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2.四缸发动机是一种常规的动力设备,其结构较为复杂包括活塞缸体、冷却水路以及与变速箱等部件的连接结构。
3.部分四缸发动机由于其使用产品的限制,如摩托车、三轮车等,其箱体面与活塞缸体方向并不垂直,常规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的合模系统一般为平面结构形式,通过左右或上下模具将合模系统固定。但是对于箱体面与活塞缸体方向有一定夹角的上箱体而言,需要对其活塞缸体方向设置合模机构,导致常规的通过左右或上下模具固定合模机构的方式无法实现对活塞缸体方向的合模机构进行固定,一般需要单独的设计一套固定系统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压铸时其回退。
4.在四缸发动机上箱体的压铸生产过程中,除了需要压铸出上箱体的内外结构轮廓外,还需要在其内部压铸出对应的冷却管路、安装孔、零部件孔等,因此在常规的
滑块合模机构外还需要设计一套抽芯机构,从而实现压铸同时生成冷却管路、安装孔、零部件孔。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可以实现对缸体位置与箱体面不垂直的上箱体进行压铸,且压铸过程中无需对缸体位置的合模机构进行单独的限位,还能实现合模和抽芯一体化,降低模具复杂程度,提高模具使用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7.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包括:
8.上模座,
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设有水平的合模面;
9.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部设有模腔件,所述模腔件的水平面的四个方向分别设有滑块缺口槽,所述模腔件的底部设有斜向的活塞块缺口,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活塞块缺口同轴的倾斜的开孔;所述模腔件的上表面水平,与上模座的合模面可以无缝密封;
10.两个水平合
模组件,分别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两个缺口槽;所述水平合模组件向模腔件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封闭;
11.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一个缺口槽;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向模腔件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封闭;
12.自锁合模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一个缺口槽;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向模腔件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封闭;所述自锁合模组件上设有自锁插块,所述自锁插块的指向与自锁合模组件合模时运动方向相同;
13.斜向合模组件,所述斜向合模组件斜向的设置在下模座下方,与自锁合模组件成
夹角设置,所述斜向合模组件沿活塞块缺口向模腔件移动封闭活塞块缺口;所述斜向合模组件上设有插孔,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和斜向合模组件合模后,自锁插块插入插孔内,自锁合模组件限制斜向合模组件回退;
14.所述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的滑块上表面均设有凸起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与凸起部轮廓相同的台阶面;所述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合模后,所有所述凸起部和台阶面围成一个环形凸起;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匹配的卡嵌槽。
1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合模组件包括:
16.水平固定座,固定的设置在下模座上;
17.水平
伸缩部,设置在水平固定座上,平行正对滑块缺口槽设置,其伸缩端指向滑块缺口槽;
18.水平滑块,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滑块缺口槽对应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块设置在水平滑槽内,与水平伸缩部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水平滑块上表面设有凸起部;
19.水平合模块,与水平滑块连接,随着伸缩部的伸长其滑入滑块缺口槽内,将滑块缺口槽封闭;所述水平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20.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包括:
21.若干自锁滑槽件,设置在滑块缺口槽的下表面和侧面;
22.自锁滑块,设置在滑块缺口槽内,下表面和两个侧面分别与自锁滑槽件接触;
23.自锁伸缩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平行于滑块缺口槽的方向,与自锁滑块连接;
