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清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清洁辊。
背景技术:
2.清洁装置是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用于清洁脏污的设备,清洁装置通常设置有清洁辊,清洁辊用于与具体需要清洁的平面接触,通过滚动清洁辊将脏污擦拭干净,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应用广泛。
3.为了可以替换
海绵套,通常采用海绵套与辊体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但这样,海绵套湿润后重力增大,会产生较大形变,容易产生脱辊的现象,影响清洁效果,不便于清洁辊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清洁辊。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新型清洁辊,包括:固定环、海绵套和抵持限位环;
7.
所述固定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
连杆,各所述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海绵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环活动连接,所述海绵套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连杆一一活动插设于各所述通孔内,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卡位凸起,各所述卡位凸起与各所述通孔的侧壁活动抵接,且各所述卡位凸起相互错开设置,所述抵持限位环与各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抵持限位环与所述海绵套的第二端活动抵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限位环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各所述连杆围绕形成截断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抵持限位环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表面螺接。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海绵套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块,各所述卡接块与各所述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海绵套的第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接槽,各所述卡接块与各所述卡接槽的侧壁一一活动卡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卡接块靠近所述固定环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各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的横截面积。
11.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卡接块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箭头状。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限位环远离所述海绵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滚动安装槽,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海绵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滚动安装槽。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套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粘附层。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套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清洁辊,通过将各连杆插入各通孔内,使得海绵套的第一端与固定环连接,再将抵持限位环安装在各连杆上,使得抵持限位环与海绵套的第二端抵接,此时,海绵套受到各连杆的支撑作用,且两端受到固定环
和抵持限位环的抵持固位作用,还受到各卡位凸起对海绵套的卡位作用,从而达到限制海绵套的轴向位移的效果。且通过拆下抵持限位环,便可以更换海绵套。这样,可以对海绵套进行替换,且在海绵套湿润后重力增大时,因各连杆对海绵套的支撑作用,固定环、抵持限位环和各卡位凸起对海绵套的轴向限位作用,使得海绵套不易脱辊,从而避免影响清洁效果,这样,便于清洁辊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新型清洁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新型清洁辊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新型清洁辊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10、新型清洁辊;100、固定环;110、连杆;111、卡位凸起;120、卡接块;130、第二滚动安装槽;140、外螺纹;200、海绵套;210、通孔;220、防滑槽;230、卡接槽;240、轴孔;300、抵持限位环;310、第一滚动安装槽;320、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21.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清洁辊10,包括:固定环100、海绵套200和抵持限位环300;所述固定环100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连杆110,各所述连杆11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海绵套20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环100活动连接,所述海绵套200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210,各所述连杆110一一活动插设于各所述通孔210内,各所述连杆110上设置有卡位凸起111,各所述卡位凸起111与各所述通孔210的侧壁活动抵接,且各所述卡位凸起111相互错开设置,所述抵持限位环300与各所述连杆110远离所述固定环100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抵持限位环300与所述海绵套200的第二端活动抵接。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套200为圆筒状设置,所述海绵套20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各所述通孔210贯穿所述海绵套200的两端的端面。所述海绵套200的中部还开设有贯穿两端的端面的轴孔240,所述轴孔240用于使外部固定轴穿过。固定环100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横截面积,固定环10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连杆,固定环100的第二端与海绵套200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各连杆110沿固定环100的轴心环绕设置在固定环100上,各通孔210的形状与各连杆110的形状相适配,各卡位凸起111用于限制海绵套200的轴向移动,通过将各卡位凸起111相互错开,使得各卡位凸起111对海绵套200的限位效果更好,有效减少海绵套200在连杆110上滑动的现象,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横
截面积,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二端与海绵套200的第二端活动抵接。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将各连杆110插入各通孔210内,使得海绵套200的第一端与固定环100连接,再将抵持限位环300安装在各连杆110上,使得抵持限位环300与海绵套200的第二端抵接,此时,海绵套200受到各连杆110的支撑作用,且两端受到固定环100和抵持限位环300的抵持固位作用,还受到各卡位凸起111对各通孔210的侧壁的卡位作用,从而达到限制海绵套200的轴向位移的效果。且通过拆下抵持限位环300,便可以更换海绵套200。这样,可以对海绵套200进行替换,且在海绵套200湿润后重力增大时,因各连杆110对海绵套200的支撑作用,固定环100、抵持限位环300和各卡位凸起111对海绵套200的轴向限位作用,使得海绵套200不易脱辊,从而避免影响清洁效果,这样,便于清洁辊的使用。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二端与所述海绵套200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例如,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二端与海绵套200的第二端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结构活动连接
24.为了便于海绵套200的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各所述卡位凸起111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具体地,当海绵套200安装在各连杆110上时,因各卡位凸起111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各卡位凸起111的底部至顶部为倾斜的弧面,且因海绵套200的材质较为柔软,可以产生一定形变,这样,便于海绵套200安装或脱离各连杆110。且海绵套安装在各连杆上时,各卡位凸起111的顶部与各通孔210的侧壁抵接,从而可以有效限制海绵套200在连杆110上的滑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凸起111的横截面形状为楔形。
