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
布料粘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粘合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制衣行业中,通常包括衬料以及布料,由于一些布料本身材质原因,在穿衣服时会造成刺肤现象,所以为了解决该现象,通常会在布料上再粘合一层衬料,衬料与布料的粘合方式通常为事先裁剪好布料以及衬料,将布料和衬料裁剪成相同面积以及相同形状,再把上述两个料子叠放重合设置,放进自动粘衬机上,经过自动粘衬机的粘合动作,将布料与衬料粘合。
3.但由于布料与衬料在粘合过程中无法完全对齐,导致布料在粘合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搬运到其他地方进行裁边,费时费力,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粘合机,通过转动辊的切刀对布料进行裁边,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布料粘合机,包括粘合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机主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辊、切刀和配合块,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突出块,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突出块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辊水平设置,所述切刀和配合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刀分别设于转动辊的两端,所述切刀为环状,所述配合块位于切刀的下方,所述配合块的两端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上开设有辅助斜面,所述配合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位置与切刀相对应。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粘合完成后移动到固定架的转动辊下方,沿着辅助块的辅助斜面移动到配合块上,转动辊转动的过程中切刀对配合块上的布料进行切割,对布料进行裁边。
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块、压辊、连接块和弹簧,所述固定块设于配合块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空槽,所述连接块设于空槽内,所述压辊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弹簧设于空槽的上端,所述弹簧与连接块相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切割前压辊压在布料上,避免切割过程中布料位置偏移导致切割出现偏差造成浪费。
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的外侧设置有废料收集机构。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废料方便处理。
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桶、
导向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于辅助块的一侧,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架外侧设置有突出架,所述收集桶设于突出架上,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收集桶相接触。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切割出的废料沿着导向板移动到收集桶内进行收集,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
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杆与机架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可带动导向板调整角度。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调整导向板的导向角度,避免废料掉落到地面上。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含义:1、粘合机主体;2、固定架;3、转动辊;4、切刀;5、配合块;6、突出块;7、辅助块;8、固定块;9、压辊;10、连接块;11、弹簧;12、收集桶;13、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以下参考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布料粘合机,包括粘合机主体1。粘合机主体1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上设置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辊3、切刀4和配合块5。固定架2的两侧设置有突出块6,转动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突出块6旋转连接。转动辊3水平设置。切刀4和配合块5均为两个,两个切刀4分别设于转动辊3的两端,切刀4为环状。配合块5位于切刀4的下方,配合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切槽,切槽的位置与切刀4相对应,通过配合块5的切槽与切刀4相配合对布料进行裁边。配合块5的两端设置有辅助块7,辅助块7上开设有辅助斜面,辅助块7用于对布料起到导向效果,使布料移动到配合块5上进行切割。
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转动辊3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固定块8、压辊9、连接块10和弹簧11。固定块8设于配合块5的一侧,固定块8上开设有空槽。连接块10设于空槽内。压辊9与连接块10相连接,弹簧11设于空槽的上端,弹簧11与连接块10相连接。布料切割前压辊9压在布料上,弹簧11用于限制压辊9的位置,使压辊9与布料保持接触,避免切割过程中布料位置偏移导致切割出现偏差造成浪费。
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切刀4的外侧设置有废料收集机构,废料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桶12、导向板13和连接杆。连接杆竖直设于辅助块7的一侧,导向板13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导向板13用于引导废边的走向。固定架2外侧设置有突出架,收集桶12设于突出架上。导向板13的一端与收集桶12相接触,裁出的废边沿着导向板13移动到收集桶12内进行收集,方便后期处理废料。
23.使用时,布料粘合完成后移动到固定架2的转动辊3下方,沿着辅助块7的辅助斜面移动到配合块5上,转动辊3转动的过程中切刀4对配合块5上的布料进行切割,对布料进行裁边,裁出的废边沿着导向板13移动到收集桶12内进行收集。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布料粘合机,包括粘合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机主体(1)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辊(3)、切刀(4)和配合块(5),所述固定架(2)的两侧设置有突出块(6),所述转动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突出块(6)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辊(3)水平设置,所述切刀(4)和配合块(5)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刀(4)分别设于转动辊(3)的两端,所述切刀(4)为环状,所述配合块(5)位于切刀(4)的下方,所述配合块(5)的两端设置有辅助块(7),所述辅助块(7)上开设有辅助斜面,所述配合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位置与切刀(4)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粘合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辊(3)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块(8)、压辊(9)、连接块(10)和弹簧(11),所述固定块(8)设于配合块(5)的一侧,所述固定块(8)上开设有空槽,所述连接块(10)设于空槽内,所述压辊(9)与连接块(10)相连接,所述弹簧(11)设于空槽的上端,所述弹簧(11)与连接块(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粘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切刀(4)的外侧设置有废料收集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料粘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桶(12)、导向板(13)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于辅助块(7)的一侧,所述导向板(13)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架(2)外侧设置有突出架,所述收集桶(12)设于突出架上,所述导向板(13)的一端与收集桶(12)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料粘合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与机架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可带动导向板(13)调整角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料粘合机,包括粘合机主体,所述粘合机主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辊、切刀和配合块,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突出块,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突出块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辊水平设置,所述切刀和配合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刀分别设于转动辊的两端,所述切刀为环状,所述配合块位于切刀的下方,所述配合块的两端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上开设有辅助斜面,所述配合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位置与切刀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辊带动切刀对布料进行裁边,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
倪卫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桐乡新加义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