24.自锁合模块,与自锁滑块连接,正对滑块缺口槽;所述自锁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25.自锁插块,设置在自锁滑块正下方,末端水平的指向容置腔的正下方。
26.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对应的滑块缺口槽的下表面设有两端贯穿的条状缺口槽,所述条状缺口槽下表面设有减摩板;所述自锁滑块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自锁插块成l形,尾端插入安装在安装槽内,头端平行于自锁滑块滑动方向,所述自锁插块的头端的上表面设有倾斜的引导面;
27.所述自锁滑块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顶块,所述顶块固定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块的端面与自锁插块的尾端翼板的外板面相抵,所述顶块位于自锁插块和自锁伸缩组件之间;
28.所述减摩板的端面与斜向合模组件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29.所述顶块的下表面与减摩板的上板面滑动接触;
30.所述引导面与插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引导面的板面垂直与斜向合模组件的合模运动方向。
31.进一步地,所述斜向合模组件包括:
32.斜向滑板件,设置在活塞块缺口的内壁;
33.两块斜向侧滑板,相对设置在活塞块缺口的侧壁上;
34.斜向滑块,设置在活塞块缺口内,表面与斜向滑板件、两块斜向侧滑板滑动接触;所述斜向滑块上设有插孔;当斜向滑块向容置腔合模后,正对自锁插块;
35.斜向伸缩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活塞块缺口,与斜向滑块固接;
36.斜向合模块,与斜向滑块固接,位于容置腔内;所述斜向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37.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滑块包括:
38.斜向连接板,与斜向伸缩机构连接;
39.若干斜向立柱,垂直的设置在斜向连接板上;
40.斜向撑块,下表面与若干斜向立柱固接,上表面与斜向合模块固接,侧面与斜向滑板件、两块斜向侧滑板滑动接触,插孔设置在斜向撑块上。
41.进一步地,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斜向伸缩机构的固定端固接,另一端固定在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所述伸缩杆平行于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所述伸缩杆上外套有止回块和止出块,所述止回块和止出块间隔设置;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上设有两个接触传感器,位于伸缩杆的一侧;所述止出块随着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的伸长与一个接触传感器表面相抵;所述止回块随着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的缩短与另一个接触传感器相抵。
42.进一步地,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包括:
43.一体固定座,与下模座固接;
44.回退机构,设置在一体固定座上;
45.连接座,与回退机构的伸缩端固接,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抽芯孔;
46.滑动座,与连接座固接,正对下模座的滑块缺口槽;所述滑动座上设有与抽芯孔对应的穿芯孔;
47.伸缩抽芯组件,设置在连接座上,正对抽芯孔;
48.一体合模块,与滑动座连接,设有与穿芯孔对应的通道,合模后位于容置腔内;所述一体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49.至少一个抽芯件,头端依次穿过抽芯孔、滑动座和合模件外伸出合模件,尾端与伸缩抽芯组件的伸缩部固接;所述抽芯件在伸缩抽芯组件的伸缩下在合模件内伸缩。
50.进一步地,所述回退机构安装在一体固定座的外侧面,所述回退机构包括:
51.若干导向柱,垂直的设置在一体固定座的板面上,一端与一体固定座固接;所述导向柱的轴线平行于滑块缺口槽的轴线;
52.底板,与导向柱的另一端固接;
53.伸缩组件,其固定部与底板固接,位于底板与一体固定座之间;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所述连接与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固接;
54.所述伸缩抽芯组件包括:
55.两块相对间隔设置在滑板,一端与连接座固接,两块滑板的相对面上设有导向滑槽;
56.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上设有与两个滑槽匹配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滑块滑动的设置在设两块滑板之间;所述导向滑块与抽芯件固接;
57.往复组件,固定端设置在滑板的另一端上,其伸缩端与导向滑块连接。
58.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与合模面连通的进浇道和出渣道;一个所述水平合模组件的滑块上设有入料座,内部设有入料道,所述入料道为l形;所述入料道与进浇道连通。
5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60.两个水平合模组件、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容置腔的四个侧面进行围挡,形成模腔边界,斜向合模组件可以对活塞缸体腔进行补充,再结合上模座和下模座就把压铸产品的模腔构建完成,整体结构较为规整,结构也较为简单。