25.为了便于抵持限位环300与各连杆110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抵持限位环300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320,各所述连杆110围绕形成截断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140,所述抵持限位环300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表面螺接。具体地,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二端设置有内螺纹320,内螺纹320与外螺纹140相互配合,通过将抵持限位环300与安装环螺纹连接,使得抵持限位环300和安装环可以活动连接,便于更换海绵套2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限位环和各所述连杆110通过销钉连接。
26.为了便于海绵套200与固定环100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环100靠近所述海绵套200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块120,各所述卡接块120与各所述连杆11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海绵套200的第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接槽230,各所述卡接块120与各所述卡接槽230的侧壁一一活动卡接。具体地,固定环10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块120,各卡接槽230的形状与各卡接块120的形状相适配,在海绵套200安装在各连杆110上时,各卡接块120插入各卡接槽230内,这样,便于海绵套200与固定环100的连接。
27.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卡接块120靠近所述固定环100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各所述卡接块120远离所述固定环100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具体地,当各卡接块120插入各卡接槽230内后,有效避免各卡接块120轻易从各卡接槽230中脱离,使得海绵套200与固定环100的连接更为稳固。例如,所述卡接块为t字形。
28.为了便于海绵套200与固定环100的稳固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各所述卡接块120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箭头状。具体地,各卡接槽230的形状与各卡接块120的形状相适配,当各卡接块120插入各卡接槽230时,各卡接块120的前端较窄,便于各卡接块120插入各卡接槽230,当各卡接块120插入各卡接槽230内时,各卡接块120两侧与各卡接槽230的侧壁抵接,有效避免各卡接块120从各卡接槽230中脱离,这样,便于各卡接块120与
各卡接槽230的稳固连接。
29.为了便于新型清洁辊10的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抵持限位环300远离所述海绵套2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滚动安装槽310,所述固定环100远离所述海绵套20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滚动安装槽130。具体地,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滚动安装槽310,固定环100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滚动安装槽130。通过设置有第一滚动安装槽310和第二滚动安装槽130,使得新型清洁辊10可以通过轴承与手柄连接形成清洁装置,这样,便于新型清洁辊10的安装使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00的第一端的外侧圆周面、所述海绵套200的外侧圆周面与所述抵持限位环300的第一端的外侧圆周面处于同一圆周平面。这样,便于新型清洁辊10的安装使用。
30.为了便于新型清洁辊的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套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粘附层。具体地,防滑粘附层设置在海绵套的两端,防滑粘附层的材质为硅胶,通过设置有防滑粘附层,在清洁辊使用时,防滑粘附层可以对清洁面起吸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因清洁辊表面与清洁面光滑造成清洁辊脱离清洁面,且可以对粉尘进行吸附,从而有效增加了新型清洁辊的实用性,便于新型清洁辊的使用。
31.为了便于新型清洁辊10的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海绵套200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220。具体地,各防滑槽220相互间隔设置,通过设置有防滑槽220,可以增大新型清洁辊10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海绵套200脱离清洁面,便于新型清洁辊10的使用。
3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海绵套和抵持限位环;所述固定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连杆,各所述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海绵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环活动连接,所述海绵套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连杆一一活动插设于各所述通孔内,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卡位凸起,各所述卡位凸起与各所述通孔的侧壁活动抵接,且各所述卡位凸起相互错开设置,所述抵持限位环与各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抵持限位环与所述海绵套的第二端活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限位环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各所述连杆围绕形成截断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抵持限位环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安装环的外侧表面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海绵套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块,各所述卡接块与各所述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海绵套的第一端开设有多个卡接槽,各所述卡接块与各所述卡接槽的侧壁一一活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接块靠近所述固定环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各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的横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接块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箭头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限位环远离所述海绵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滚动安装槽,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海绵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滚动安装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套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粘附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套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清洁辊,包括:固定环、海绵套和抵持限位环;固定环沿轴向设置有多个连杆,各连杆相互间隔设置,海绵套的第一端与固定环活动连接,海绵套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各连杆一一活动插设于各通孔内,各连杆上设置有卡位凸起,各卡位凸起与各通孔的侧壁活动抵接,且各卡位凸起相互错开设置,抵持限位环与各连杆远离固定环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抵持限位环与海绵套的第二端活动抵接。这样,可以对海绵套进行替换,且在海绵套湿润后重力增大时,因各连杆对海绵套的支撑作用,固定环、抵持限位环和各卡位凸起对海绵套的轴向限位作用,使得海绵套不易脱辊,从而避免影响清洁效果,这样,便于清洁辊的使用。便于清洁辊的使用。便于清洁辊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刘爱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惠州市旭辉达鑫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