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户外露营文化的兴起,户外安全燃烧的柴火炉成了户外众多必不可少的产品(本公司有研发多款户外柴火炉),但是柴火炉的主要功能是观火、取暖、做饭,但是取暖功能无法做到长续航燃烧。所以人们就想到利用环保的生物颗粒材料代替木柴做长续航的燃烧(市场上有该类产品和设备),本公司也参考大量国内外的资料和实样测试,发现市场上现有的产品都存在燃烧过程中卡料,返烟而导致熄火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燃烧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卡料、不返烟的生物颗粒燃烧器。
4.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包括料口,料口下方连接有料喉,料喉下方连接有与料喉连通的燃烧室;料喉包括料喉外腔和料喉内腔,料喉外腔的侧壁上部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料喉外腔的侧壁下部开设有通槽,料喉外部设置有止料门,止料门下端开设有若干止料门通气孔;止料门滑动穿设于通槽内用于封堵或打开料喉内腔的下端;当止料门通气孔位于料喉外腔下侧时,止料门通气孔使料喉外腔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底部设置有中空托板,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托架,燃烧托架架设于中空托板上,燃烧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点火孔,燃烧室外侧设置有点火封门。
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料喉内腔的侧壁下端开设有梳状进风口。
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料喉内腔下端呈v型。
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料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止料门分别设置于料喉外部的两侧。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料门上端转动连接有止料门手柄,止料门手柄转动连接于料喉外腔的外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托架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水平部,中间部呈倒v型。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封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点火封门分别设置于燃烧室外部的两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封门与燃烧室外部转动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封门上设置有把手。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包括料口,料口下方连接有料喉,料喉下方连接有与料喉连通的燃烧室;通过在料喉外腔的侧壁上部开设进风孔,并在料喉外部的止料门下端开设止料门通气孔,当向外打开止料门,燃料从料口经料喉落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托架上,打开点火封门,通过燃烧室侧壁上的点火孔点火并关上点火封门后,可以实现空气从
进风孔从上往下经过料喉外腔并通过止料门通气孔流入燃烧室,保证生物颗粒的充分燃烧,从而防止生物颗粒非充分燃烧向料口处返烟导致的熄火问题。另外,通过在料喉内腔的侧壁下端开设梳状进风口,当需要更长时间的续航燃烧时,关闭一边止料门,空气会从梳状进风口继续进入燃烧室,实现生物颗粒的持续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颗粒燃烧器的结构设置合理,不卡料、不返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燃烧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止料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料喉内腔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燃烧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燃烧器应用于柴火炉中的示意图。
21.其中,料口1,料喉外腔2,料喉内腔3,进风孔4,通槽5,止料门6,止料门通气孔7;燃烧托架8,中空托板9,点火孔10,点火封门11;梳状进风口12,止料门手柄13,中间部14,水平部15,把手16;柴火炉17,装料仓18,烟囱19,燃烧室2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产品或装置中部件的具体方位的限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包括料口1,料口1下方连接有料喉,料喉下方连接有与料喉连通的燃烧室20;料喉包括料喉外腔2和料喉内腔3,料喉外腔2的侧壁上部开设有若干进风孔4,料喉外腔2的侧壁下部开设有通槽5,料喉外部设置有止料门6,止料门6下端开设有若干止料门通气孔7;止料门6滑动穿设于通槽5内用于封堵或打开料喉内腔3下端;当止料门通气孔7位于料喉外腔2下侧时,止料门通气孔7使料喉外腔2
与燃烧室20连通;燃烧室20底部设置有中空托板9,燃烧室20内设置有燃烧托架8,燃烧托架8架设于中空托板9上,燃烧室20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点火孔10,燃烧室20外侧设置有点火封门11。
26.具体地,若干进风孔4可以是一个在料喉外腔2的侧壁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孔,也可以是在料喉外腔2的侧壁上部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孔;具体地,若干止料门通气孔7可以是一个在止料门6的下端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孔,也可以是在止料门6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孔;若干点火孔10可以是一个设置在燃烧室20的侧壁上的孔,也可以是多个设置在燃烧室20的侧壁上的孔。
27.本技术的生物颗粒燃烧器,通过在料喉外腔2的侧壁上部开设进风孔4,并在料喉外部的止料门6下端开设止料门通气孔7,当向外打开止料门6,燃料从料口1经料喉落在燃烧室20内的燃烧托架8上,打开点火封门11,利用喷火等点火工具通过燃烧室20侧壁上的点火孔10点火并关上点火封门11后,可以实现空气从进风孔4从上往下经过料喉外腔2并通过止料门通气孔7流入燃烧室20,保证生物颗粒的充分燃烧,从而防止生物颗粒非充分燃烧向料口1处返烟导致的熄火问题。
