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
装置。
背景技术:
2.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能从事生产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工程、安全产品设计、事故防控规律研究、危险有害因素检测、工程风险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察与管理、应急等,多渠道保障生产安全、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个人健康,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都离不开安全工程。
3.现有的安全工程设施如下缺陷:
4.现有的在高层房屋的施工中,一般会用需要使用到施工电梯来解决人员和货物上下的问题,到达后需要打开门进入楼层内部,但是现有的门一般都是一边通过铰链固定在
门框上,通过工人手动关闭,工人在使用时常常会忘记或者偷懒忘记锁紧防护门,从而容易造成货物或者人员的坠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安全隐患,且不能达到自动化开门和限位的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门不能自动化开启、限位,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货物的搬运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门框、第一门、第二门、第一
墙体、第二墙体和自动开门装置,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通过铰链呈对称方式安装在门框内,所述第一墙体安装在门框左端,所述第二墙体安装在门框右端,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设有一组,一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分别安装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
9.优选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安装板、电机和收线辊,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板顶部,所述收线辊一端通过驱动轴与电机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收线辊内缠绕有拉力线。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橡胶垫。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表面均设有观察窗和连接把手,所述连接把手与拉力线一端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顶部均设有复位器,所述复位器顶部与门框相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可以自动化对门进行开启、限位和关闭,从而可以对门进行自动化开启后,就可以十分便捷的对仓库厚重的门进行打开,且在对门打开的角度进行限位后,就可以防止门自动关闭,进一步便于工作人员在搬运货物时经过仓库门,
从而提高工作人员搬运货物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开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装置本体;2、门框;3、第一门;4、第二门;5、第一墙体;6、第二墙体;7、自动开门装置;8、观察窗;9、连接把手;10、复位器;11、安装板;12、电机;13、收线辊;14、拉力线;15、固定孔;1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门框2、第一门3、第二门4、第一墙体5、第二墙体6和自动开门装置7,所述第一门3和第二门4通过铰链呈对称方式安装在门框2内,所述第一墙体5安装在门框2左端,所述第二墙体6安装在门框2右端,所述自动开门装置7设有一组,一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7分别安装在第一墙体5和第二墙体6上;
21.所述自动开门装置7包括安装板11、电机12和收线辊13,所述电机12安装在安装板11顶部,所述收线辊13一端通过驱动轴与电机12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收线辊13内缠绕有拉力线14,自动开门装置7可以自动化的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进行打开、限位,从而就无需手动对门进行推动,进一步提高了门打开的效率,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
22.所述安装板11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安装板11底部设有橡胶垫16,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螺丝插入固定孔15内,从而来对安装板11进行安装,进一步就可以对自动开门装置7进行固定,而安装板11底部的橡胶垫16可以提高安装板11对第一墙体5和第二墙体6固定的稳定性,还可以防止螺丝松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使自动开门装置7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脱落的情况发生。
23.所述第一门3和第二门4表面均设有观察窗8和连接把手9,所述连接把手9与拉力线14一端相连接,观察窗8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后端进行观察,而连接把手9是为了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的开启,且还可以便于拉力线14的连接,从而通过自动开门装置7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进行开启。
24.所述第一门3和第二门4顶部均设有复位器10,所述复位器10顶部与门框2相连接,复位器10可以便于第一门3和第二门4复位到门框2内,从而达到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的关闭作用。
25.工作原理:作业时,工作人员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进行打开,工作人员启动第一墙体5和第二墙体6上的自动开门装置7,自动开启门装置7启东时,电机12会进行转动,电机12通过驱动端带动收线辊13进行转动,收线辊13在转动时,收线辊13内的拉力线14就会被缠绕,从而拉力线14进行收缩工作,拉力线14会对第一门3和第二门4上的连接把手9进行拉
动,从而使第一门3和第二门4进行打开,在复位时,电机12就会反转,从而收线辊13就会反转,进一步使收线辊13内的拉力线14进行放出,进一步第一门3和第二门4通过复位器10的复位力就会回到门框2内,从而使门进行关闭。
26.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本体;2、门框;3、第一门;4、第二门;5、第一墙体;6、第二墙体;7、自动开门装置;8、观察窗;9、连接把手;10、复位器;11、安装板;12、电机;13、收线辊;14、拉力线;15、固定孔;16、橡胶垫,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门不能自动化开启、限位,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货物的搬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十分便捷的对门进行自动化打开、关闭和限位,从而十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货物运输工作。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门框(2)、第一门(3)、第二门(4)、第一墙体(5)、第二墙体(6)和自动开门装置(7),所述第一门(3)和第二门(4)通过铰链呈对称方式安装在门框(2)内,所述第一墙体(5)安装在门框(2)左端,所述第二墙体(6)安装在门框(2)右端,所述自动开门装置(7)设有一组,一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7)分别安装在第一墙体(5)和第二墙体(6)上;所述自动开门装置(7)包括安装板(11)、电机(12)和收线辊(13),所述电机(12)安装在安装板(11)顶部,所述收线辊(13)一端通过驱动轴与电机(12)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收线辊(13)内缠绕有拉力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安装板(11)底部设有橡胶垫(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3)和第二门(4)表面均设有观察窗(8)和连接把手(9),所述连接把手(9)与拉力线(14)一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3)和第二门(4)顶部均设有复位器(10),所述复位器(10)顶部与门框(2)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工程防护门的连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门框、第一门、第二门、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自动开门装置,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通过铰链呈对称方式安装在门框内,所述第一墙体安装在门框左端,所述第二墙体安装在门框右端,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设有一组,一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分别安装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安装板、电机和收线辊,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板顶部,所述收线辊一端通过驱动轴与电机驱动端相连接,所述收线辊内缠绕有拉力线。该种装置可以十分便捷的对门进行自动化打开、关闭和限位,从而十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货物运输工作。作。作。
技术研发人员:
吴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吴卿
技术研发日:
2022.07.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