61.将抽芯合模一体化设计,降低了模具复杂程度和设计难度,减少了下模座外部空间的占用,同时抽芯和合模可以同步进行,提高了模具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62.自锁合模组件上的自锁插块插入斜向合模组件中的插孔中,将斜向合模组件进行限位,实现控制自锁合模组件的回退即控制了斜向合模组件的回退,从而无需单独在设计一套对斜向合模组件进行限位的防回退机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模具的复杂程度,同时提高模具的使用稳定性。
6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64.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65.图1为实施例中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部分上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6.图2为实施例中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部分上模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67.图3为实施例中水平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自锁合模组件、斜向合模组件的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68.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69.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70.图6为实施例中下模座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71.图7为实施例中下模座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72.图8为实施例中部分上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3.图9为实施例中上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4.图10为实施例中自锁合模组件、斜向合模组件合模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75.图11为实施例中自锁合模组件、斜向合模组件合模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76.图12为实施例中自锁合模组件、斜向合模组件合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7.图13为图1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78.图14为实施例中下模座、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79.图15为实施例中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80.图16为图15中d-d剖处放结构示意图。
81.图17为实施例中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82.图中:1.上模座;11.合模面;12.卡嵌槽;13.进浇道;14.出渣道;2.下模座;21.模腔件;22.滑块缺口槽;221.条状缺口槽;23.活塞块缺口;24.开孔;25.台阶面;31.水平固定座;32.水平伸缩部;33.水平滑块;34.水平合模块;41.一体固定座;421.导向柱;422.底板;423.伸缩组件;43.连接座;431.抽芯孔;44.滑动座;451.滑板;4511.导向滑槽;452.滑块;453.往复组件;46.一体合模块;47.抽芯件;51.自锁滑槽件;52.自锁滑块;521.凹槽;53.自
锁伸缩组件;54.自锁合模块;55.自锁插块;551.引导面;56.减摩板;57.顶块;61.斜向滑板件;62.斜向侧滑板;631.斜向连接板;632.斜向立柱;633.斜向撑块;6331.插孔;64.斜向伸缩机构;65.斜向合模块;66.伸缩杆;67.止回块;68.止出块;69.接触传感器;7.凸起部;8.入料座;81.入料道。
具体实施方式
8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84.实施例:
85.如图1至图17所示,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包括:
86.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下表面设有水平的合模面11;
87.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部设有模腔件21,所述模腔件21的水平面的四个方向分别设有滑块缺口槽22,所述模腔件21的底部设有斜向的活塞块缺口23,所述下模座2上设有与活塞块缺口23同轴的倾斜的开孔24;所述模腔件21的上表面水平,与上模座1的合模面11可以无缝密封;
88.两个水平合模组件,分别设置在下模座2上,正对两个缺口槽;所述水平合模组件向模腔件21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22封闭;
