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
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桥梁部分部件通过预制拼装缩短施工周期,桩基浇筑后,预制
桥墩与承台上的连接钢筋拼接浇筑形成一体,或者采用插槽式连接、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等,完成两者之间的拼接;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上述连接方式均需要在连接部分进行浇筑,在冬季施工时,容易出现冻融的情况,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同时预制桥墩通过吊机悬吊摆放,需要协同多种机械设备进行矫正摆放,作业效率慢,无法准确控制桥墩的摆动,需要重复调整作业,并且多种设备同时作业增大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对所有作业人员工作经验的需求,而且在矫正后,往往无法有效对桥墩周向定位,受到外力扰动时,容易造成连接处开裂、空洞等情况出现,因此,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桥墩的矫正的效率,同时在矫正后保持桥墩稳定,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同时,防护件的设计,有效避免冻融情况的出现,保证冬季施工作业,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施工环境。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顶部设有多个倾斜的安放轨道,所述支架四周与承台预设的四点孔位连接;调节臂,多个所述调节臂沿安放轨道位移调整,并形成用于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正装置,多个所述正装置分布于支架四周的中部,且与桥墩表面接触,用于对桥墩正并辅助固定;防护件,所述防护件成对拼接完成对桥墩包覆,且与所述支架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臂包括与安放轨道连接的位移件,和与所述位移件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桥墩接触的端部位置设有引导轮。
6.优选的,所述位移件包括箱体、定位销和支板;所述箱体与安放轨道连接,并通过所述定位销与安放轨道的侧壁固定;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齿轮组,且所述齿轮组的两端设有第一
螺纹杆;所述支板两端与第一螺纹杆为螺纹连接,且中部设有推杆。
7.优选的,所述推杆与支板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且所述推杆两侧设有与支板滑动连接的柱体。
8.优选的,所述防护件的壁体由外至内依次设有保护层、隔热层、中空的支撑层和加热层。
9.优选的,所述正装置包括驱动轨道,与驱动轨道连接的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的夹持部;所述安装部中部设有可分离的传动部。
10.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成对布置的对接件,和与所述对接件连接的第三螺纹杆;所述对接件与第三螺纹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对接件包括基体,和与所述基体连接的止动部,所述止动部与基体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基体表面设有磁铁。
11.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组装板、导向杆和固定架;所述组装板与安装部螺钉连接;所述导向杆与组装板滑动连接,且中部设有第四螺纹杆;所述固定架与第四螺纹杆连接,所述固定架中部设有四点布置的弹性爪手,且所述弹性爪手两侧设有滚轮。
12.优选的,所述第四螺纹杆内部设有二级稳定件;所述二级稳定件包括对接头和转动套;沿所述对接头的圆周方向交错设有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与第四螺纹杆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内设有第三弹簧,且设有与所述第二沉槽连接的导块。
