆211固定连接,抵杆211通过转轴和第一活动槽25活动连接,当抵杆211在压杆28的挤压作用下通过转轴进行活动逐渐变成垂直状态时,实现抵杆211和第一活动槽25之间的间隙变大,使得固定带23可以通过,便于对固定带23的长度进行调节。
24.进一步的,固定带23呈两组固定连接在管套1的表面,压杆28呈杆状活动连接在限位套27的内侧,固定带23固定连接在管套1的表面,通过固定套24对固定带23的长度进行调节并固定,使得固定带23可以套接在患者的手上,进而实现对管套1进行固定,可以避免导管11发生脱落。
25.进一步的,第一弹簧29的一端和压杆28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9的另一端和固定套24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9固定连接在压杆28的表面,可以对压杆28起到复位的作用,使得压杆28复位取消对抵杆211的挤压,进而抵杆211在第二弹簧212的作用下通过转轴进行活动实现复位,实现抵杆211对固定带23进行抵合,进而固定带23的长度得到固定,使得管套1可以固定在患者手上。
26.进一步的,管套1的表面设置有防压机构,防压机构包括橡胶垫3,橡胶垫3套接在管套1的表面,橡胶垫3的内侧开设有伸缩槽31,伸缩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2,第三弹簧32远离伸缩槽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33,橡胶垫3套接在管套1的表面,可以避免管套1长期压在皮肤上导致皮肤出现压疮。
27.进一步的,橡胶垫3呈橡胶材质套接在管套1的表面,橡胶球33呈弧形形状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32的底端,橡胶球33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32的表面,可以对患者的皮肤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当患者手部发生肿胀时,橡胶球33受到挤压向伸缩槽31的内侧活动可以减小对手部的挤压,进而可以减缓肿胀感。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固定带23套接在患者的手部,将导管11和针芯12插入至血管后,对针芯12进行抽出,然后撕拉胶带22,使得胶带22和管套1的上表面分离,同时防护膜21在胶带22的作用下和胶布2分离取消对胶布2的覆盖,然后拉动胶布2使得胶布2和防护膜21贴合的一面覆盖在皮肤上对导管11进行固定,然后捏动压杆28使得压杆28向第二活动槽26的内侧进行活动,此时第一弹簧29呈收缩状态,抵杆211的上端受到压杆28的挤压会通过转轴进行活动逐渐变为垂直状态,实现抵杆211和第一活动槽25之间的间隙变大,此时第二弹簧212呈收缩状态,再移动固定套24的位置使得固定套24在固定带23的表面进行活动,实现对固定带23的长度进行调节,将固定带23调节至需要的长度后,松开压杆28使得压杆28在第一弹簧29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取消对抵杆211的挤压,限位套27对固定块210起到阻挡的作
用,可以对压杆28进行限位,避免压杆28过度回弹,抵杆211会在第二弹簧212的作用下通过转轴进行活动实现复位,实现抵杆211对固定带23的表面进行抵合,进而对固定带23的长度进行固定,实现将管套1固定在患者的手部,达到防脱落的效果。
29.橡胶垫3套接在管套1的表面,避免管套1直接和皮肤进行接触会因长期的下压造成皮肤产生压痕、压疮和淤青,当患者的手部发生肿胀时,橡胶球33受到挤压向伸缩槽31的内侧进行活动,使得橡胶球33呈收缩状态,可以减小对皮肤的挤压,实现对肿胀感进行缓解,较为实用。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管套(1),所述管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11),所述管套(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针芯(12),所述针芯(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针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的表面设置有防脱落机构,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胶布(2),所述胶布(2)固定连接在管套(1)的表面,所述胶布(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膜(21),所述防护膜(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胶带(22),所述胶带(22)的一端和防护膜(21)固定连接,所述胶带(22)的另一端和管套(1)固定连接,所述管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3),所述固定带(23)的表面套接有固定套(24),所述固定套(24)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5),所述第一活动槽(25)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6)的,所述第二活动槽(2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套(27),所述限位套(2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杆(28),所述压杆(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9),所述压杆(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槽(2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抵杆(211),所述抵杆(211)通过转轴和第一活动槽(25)活动连接,所述抵杆(2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2),所述第二弹簧(212)的一端和第一活动槽(2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12)的另一端和抵杆(2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3)呈两组固定连接在管套(1)的表面,所述压杆(28)呈杆状活动连接在限位套(27)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29)的一端和压杆(2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9)的另一端和固定套(2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的表面设置有防压机构,所述防压机构包括橡胶垫(3),所述橡胶垫(3)套接在管套(1)的表面,所述橡胶垫(3)的内侧开设有伸缩槽(31),所述伸缩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2),所述第三弹簧(32)远离伸缩槽(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呈橡胶材质套接在管套(1)的表面,所述橡胶球(33)呈弧形形状固定连接在第三弹簧(32)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留置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管套,所述管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管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针芯。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带套接在手上,穿刺后将针芯抽出,通过将防护膜撕开,然后拉动胶布使得胶布和防护膜贴合的一面覆盖在皮肤上,可以实现对导管进行固定,解决了需要单独撕扯胶布导致导管易发生偏移的弊端,通过捏动压杆使得抵杆在压杆的作用下通过转轴进行活动,可以实现对固定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再松开压杆使得抵杆复位对固定带进行抵合,可以实现固定带稳固的套接在患者的手部进行固定,进而可以避免管套和导管发生脱落,便于对患者进行。便于对患者进行。便于对患者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
郝会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圣光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