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沉降监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基坑,主要是指为了进行建筑的基础施工而开挖土方形成的临时性建筑,因为基坑会在施工场地开挖土方,因此为了减小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会在基坑开挖前针对地质进行检测,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检测基坑周侧的沉降,以避免出现塌方等施工事故。
3.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基坑沉降监测时,常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监测,其主要采用在基坑周侧的土体表面设置多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埋设静力水准仪,以用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不同检测点的静力水准仪进行基坑周侧不同位置的沉降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沉降过渡的情况。
4.而随着目前基建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的发展,往往存在很多基坑工程邻近既有铁路,因此对于此类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要求会相对更高,以避免出现沉降导致铁路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5.在实际基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邻近铁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有高铁、火车等交通工具通过,而此类交通工具通过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同时由于基坑邻近铁路,会使得基坑周侧的土体发生侧向的位移后才会发生塌方等。而现有技术中的静力水准仪,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因为交通公路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导致液面不稳定,使得沉降监测时极易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沉降监测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能够减小振动的影响的同时,还能够检测不同深度的侧向位移,本技术提供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及方法。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包括若干竖向分布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监测管、转动设置于监测管的监测板和设置于监测管内的传动组件;所述监测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分隔板,且所述监测管的内壁滑移连接有至少一个压力柱,所述压力柱与分隔板之间填充有可压缩流体,所述监测管设置有用于监测可压缩流体压力的监测件,若干所述监测管轴向拼接设置;监测板,设置于监测管的周侧,并用于检测位于监测管周侧土体的流动,所述监测板的转动平面垂直于监测管;传动组件,用于监测板转动时控制压力柱沿轴向滑移。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若土体发生沉降前,因为基坑的存在,会使得土体先发生侧向的位移,此后再发生沉降以及坍塌等;而在使用时,通过将多个相互拼接的监测管插设于基坑周侧监测点的土体内,以使得不同监测管对应不同深度的土体进行
监测,并在此过程中,若存在沉降,则在土体流动的过程中,会推动监测板环绕监测管朝向基坑一侧转动,然后通过传动组件推动压力柱挤压位于压力柱和分隔板之间的液体,以使得液体的压力增大,此时监测件会实时监测液体的压力,若监测管周侧的土体移动量过大,则沉降会超出预设范围,同时使得液体的压力相对过大并超出预设的压力值,以实现不同深度的沉降的监测;此外,在铁路上有交通工具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对于基坑周侧土体的流动影响相对较小,能够有效的减小振动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9.可选的,所述监测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监测板对称设置于监测管轴向的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两个监测板均朝向既有铁路设置,此时若存在沉降则会推动两个监测板转动,从而还能够通过两个监测板转动幅度不同产生的压力差异,判断监测管上两个监测板对应的两侧的土体流动差异,还能够相对精准的监测到对应监测点沉降的分布情况。
11.可选的,所述监测管的管壁对应监测板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环绕监测管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管和若干传动销,所述传动管设置于监测管内,且所述传动管外套于压力柱的一端,所述传动管的内壁开设有呈螺旋线状延伸的传动槽,所述传动销插设并滑移连接于传动槽的内壁,且所述传动销固定连接于压力柱。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土体发生移动时,会推动监测板转动,监测板同步带动传动管转动,在此过程中,会通过传动槽的内壁推动传动销沿监测管的轴向滑移,从而推动压力柱轴向滑移,以实现动力的传递的同时,使得监测板受到土体的推动而转动时会推动压力柱挤压液体。
