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米花
油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拆的油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爆米花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制取的设备内加入食用油来加速爆米花的膨化过程,导致生产时会产生很大的油烟,油烟对生产的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和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收集并进行过滤处理,然后排出厂房。食品制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然后当使用不锈钢管道排烟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内壁附着的油液进行清洗处理,否则影响后续生产时,油烟的处理效率。,目前,生产的车间内排烟管为固定长度的不锈钢管,无法进行快速的安拆,造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拆的油烟分离装置,解决了爆米花在制作的过程中油烟较多,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方便拆卸清洗维护,且收集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拆的油烟分离装置,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上段管、中段管和下段管,上段管和中段管
螺纹连接,中段管和下段管通过卡箍连接,下段管包括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第四管体用于油烟的进入,中段管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上部设有
过滤网。
5.优选的方案中,上段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第二管体的上部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纹连接。
6.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延展板,第三管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延展板,第一延展板和第二延展板通过卡箍连接,第四管体向中段管的上侧倾斜设置。
7.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上侧设有支撑环台,支撑环台外侧固设在第二管体侧壁,支撑环台内径小于第二管体内径,过滤网位于支撑环台上,过滤网的上部可拆卸的设有锁环,锁环和第二螺纹螺纹连接。
8.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的底部设有导热
单元,导热单元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液体循环单元,液体循环单元上设有外接管,外接管贯穿设置在第二管体侧壁。
9.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滑槽,导热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圆环,圆环的外径和第二管体的内径相匹配,两个圆环之间设有多个吸热片,吸热片和滑槽滑动连接,多个吸热片的中部设有固定孔,吸热片上贯穿设有多个导流孔;
10.液体循环单元包括分流阀,分流阀的底部位于固定孔内,分流阀的顶部设有汇总管,分流阀通过多个支管和吸热片连接,支管穿设在导流孔内。
11.优选的方案中,第三管体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堵头,堵头和第三管体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外接管插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
13.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的底部设有第三螺纹,第三螺纹上设有锁环,锁环包括环体,环体外侧设有第四螺纹,第四螺纹和支撑环台螺纹连接,第四螺纹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板。
14.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延展板和第二延展板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排油烟的管道设置成上段管、中段管和下段管,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在中段管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保证了油烟经过充分的吸收后通过抽风机排出,对环境更加友好,同时在中段管的下部设置导热单元和液体循环单元能实时对第二管体内的环境进行降温,吸热片增加了高温油烟的接触面积,从而更高效的降低油烟的温度,经过降温后的油烟在通过过滤网时整体的分离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19.图3是图1的正视示意图;
20.图4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21.图5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22.图6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23.图7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状态三;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单元安装液体循环单元结构示意图。
26.图中:上段管1;第一管体101;第一螺纹102;中段管2;第二管体201;第二螺纹202;支撑环台203;滑槽204;第一通孔205;第三螺纹206;第二通孔207;第一延展板208;下段管3;第三管体301;第四管体302;第二延展板303;卡箍4;过滤网5;导热单元6;圆环601;吸热片602;导流孔603;固定孔604;外接管7;堵头8;锁环9;环体901;第四螺纹902;驱动板903;液体循环单元10;分流阀1001;汇总管1002;支管1003。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9中,一种便于安拆的油烟分离装置,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上段管1、中段管2和下段管3,上段管1和中段管2螺纹连接,中段管2和下段管3通过卡箍4连接,下段管3包括第三管体301和第四管体302,第四管体302用于油烟的进入,中段管2包括第二管体201,第二管体201的上部设有过滤网5。由于高温油烟具有向上快速移动的特点,会在车间顶部框架上设置抽风机,并通过管路和设备的油烟排出口连接,因此上段管1的位置一般较高,不方便安拆,工作量较大。由此结构,以使得设置在上方的上段管1不需要在维护的过程中拆除,而只需要接触卡箍4后则能方便的将下段管3拆卸,完后拧下中段管2即可,更换设置在中段管2内的过滤网5保证油烟的分离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8.优选的方案中,上段管1包括第一管体101,第一管体101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102,第二管体201的上部设有第二螺纹202,第一螺纹102和第二螺纹202螺纹连接。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二管体201可以方便和第一管体101连接,在使用时在第二管体201的内侧涂抹密封
胶来保证整体的密封效果,每次拆卸后清理第二螺纹202并及时的进行密封胶的补充。
29.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第一延展板208,第三管体301的顶部设有第二延展板303,第一延展板208和第二延展板303通过卡箍4连接,第四管体302向中段管2的上侧倾斜设置。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二管体201和第三管体301之间的安拆方便,第四管体302向上倾斜设置,避免了油烟降温冷凝后形成液滴沿着第二管体201内侧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重新进入到第四管体302内,更加合理高效。