89.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设置在下模座2上,正对一个缺口槽;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向模腔件21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22封闭;
90.自锁合模组件,设置在下模座2上,正对一个缺口槽;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向模腔件21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22封闭;所述自锁合模组件上设有自锁插块55,所述自锁插块55的指向与自锁合模组件合模时运动方向相同;
91.斜向合模组件,所述斜向合模组件斜向的设置在下模座2下方,与自锁合模组件成夹角设置,所述斜向合模组件沿活塞块缺口23向模腔件21移动封闭活塞块缺口23;所述斜向合模组件上设有插孔6331,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和斜向合模组件合模后,自锁插块55插入插孔6331内,自锁合模组件限制斜向合模组件回退;
92.所述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的滑块452上表面均设有凸起部7;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设有与凸起部7轮廓相同的台阶面25;所述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合模后,所有所述凸起部7和台阶面25围成一个环形凸起;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匹配的卡嵌槽12。
93.两个水平合模组件、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容置腔的四个侧面进行围挡,形成模腔边界,斜向合模组件可以对活塞缸体腔进行补充,再结合上模座1和下模座2就把压铸产品的模腔构建完成,整体结构较为规整,结构也较为简单。
94.将抽芯合模一体化设计,降低了模具复杂程度和设计难度,减少了下模座2外部空间的占用,同时抽芯和合模可以同步进行,提高了模具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95.自锁合模组件上的自锁插块55插入斜向合模组件中的插孔6331中,将斜向合模组件进行限位,实现控制自锁合模组件的回退即控制了斜向合模组件的回退,从而无需单独在设计一套对斜向合模组件进行限位的防回退机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模具的复杂程度,同时提高模具的使用稳定性。
96.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合模组件包括:
97.水平固定座31,固定的设置在下模座2上;
98.水平伸缩部32,设置在水平固定座31上,平行正对滑块缺口槽22设置,其伸缩端指向滑块缺口槽22;
99.水平滑块33,所述下模座2上设有与滑块缺口槽22对应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块33设置在水平滑槽内,与水平伸缩部32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水平滑块33上表面设有凸起部7;
100.水平合模块34,与水平滑块33连接,随着伸缩部的伸长其滑入滑块缺口槽22内,将滑块缺口槽22封闭;所述水平合模块34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101.水平伸缩部32可以采用气缸、油缸或电缸。
102.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包括:
103.若干自锁滑槽件51,设置在滑块缺口槽22的下表面和侧面;
104.自锁滑块52,设置在滑块缺口槽22内,下表面和两个侧面分别与自锁滑槽件51接触;
105.自锁伸缩组件53,设置在下模座2上,平行于滑块缺口槽22的方向,与自锁滑块52连接;
106.自锁合模块54,与自锁滑块52连接,正对滑块缺口槽22;所述自锁合模块54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107.自锁插块55,设置在自锁滑块52正下方,末端水平的指向容置腔的正下方。
108.自锁伸缩组件53可以采用气缸、油缸或电缸。自锁插块55插入插孔6331后,将插孔6331对应的部件限制,使得斜向合模组件无法回退,实现了对其限位。
109.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对应的滑块缺口槽22的下表面设有两端贯穿的条状缺口槽221,所述条状缺口槽221下表面设有减摩板56;所述自锁滑块52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自锁插块55成l形,尾端插入安装在安装槽内,头端平行于自锁滑块52滑动方向,所述自锁插块55的头端的上表面设有倾斜的引导面551;
110.所述自锁滑块52的下表面设有凹槽521,所述凹槽521内设有顶块57,所述顶块57固定设置在凹槽521内,所述顶块57的端面与自锁插块55的尾端翼板的外板面相抵,所述顶块57位于自锁插块55和自锁伸缩组件53之间;
111.所述减摩板56的端面与斜向合模组件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112.所述顶块57的下表面与减摩板56的上板面滑动接触;
113.所述引导面551与插孔6331的内壁贴合,所述引导面551的板面垂直与斜向合模组件的合模运动方向。
114.插块成l型,并下端设置减摩板56,既可以减低滑动摩擦力,又可以对插块的变形进行约束,使得插块对插孔6331的限制更佳。
115.顶块57设置在插块的背部,防止插块相对于插孔6331扭转变形,也可以更好的对插孔6331进行限位。