13.可选的,所述压力柱呈阶梯轴状结构且压力柱的小端插设于传动管,所述压力柱的大端位于分隔板和所穿设的传动管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力柱能够插设于传动管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压力柱能够相对充分的压合于监测管内的液体。
15.可选的,所述传动销外套有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滚动设置于传动槽的侧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轴承能够有效的减小传动销沿传动槽侧壁滑移的阻力。
17.可选的,所述压力柱开设有限制孔,所述限制孔与压力柱的中心轴线呈偏心设置或内壁呈多棱柱装结构,所述监测管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力柱转动的限制件,所述限制件包括限制连接杆和插设并适配于限制孔的限制立柱,所述限制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限制立柱和监测管的内壁,且所述限制立柱滑移连接于限制孔的内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槽的内壁拨动传动销时,此时由于限制立柱插设于限制孔内,以使得驱使压力柱转动的转矩能够通过限制立柱和限制连接杆传递至监测管,从而达到限制压力柱相对监测管转动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分隔板和压力柱之间填充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适配于分隔板与压力柱之间空腔的内壁,且可压缩流体填充于密封管内,所述监测件设置于密封管的管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是通过液体的压力变化进行沉降的监测的,此时密封管能够有效地减小因液体渗漏导致的监测精度下降的可能性。
21.可选的,相邻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监测管的开口边沿轮廓呈齿形,且相邻两个所述相互拼接的所述监测管相向端开口边沿相互啮合,相互拼接的两个所述监测管相向端固
定连接有法兰环,且两个所述法兰环通过连接螺栓相互固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相邻两个监测管相互啮合的端部限制相邻两个监测管之间的相对转动,同时通过连接螺栓和法兰环将相邻两个监测管相互固定连接,以使得安装时多个监测板的迎土面能够相对统一的朝向同侧。
23.可选的,还包括紧固注浆管,所述紧固注浆管用于锚固于稳定岩层,且所述紧固注浆管固定连接于若干所述监测管中位于端部的监测管。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土体流动式,通过紧固注浆管将多个监测管连接于土体内,以限制监测管上的监测板被拨动时,监测管发生转动的可能性。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深基坑周侧土体设置监测点,并在监测点开挖监测孔,并将开挖监测孔的土体放置于监测孔的周侧。
26.预埋监测管:监测孔的孔底挖设至基坑底部的下侧,然后将相互拼接的监测管以及对应的监测板预埋于监测孔内,然后将监测孔周侧的土体回填。
27.监测:定期收集不同深度的监测件监测的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并输出压力值f,并针对不同深度的监测件的压力数据制作监测数据表格,并设定压力阈值α以及对应压力值允许变化范围β,若f<α
±
β或f>α
±
β,则即有基坑周侧的土体在发生侧向的沉降,存在安全风险;若f=α
±
β,则判断无沉降发生或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沉降的监测,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深度的土体位移进行监测,以能够得到不同深度对应的沉降分布情况。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于监测管两侧的监测板,能够实时观察监测管轴向的两侧对应土体的流动情况,并根据不同深度的监测管得到对应监测点不同深度的土体流动的情况,结合多个监测点的检测,还能够得到基坑周侧不同深度对应因土体流动产生的沉降分布情况;同时,在既有铁路的交通工具通过时,因为产生的振动对于土体的流动相对较小,且振动主要集中于地表,从而还能够有效的减小振动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传动组件与压力柱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紧固管和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监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监测管;10、转动环;11、分隔板;12、压力柱;121、限制孔;13、监测件;14、连接口;15、密封管;16、法兰环;161、连接螺栓;17、连接环槽;2、监测板;21、连接块;22、连接环;3、传动组件;31、传动管;310、转动环槽;311、传动槽;32、传动销;321、传动
轴承;33、限制件;331、限制连接杆;332、限制立柱;4、紧固注浆管;41、紧固管;411、连接管;42、注浆管;4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及方法。参照图1和图2,监测装置包括若干竖向分布的监测机构,以用于检测深基坑周侧不同深度的侧向沉降。
40.具体地,监测机构包括监测管1、两个监测板2以及传动组件3,若干监测机构的监测管1沿轴向依次拼接并同轴设置,以用于监测时,能够接触不同深度的土体,并针对性的作沉降监测。
