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新技术课程总结
暖通空调新技术课程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对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学习,让我对暖通空调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主要掌握了以下内容:
高效除雾器
第一讲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设计有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每个阶段的设计文件经过审查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批准后方可施工。
初步设计内容有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设备材料表,概算书和计算书 施工图设计内容有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安装图,制造图,计算书 第二讲暖通空调常规技术回顾
第一部分空气调节系统的形式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为集中空调系统,半集中系统和全分散系统(局部机组):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冷剂系统根据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根据节能方式分为蓄能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第二部分暖通空调冷热源空调冷源:天然冷源,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为地下水
人工冷源为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
第三部分室内空气分配(气流组织)
送风风口形式有侧送风口,孔板送风口,喷射式送风口,旋流送风口,台式送风口和座椅送风口
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风和中送风
第三讲:蓄能空调系统
蓄能空调:就是利用蓄能设备在空调系统不需要能量的时间内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空调系统需要的时间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
蓄能空调有潜热蓄能,冰蓄能,显热蓄能以及水蓄冷/热空调蓄冷系统的优点
1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了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负荷的作用。
2空调蓄冷系统的制冷设备容量和装设供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一般可减少30%~50%。
3空调蓄冷系统的运行费用由于电力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比常规空调系统要低,分时电价差值越大,得益越大。
4空调蓄冷系统中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的比例增大,状态稳定,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污水填料 第四讲:地源热泵技术
热泵可以分为空气-空气热泵,空气-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和水-水热泵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是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运行费用低、维护费用低、简单的控制设备、运行灵活,系统可靠性强、节省占地空间、使用寿命较长、易于管理、应用灵活、可提供生活热
水
第五讲变风量空调系统
定风量系统的问题1、集中式空调定风量(CAV)系统的缺陷:wsrd
(1)按最大热湿负荷确定送风量;(2)送风量全年不变;
(3)室内负荷减少时,调节再热量,提高送风温度来维持室温,既浪费热量,又浪费冷量。
2、改进办法:减少送风量维持室温
(1)节约了因提高送风温度所需热量;
(2)处理风量减少:风机电耗下降;制冷机冷量下降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以及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较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而言,具有舒适、节能、安全和方便的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
第六讲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独立新风除湿机组向室内送入干燥的空气,通过调节送风状态点控制室内湿度;室内干工况末端(干式风机盘管或平面辐射毛细管系统)处理室内空气的显热来调节室内温度
新空调系统应具备的特点
塑料袋泳衣
1加大室外新风量,能够通过有效的热回收方式,有效的降低由于新风量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大问题;
2减少室内送风量,部分采用与采暖系统公用的末端方式;3取消潮湿表面,采用新的除湿途径;
4不用空气过滤式过滤器,采用新的空气净化方式;5少用电能,以低品位热能为动力;6能够实现高体积利用率的高效蓄能;
第七讲暖通锅炉新技术
空调热源主要有两类:1、热泵2、锅炉(含热电站提供蒸汽)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压力、温度)和品质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冷凝水回收装置
小结: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国内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环保、低碳、节能、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致使空调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来满足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以上总结存在很多不足,仅以本人所学,希望老师纠正。
服务器硬件监控 暖通新技术课程总结报告
暖通新技术课程总结报告
20xx年2月20日至3月29日这段时间内,通过余老师的谆谆教导,我学到了暖通空调新技术的一些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回首这段学习经历,我发现它不管是
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个人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老师主讲的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本次课,老师没有直接上来就讲工程设计内容及程序,而是先给我们介绍了下暖通行业的一些基本行业知识和行业现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ArchitecturalEnvironment&EquipmentEngineering)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专业基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的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老师也介绍了ASHARE、ARI、ASRE、IIR等,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暖通空调工业协会这些有关组
织,主要学术刊物有《暖通空调》、《制冷学报》、《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江苏暖通空调制冷》。我也在课上了解到了许多知名品牌、企业、高校及行业知名人士,感觉获益匪浅。老师提到一些工程师利用自己的而一些职权谋取私利失足的案例。他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大份利益且无声无息,但他们都忘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他们应该实事求是、奉公守法,他们忘了“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第二,老师主讲的是暖通空调常规技术问题。本讲老师分三部分来讲。第一部分空气调节系统的形式: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为集中空调系统、半集中系统和全分散系统(局部机组),集中系统是指设备都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半集中系统是指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被调空间内的二次设备(末端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亦称二次盘管),它的功能主要是空气进入被调空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的设备的空气作进一步补充处理;全分散系统(局部机组)是指把冷热源、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风机)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箱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冷剂系统,全水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来承担,使用较小的水量,但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此通常不单独采用此法;冷剂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吸收余热余湿,这种方式通常用
于局部安装的空调机组。根据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封闭式系统是指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源于空调房间,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直流式系统是指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源于室外,能耗较大,用于不采取回风的场合,如放射性实验室和散发大量有害物的车间;混合式系统是避免了直流式系统不经济,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的缺陷。根据节能方式分为蓄能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第二部分暖通空调冷热源包括空调冷源:天然冷源、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为地下水,人工冷源为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第三部分室内空气分配(气流组织):送风风口形式有侧送风口,孔板送风口,喷射式送风口,旋流送风口,台式送风口和座椅送风口。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风和中送风。
第三,老师主讲的是蓄能空调系统。本讲内容就是利用蓄能设备在空调系统不需要能量的时间内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空调系统需要的时间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蓄能空调有冰蓄冷和水蓄冷两种形式。冰蓄能空调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蓄冰将所蓄存的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它与普通空调相比具有优势:(1)节省电费;(2)节省电力设备费用与用电困扰;(3)蓄冷空调效率高;(4)节省冷水设备费
用;(5)除湿效果良好;(6)可快速达到冷却效果;(7)节省空调及电力设备的保养成本;(8)使用寿命长;(9)降低噪声冷水流量与循环风上减少,即水泵与空调机组运转振动及噪音降低。它与普通空调相比具有的缺点:(1)其运行效率将降低;(2)增加了蓄冷设备费用及其占用的空间;(3)增加风管及水管的保温费用;(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冷主机性能cop要下降。水蓄冷技术将夜间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显然相结合来蓄冷,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蓄藏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