116.减摩板56的端面与斜向合模组件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是为了减摩板56可以跟过的贴合插块,减少弯矩;引导面551与插孔6331的内壁贴合可以在斜向斜向合模组件受到回退力的时候将力均匀的传递到插块上,使得插块受力均匀,且变形量小,对斜向合模组件可
以更好的限位。
117.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合模组件包括:
118.斜向滑板件61,设置在活塞块缺口23的内壁;
119.两块斜向侧滑板62,相对设置在活塞块缺口23的侧壁上;
120.斜向滑块452,设置在活塞块缺口23内,表面与斜向滑板件61、两块斜向侧滑板62滑动接触;所述斜向滑块452上设有插孔6331;当斜向滑块452向容置腔合模后,正对自锁插块55;
121.斜向伸缩机构64,设置在下模座2上,正对活塞块缺口23,与斜向滑块452固接;
122.斜向合模块65,与斜向滑块452固接,位于容置腔内;所述斜向合模块65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123.滑板451件以及侧滑板451可以对斜向滑块452的滑动限位并降低摩擦;斜向伸缩机构64可以选用油缸、气缸或电缸。
124.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滑块452包括:
125.斜向连接板631,与斜向伸缩机构64连接;
126.若干斜向立柱632,垂直的设置在斜向连接板631上;
127.斜向撑块633,下表面与若干斜向立柱632固接,上表面与斜向合模块65固接,侧面与斜向滑板件61、两块斜向侧滑板62滑动接触,插孔6331设置在斜向撑块633上。
128.设置斜向立柱632,将斜向撑块633端面外露,使得可以在斜向撑板的端面连接对斜向撑块633内部进行降温的水路或者顶针的气路。
129.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伸缩机构64上设有伸缩杆66,所述伸缩杆66的一端与斜向伸缩机构64的固定端固接,另一端固定在斜向伸缩机构64的伸缩端上,所述伸缩杆66平行于斜向伸缩机构64的伸缩方向;所述伸缩杆66上外套有止回块67和止出块68,所述止回块67和止出块68间隔设置;所述斜向伸缩机构64上设有两个接触传感器69,位于伸缩杆66的一侧;所述止出块68随着斜向伸缩机构64的伸缩端的伸长与一个接触传感器69表面相抵;所述止回块67随着斜向伸缩机构64的伸缩端的缩短与另一个接触传感器69相抵。
130.在斜向伸缩机构64伸长时,伸缩杆66随着斜向伸缩机构64移动,其上的止回块67和止出块68随之移动,当止出块68与接触传感器69接触时,发出信号,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知道斜向伸缩机构64已经伸缩到预定值;同理,在斜向伸缩机构64回缩时,当止回块67与接触传感器69接触时,发出信号,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知道斜向伸缩机构64已经回缩到预定值。接触传感器69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当其与止回块67和止出块68接触时,受到的压力变化,从而发出信号。
131.本实施例中,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包括:
132.一体固定座41,与下模座2固接;
133.回退机构,设置在一体固定座41上;
134.连接座43,与回退机构的伸缩端固接,中部设有至少三个抽芯孔431;
135.滑动座44,与连接座43固接,正对下模座2的滑块缺口槽22;所述滑动座44上设有与抽芯孔431对应的穿芯孔;
136.伸缩抽芯组件,设置在连接座43上,正对抽芯孔431;
137.一体合模块46,与滑动座44连接,设有与穿芯孔对应的通道,合模后位于容置腔
内;所述一体合模块46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
138.三个抽芯件47,头端依次穿过抽芯孔431、滑动座44和合模件外伸出合模件,尾端与伸缩抽芯组件的伸缩部固接;所述抽芯件47在伸缩抽芯组件的伸缩下在合模件内伸缩。
139.将伸缩抽芯组件集成在连接座43上,当连接座43在回退机构的作用下伸缩时,抽芯件47也进行伸缩,可以做到同步运动,又可以先抽芯再回退,整体结构精简。
140.本实施例中,所述回退机构安装在一体固定座41的外侧面,所述回退机构包括:
141.若干导向柱421,垂直的设置在一体固定座41的板面上,一端与一体固定座41固接;所述导向柱421的轴线平行于滑块缺口槽22的轴线;
142.底板422,与导向柱421的另一端固接;
143.伸缩组件423,其固定部与底板422固接,位于底板422与一体固定座41之间;所述连接座43上设有与导向柱421对应的导向孔;所述连接与伸缩组件423的伸缩端固接;
144.所述伸缩抽芯组件包括:
145.两块相对间隔设置在滑板451,一端与连接座43固接,两块滑板451的相对面上设有导向滑槽4511;
146.导向滑块452,导向滑块452上设有与两个滑槽匹配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滑块452滑动的设置在设两块滑板451之间;所述导向滑块452与抽芯件47固接;
147.往复组件453,固定端设置在滑板451的另一端上,其伸缩端与导向滑块452连接。
148.导向柱421引导连接座43移动,降低其移动过程中的偏差,同时可以将连接座43尽可能的贴合下模座2,降低整个结构的占用空间。
149.滑块452在滑板451中限位滑动,使得抽芯件47在伸缩时可以保持较好的平直度。
150.往复组件453以及伸缩组件423可以采用气缸、油缸或电缸。
151.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的下表面设有与合模面11连通的进浇道13和出渣道14;一个所述水平合模组件的滑块452上设有入料座8,内部设有入料道81,所述入料道81为l形;所述入料道81与进浇道13连通。
