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化学中考题分类选编——探究题2
1.(2021·湖北省十堰市)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写出仪器的名称 ______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从“低碳”角度分析,最佳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______ ; 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 ______ 口进入填“a”或“b”。 2.(2021·湖北省襄阳市)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积极动手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图甲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 填字母。
A.药匙
B.镊子
C.玻璃棒
图甲中收集氧气所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法。
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 ______ ,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正确操作是图乙中的 ______ 填字母。
3.(2021·湖北省襄阳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 ______ 保存。 实验室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碱石灰,甲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猜想Ⅰ:未变质,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 猜想Ⅲ: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步骤1: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M; 步骤2: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溶液N; 步骤3: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 ______ 。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Ⅲ正确。
【拓展】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N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与所加溶液M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图中 ______ “A”“B”“C”或“D”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4.(2021·湖北省十堰市)十堰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的有关资料,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小组同学取污水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小组同学用pH试纸测得的污水的,由此得出污水中一定不含 ______ ,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为检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污水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 ______ | 有白沉淀生成 | 污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
| | |
实验二中生成白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得出结论】兴趣小组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经过思考后,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______ 。
5.(2021·湖北省孝感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码垛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______ 填“m”或“n”端通入。
6.(2021·湖北省孝感市)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加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不溶物生成。同学们对白不溶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白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是
猜想是
猜想是和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白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
【实验现象】装置A中 ______ ,装置B中 ______ 。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请写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拓展探究】直接向白不溶物中滴加足量 ______ ,也能检验的存在。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了下列探究。
称取干燥的白不溶物,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2所示装置C和D吸收。
【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C增重,装置D增重。
【实验结论】若上述白不溶物的组成用表示,则x: ______ 。
【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
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不溶物的质量
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7.(202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A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用装置B收集气体,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 。
如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 ______ ;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 ______ 。
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202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
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建筑隔墙一 |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 ______ |
二 |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三 |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 | ______ cowbone |
| | |
【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
【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______ 。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黄金面具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
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表。
次数 | 保健内衣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 | 转轴设计200 | 400 | 515 | x | 525 |
| | | 叶片锁 | | |
上表中的数据 ______ 。
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 ______ mL。
【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 ______ 。
【反思评价】
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 ______ 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
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
【表达交流】和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