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6022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02A0013)人造板生产线
[第一作者简介]李亚男(6),女,湖北荆州市人,长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通讯作者]陈大清(6),男,湖北钟祥市人,武汉大学博士后,教授 模拟厌氧胁迫对薏苡和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作用 李亚男,付碧石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陈大清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研究了模拟厌氧胁迫下薏苡(Coi x lac ryma jobi L.)和玉米(zea ma y L.)的丙醛(MDA )和过氧化脂
质(L PO)含量及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胁迫处理增加薏苡、
玉米根系和叶片的MDA 的含量,同时导致膜脂过氧化物的生成;但在根系中,薏苡膜脂过氧化物含量低于
玉米,MDA 含量与处理前比较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薏苡根系中SOD 维持较高的活性,而玉米则在叶片中
有较高的POD 和SOD 活性。
[关键词]厌氧胁迫;薏苡(Coix la cr yma jobi L.);玉米(zea may L.);膜脂过氧化物;抗氧化酶
骑行者
[中图分类号]Q945.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6)03016603
高等植物活细胞生长代谢需要适当浓度的氧,降雨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往往造成植物的厌氧胁迫。淹水会增加活性氧如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 -2)、羟自由基(HO -)和过氧化氢(H 2O 2)的产生。目前对于植物厌氧胁迫研究主要集中在旱生植物[1~6],如汪宗立等[2]报道了玉米涝渍伤害的机理,蔡永萍等[1]、陈大清等[5]认为超氧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和丙二醛(MDA )可作为小麦耐涝的生理指标、抗渍育种和选择抗涝措施的辅助指标等,而对湿生植物的厌氧胁迫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此笔者以玉米及其同属的植物———薏苡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厌氧条件下薏苡和玉米的抗氧化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了解不同植物耐受厌氧胁迫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子来源及萌发
薏苡种子由长江大学植物园提供,种子用0.2mol/L 的HNO 3浸种24h ,25℃8h/35℃16h 变温催芽;玉米(掖单13)购自荆州市丰乐种子公司,种子播种到高温灭菌的蛭石上,1/2MS 培养液培养,置于人工气
候箱中28℃16h/20℃8h 萌发[7]。
1.2 厌氧处理丝绵机
双桨叶干燥机薏苡和玉米萌发7d 后,从蛭石中取出洗净,倒置放入广口瓶中并用钢丝网固定在瓶子底部,叶片朝上,然后在瓶中充满水,再利用排水法充入氮气(99.99%)将水排出,然后将广口瓶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加盖固定倒置,用水封口。取不同厌氧时间的根尖1~2cm 和叶片顶部3cm 为待测材料[8]。
擦鞋纸
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脂质含量用硫代酸显法测定的测定[9],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10],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愈创木酚氧化法[11],酶反应速度以每分钟光密度值变化0.01为一个活性单位(U ),酶液中蛋白质含量按Lowry [12]法定量,所有测定均设3次重复。66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6年9月第3卷第3期农学卷Jour na l of Yangtze U niver sity(N a t Sci Edit) Sep 12006,Vol 13No 13Agr i Sci V 191.
192.
空气中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