152.本实施例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是这样使用的,按照本实施例将本装置安装好,控制伸缩组件423、水平伸缩部32、自锁伸缩组件53、斜向伸缩机构64伸长,将下模座2的容置腔的侧面和底部封堵,再将上模座1与下模座2合模;此时上模座1的卡嵌槽12与凸起部7配合,限制水平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自锁合模组件的回退,同时自锁合模组件的插块插入斜向合模组件的插孔6331中,自锁合模组件被限制回退,也使得斜向合模组件被限制回退。
153.通过入料道81注入金属液,金属液顺着进浇道13进入容置腔,流动的金属液将杂质顺着出渣道14排出,待金属液冷区。冷却后将上模座1和下模座2分离,控制水平伸缩部32、自锁伸缩组件53、斜向伸缩机构64缩短,使得水平合模块34、自锁合模块54、斜向合模块65与压铸件分离,退出容置腔;再控制往复组件453缩短,将抽芯件47与压铸件分离,抽芯件47与压铸件分离后控制伸缩组件423缩短,使得一体合模件与压铸件分离,退出容置腔。最后通过顶针等将压铸件从容置腔中顶住,取出压铸件完成压铸。
15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设有水平的合模面;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部设有模腔件,所述模腔件的水平面的四个方向分别设有滑块缺口槽,所述模腔件的底部设有斜向的活塞块缺口,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活塞块缺口同轴的倾斜的开孔;所述模腔件的上表面水平,与上模座的合模面可以无缝密封;两个水平合模组件,分别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两个缺口槽;所述水平合模组件向模腔件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封闭;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一个缺口槽;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向模腔件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封闭;自锁合模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一个缺口槽;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向模腔件移动后可以将滑块缺口槽封闭;所述自锁合模组件上设有自锁插块,所述自锁插块的指向与自锁合模组件合模时运动方向相同;斜向合模组件,所述斜向合模组件斜向的设置在下模座下方,与自锁合模组件成夹角设置,所述斜向合模组件沿活塞块缺口向模腔件移动封闭活塞块缺口;所述斜向合模组件上设有插孔,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和斜向合模组件合模后,自锁插块插入插孔内,自锁合模组件限制斜向合模组件回退;所述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的滑块上表面均设有凸起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与凸起部轮廓相同的台阶面;所述自锁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合模后,所有所述凸起部和台阶面围成一个环形凸起;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与环形凸起匹配的卡嵌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合模组件包括:水平固定座,固定的设置在下模座上;水平伸缩部,设置在水平固定座上,平行正对滑块缺口槽设置,其伸缩端指向滑块缺口槽;水平滑块,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滑块缺口槽对应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块设置在水平滑槽内,与水平伸缩部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水平滑块上表面设有凸起部;水平合模块,与水平滑块连接,随着伸缩部的伸长其滑入滑块缺口槽内,将滑块缺口槽封闭;所述水平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合模组件包括:若干自锁滑槽件,设置在滑块缺口槽的下表面和侧面;自锁滑块,设置在滑块缺口槽内,下表面和两个侧面分别与自锁滑槽件接触;自锁伸缩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平行于滑块缺口槽的方向,与自锁滑块连接;自锁合模块,与自锁滑块连接,正对滑块缺口槽;所述自锁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自锁插块,设置在自锁滑块正下方,末端水平的指向容置腔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合模组件
