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总医院中医院区建设亮点“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抓中药,以前别说看中医,就是自己有中药方,门口诊所也配不全”刘大叔在离家500米的XX诊所就诊,区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为他把脉、问诊、开方。这是成立XX市XX区医共体总医院中医院区之后,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的实实在在优质、便捷中医药服务。 在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阵地中,基层既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众需求旺盛的地方,自2020年,XX区医疗卫生共同体成立以来,XX市XX区医共体总医院中医院区作为成员单位之一,辖XX区中医院XX镇分院、XX区中医院XX镇分门诊、XX区中医院XX镇分门诊、XX区中医院XX分门诊4家乡镇卫生院,86所村卫生室,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一步让中医药服务的触角深入阡陌乡村,造福基层众。 一、名中医效应,带动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发展
吸收式制冷机组
中医院先后遴选脑病科、内科、康复科等中医专家,每周定期下沉到成员单位开展坐诊、查房带教、病例讨论、新技术培训、特专科建设等对口支援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质量,使老百姓更加全面认识、了解、信任中医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二、中医药适宜技术
牵头医院中医护理人员定期“下沉”成员单位,实地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成员单位派驻人员来中医院学习适宜技术,通过“下沉”、“上派”上下联动,规范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全面开花,进一步推动医共体内中医药人才梯队共建、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简、便、验、廉”的适宜技术服务。
三、建设特中医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蒸缸
古古香的“中医馆”木质牌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中草药的香味。馆内中医专家在把脉问诊、针灸拔罐,患者时不时为中医神奇的疗效点赞.....这是XX区XX镇卫生院中医院在投入使用后司空见惯的场景。
光线路终端XX镇卫生院借着医共体建设的东风,依托医共体总医院中医院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建设中医馆,使馆内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从中医科的空白,到现如今配备了熏蒸床、艾灸床、颈腰椎电动牵引床、DMS等20余种中医诊疗设备,能提供熏蒸、埋线、穴位透药、三伏贴、三九贴、中药代茶饮(可根据体质个性化配制)等中医特项目,可以颈肩腰腿痛、咳嗽、哮喘、高血压、急性乳腺炎、小儿腹痛、中风后遗症、面瘫、失眠、肥胖等内外妇儿疾病。使辖区内众从诊疗方式、诊疗环境有了很大
改善,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获得了辖区内众一致好评。
目前在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中医院均以投入使用,XX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投资200余万元,正紧锣密鼓的改、扩建,预计可达到省级中医馆建设标准。
山药去皮机金属表面镜面处理四、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为传承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中医药技术特长和普及、推广中医药实用技术,2022年3月,洛阳市XX区中医院举办了首届中医拜师仪式暨XX区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班、河南推拿职业学院仲景实验班开班典礼。
XX、XX等17名知名中医,各自接受了17位年轻骨干医师的拜师。XX推拿职业学院仲景实验班37名学员,在XX区中医院接受为期一年半的中医药理论学习与实践。全区招收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学员98名,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中医药知识培训。探索以搭建青年中医师成长平台为途径,打造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中医师带徒模式”,是医共体中医院区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勇于探索和生动实践。不久的将来,XX将有更多的青年中医师怀瑾握瑜,兰蕙齐芳,恩泽苍生,护佑安康。线性排水沟尺寸
五、中医文化氛围营造
自2019年开始举办“XX区第三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节”,受到众热烈欢迎,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内容包括专家义诊、名医讲座、免费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特疗法体验、茶饮药膳膏方品尝、食 疗养生体验、药膳保健指导、中医药养生咨询服务、中药饮片制剂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用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众科普中医药知识,灌输中医药理念,传播科学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受到基层医疗工作者和广大众一致好评。
以后医共体总医院中医院区将持续提供惠民服务,多措施、多渠道推送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理念,把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实践,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潜移默化地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