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摄影中的构图
良好的构图是照片的骨架:九宫格、三角形、S形构图
✧ 追求创新(视野、构图)
体现对比(喷砂工艺明暗、动静、新旧、大小…)
注意呼应(主体和陪体)
● 照片的构图要素
主体 陪体 前景 后景 环境
↑相互影响的结构要
拍摄模式
人像、风景、微距、运动
● 高级曝光模式
1.P 可偏移的程序 (日常) 相机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也可在不改变曝光量的同时手动改变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2.A 光圈 (半自动) (风景、人像、微距) 手动光圈,自动快门
3.S/T 快门优先 (运动)
4.M 全手动 (特殊创意)
● 人像:最大光圈 虚化背景 肤优化
风景:较小光圈 远景清晰 蓝绿优化
运动:较快快门 跟踪对焦 连拍数张
微距:适中光圈 主体清晰 背景模糊
● 使用大光圈(F数值小)拍人像,以尽可能虚化背景;
使用小光圈(F数值大)拍风景,使由近及远的景物都清晰成像;
使用中等光圈(F值不大不小)拍微距,以获得适中的景深。
✧ 有光图的景深决定背景的实与虚。
景深:人眼可视的清晰范围。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 高速快门 1/500 s – 1/4000 s
中速快门 1/60 s - 1/250 s
慢速快门 1/30 s - 30 s (夜景,特殊技法)
被摄主体越靠近镜头,所要使用的快门速越高。
● M全手动曝光模式
1. 焰火:光圈F8~16 快门1~2s
2. 闪电:光圈F8~16 快门30s 或B门
3. 车灯轨迹:光圈跳线帽F11~22 快门30s或B门
4. 摄影棚:光圈F8~16 快门1/60s或1/125s
⏹ (尼康)白平衡模式: 自动、白炽灯、荧光灯、直射阳光、闪光灯、阴天、阴影、选择温、手动预设
⏹ 温:2000k偏青蓝 3100k正常
5500k偏橙红 9000K严重偏橙红
蜡烛2800k 钨丝灯3200K 阳光5500k 阴天6200k
温设定高于光源温,偏橙红;温设定低于光源温,偏青蓝。
● 判断曝光过度:细节是否丢失。 三档光圈以上曝光好;胶片看宽容度。
摄像(彩电视摄像机)
◆ 概述:光信号---电信号---标准全电视信号---磁带记录保存
◆ 数字摄像机的优点:1.数字信号的信噪比和记录密度高 2.数字技术纠错能力强 3.数字信号便于数据存储、传输和压缩 4.数字信号使节目网络化、双向交换性
◆ 分类方法:
按使用级别分:
广播级、业务级、家用级(技术指标、图像质量、价格、性能递减)
按器件分:
传统的电真空器件(光电管)摄像机
新型电荷耦合器件(CCD芯片)为主的固体摄像机
按使用场合分:室外用轻便携式 演播室用大型座机
◆ 调整步骤:1.根据所拍摄环境温,转动滤盘,选择相对应的滤片。
5. 光圈的设置。光圈调整对拍摄画面亮度、对比度影响较大。 6. 白平衡/黑平衡的调整
7. 后焦距调整:变焦时
8. 快门速度的调整
9. 将选取好的物体置于所拍场景中
10. 摄相机镜头对准白物体,调整焦距,使白物体充满整个屏幕
11. 拨动自动白平衡开关,摄像机自动调整并存储
黑平衡调整:将白平衡开关反向拨动,黑平衡自动调整。
◆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式
执机方式:
徒手执机(机动灵活、反应灵敏、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拍摄)
固定执机:三脚架、移动车、升降机(稳定、远距离、视野开阔、拍摄控制范围大、减少体力消耗)
操作要求:
平(电视画面地平线平稳、稳(拍摄的电视
画面要稳定)、准(画面起幅落幅、表达内
容、镜头聚焦等要准)、匀(摄像机运动速
度均匀)
◆ 摄像机的保养:1.避免镜头长时间对准某一光源
2.其他电视设备连接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
3.使用结束关闭电源
4.使用和调整时避开磁场
5.避免湿度较大、粉尘较多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6.镜头表面不能用手摸
7.注意电池临界放电指示
● 景别:被摄物占有面积的范围大小
大全景(远景) 近景 中景 特写 大特写
全景:表现被摄景物、人物、场景全貌,完整表现人物形体动作,揭示人物内心和情感。 注意:外延轮廓完整、画面关系
中景:表现手臂活动范围,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结构,叙事。注意结构中心的把握。
近景:人物胸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作用:刻画性格、产生交流感、表现有意义局部。 注意:细部质量、人物面部细微变化,背面应尽量简洁
特写:成年人肩部以上头像或某一被摄西部画面。作用:事物最有特征的细节、人物多样心灵世界,准确表达质感、形体、颜,特定场景转换镜头。
注意:画面物体饱满,严格控制曝光。
1.景别带来视点的变化
2.使画面表现内容目的性、指向性很强
3.是形成影片节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两级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移情作用
◆ 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距离、焦距、被摄体位置变化
◆ 常见摄像机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光线是摄影照明的物质基础。
照明是电影制作的核心。
摄影中光线的三个基本作用
● 曝光
● 造型
● 表意
光线对摄影的双重意义
● 揭示物质世界。
为我们提供了分清被摄体的表面结构,外部轮廓形态,空间位置和彩的线索。
为我们对被摄体的判断提供了视觉基础。
● 光线在影视摄影中的运用,使我们在感知物质世界时产生了某种心理暗示。
光线的两个层面
● 一.技术层面
● 二.艺术层面
1.造型与摄影造型
2.光线的情绪
固化闪电之源 3.光线作为一种剧作元素
造型与摄影造型
● 造型-艺术造型-摄影造型
光线在摄影造型上的主要作用
(1)揭示被摄体的个性特征。
(2)表示被摄体的环境特征,显示被摄对象所处的环境。
(3)在画面中,强调主要的视觉元素。
(4)形成画面特有的影调和调。
(5)参加构图,成为画面构图的一个元素。
光线的情绪
● 光线情绪的心理学意义——光线被赋予情绪
● 光线在情绪表达上的作用
(1)形成特定的气氛。
(2)昭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时间。
(屏式电脑3)运用不同的光线或光线形式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命运。
光线具有那些性质?