28.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料喉内腔3的侧壁下端设置有梳状进风口12。
29.由此,当需要更长时间的续航燃烧时,关闭一边止料门6,空气会从梳状进风口12继续进入燃烧室20,实现生物颗粒的持续充分燃烧。
30.优选地,如图3、5所示,所述料喉内腔3下端呈v型;所述止料门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止料门6分别设置于料喉外部的两侧;所述止料门6上端转动连接有止料门手柄13,止料门手柄13转动连接料喉外腔2的外部。
31.由此,两个止料门6配合v型的料喉内腔3下端,可以实现对料喉内腔3的封堵,从而阻止生物颗粒继续向下落入燃烧室20,同时能保证空气的进入,保证燃烧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在止料门6上端转动连接止料门手柄13,止料门手柄13转动连接料喉外腔2的外部,方便对止料门6的操作。
32.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燃烧托架8包括中间部14和位于中间部14两侧的水平部15,中间部14呈倒v型。
33.可以理解的是,燃烧托架8是镂空的结构,燃烧时火焰朝下蔓延,由此,通过燃烧托架8结构的设置,增大了燃料在燃烧托架8上的铺设面积,从而方便点火和生物颗粒的充分燃烧。
34.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封门1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点火封门11分别设置于燃烧室20外部的两侧。
35.由此,通过将点火封门11设置为两个,便于对位于燃料托架中间部14两侧的生物颗粒进行点火。
36.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封门11与燃烧室20外部转动连接;所述点火封门11上设置有把手16。
37.由此,方便用户对点火封门11的操作,保证用户的安全。
38.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应用于柴火炉17中的示意图,本技术的生物颗粒燃烧器下端安装于柴火炉17一侧上方,生物颗粒燃烧器上方连接装料仓18,柴火炉17另一侧上方连接有烟囱19,生物颗粒燃烧时从燃烧室20冲出的火焰冲向柴火炉17内部,燃
烧的烟雾通过烟囱19被抽出。
39.本技术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包括料口1,料口1下方连接有料喉,料喉下方连接有与料喉连通的燃烧室20;通过在料喉外腔2的侧壁上部开设进风孔4,并在料喉外部的止料门6下端开设止料门通气孔7,使用时,向外打开止料门6,燃料从料口1经料喉落在燃烧室20内的燃烧托架8上,通过燃烧室20侧壁上的点火孔10点火并关上点火封门11后,可以实现空气从进风孔4从上往下经过料喉外腔2并通过止料门通气孔7流入燃烧室20,保证生物颗粒的充分燃烧,从而防止生物颗粒非充分燃烧向料口1处返烟导致的熄火问题。另外,通过在料喉内腔3的侧壁下端开设梳状进风口12,当需要更长时间的续航燃烧时,关闭一边止料门6,空气会从梳状进风口12继续进入燃烧室20,实现生物颗粒的持续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颗粒燃烧器的结构设置合理,不卡料、不返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口,料口下方连接有料喉,料喉下方连接有与料喉连通的燃烧室;料喉包括料喉外腔和料喉内腔,料喉外腔的侧壁上部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料喉外腔的侧壁下部开设有通槽,料喉外部设置有止料门,止料门下端开设有若干止料门通气孔;止料门滑动穿设于通槽内用于封堵或打开料喉内腔的下端;当止料门通气孔位于料喉外腔下侧时,止料门通气孔使料喉外腔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底部设置有中空托板,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托架,燃烧托架架设于中空托板上,燃烧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点火孔,燃烧室外侧设置有点火封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喉内腔的侧壁下端开设有梳状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喉内腔下端呈v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料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止料门分别设置于料喉外部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料门上端转动连接有止料门手柄,止料门手柄转动连接于料喉外腔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托架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水平部,中间部呈倒v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封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点火封门分别设置于燃烧室外部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封门与燃烧室外部转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封门上设置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颗粒燃烧器,包括料口,料口下方连接有料喉,料喉下方连接有与料喉连通的燃烧室;通过在料喉外腔的侧壁上部开设进风孔,并在料喉外部的止料门下端开设止料门通气孔,当向外打开止料门,燃料从料口经料喉落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托架上,打开点火封门,通过燃烧室侧壁上的点火孔点火并关上点火封门后,可以实现空气从进风孔从上往下经过料喉外腔并通过止料门通气孔流入燃烧室,保证生物颗粒的充分燃烧,从而防止生物颗粒非充分燃烧向料口处返烟导致的熄火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颗粒燃烧器的结构设置合理,不卡料、不返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

叶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惠州市野人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7

技术公布日:

2022/9/5

本文发布于:2022-12-13 14:2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330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燃烧室   侧壁   颗粒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