13.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四点定位在承台浇筑时或浇筑后,安放与所述支架连接的钢筋,并对所述支架组装;s2,根据桥墩的形状和规格,对各个所述调节臂的位置进行调整,形成供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s3,利用吊机对预制的桥墩悬吊,底部通过限位通道,并适当调整吊机悬挂位置,初步调整桥墩的竖直度;s4,分别调整正装置与桥墩的外壁接触,对桥墩倾斜度检测,并确定倾斜方向;s5,调整与倾斜方向垂直的正装置,使其跟随桥墩位移并辅助定位,调整与倾斜方向同向的正装置,并配合调节臂上方位置调整,推动桥墩至完全竖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多个调节臂安装在安放轨道内,形成用于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在桥墩进入后,将桥墩限制在区域空间内,同时依靠改变吊机位置,可以初步完成桥墩的矫正作业,并且改变各个调节臂在安放通道内的位置,适应不同规格、形状的桥墩要求,提高适用性;2、通过控制正装置完成对桥墩端部倾斜角度的调整,调整方便,并且调整过程中,其中一组正装置可以对桥墩辅助限位,并跟随另一组正装置配合位移,提高矫正效率,而且配合调节臂,可以在承台与桥墩浇筑时,保证桥墩的稳定,起到稳固支撑;3、冬季施工时,在桥墩与承台浇筑后,安装防护件对连接处防护,有效避免冻融的情况出现,有效保护浇筑部分的施工作业质量;4、通过支架与承台连接,实现对调节臂、正装置和防护件的部件安装,整体采用组合安装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拆卸,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性;5、正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传动状态或分离滑动的状态,从而通过两组不同状态的正装置,完成对桥墩的矫正作业,保证对接时的定位准确性;6、本装置的使用,有效保证了施工作业时对桥墩的支撑定位,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对人员经验的要求,并且防护件可以满足冬季施工的需求,整体施工不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预先安排施工进度,提高企业对整体施工周期的把控。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图2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调节臂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位移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推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夹持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夹持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弹性爪手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第四螺纹杆部件图;图11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第四螺纹杆全剖示意图;图12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对接头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转动套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传动部结构示意图;图15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传动部正视图;图16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基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防护件第一形态演示图;图18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防护件第二形态演示图;图19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防护件壁体剖视图;图20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支撑状态演示图;图21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的固定杆示意图。
16.图中:1、支架;2、调节臂;3、正装置;4、防护件;5、第二螺纹杆;6、夹持部;7、传动部;8、对接头;9、转动套;101、安放轨道;201、位移件;202、支撑臂;203、引导轮;204、箱体;205、定位销;206、支板;207、齿轮组;208、第一螺纹杆;209、推杆;301、驱动轨道;302、安装部;401、保护层;402、隔热层;403、支撑层;404、加热层;501、柱体;601、组装板;602、导向杆;603、固定架;604、第四螺纹杆;605、弹性爪手;606、滚轮;607、二级稳定件;701、对接件;702、第三螺纹杆;703、第一弹簧;704、基体;705、止动部;706、第二弹簧;707、磁铁;801、第一沉槽;802、第二沉槽;901、第三弹簧;902、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1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1所示,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设有多个倾斜的安放轨道101,支架1四周与承台预设的四点孔位连接;调节臂2,多个调节臂2沿安放轨道101位移调整,并形成用于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正装置3,多个正装置3分布于支架1四周的中部,且与桥墩表面接触,用于对桥墩正并辅