● 直射光
● 散射光
● 混合光
● 亮度
● 照度山药开沟机
直射光源与散射光源的区别
光源可以是直射光源、散射光源或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光源。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光源所产生的阴影类型。
● 直射光,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从光源照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这些光源一般来自相对于主体较小的光源,它可以是太阳光,也可以是聚光灯等点状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有些人称之为硬光。
直射光在造型上的特点
● 直射光有明确的投射方向,光源集中,适合于用来造型;而且,在影视摄影的拍摄活动中,比较容易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
● 直射光能够在被摄体上形成明亮部分、阴影部分以及投影,并且这几个部分的明暗关系比较大,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反差。
● 直射光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粗糙物体的质感;
● 一般来说,直射光可产生更多的戏剧效果,同时,也更多地渗透出了人为加工的痕迹。
● 散射光就是相对来自主体较大的发光物体发出的光。它可以是太阳光的,也可以是人为加工过的各种面积比较大的发光体。
euht终端
散射光在造型上的特点
● 散射光发出的光线比较均匀柔和,而且,光线的方向性不强,所以,在被摄物体上,不太容易形成明显的受光面和阴影,投影也没有明显的边缘轮廓;因此,散射光的造型效果比直射光要弱。
● 散射光的光线比较均匀,柔和,反差比较小,所以,它能够反映被摄物体的细微变化,尤其是那些表面光滑的物体,更能够体现出物体本身的质感和层次。但是,不宜表现那些表面粗糙的物体。
● 散射光在作为各种影视摄影的光线,在表现被摄物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时,不如直射光;但是,在利用散射光进行影视拍摄时,如果能够控制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以及反差的话,同样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造型效果。
● 散射光的发光面积相对比较大,所以,不太容易控制其方向;但是,由于其反差小,所以,能够控制在电影胶片和视频录象的宽容度范围之内。
直射光(硬光)与散射光(柔光)
● 和光的相对硬度、柔度相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光源相对被摄体的大小。
● 距离——太阳与地球
光线的亮度和照度
● 光线的亮度是指发光物体在单位面积中辐射出的光线强度。 (主动)
● 光线的照度是指被摄物体接受到的光通量,也就是被摄物体表面被照亮的程度。(被动)
● 亮度相对性。
照明基本元素
● 主光
● 补光(辅光)
● 背光(背景光)
● 眼光(眼神光)
● 环境光
● 轮廓光(逆光) 使人物与背景分离,控制景深,可以不与其他灯光颜统一,温可不与主光辅光相同。
光线的彩
一.光线的温
在凯尔文零度的情况下,对绝对黑体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绝对黑体开始辐射出光来,辐射光的颜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用温度值来表示该绝对黑体的度值,就叫温。这种绝对温度的零度是-273ºC。
二.物体的颜
● 物体没有自己的固有,它只有固定的吸收率和反射率。
● 固有、非固有和消。
● 固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能够区别物体的颜特征,就把这个物体固定反射出来的颜称为该物体的固有,它反映了物体吸收和反射的根本属性。
● 非固有
与固有相反,有些颜它不代表物体的根本属性的,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非固有。
● 消
消就是指黑白灰。有些物体当一束白光投射到它表面后,不同波长的光线被这些物体均匀地吸收和均匀地反射,由于反射率的不同,这些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那就是黑白灰,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属性称之为消。
光线与物体的彩再现
什么影响了物体的彩还原 ?
●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没有固定的颜,它只有固定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因此,物体自身的特性是一定的,那么,影响它的只有外在的因素——光线。
一.光线影响物体彩的真实再现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 1.光源的颜
三种不同光源对同一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彩是不同的。
● 2.光线的亮度和光线的方向
彩的饱和度
当光孔不变的情况下,光线的亮度愈亮,彩的饱和度就愈低;反之,光线的亮度愈弱,彩的饱和度就愈高。总之,曝光正确是物体彩真实还原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