41.参照图2和图3,监测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垂直于监测管1的轴向,以用于将监测管1的内腔分割为两个腔体。两个传动组件3分别设置于分隔板11分隔的两个腔体内,同时,分隔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力柱12,压力柱12滑移连接于监测管1的内壁。
42.分隔板11和压力柱12之间的空腔设置有密封管15,密封管15呈封闭结构,且密封管15与监测管1同中心轴线设置,密封管15适配于分隔板11与压力柱12之间的空腔,以使得压力柱12滑移时便会挤压密封管15,并在密封管15内填充有可压缩流体,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当然,可压缩流体也可为液压油。其中,密封管15固定连接有监测件13,以用于监测密封管15内可压缩流体被挤压时的压力变化,本技术实施例中监测件13为压力传感器。优选的,两个监测件13分别固定连接于分隔板11相对的两个板面。此外,密封管15也可为两端封闭的波纹管状结构,以使得密封管15在被压缩时具有相对充分收缩的空间。
43.参照图3和图4,监测管1轴向的两端的管壁分别开设有连接口14,连接口14环绕监测管1的中心轴线延伸设置,且连接口14的内壁沿监测管1轴向的投影呈弧形且连接口14弧形投影的弧度小于π,两个连接口14关于监测管1的中心对称设置。传动组件3包括传动管31和三个传动销32,监测管1外套于传动管31,且传动管31的外壁适配于监测管1的内壁。
44.参照图3和图4,监测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环10,传动管31的外壁开设有转动环槽310,转动环10卡设并转动设置于转动环槽310内,以使得传动管31转动连接于监测管1。同时,两个监测板2沿监测管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监测板2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穿设于连接口14并固定连接于传动管31的外壁,以使得监测板2转动时能够带动传动管31转动。
45.同时,由于监测板2会受到土体流动的影响,会存在监测板2受力的不稳定性,为了限制监测板2相对监测管1的摆动,监测板2远离连接块21一端的边沿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2,监测管1对应连接环22开设有两个连接环槽17,两个监测板2对应的连接环22一一对应卡设并转动设置于连接环槽17内,以用于限制监测板2受到土体的压力后相对监测管1发生摆动的可能性。
46.参照图3和图4,为了使得传动管31转动时,能够控制压力柱12轴向滑移,传动管3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传动槽311,传动槽311对应传动销32设置有三个。传动槽311的延伸路径呈螺旋线状,且传动槽311的延伸路径环绕传动管31的中心轴线设置且延伸路径环绕传动
管31的弧度小于π,同一监测管1上位于分隔板11两侧的传动槽311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以使得土体自监测板2的迎土面推动监测板2转动时,能够同步推动两个压力柱12相向滑移。传动销32固定连接于压力柱12的外壁,且传动销32位于传动销32内。传动销32设置有传动轴承321,具体为传动轴承321的内圈固定连接于传动销32,传动轴承321的外圈滚动设置于传动槽311的侧壁,以用于减小传动销32相对传动槽311滑移时的阻力。
47.在土体发生沉降时,土体会先发生侧向的移动,此时监测板2会在周侧土体带动下环绕监测管1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管31转动,并通过传动槽311的槽壁拨动传动销32沿监测管1的轴向滑移,以推动压力柱12轴向滑移,并在此过程中,使得密封管15内的流体被压缩的同时会使得流体的压力增大,此时可通过监测件13监测密封管15内流体的压力变化趋势,若变化的幅度过大或压力持续变大,则存在沉降过度的隐患,若压力变化的趋势平稳,则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48.参照图3和图4,此外,压力柱12呈阶梯轴状结构,且压力柱12的小端插设于传动管31内,传动销32固定连接于压力柱12小端的外壁。压力柱12的大端位于分隔板11和所穿设的传动管31之间,且压力柱12的大端适配于传动管31的内壁,以使得压力柱12能够周向滑移连接于传动管31的内壁。
49.同时,为了使得传动管31转动时,限制压力柱12跟随传动管31周向转动,监测管1内对应两个压力柱12设置有两个限制件33,两个限制件33分别位于两个压力柱12的大端相背离的一侧,以用于分别限制两个压力柱12的周向转动。
50.参照图3和图4,具体地,压力柱12的小端开设有限制孔121,限制孔121与压力柱12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或限制孔121的内壁呈多棱柱状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限制孔121为多棱柱状结构。限制孔121为沉孔且限制孔121与压力柱12同中心轴线设置。
51.限制件33包括限制连接杆331和限制立柱332,限制连接杆331设置有多个并环绕压力柱12的中心轴线设置,限制连接杆3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监测管1的内壁和限制立柱332,且限制连接杆331位于传动管31背离所在监测管1内分隔板11的一侧。限制立柱332同轴插设于限制孔121内,限制立柱332的横截面适配于限制孔121的内壁,且限制立柱332相对限制孔121的内壁轴向滑移设置,以用于限制压力柱12的周向转动。
5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监测件13设置为行程传感器,且密封管15替换为限制弹簧,限制弹簧同轴设置于监测管1内,且限制弹簧轴向的两端分贝抵接于分隔板11和压力柱12的大端。监测件13用于监测压力柱12的行程变化。