助固定;防护件4,防护件4成对拼接完成对桥墩包覆,且一侧与支架1连接;支架1与承台四点孔位内的钢筋连接固定,使支架1的中心与桥墩的安装位置的中心重合,随后将调节臂2依次安装至各个安放轨道101内,同时将正装置3安装至支架1的中下部,等待后续正和支撑,随后根据预制桥墩的规格和形状,调整各个调节臂2的位置,形成供桥墩底端进入的限位通道,然后利用吊机对桥墩顶端固定并悬吊至限位通道上方,随后放下桥墩,桥墩在重力作用以及吊机悬吊位置的调整下,进入限位通道内,实现初步定位,并且进入后的桥墩在调节臂1支撑的作用,只能朝向x、y两个方位,方便后续正,提高施工效率,根据检测的倾斜度,依靠正装置3对桥墩正,然后进行浇筑即可,根据情况可以选择加装防护件4,有效避免冻融情况的出现,通过整体配合,有效提高桥墩放置过程中的施工效率,提高对接的精准度,同时减少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参与,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经验的要求,并且在浇筑过程中,整体还可对桥墩周向有效定位,避免受外来因素影响,保证了成品质量;支架1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可以为可拆卸的结构,如用螺钉连接固定,方便支架1与承台进行安装。
19.结合图2-5所示,调节臂2包括与安放轨道101连接的位移件201,和与位移件20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臂202;支撑臂202与桥墩接触的端部位置设有引导轮203;通过将位移件201与安放轨道101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并放入支撑臂202,完成整体的组装固定,依靠位移件201实现对支撑臂202的位置调整,通过改变支撑臂202的相对位置,可以形成不同宽度的限位通道,从而满足不同规格和形状的桥墩使用,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而支撑臂202端部引导轮203的设计,方便桥墩底部进入限位通道内,以及保证进入后向下位移的流畅性,减少摩擦的产生,从而也可以保护桥墩表面,避免出现划痕;其中,支撑臂202的两侧和位移件201的两侧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滑块结构,而安放轨道101内具有与滑块结构相配合的滑槽结构,通过滑槽结构与滑块结构滑动连接,实现支撑臂202的定位和滑动连接的需求;优选的实施例,位移件201包括箱体204、定位销205和支板206;箱体204与安放轨道101连接,并通过定位销205与安放轨道101的侧壁固定;箱体204内部设有齿轮组207,且齿轮组207的两端设有第一螺纹杆208;支板206两端与第一螺纹杆208为螺纹连接,且中部设有推杆209;通过定位销205贯穿安放轨道101和箱体204的侧壁,配合滑块结构和滑槽结构完成自身定位,在需要对支撑臂202位置调整时,转动齿轮组207,齿轮组207带动第一螺纹杆208旋转,并推动支板206上的推杆209前移,完成调整动作,并且在调整后,依靠螺纹自锁完成定位,保证调整后的定位准确,同时箱体204与安放轨道101通过定位销205插拔固定,安装拆卸方便,提高组装效率;其中,沿安放轨道10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一通孔,通过改变箱体204与不同位置的第一通孔连接,可以初步调整安放位置,从而在位移件201自身调节行程一定的情况下,增大调整范围,提高使用性;其中,支撑臂202采用中空的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减轻自身重力,同时减少材质的使用,节省生产成本;优选的实施例,推杆209与支板206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5,且推杆209两侧设有与支板206滑动连接的柱体501;为了满足精度的调整需要,通过推杆209与支板206滑动连接,并依靠第二螺纹杆5完成调整,而两侧的柱体501进行导向定位,可以在第一螺纹杆208对推
杆209调整后,利用第二螺纹杆5完成对推杆209小范围的精度调整需求,从而提高尺寸的精确度,保证施工作业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在后期配合正装置,对桥墩的倾斜度同时作业调整。
