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59
关键词 档案管理方法失眠pc标牌 针刺疗法 灸法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使睡眠状态维持长久,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因此而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睡眠维持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环境原因、情绪因素等。既往研究发现由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失眠占失眠患者的绝大多数。2011年4月~2013年6月应用针刺后再通过电针并结合针灸法顽固性失眠患者37例,其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汇报。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9~68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植物酸奶31年。
方法:①电针:取穴:三阴交、百会、足三里、攒竹、太冲、神门、内关、太溪;方法:被试者仰卧于床上,对所需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普通常规毫针先刺百会、攒竹;然后再刺神门、内关,并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逐个刺入,使各个穴位得气后,神门、足三里、太溪施予提插捻转补法,太冲施予提插捻转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并施行补泻手法后,用康岭牌电针仪施予电针,主要选取双侧太溪、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次使用两组线四个穴,如先取双侧太溪、神门穴,三天后又取双侧神门、三阴交或双侧足三里与太溪等;所有穴位轮流交替使用,同时对下肢外露部分用tdpdsp2812神灯或红外线灯进行照射。留针约半小时。1次/日,7天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②灸法:当针刺并上好电针后,用12cm×20cm大小的艾灸盒,放置在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点燃两节约4cm的艾条均匀地固定于艾灸盒内并开始施灸,初灸温度较低时,将艾盒加上盖子,随着温度增高,则将盖子移偏呈半盖状,直至完全移开盖子,并注意避免灼伤患者皮肤。灸法与电针同时进行,同样1天地热供暖设备1铑粉次,7天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