对应的滑块缺口槽的下表面设有两端贯穿的条状缺口槽,所述条状缺口槽下表面设有减摩板;所述自锁滑块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自锁插块成l形,尾端插入安装在安装槽内,头端平行于自锁滑块滑动方向,所述自锁插块的头端的上表面设有倾斜的引导面;所述自锁滑块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顶块,所述顶块固定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块的端面与自锁插块的尾端翼板的外板面相抵,所述顶块位于自锁插块和自锁伸缩组件之间;所述减摩板的端面与斜向合模组件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顶块的下表面与减摩板的上板面滑动接触;所述引导面与插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引导面的板面垂直与斜向合模组件的合模运动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合模组件包括:斜向滑板件,设置在活塞块缺口的内壁;两块斜向侧滑板,相对设置在活塞块缺口的侧壁上;斜向滑块,设置在活塞块缺口内,表面与斜向滑板件、两块斜向侧滑板滑动接触;所述斜向滑块上设有插孔;当斜向滑块向容置腔合模后,正对自锁插块;斜向伸缩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上,正对活塞块缺口,与斜向滑块固接;斜向合模块,与斜向滑块固接,位于容置腔内;所述斜向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滑块包括:斜向连接板,与斜向伸缩机构连接;若干斜向立柱,垂直的设置在斜向连接板上;斜向撑块,下表面与若干斜向立柱固接,上表面与斜向合模块固接,侧面与斜向滑板件、两块斜向侧滑板滑动接触,插孔设置在斜向撑块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斜向伸缩机构的固定端固接,另一端固定在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所述伸缩杆平行于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所述伸缩杆上外套有止回块和止出块,所述止回块和止出块间隔设置;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上设有两个接触传感器,位于伸缩杆的一侧;所述止出块随着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的伸长与一个接触传感器表面相抵;所述止回块随着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的缩短与另一个接触传感器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包括:一体固定座,与下模座固接;回退机构,设置在一体固定座上;连接座,与回退机构的伸缩端固接,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抽芯孔;滑动座,与连接座固接,正对下模座的滑块缺口槽;所述滑动座上设有与抽芯孔对应的穿芯孔;伸缩抽芯组件,设置在连接座上,正对抽芯孔;
一体合模块,与滑动座连接,设有与穿芯孔对应的通道,合模后位于容置腔内;所述一体合模块的外端设有与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外形结构匹配的结构面;至少一个抽芯件,头端依次穿过抽芯孔、滑动座和合模件外伸出合模件,尾端与伸缩抽芯组件的伸缩部固接;所述抽芯件在伸缩抽芯组件的伸缩下在合模件内伸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退机构安装在一体固定座的外侧面,所述回退机构包括:若干导向柱,垂直的设置在一体固定座的板面上,一端与一体固定座固接;所述导向柱的轴线平行于滑块缺口槽的轴线;底板,与导向柱的另一端固接;伸缩组件,其固定部与底板固接,位于底板与一体固定座之间;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所述连接与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固接;所述伸缩抽芯组件包括:两块相对间隔设置在滑板,一端与连接座固接,两块滑板的相对面上设有导向滑槽;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上设有与两个滑槽匹配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滑块滑动的设置在设两块滑板之间;所述导向滑块与抽芯件固接;往复组件,固定端设置在滑板的另一端上,其伸缩端与导向滑块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与合模面连通的进浇道和出渣道;一个所述水平合模组件的滑块上设有入料座,内部设有入料道,所述入料道为l形;所述入料道与进浇道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四缸发动机上箱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两个水平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自锁合模组件、斜向合模组件;两个水平合模组件、抽芯合模一体化组件、自锁合模组件水平面设置,斜向合模组件斜向设置,与自锁合模组件成一定的夹角,合模后自锁合模组件的插块插入斜向合模组件的插孔中,对斜向合模组件限位。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缸体位置与箱体面不垂直的上箱体进行压铸,且压铸过程中无需对缸体位置的合模机构进行单独的限位,还能实现合模和抽芯一体化,降低模具复杂程度,提高模具使用稳定性。提高模具使用稳定性。提高模具使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罗勇 杨森宇 潘加君 蒲钧 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4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