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黄磷生产中,大多采用磷矿石在电炉中加热,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发生分解、 还原反应,提炼得到黄磷产品,高温炉渣则直接从电炉中通过电炉的出渣口排出,各种黄磷电炉的出渣口基本相同,都是采用一段石墨电极或炭砖等炭素体安装于电炉砌体中,成为电炉内熔融磷渣的外排流道,将电炉内部的炉渣导出至存储箱中进行冷却,而现有的电炉渣口导流过程中由于炉渣温度过大,导槽容易破损,而炉渣进入至存储箱后会出现飞溅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解决现有的电炉出渣时候槽容易破损,而炉渣进入至存储箱后会出现飞溅现象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载物板、
进料斗、导料槽及收集
箱体,
所述固定架为不锈钢矩形架,且固定架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载物板的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载物板的下部设置导料槽,且导料槽的一端与收集箱体相连接,收集箱体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收集箱体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收集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上设置有开合门,开合门上部设置有把手。
6.进一步, 所述收集箱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耐火板块,收集箱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耐火板块,第二耐火板块上部设置有若干刮料。
7.进一步, 所述防护罩上部设置有弧形挡料板,且弧形挡料板上部设置有若干矩形开口,防护罩的中部设置有进料口。
8.进一步, 所述导料槽的一端通过固定孔与载物板下部的固定耳活动连接,且导料槽内部设置有冷却夹层,冷却夹层内部设置有若干弧形导流条,冷却夹层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且进料口通过进料管道与水箱相连接,出料口通过水管与外界水池相连接。
9.进一步, 所述导料槽的下部通过支撑环与地面固定连接,且导料槽的一端与收集箱体的进料口相连接。
10.进一步, 所述集箱体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支脚,且支脚至少设置有四只。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2.1、在固定架上部设置有载物板,且载物板上部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下部通过导料槽与收集箱体相连接,收集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耐火板块,用于承接上部掉下来的炉渣,而在收集箱体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能够防止炉渣飞溅出来,起到防护的作用。
13.2、在导料槽夹层内部设置有弧形导流条,能够将导入的冷却水进行环形导流,对导流槽内部进行冷却处理,提高整个导料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料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料槽底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料槽剖视图。
18.图中:1-导料槽、2-固定架、3-载物板、4-进料斗、5-支撑环、6-出料口、7-进料管道、8-收集箱体、9-支脚、10-第一耐火板块、11-防护罩、12-弧形挡料板、13-矩形开口、14-进料口、15-开合门、16-把手、17-第二耐火板块、18-弧形导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20.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21.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内、
23.外”、“底、顶”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
24.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
25.方位词并不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
26.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图4示出了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2、载物板3、进料斗4、导料槽1及收集箱体8,所述固定架2为不锈钢矩形架,且固定架2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3,载物板3的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载物板3的下部设置导料槽1,且导料槽1的一端与收集箱体8相连接,收集箱体8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收集箱体8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11,收集箱体8的一端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上设置有开合门15,开合门15上部设置有把手16;上述方案中,在固定架上部设置有载物板,且载物板上部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下部通过导料槽与收集箱体相连接,收集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耐火板块,用于承接上部掉下来的炉渣,而在收集箱体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能够防止炉渣飞溅出来,起到防护的作用。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下压板15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收集箱体8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耐火板块10,收集箱体8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耐火板块17,第二耐火板块17上部设置有若干刮料;防护罩11上部设置有弧形挡料板12,且弧形挡料板12上部设置有若干矩形开口13,防护罩11的中部设置有进料口14;收集箱体8内部第一耐火板及第二耐火板的设置用于承接炉渣,起到防护的作用,而弧形挡料板12的设置不仅能够让炉渣从进料口中进入,并能够防止炉渣飞溅,起到防护的作用。
31.实施例3:
32.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滑块16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导料槽1的一端通过固定孔与载物板3下部的固定耳活动连接,且导料槽1内部设置有冷却夹层,冷却夹层内部设置有若干弧形导流条18,冷却夹层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6,且进料口通过进料管道7与水箱相连接,出料口通过水管与外界水池相连接;导料槽1的下部通过支撑环5
与地面固定连接,且导料槽1的一端与收集箱体8的进料口相连接;集箱体8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支脚9,且支脚9至少设置有四只;在导料槽夹层内部设置有弧形导流条,能够将导入的冷却水进行环形导流,对导流槽内部进行冷却处理,提高整个导料槽的使用寿命。
33.以上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
34.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
35.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的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6.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2)、载物板(3)、进料斗(4)、导料槽(1)及收集箱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为不锈钢矩形架,且固定架(2)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3),载物板(3)的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载物板(3)的下部设置导料槽(1),且导料槽(1)的一端与收集箱体(8)相连接,收集箱体(8)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收集箱体(8)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11),收集箱体(8)的一端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上设置有开合门(15),开合门(15)上部设置有把手(16)。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体(8)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耐火板块(10),收集箱体(8)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耐火板块(17),第二耐火板块(17)上部设置有若干刮料。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1)上部设置有弧形挡料板(12),且弧形挡料板(12)上部设置有若干矩形开口(13),防护罩(11)的中部设置有进料口(14)。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1)的一端通过固定孔与载物板(3)下部的固定耳活动连接,且导料槽(1)内部设置有冷却夹层,冷却夹层内部设置有若干弧形导流条(18),冷却夹层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及出料口(6),且进料口通过进料管道(7)与水箱相连接,出料口通过水管与外界水池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1)的下部通过支撑环(5)与地面固定连接,且导料槽(1)的一端与收集箱体(8)的进料口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体(8)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支脚(9),且支脚(9)至少设置有四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炉出渣口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载物板、进料斗、导料槽及收集箱体,所述固定架为不锈钢矩形架,且固定架的上部设置有载物板,载物板的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载物板的下部设置导料槽,且导料槽的一端与收集箱体相连接,收集箱体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收集箱体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收集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上设置有开合门,开合门上部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的电炉出渣时候槽容易破损,而炉渣进入至存储箱后会出现飞溅现象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进刚 段永刚 李焰生 董丽坤 钟金奎 张田伟 陶才稳 杨彦军 金波 樊通 田飞 杨所彦 苏永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云南旭东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