20.结合图17-19所示,防护件4的壁体由外至内依次设有保护层401、隔热层402、中空的支撑层403和加热层404;保护层401为防护件4外壳,其材质可以用铁制作,隔热层402采用保温材质制作,如聚氨酯泡沫,而中空的支撑层403,起到对加热层404的支撑,同时中空的结构,也起到了隔热保温的作用,并减轻自身重量,加热层404中安装电加热管路,通过升温保证防护件4内的温度稳定,从而减少冻融情况的出现,配合支撑层403和隔热层402,减少热量的损失,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根据桥墩的形状和规格可以制作不同的防护件4,如矩形、圆形或键形等,同时防护件4与支架1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如利用杆件配合螺母,依靠螺纹连接实现与支架1的连接,并且杆件端部与防护件4的表面同样为螺纹连接,大大提高整体安装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防护件4,满足施工需求;其中,加热层404内的加热管处,指向桥墩表面的方向,设置多个与加热管接触或非接触的传导块,通过传导块将加热管散发的温度快速传导至内部空间内,提高升温速度,传导块采用导热优良的铜或铝制作。
21.结合图6-16所示,正装置3包括驱动轨道301,与驱动轨道301连接的安装部302,和与安装部302可拆卸连接的夹持部6;安装部302中部设有可分离的传动部7;通过传导,7与驱动轨道301连接,在驱动轨道301工作时,带动安装部302沿驱动轨道301进行位移,从而可以调整夹持部6相对于桥墩表面的位置,然后利用夹持部6完成与桥墩表面的接触,实现对桥墩的定位,并且依靠四组正装置3,可以满足圆形、矩形或键形的桥墩固定需求,同时四组协同作业过程中,配合可分离的传动部可以使其中两组跟随位移,保持对桥墩的稳定支撑,避免在调整桥墩时,再次出现其它方向的倾斜,整体的矫正过程中,简单方便,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对作业设备数量需求,无需协同作业,从而也降低了施工技术的难度;驱动轨道301采用上、下布置的光杆和中部布置的螺纹驱动杆组成,用于支撑和传导作业;优选的实施例,传动部7包括成对布置的对接件701,和与对接件701连接的第三螺纹杆702;对接件701与第三螺纹杆70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703;对接件701包括基体704,和与基体704连接的止动部705,止动部705与基体70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06,且基体704表面设有磁铁707;上、下成对布置的对接件701,依靠第三螺纹杆702带动,实现与驱动轨道301中部螺纹驱动杆的分离,从而改变整体的运动状态为跟随移动状态,而不靠螺纹驱动杆推动,同时两者连接处第一弹簧703的安装,通过第一弹簧703的弹力对两个对接件701施加预紧推力,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两个相对的基体704中部具有螺纹,在对接后可以实现与螺纹驱动杆的连接和传动,同时基体704表面设置的多个磁铁707在接触后磁力吸附,提高基体704对接后连接的可靠性,而上方止动部705,则可以在分离后与光杆接触,依靠摩擦完成对桥墩的辅助定位,从而提高矫正过程中的平稳性;其中,止动部705圆弧位置材质可以添加橡胶制作的摩擦层,用来提高与光杆接触后的摩擦阻力,而第二弹簧706的设计,则便于两个基体704对接时,利用第二弹簧706的弹力快速完成与螺纹驱动杆的对接(由于安装部302移动过程中,可能造成基体704上的螺纹与螺纹驱动杆上的螺纹错位无法第一时间对
接,此时,转动螺纹驱动杆,在第二弹簧706推动的作用下实现自动正对接);优选的实施例,夹持部6包括组装板601、导向杆602和固定架603;组装板601与安装部302螺钉连接;导向杆602与组装板601滑动连接,且中部设有第四螺纹杆604;固定架603与第四螺纹杆604连接,固定架603中部设有四点布置的弹性爪手605,且弹性爪手605两侧设有滚轮606;夹持部6通过组装板601与安装部302进行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安装,利用第四螺纹杆604转动,两侧的导向杆602滑动支撑,完成对固定架603位置的调整,从而推动弹性爪手605与桥墩表面接触,实现对桥墩的定位,并且可以继续转动第四螺纹杆604,推动桥墩位移,完成桥墩垂直度的矫正;其中,弹性爪手605两侧的滚轮606在与桥墩表面接触后,在对弹性爪手605压缩变形过程中,降低了与桥墩接触的摩擦力,提高弹性爪手605的使用寿命,同时弹性爪手605采用上、下、左、右四个点位的布置,提高了与桥墩接触后的固定可靠,满足圆弧表面和平面的固定需求;其中,弹性爪手605自身可以采用弹簧钢进行制作,在受力到达指定强度时,通过自身形变更好的与桥墩表面接触,同时弹性爪手605的表面为圆弧状,更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桥墩接触;优选的实施例,第四螺纹杆604内部设有二级稳定件607;二级稳定件607包括对接头8和转动套9;沿对接头8的圆周方向交错设有第一沉槽801和第二沉槽802,第一沉槽801与第四螺纹杆604滑动连接;转动套9内设有第三弹簧901,且设有与第二沉槽802连接的导块902;为了便于对桥墩倾斜度正方向另一侧的支撑定位,通过旋转第四螺纹杆604内部的转动套9至一定角度,使转动套9上的导块902与第二沉槽802的位置重合,解除对对接头8的刚性限制,从而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对当前对接头8压缩,并利用第三弹簧901的弹力辅助对桥墩支撑,提高矫正是的便利性,从而实现单人调整操作,进一步减少施工成本。
