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州市中考物理真题抽选集合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 B.乙下降,比甲快;
C.乙下降,比甲慢; D.丙下降,比甲慢.
2.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风能 B.水能 C.化石能 D.动、植物能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S1断开、轮胎帘布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9 V,则R1︰R2为 ( )
A.1︰2 B.2︰1 C.1︰3 D.3︰1
A.金属丝 B.盐水 C.油 D.人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电荷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B.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C. 物理学规定负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D.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6.传统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它能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接近于平行光射出。目前有一种新型的笔形手电筒,如图4所示,它没用反光装置同样能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集中射出,这是因为它使用的灯泡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其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
7.在一块玻璃砖内有一铁饼状的空气泡,一束平行光正对着此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后将( )
A.仍为平行光 B.会聚到一点 C.变为发散光束 D.无法判断.
8.图1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
二、多选题
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04年5月1 日正式实施,为交通安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下列对汽车行驶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汽车就难以停下;
B.刹车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因而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少;
C.只要后面汽车的行驶速度小于前面的汽车,就无需对行车间距加以限制;
D.汽车行驶速度、车距、路面情况等均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
三、填空题
10.如图所示,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将通过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 ( 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
11.为了寻“手臂上的杠杆”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来越紧张。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利用杠杆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12.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能影响力的________.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________;运动的物体________力来维持(填"需要""不需要"),因为力是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13.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电灯与电灯之间是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能表是用来测量 能的仪表。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在ab间接入“3V 2W”的灯泡时,闭合开关,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一个“3V 1.5W”的灯泡,闭合开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间电压不变
B.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C.灯L将变暗
单人被D.电路中的总功率减小
15.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过程中,必须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屏上光斑 为止图5是符合要求的一次测量示意图,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如果要把该凸透镜当作放大镜使用,那么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必须 cm.
16.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以产生声音。
17.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 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 .
四、简答题
18.北宋时期的沈栝,在他的著作《梦溪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为什么?
五、作图题
19.试设计一个滑轮组,需要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并要求用60N的力来提起240N的重物,在下边画出组装图(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
20.画出F的力臂
六、实验探究
21.(4分)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
即物体跃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得更快。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物体 | 小石头 | 羽毛球 | 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头 |
质量(g) | 22 | 6 | 28 |
下落时间(s) | 1.45 | 2.43 | 1.65 |
| | | |
(1)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_________次和第_________次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填实验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为什么要选择这两次实验数据?
22.马峰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 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及斜面的倾斜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2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保持木块的拉力与斜面平行,并且匀速拉动木块.
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
(1)下面是马峰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请你将表中未完成的空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 斜面坡度 | 斜面粗糙程度 | 物重 G/N | 斜面高度 h/m | 雨棚制作沿斜面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 η(%) |
① | 30° | 粗糙 | 0.5 | 0.20 | 0.35 | 0.4 | 0.1 | 0.14 | 71% |
② | 30° | 稍光滑 | 0.5 | 0.20 | 0.30 | 皂液盒0.4 | | | |
③ | 60° | 粗糙 | 0.5 | 0.28 | 0.45 | 0.4 | 电极箔 0.14 | 0.18 | 78% |
| | | | | | | | | |
(2)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帮马峰同学总结得到的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