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 武大

阅读: 评论:0

档 案 管 理 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档案管理概述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对甲苯磺酸吡啶盐二、档案管理的内容
三、档案管理的范围
四、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 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档案管理工作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
(一)工作性质
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是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1)档案资源积累的缓慢性——重视档案保管和保护
档案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像图书资料大量印刷并广泛流通;
大多数档案是“孤本”,不能随意复制;
档案比一般图书更显珍贵。
唐代开元年间的档案  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形成于公元714年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5件)是中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
(2)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档案的流转程序,可分为档案室阶段和档案馆两个阶段。
  处于不同阶段的档案所起的作用不同,价值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档案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
档案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ca1521航班
阶 段
半现行阶段
非现行阶段
保存地点
机关档案室
档 案 馆
价值特点
参考凭证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保管期限
短期、长期和永久
永 久
服务对象
本 机 关
整个社会
(3)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客观上限制了档案交流
  档案是在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以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来源原则是这一特点的充分体现。
(4)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造成档案保管和利用的矛盾
  档案直接关系到形成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机密,因此,许多国家都实行封闭期制度
  封闭期是指从档案形成到开放之间的期限。
二、档案管理的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
(一)档案资源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研、利用等档案业务工作内容。
(二)档案信息组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是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三、档案管理的范围
  不同种类的档案构成了档案管理的不同方面。
(1)按档案内容:分为普通档案和专门档案。
  普通档案:文书档案。包括党务、政务、机关事务档案;
  专门档案:在一定专业领域或专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反映特定的业务活动内容的专用文件材料。
(2)按档案的载体形式:分为一般档案、特种档案
一般档案:以文字为表述形式的纸质档案;
特种档案:以图像声音等非文字手段为表述形式的非纸质档案,包括古代的甲骨、金石、竹木档案,以及现代的声像、缩微、数字档案。
特种档案的制成材料、载体和信息存贮方式都不同于普通档案
3)按形成单位:分为公务档案和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生产建设、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私人档案:各行各业著名人物在其个人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包括家谱、族谱、手稿、书信、日记、照片及反映其生平事迹的传记材料。
(4)按形成时期: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三种。
古代档案:1840年以前历代形成的档案
近代档案:自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形成的档案
机器视觉定位现代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形成的档案
三、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完整性要求  2、安全性要求  3、科学性要求 
4、规范性要求  5、经济性要求  6、现代化要求
第二节 全宗理论
一、全宗的含义及类型
二、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分原则
三、立档单位的变化对组织全宗划分的影响
四、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
五、全宗理论的发展
六、我国关于全宗理论的探讨
一、全宗的含义及类型
(一)全宗的含义
全宗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集合体。
(1)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
(2)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
(3)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或社会活动项目为基础构成的。
(4)全宗是档案的基本管理单位。
(二)全宗的类型
(1)按形成者,分为组织全宗、个人全宗、项目全宗。
  组织全宗:一个能独立行使职权的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个人全宗:社会著名人物在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项目全宗:在某一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集合体。
(2)按形成方式,分为独立全宗、联合全宗、汇集全宗、档案汇集。
  独立全宗:一个全宗形成者(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集合体;
  联合全宗:两个或几个关系密切的立档单位形成的,难以区分而统一管理的档案集合体;
  汇集全宗:按一定特征组成的,档案数量很少或残缺不全的若干全宗的集合体;
  档案汇集:由不同立档单位形成的,按照一定特征集中起来的档案混合体。
例如:
“某省手工业局、手工业联社联合全宗”
“国民政府联动系统汇集全宗”
“国民政府东北地区铁路交通部门汇集全宗”
“国民政府中国驻外使领馆档案汇集”
“国民政府各银行档案汇集”
二、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分原则
(一)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长期以来,组织是构成立档单位的主体,人们通常将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档案作为一个全宗。随着现代档案工作领域的扩展,以是否属于同一个形成单位为唯一标准来区分全宗,
不能完全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项目全宗、个人全宗的出现是传统全宗理论的发展。
与全宗的类型相对应,组织立档单位、个人立档单位、项目立档单位各有其立档条件。
(1)组织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执行了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简言之,要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行文权、财权,一般还具有法人资格。
(2)个人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当一个人执行了一种相对独立、比较重要的社会职能,并积累了足够数量的以自己名义署名的文件时,才有资格构成立档单位。
(3)项目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项目在本专业领域或一定范围内自成体系并具有相当规模,围绕该项目而产生的档案文件具有相当数量。
项目立档单位与组织立档单位是交叉的。为了避免档案分散和不必要的重复,需明确项目全宗和组织全宗各自的范围及界线。
综合性档案馆为了全面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以组织全宗为主;
石瓜子莲●专门档案馆以反映本专业概况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为目的,应以项目全宗为主;
不止一个单位参加的科技、生产和工程项目,可设置临时机构立档单位,或将该项目档案归入其牵头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全宗中去。
(二)全宗划分的原则
(1)独立性:构成全宗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
(2)关联性:构成一个全宗的档案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不能人为地、随意地分合。
(3)方便性:为了保管和利用的方便,全宗的规模一般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一致性:对于相同类型立档单位或档案,其全宗划分要保持一致,划分标准应统一。
纳米除臭装置
三、立档单位变化对组织全宗划分影响
  组织立档单位的变化有两种情况:根本性变化、基本职能的变化。
(一)所谓根本性变化是指立档单位的政治性质、生产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权、建国前后的政府机关、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档案,各自构成全宗。
(2)单位基本职能变化的影响
  新成立单位符合立档单位条件的,其档案构成新的全宗;
升降柱cncame  由若干撤销单位合并成一新的立档单位,分别构成全宗;
  从某一单位分离出去的单位,其档案构成新的全宗;
  原为一独立单位,后改为一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改变前为一全宗,改变后是另一全宗的组成部分;
  临时机构一般应纳入其主管单位档案全宗。但临时机构执行的是独立的社会职能,为期时间长,档案数量多,可单独构成全宗。
四、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
(1)在收集工作中的应用。机关档案室的归档工作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档案馆对档案的接收要求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全宗的档案作为一整体统一进馆,不得随意分散;
(2)在整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档案整理工作中,一个全宗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整理、分类和排列,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系统性得到体现; back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5:2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132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档案   单位   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