53.具体为,以开始监测时压力柱12的初始位置为行程计算点,并在施工过程中,若土体发生侧向沉降,会使得监测板2通过传动管31带动压力柱12轴向滑移,此时通过监测件13监测压力柱12轴向滑移的路径变化,若压力柱12轴向滑移的路径超出预设的阈值,则存在沉降的风险,需对深基坑周侧的土体及时做加固;同时限制弹簧能够使得压力柱12保持朝向远离分隔板11滑动的趋势,此时会使得传动轴承321始终保持抵接于传动槽311的侧壁,以优化监测件13对压力柱12轴向位移变化的敏感度,优化监测的精准度。
54.同时,在他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3包括传动管31和传动块,传动管31朝向压力柱12的一端成型有多个拨动块,拨动块沿传动管31径向的投影轮廓呈弧形,传动块固定连接于压力柱12的端部,且拨动块弧形的端面抵接于拨动块,以使得拨动块跟随传动管31转动时,能够通过推动传动块使得压力柱12轴向滑移。
55.参照图3,此外,由于在进行沉降监测时,是通过监测板2环绕监测管1的周向转动实现的,为了减小因相邻监测管1之间的相对转动,导致监测精度的下降,相邻两个相互拼接的监测管1的开口边沿轮廓呈齿形,且相邻两个监测管1的相向端开口边沿相互啮合,以用于限制相邻两个监测管1之间的相对转动。
56.同时,相邻两个监测管1的相向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法兰环16,且相邻两个监测管1相向端的法兰环16通过连接螺栓161固定连接,以使得在进行沉降监测时,相邻两个监测管1之间能够限制相对转动,减小因监测管1跟随监测板2转动而导致监测结果精度的下降。
57.参照图5和图6,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沉降监测的稳定性,多个监测管1中位于最下端的监测管1还设置有紧固注浆管4,以用于连接对应土体内的稳定岩层。
58.具体地,紧固注浆管4包括紧固管41和若干环绕紧固管41中心轴线设置的注浆管42,紧固管41用于锚固土体内的稳定岩层。同时,注浆管42固定连接于紧固管41的外壁,以用于对紧固管41周侧的土体灌注砂浆,从而限制使用时紧固管41的周向转动。
59.紧固管41的内壁呈多棱柱状结构,且紧固管41内插设有连接管411,连接管411的外壁呈阶梯轴状结构,且连接管411的小端插设并适配于紧固管41,连接管411的阶梯面抵接于紧固管41的开口边沿,以用于限制连接管411朝向紧固管41滑移。其中,连接管411的大端固定连接于若干监测管1中位于端部的监测管1,以达到限制多个监测管1周向转动的效果。
60.同时,在紧固管41与连接管411小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件43。连接件43呈管状结构且外壁适配并固定连接于紧固管41的内壁,连接件43的管壁呈中空设置,连接件43的管壁内填充有结构胶,且连接件43的管壁为采用锡纸制成。
61.在安装监测管1时,先将紧固管41通过注浆管42灌注的砂浆固定连接于土体内的稳定岩层以及土体,然后再将多个组装完成的监测管1上的连接管411的小端插设于紧固管41,并在连接管411插设于紧固管41的过程中,会使得连接件43的锡纸破碎,然后通过溢出的结构胶将连接管411粘接于紧固管41,以达到稳定连接的目的。
62.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多个相互拼接的监测管1能够接触到不同深度的土体,而在土体发生侧向位移或沉降时,会推动位于对应深度的监测板2转动,此时,会通过传动管31带动压力柱12挤压密封管15内的可压缩流体,并根据可压缩流体的被压缩程度判断从而达到沉降监测的目的。具体地,设定沉降允许范围的阈值为x,此时会推动监测板2的转动角度阈值为h,对应推动压力柱12轴向滑移的路径为l,则此时会对密封管15产生对应的压力阈值α,则可根据监测过程中压力值是否超出α,判断深基坑周侧土体的沉降程度。
63.同时,在使用时,还能够通过多个相互拼接的监测管1对深基坑周侧的土体进行分流,此时,还能够通过同一监测管1上两个监测板2转动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值差异,判断基坑周侧沉降的分布情况,以能够进一步相对精准的判断沉降分布情况。
64.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的方法。参照图7,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深基坑周侧土体设置监测点,并在监测点开挖监测孔,并将开挖监测孔的土体放置于监测孔的周侧;具体地,可采用旋挖的方式挖设监测孔。
65.预埋监测管:监测孔的孔底挖设至基坑底部的下侧,然后紧固管41通过注浆管42灌注的砂浆固定连接于监测孔的孔底,然后将相互拼接的监测管1以及对应的监测板2预埋于监测孔内,并在此过程中,使得连接管411插设于紧固管41,从而将连接管411粘接于紧固管41,待结构胶完全固化支护,将监测孔周侧的土体回填于监测孔内。
66.监测:定期收集不同深度的监测件13监测的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并输出压力值f,并针对不同深度的监测件13的压力数据制作监测数据表格,并设定压力阈值α以及对应压力值允许变化范围β,若f<α
±
β或f>α
±
β,则即有基坑周侧的土体在发生侧向的沉降,存在安全风险;若f=α
±
β,则判断无沉降发生或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67.同时,还能够根据同一监测管1对应的两个监测件13的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判断对应深度的监测管1两侧的沉降严重程度,若监测管1一侧的监测板2对应的监测数据变化幅度大于另一侧的监测板2对应的监测数据的变化幅度,则变化幅度更大的对应的监测板2一侧的土体流动相对更严重,即沉降相对更加严重。
