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人脸识别滥用风险作者:李赫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0年第16期 点完餐看一下摄像头就能完成支付,住酒店刷脸后才能登记,上公厕用厕纸也得刷个脸才能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脸”的应用场景被不断拓宽。杜邦导电银浆
电子玻璃
商场柜台制作
人脸识别技术看似“高大上”,但其存在个人生物信息被过度采集和滥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相关专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不是万能的,收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基于身份验证等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后也应尽到严格保管的责任和义务。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近期也表示,针对面部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的收集使用不规范等重点问题,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将开展专题研究。骨灰盒寄存架 便利支付+身份认证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屏幕上点餐,选择刷脸支付,人脸比对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就完成付款。在上海一家商场的肯德基餐厅,使用自助点餐机点餐的顾客中,选择“刷脸支付”的消费者占到2~3成。
除了大商场、大超市,部分便利店和街边小店里,刷脸支付设备也得到广泛应用。在上海陕西南路一家便利店,市民洪浩晨在购买一瓶饮料后,也通过刷脸方式完成付款。“从去年开始用刷脸支付就比较多,感觉比二维码方便。”洪浩晨说。
除了消费领域的便利支付,身份认证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另一大主战场。在全国机场和
有源音箱电路图
火车站的部分通道,乘客将身份证放在相应感应区,面部正视摄像头,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相關信息的核验和快速进站。
再生素 一些公共服务机构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打击“黄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半以上的患者来自外省市甚至,该院2019年就推出“人脸识别+身份绑定”系统,强化早高峰时段热门专家(特需)现场号源的管理。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绑定挂号人的身份,使得号贩子失去了现场“投机挂号”的操作空间。
“考虑到家属、亲友代挂号的情况,我们还设定每位患者可以绑定一位代挂号人的身份认证信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董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