30.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201上侧设有支撑环台203,支撑环台203外侧固设在第二管体201侧壁,支撑环台203内径小于第二管体201内径,过滤网5位于支撑环台203上,过滤网5的上部可拆卸的设有锁环9,锁环9和第二螺纹202螺纹连接。由此结构,以使得油烟分别经过第四管体302、第三管体301和第二管体201的下部分后,充分接触内侧壁降温降速然后和过滤网5接触,从而提高了过滤网5的过滤效果,同时过滤网5的稳定效果更好,可以根据需要安装锁环9,从而对过滤网5的顶部进行限位。
31.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导热单元6,导热单元6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液体循环单元10,液体循环单元10上设有外接管7,外接管7贯穿设置在第二管体201侧壁。由此结构,以使得两个外接管7分别接入外部的冷却循环机,保证液体循环单元10为导热单元6提供稳定高效的冷却液,从而保证了导热单元6能稳定的对第二管体201内部进行降温,吸热片602对流经表面的油烟进行快速的吸热降温。
32.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多个滑槽204,导热单元6包括对称设置的圆环601,圆环601的外径和第二管体201的内径相匹配,两个圆环601之间设有多个吸热片602,吸热片602和滑槽204滑动连接,多个吸热片602的中部设有固定孔604,吸热片602上贯穿设有多个导流孔603;
33.液体循环单元10包括分流阀1001,分流阀1001的底部位于固定孔604内,分流阀1001的顶部设有汇总管1002,分流阀1001通过多个支管1003和吸热片602连接,支管1003穿设在导流孔603内。由此结构,以使得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前提下,导热单元6和液体循环单元10的连接方便,同时整体的维护成本较低。
34.优选的方案中,第三管体30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堵头8,堵头8和第三管体301螺纹连接。在第三管体301的下部设有透明视窗,由此结构,以使得第三管体301的底部可以完成油滴的收集,当达到一定的容量时,方便及时进行处理。
35.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20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7,外接管7插设在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7内。在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7内设置有密封圈,由此结构,以使得整体的密封效果好,同时外接管7的安拆便利,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调整更换。
36.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第三螺纹206,第三螺纹206上设有锁环9,锁环9包括环体901,环体901外侧设有第四螺纹902,第四螺纹902和支撑环台203螺纹连接,第四螺纹902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板903。由此结构,以使得可以通过对驱动板903施力从而转动环体901,将锁环9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保证限位锁止的功能稳定。
37.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延展板208和第二延展板303之间还设有密封圈。由此结构,以使得整体的密封效果好,避免了油烟从缝隙处逃逸至车间环境,使用更加友好。
3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拆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上段管(1)、中段管(2)和下段管(3),上段管(1)和中段管(2)螺纹连接,中段管(2)和下段管(3)通过卡箍(4)连接,下段管(3)包括第三管体(301)和第四管体(302),第四管体(302)用于油烟的进入,中段管(2)包括第二管体(201),第二管体(201)的上部设有过滤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上段管(1)包括第一管体(101),第一管体(101)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102),第二管体(201)的上部设有第二螺纹(202),第一螺纹(102)和第二螺纹(20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第一延展板(208),第三管体(301)的顶部设有第二延展板(303),第一延展板(208)和第二延展板(303)通过卡箍(4)连接,第四管体(302)向中段管(2)的上侧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管体(201)上侧设有支撑环台(203),支撑环台(203)外侧固设在第二管体(201)侧壁,支撑环台(203)内径小于第二管体(201)内径,过滤网(5)位于支撑环台(203)上,过滤网(5)的上部可拆卸的设有锁环(9),锁环(9)和第二螺纹(202)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导热单元(6),导热单元(6)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液体循环单元(10),液体循环单元(10)上设有外接管(7),外接管(7)贯穿设置在第二管体(201)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多个滑槽(204),导热单元(6)包括对称设置的圆环(601),圆环(601)的外径和第二管体(201)的内径相匹配,两个圆环(601)之间设有多个吸热片(602),吸热片(602)和滑槽(204)滑动连接,多个吸热片(602)的中部设有固定孔(604),吸热片(602)上贯穿设有多个导流孔(603);液体循环单元(10)包括分流阀(1001),分流阀(1001)的底部位于固定孔(604)内,分流阀(1001)的顶部设有汇总管(1002),分流阀(1001)通过多个支管(1003)和吸热片(602)连接,支管(1003)穿设在导流孔(603)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三管体(301)的底部可拆卸的设有堵头(8),堵头(8)和第三管体(301)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管体(20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7),外接管(7)插设在第一通孔(205)和第二通孔(207)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管体(201)的底部设有第三螺纹(206),第三螺纹(206)上设有锁环(9),锁环(9)包括环体(901),环体(901)外侧设有第四螺纹(902),第四螺纹(902)和支撑环台(203)螺纹连接,第四螺纹(902)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板(903)。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延展板(208)和第二延展板(303)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拆的油烟分离装置,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上段管、中段管和下段管,上段管和中段管螺纹连接,中段管和下段管通过卡箍连接,下段管包括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第四管体用于油烟的进入,中段管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上部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大幅提高了油烟分离的效率,且整体安拆清洗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整体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
张佩珩 高火星 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郝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