6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竖向分布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监测管(1)、转动设置于监测管(1)的监测板(2)和设置于监测管(1)内的传动组件(3);所述监测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分隔板(11),且所述监测管(1)的内壁滑移连接有至少一个压力柱(12),所述压力柱(12)与分隔板(11)之间填充有可压缩流体,所述监测管(1)设置有用于监测可压缩流体压力的监测件(13),若干所述监测管(1)轴向拼接设置;监测板(2),设置于监测管(1)的周侧,并用于检测位于监测管(1)周侧土体的流动,所述监测板(2)的转动平面垂直于监测管(1);传动组件(3),用于监测板(2)转动时控制压力柱(12)沿轴向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监测板(2)对称设置于监测管(1)轴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1)的管壁对应监测板(2)开设有连接口(14),所述连接口(14)环绕监测管(1)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传动管(31)和若干传动销(32),所述传动管(31)设置于监测管(1)内,且所述传动管(31)外套于压力柱(12)的一端,所述传动管(31)的内壁开设有呈螺旋线状延伸的传动槽(311),所述传动销(32)插设并滑移连接于传动槽(311)的内壁,且所述传动销(32)固定连接于压力柱(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柱(12)呈阶梯轴状结构且压力柱(12)的小端插设于传动管(31),所述压力柱(12)的大端位于分隔板(11)和所穿设的传动管(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销(32)外套有传动轴承(321),所述传动轴承(321)滚动设置于传动槽(311)的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柱(12)开设有限制孔(121),所述限制孔(121)与压力柱(12)的中心轴线呈偏心设置或内壁呈多棱柱装结构,所述监测管(1)设置有用于限制压力柱(12)转动的限制件(33),所述限制件(33)包括限制连接杆(331)和插设并适配于限制孔(121)的限制立柱(332),所述限制连接杆(3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限制立柱(332)和监测管(1)的内壁,且所述限制立柱(332)滑移连接于限制孔(121)的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1)和压力柱(12)之间填充有密封管(15),所述密封管(15)适配于分隔板(11)与压力柱(12)之间空腔的内壁,且可压缩流体填充于密封管(15)内,所述监测件(13)设置于密封管(15)的管壁。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相互拼接的所述监测管(1)的开口边沿轮廓呈齿形,且相邻两个所述相互拼接的所述监测管(1)相向端开口边沿相互啮合,相互拼接的两个所述监测管(1)相向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环(16),且两个所述法兰环(16)通过连接螺栓(161)相互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注浆管(4),所述紧固注浆管(4)用于锚固于稳定岩层,且所述紧固注浆管(4)固定连接
于若干所述监测管(1)中位于端部的监测管(1)。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定位:深基坑周侧土体设置监测点,并在监测点开挖监测孔,并将开挖监测孔的土体放置于监测孔的周侧;预埋监测管:监测孔的孔底挖设至基坑底部的下侧,然后将相互拼接的监测管(1)以及对应的监测板(2)预埋于监测孔内,然后将监测孔周侧的土体回填;监测:定期收集不同深度的监测件(13)监测的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并输出压力值f,并针对不同深度的监测件(13)的压力数据制作监测数据表格,并设定压力阈值α以及对应压力值允许变化范围β,若f<α
±
β或f>α
±
β,则即有基坑周侧的土体在发生侧向的沉降,存在安全风险;若f=α
±
β,则判断无沉降发生或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沉降监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近既有铁路深基坑施工监测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若干竖向分布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监测管、转动设置于监测管的监测板和设置于监测管内的传动组件;所述监测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分隔板,且所述监测管的内壁滑移连接有至少一个压力柱,所述压力柱与分隔板之间填充有可压缩流体,所述监测管设置有用于监测可压缩流体压力的监测件,若干所述监测管轴向拼接设置;监测板,设置于监测管的周侧,并用于检测位于监测管周侧土体的流动,所述监测板的转动平面垂直于监测管;传动组件,用于监测板转动时控制压力柱沿轴向滑移。本申请在振动环境下监测不同深度的侧向沉降。动环境下监测不同深度的侧向沉降。动环境下监测不同深度的侧向沉降。


技术研发人员:

高峰 孙涛 孙水泉 王义 李莉莉 王伟华 杨安民 孟春明 李克材 夏中国 朱元剑 杨党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济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2-12-14 01:1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33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压力   内壁   基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