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范,我们是这样设置测温孔的:间距6米,呈梅花形布置
E我们用的就是用PVC管插入入柱混凝土内5cm。合模后在模板上打孔,插入的PVC管一端用胶带包住,防止混凝土进入PVC管,用绑丝固定一下。 F测温孔用Φ10mm长250mm的白铁管埋置在结构中,白铁管应封严下口,并加锡焊焊缝,管内放10cm深的机油。 测温孔的埋置深度: 梁、柱、基础中为10~20cm,测温管应露出结构表面50mm以上,在梁、板等水平结构中应垂直插入,在墙柱等垂直构件中,测温孔与水平成30°角。
G测温时温度计插入测温孔的时间最短不得少于3分钟,读数要快、准,测温后将测温孔塞紧并盖好保温材料。 1、 人员准备:
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于开始测温前组织培训和考试。
2、 必备工具的准备:
测温百页箱:规格不小于300mm×300mm×400mm,且安装于建筑物 10m以外,距地高度约1.5m,通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外表面刷白油漆。
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和环境温度,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测原材料温度采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各种温度计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校验。 3、 测温孔的设置:
(1) 测温孔布置及深度要绘制平面和立面图,各孔按顺序编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实行。
(2) 各类建筑测温孔设置要求:
1) 测温孔的布置一般选在温度变化教大、容易散失热量、构件易遭冻结的部位。
2) 现浇混凝土梁、板、圈梁的测温孔应与梁、板水平方向留置。梁上的测孔每3m长设置1个,每跨至少1个,孔深1/3梁高,圈梁每4m长设置1个,孔深10cm。楼板每15m2设置一个,每间至少设置1个,孔深1/2板厚。
3) 现浇混凝土柱在柱头和柱脚各设测温孔1对,与柱面成30o倾斜角。孔深1/2柱端面成30o
倾斜角。
4) 预制框架现浇柱头,每个柱上端接头设测温孔1个,孔深为1/2混凝土接头高度。每个柱下端接头设1对测温孔,孔深为1/3柱断面长,测孔与柱面成30o倾斜角。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每根柱上、下端各设一个测温孔,孔深10cm,测孔与柱面成30o倾斜角。
6) 现浇框架结构的板墙每15m2设孔1个,每道墙至少设1个,孔深10cm。
7) 剪力墙结构的板墙(大模板工艺),横墙每条轴线测一块模板,纵墙轴线之间采取梅花型布置。每快板单面设测温孔3个,对角线布置,上、下测孔距大模板上、下边缘30~50cm,孔深10cm。
高压直流供电8) 预制大梁的叠合层,每根梁设测孔1个,孔深10cm。
9) 现浇阳台挑檐、雨棚及室外楼梯休息平台等零星构件每个设测温孔2个。
10) 钢筋独立基础,每个设测孔2个,孔深10cm;条形基础,每5m长设测孔1个,孔深15c
m;箱型基础底板,每20m2设测孔1个,孔深15cm;厚大的底板应在底板的中、下部增设 一层或两层测温点,以掌控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11) 室内抹灰工程测温:将温度计置于楼房北面房间,距地面50cm处,每50~100m2设1个。
4、 测温人员的责任:
(1) 记录大气温度,并报告工地负责人。
(2) 测量装饰工程的室内初始温度。
(3) 测量砂浆的上墙温度。
(4) 混凝土拌和料的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
(5) 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按要求布置测温孔,绘制测温孔分布图及编号。按要求测量混凝土养护初始温度、大气温度等。控制混凝土养护的初始温度和时间。 三、 测温方法和要求:
(一)、测温的阶段划分:
远程调压阀1、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测温:
a、测温对象:开盘温度(每次浇注混凝土的第一车的温度,以后浇带作为划分)、出机温度、入模温度。
b、测温方法:直接插入混凝土中 3~5分钟后取出,迅速读数。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
2、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测温:
镜面银油墨
a、测温孔的留置方法:根据测温点布置图,测温孔可采用预埋内径12mm金属套管制作。注意留孔时要有专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压)实测温孔。
b、测温对象: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
c、测温方法:测温时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min,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计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按原样覆盖好。
1、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在50留言板制作℃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正温养护的混凝土,亦可用于掺防冻剂的负温混凝土。
本法适用于估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
2、 前提条件
使用本法估算混凝土强度,需要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1、2、3、7、28d的强度值。
使用本法同时需取的现场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实测资料(温度、时间)。tm2005
3、 用估算法估算混凝土强度的步骤:
(三)、测温的时间划分(主要针对养护过程中的测量)
测温项目 测温条件 测温次数 测温时间
混凝土养护温度 4Mpa前 昼夜12次 每2h一次(根据浇注砼的时间)
4Mpa后 昼夜4次 每6h一次(根据浇注砼的时间)
大气温度 昼夜4次 2:00、8:00、14:00、20:00各一次
工作环境水泥、水、砂、石温度混凝土砂浆出罐温度混凝土入模、砂浆上墙温度 每昼夜3次每工作班 2次 7:00、15:00、21:00各一次上、下午开盘各一次
USB重定向(四)、具体操作
1、 标准养护试验结果
标准养护龄期(d) 1 2 3 7
抗压强度(N/mm2) 4.0 11.0 15.4 21.8
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标准养护一天混凝土的强度就可以达到4.0Mpa又结合回归分析法根
据表中得数据得出此时得强度公式为:
f=29.459e-1.989/t (3)
2、把f = 4.0Mpa带入公式(3)中得出, t=23.9(h)≈ 1d
与上表结果大致相等。
结论:因为等效龄期等效的是20℃的标养时间。因此,对混凝土强度的估算可以简化为对混凝土等效龄期的计算,当算得等效龄期t= 1d时,测温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从每2h一次改为每6h一次。
(五)、测温的结束时间:
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15℃、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超过5С/ h、测温孔的温度和大气温度接近。
(六)、冬期浇注的混凝土在受冻前的抗压强度:
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 a: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N/mm2
b: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 N/mm2
此为抗冻临界强度:
所谓抗冻临界强度,是指新浇注的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一定强度,然后遭受冻结,但当恢复正温养护后混凝土的强度还能继续增长,并28d标养后其后期强度可达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95%以上,其冻结前的初期强度就是混凝土允许受冻的初期强度。
四、 测温管理:
1、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工程的测温、保温、参加外加剂等项领导工作,每天要看测温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汇报有关领导及技术负责人。例如:当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范围温度时应及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毛毡进行保温。
2、 项目技术人员要每天查询测温、保温、供热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协助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解决冬施疑难问题。
3、 施工测温人员在每层或每段停止测温时交一次测温记录,平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现场主管人员和技术人员汇报,以便立即采取措施。
4、 对拌合物材料和防冻剂温度的测量每工作班部少于3次。
5、 对出搅拌机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至少每2h测一次。
6、 对灌筑前核振捣完毕的温度,至少2h测一次;如果发现拌合物出机时温度较低,除应加强运输过程的保温工作并力求缩短运距和灌筑时间外,应同时测量浇注前和振捣完毕后的温度,以便决定是否加强保温工作或采取其他措施。
7、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测量:在终凝前,低温早强混凝土每4h应进行1次;负温混凝土前三天每昼夜应进行4次,以后每昼夜至少2次(力求爱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核最低温度时测量)。
8、 在超过养护期后,混凝土可以在气温发生大变化实抽测。
五、 安全措施:
1、 测温前,按有关操作规程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牢固,跳板有无探头板;凡不符合安全要求之处,应及时修理改正,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测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