22.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四点定位在承台浇筑时或浇筑后,安放与所述支架1连接的钢筋,并对所述支架1组装;s2,根据桥墩的形状和规格,对各个所述调节臂2的位置进行调整,形成供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s3,利用吊机对预制的桥墩悬吊,底部通过限位通道,并适当调整吊机悬挂位置,初步调整桥墩的竖直度;s4,分别调整正装置3与桥墩的外壁接触,对桥墩倾斜度检测,并确定倾斜方向;s5,调整与倾斜方向垂直的正装置3,使其跟随桥墩位移并辅助定位,调整与倾斜方向同向的正装置3,并配合调节臂2上方位置调整,推动桥墩至完全竖直。
23.结合图20和图21所示,支架1上方部位可以设置多个第二通孔,并设置对应的固定杆与第二通孔连接,通过固定杆与桥墩表面接触,提高对桥墩周向的支撑,保证桥墩与承台浇筑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不同位置的第二通孔安装对应的固定杆,实现多点位支撑,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还可以在整体施工完整后,为了保证桥墩的稳定性,提高对地质灾害的抵抗能力,布置多个固定杆配合调节臂支撑,并拆除正装置3,和调节臂2中的位移件201,将支撑臂202与安放轨道101焊接固定,保持长期的使用,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24.结合图1-21所示,结合整体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在承台以桥墩的对接中心为基点,以支架1矩形结构的尺寸中点,分别在承台的四个点设置与支架连接的钢筋,完成支架1的固定,并对支架1上调节臂2和正装置3进行组装;安装后,工作人员根据桥墩的形状和具体的尺寸,对各个调节臂2的位置进行调整,如桥墩为圆形时,四个调节臂2的位置相同,而为长方形时,则相对位置分为两组调整即可,调整时,转动齿轮组207,通过推杆209推动支撑臂202位移到指定距离,并依靠第二螺纹杆5进行小范围的精度调整,所形成的限位通道保证与桥墩表面紧密接触,保证定位精度;吊机悬吊桥墩,并使桥墩底端进入限位通道,在桥墩自身重力,以及对吊机悬吊位置的调整,配合支撑臂202端部的引导轮203,方便桥墩进入,同时桥墩进入后,利用四周四点定位,完成初步限位矫正,从而控制桥墩的倾斜方向在x或y方向,便于后期矫正;工作人员对桥墩的倾斜方向和倾斜度进行检测,从而规划后期矫正作业;将四个正装置3,相对的两个为一组,分别分为活动调整组和从动限位组,其中,活动调整组与倾斜方向同向,而从而限位组则与倾斜方向垂直,通过分别转动第四螺纹杆604推动弹性爪手605与桥墩表面接触,实现定位,并解除对从动限位组内的正装置3的限位,即转动第三螺纹杆702,带动上、下布置的两个基体704与螺纹驱动杆脱离接触,并推动止动部705与光杆连接,实现摩擦接触;而活动调整组则的两个正装置3中,其中一个旋转转动套9,使导块902与对接头8上的第二沉槽802对齐,解除对接头8的限位,并转动另一个正装置3,推动桥墩位移正,正过程中,对接头8对第三弹簧901进行压缩,而从动限位组则跟随桥墩从动位移,保证桥墩侧向的限位,单人即可完成整体的施工操作,并且在竖直正后,桥墩轴心与承台的连接中心有偏差时,可以通过同步调整调节臂2和正装置3,实现位移调整,操作简单。
25.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调节臂2对桥墩引导,并配合正装置3进行整体矫正,能够大幅度提升桥墩正的效率,无需采用多种设备协同作业,或者搭设固定架进行桥墩限位,降低了施工成本和作业人员的经验要求,而且在矫正过程中,单人也能完成操作,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整体操作较为简单,配合支架1对桥墩四周形成支撑,不存在作业风险,大大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6.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多个倾斜的安放轨道(101),所述支架(1)四周与承台预设的四点孔位连接;调节臂(2),多个所述调节臂(2)沿安放轨道(101)位移调整,并形成用于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正装置(3),多个所述正装置(3)分布于支架(1)四周的中部,且与桥墩表面接触,用于对桥墩正并辅助固定;防护件(4),所述防护件(4)成对拼接完成对桥墩包覆,且与所述支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2)包括与安放轨道(101)连接的位移件(201),和与所述位移件(20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臂(202);所述支撑臂(202)与桥墩接触的端部位置设有引导轮(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件(