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发布
2004-05-01实施
2004-04-18发布
Q/ZXJZ J207—2004
Q/ZXJZ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企业标准
ICS
目 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术语 1
4 材料要求 1
5 施工准备 1
6 操作工艺 1
7 质量控制 4
8 质量标准 6
9 成品保护 7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各种现浇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的施工。
12 引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9—2003) 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 术语
现浇结构——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14 材料要求
14.1 加工好的各种半成品不能有锈蚀现象,加工尺寸符合要求(按照本企业钢筋加工标准进行二次验 收)。
14.2 绑扎钢筋的火烧丝表面不能有锈蚀现象。
14.3 如果钢筋连接采用机械式连接,还要检查连接钢筋用的套筒的各项指标应与国家规
范相符。
15 施工准备
15.1 作业条件
15.1.1 作业面楼(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堆料的要求。
15.1.2 作业面及施工缝清理干净,墙体及柱露在楼板外的钢筋接头清理干净,墙柱边线已经放好。 15.1.3 钢筋接头所用机械设备上作业面前要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用电的设备在使用中要符合施工现场用电规定,保证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15.2 材料准备
15.2.1 钢筋半成品加工完毕并经过验收。
15.2.2 钢筋半成品要按照不同的部位及类型进行标识、码放。
15.2.3 钢筋半成品运送至作业面后,要码放整齐,半成品与楼板之间用木方子隔开。
15.3 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小白线、托线板、线坠、钢筋钩子(绑扎钢筋用)、钢筋接头连接机具、卷尺等。
16 操作工艺
16.1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体柱钢筋绑扎的一般规定
16.1.1 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核对配料表和料牌,如有错漏应予以纠正或增补,同时准备好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16.1.2 对形状复杂的结构部位,应研究好钢筋穿插就位及与模板等其它专业配合的先后次序。
16.1.3 墙体钢筋网绑扎时钢筋网之间应绑扎Ф开模6~固液分离装置10mm钢筋制成的拉钩,间距约为1.0m,
相互错开排列,以保证墙体钢筋网片的间距正确。
16.1.4 柱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转角与受力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交叉点可间隔扎牢,以防止骨架歪斜。
16.1.5 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参见表1。
表1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环境与条件 | 构件名称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低于C25 | C25及C30 | 高于C30 |
室内正常环境 | 墙 | 导热油配方15 | 15 | 15 |
柱 | 25 | 25 | 25 |
露天或室内 高湿度环境 | 墙 | 35 | 25 | 15 |
柱 | 45 | 35 | 25 |
有垫层 | 基 础 | 35 | 35 | 35 |
无垫层 | 70 | 70 | 70 |
| | | | |
16.2 墙体钢筋绑扎
16.2.1 墙体钢筋绑扎安装顺序
餐具架暗柱钢筋连接→绑扎暗柱→绑扎过梁→绑扎墙体钢筋网片→调整墙体垂直度→加塑料垫块
16.2.2 绑扎暗柱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上下错开.弯钩角度应为135度,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10d。
16.2.3 绑扎过梁
暗柱钢筋绑扎完后,应在暗柱上标明连梁的上下皮主筋位置(均要考虑保护层)。绑扎前要把连梁箍筋套入。侧箍筋应进暗栓1个,距洞口边线100mm处绑扎,顶层连梁箍筋应全梁布置。连梁绑扎时要在主筋下部架立Φ48钢管临时固定,待墙筋绑扎完方可拆除。连梁绑扎时先校正连梁两边暗柱的垂直度。
16.2.4 绑扎墙体钢筋网片
墙体竖向钢筋接头连接长度应按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搭接接头绑扎时应有3扣绑丝,并与搭接长度范围内的3根墙体钢筋绑扎牢固(见图1),若搭接范围内没有3根墙体钢筋,则应增大搭接长度以使接头内有3根墙体钢筋。钢筋网片绑扎时,相邻绑扎丝扣应为八字形,墙体拉结筋应呈梅花形布置,相邻两拉结钩方向相反,每一扣都要绑扎,不得漏扣,所有绑扎丝头朝墙内侧。
图1 墙体钢筋搭接接头绑扎示意图
16.2.5 调整墙柱钢筋垂直度
在绑扎水平筋及柱主筋前要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调整钢筋的位置。墙体暗柱主筋绑扎完后,要用线坠吊垂直。
16.2.6 安装保护层垫块
第一排距离结构面250㎜,呈梅花形布置,间距400㎜(600㎜)。柱的垫块卡在箍筋上。
16.3 柱子钢筋绑扎
16.3.1 柱子钢筋绑扎顺序
柱子钢筋连接→绑扎箍筋→调整垂直度→安放保护层块
16.3.2 短向接头距离结构面为柱截面尺寸,且错开柱加密区高度长向接头距短向接头距离为35d且≥500mm;柱四角钢筋为长向接头。
16.3.3 绑扎箍筋:箍筋弯钩叠合处相互错开,箍筋与柱筋扣扣绑扎,相邻绑扣为八字扣,且丝扣朝内。
16.3.4 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垂直度,特别是四角钢筋必须垂直。
16.3.5 保护层垫块:第一排距离结构面250㎜,呈梅花形布置,间距600㎜。
16.3.6 柱上口安放定位钢筋。
16.4 箍筋绑扎的要求
16.4.1 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安装施工时要注意箍筋与墙体水平筋的间距,避免出现三根以上钢筋叠加在一起的情况。
16.4.2 墙、柱箍筋应与主筋的机械连接接头错开,如无法错采取增大箍筋间距、增加小直径箍筋的办法。
衰变池16.5 钢筋的锚固
16.5.1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竖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 为竖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竖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见图梁延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