201)包括箱体(204)、定位销(205)和支板(206);所述箱体(204)与安放轨道(101)连接,并通过所述定位销(205)与安放轨道(101)的侧壁固定;所述箱体(204)内部设有齿轮组(207),且所述齿轮组(207)的两端设有第一螺纹杆(208);所述支板(206)两端与第一螺纹杆(208)为螺纹连接,且中部设有推杆(2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09)与支板(206)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5),且所述推杆(209)两侧设有与支板(206)滑动连接的柱体(5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4)的壁体由外至内依次设有保护层(401)、隔热层(402)、中空的支撑层(403)和加热层(4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装置(3)包括驱动轨道(301),与驱动轨道(301)连接的安装部(302),和与所述安装部(302)可拆卸连接的夹持部(6);所述安装部(302)中部设有可分离的传动部(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7)包括成对布置的对接件(701),和与所述对接件(701)连接的第三螺纹杆(702);所述对接件(701)与第三螺纹杆(70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簧(703);所述对接件(701)包括基体(704),和与所述基体(704)连接的止动部(705),所述止动部(705)与基体(70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06),且所述基体(704)表面设有磁铁(707)。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6)包括组装板(601)、导向杆(602)和固定架(603);所述组装板(601)与安装部(302)螺钉连接;所述导向杆(602)与组装板(601)滑动连接,且中部设有第四螺纹杆(604);所述固定架(603)与第四螺纹杆(604)连接,所述固定架(603)中部设有四点布置的弹性爪手(605),且所述弹性爪手(605)两侧设有滚轮(60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螺纹杆(604)内部设有二级稳定件(607);所述二级稳定件(607)包括对接头(8)和转动套(9);沿所述对接头(8)的圆周方向交错设有第一沉槽(801)和第二沉槽(802),所述第一沉槽(801)与第四螺纹杆(604)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9)内设有第三弹簧(901),且设有与所述第二沉槽(802)连接的导块(90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四点定位在承台浇筑时或浇筑后,安放与所述支架(1)连接的钢筋,并对所述支架(1)组装;s2,根据桥墩的形状和规格,对各个所述调节臂(2)的位置进行调整,形成供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s3,利用吊机对预制的桥墩悬吊,底部通过限位通道,并适当调整吊机悬挂位置,初步调整桥墩的竖直度;s4,分别调整正装置(3)与桥墩的外壁接触,对桥墩倾斜度检测,并确定倾斜方向;s5,调整与倾斜方向垂直的正装置(3),使其跟随桥墩位移并辅助定位,调整与倾斜方向同向的正装置(3),并配合调节臂(2)上方位置调整,推动桥墩至完全竖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多个倾斜的安放轨道,所述支架四周与承台预设的四点孔位连接;调节臂,多个所述调节臂沿安放轨道位移调整,并形成用于桥墩通过的限位通道;正装置,多个所述正装置分布于支架四周的中部,且与桥墩表面接触,用于对桥墩正并辅助固定;防护件,所述防护件成对拼接完成对桥墩包覆,且与所述支架连接;提供了一种桥梁桩基抗冻融加固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桥墩的矫正的效率,同时在矫正后保持桥墩稳定,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同时,防护件的设计,有效避免冻融情况的出现,保证冬季施工作业,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施工环境。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施工环境。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施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
侯圆 薛超 范杰林 王勇 鲁成勃 李钢 惠小记 魏威 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6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