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标准化/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徐小燕,吴娜锦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课堂,因此,多媒体教室的有效 管理及维护是每个高校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就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1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1.1设备更新非持续性
因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院校的多媒体教室不是一次性建设完成的,而是逐年分批建成,各批次投入的设备品牌和型号不同,操作方法和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也不可能统一,给设备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带
利路防水接头来了难度。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第一教学楼和第二教学楼是近两年新建的多媒体设备,设备型号基本统一,使用者和管理者操作相对方便;但第三教学楼是十年前建设投入,设备老旧,运行缓慢,故障繁多。老师使用起来怨声载道,而设备管理者更是压力重重,疲惫不堪。
1.2各方管理不到位垃圾分类机
一方面因教室位置分散且建设时间存在差异,多 媒体教室设备的类型及参数不同,使管理难以统一。而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明显配备不足,就笔者所在学校,一百五+多间多媒体教室,分布在三栋教学楼,只有两个老师为主要负责人,配有数个二级管理员为联络员。如出现故障等待维保工程师上门维修有时间差,无法及时维修的只能调至备用教室。另一方面,因设备的多类型导致老师的误操作情况频繁出现,有 时甚至影响上课进度。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的多媒体教室为幵放式,存在学生任意使用设备的情况,学 生的操作水平有限,容易引发教室设备故障,且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1.3相关制度不全面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的现象,多数学校排课及统一调度由教务处负责;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负责多媒体设备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而教室的曰常清洁管理由学校后勤管理处负责。以上分工若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存在推倭、拖拉等现象,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及教学秩序。
2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的相关策略
2.1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多媒体教教室的建设项目是以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总规划为前提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设计需具有前瞻性,合理布局;并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综合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的各方面意见,制定多媒体教室方案。智慧教室是高校信息化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设计 方案要充分考虑实际,既要满足当下,也要着眼于未来。建设时统一方案,成批建设,有利于老师的使用,同时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建设完成后总结经验,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第一和第二教学楼分别在2018、2019年投入建设多媒体教室79间。主要类型为标准化教室、普通研讨型 智慧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和高端智慧教室。项目包含多媒体集控系统、教学督导系统、互动教学系统等,融合可视化教学、多媒体、巡考、录播等软硬件资源,实现了教学的互动、研讨、教研以及报告等统一运用。
2.2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2.2.1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制度
俗话讲“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有利于多媒体教室的高效管理。各高校应明确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权责,使多媒体使用者、管理者、维护者都能参与进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奖惩
激励制度、培训制度、巡查制度和评价体系。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师生都参与到监督管理的工作中,积极听取大家的建议,完善和优化多媒体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功能,提高管理效果。
2.2.2紧抓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
(1 )推进多媒体教室智能管理。随着高校多媒体 教室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人工管理已不再现实,所 以先进的网络管理手段成为必然。建立统一管理平台系统可以让管理者从远程进行管理调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建立课后报修系统、A P P、Q Q等,方便使用者及时向管理人员报修故障,最快速度地处理好故障;设置系统定时关机任务,可 以有效避免老师忘关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老师 在教室有故障可通过I P电话打至管理中心,管理员可 以从管理平台进行可视化操作与管理,同样可以提高故障处理速度等。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两年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平台系统拥有在线巡课、督导听课、录播系统等各个系统。同时获取教务管理系统的课表信息和校园一卡通中的人员信息,生成多媒体教室的授权信息并自动更新。多媒体教室实施“校园卡”刷卡上课,上课老师刷卡后所有设备自动打开;无线话筒适用所有多媒
196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管理与标准化
体教室,只要打开电源靠近讲台它会自动对频便可使用;下课时按“电源键”一键关闭所有设备,操作起来简单方便。通过“智控面板”实现上课的所有操作。若老师在上课途中不想使用投影机设备,可单键关闭;“话筒”键可以同时调节麦克风和本地电脑的音量大小;讲台上配有外接口供移动设备使用;讲台配有电话机,若教室内出现问题,可以打到多媒体管理中心进行咨询。
任课老师有录课需求时,只要提前2 h在系统的“云 录播”平台内设置,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便可下载进行分享或存档。高端智慧教室设备功能齐全,除了实现普通多媒体教室的所有功能外,还可实现多样化互动课堂教学。配置电子绿板,屏幕为主屏加分屏模式,可随意切换。师生可实现考勤签到、双屏互动、无线投屏、分组讨论以及课堂答疑。为多样化教学提供高效保障,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提高多媒体工作巡视力度。一般来说,高校 多媒体管理员在每学期幵学及结束的前一周都需要对所有教室设备进行检修调试,硬件故障及时更换配件’软件问题升级更新或杀毒。在平时没有课的时间进行曰常的巡检维修,小配件的补齐等工作。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配备适量相应的配件,以备不足之需,及 时保障教学的正常开展。这些提前性的工作,确实能把问题解决在前面,可以有效预防和排除计算机和投影等设备的常见故障。使工作由被动变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3重视多媒体相关人员综合素养
2.3.1多媒体管理队伍的问题
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室普遍存在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现象。高校多媒体教室应信息化发展需求在不断扩建,但是在人员配备方面多数没有增加。因此,管理 人员每天奔波于各个教室处理各种多媒体故障,在管 理维护时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无暇主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技能。
其次,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创新能力不足。主要 表现为不主动学习和钻研多媒体技术,遇到棘手的问题想着留给厂家工程师解决,这样会导致时间差,有 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一般来说,多媒体管理岗位不需要高超的技术,但也不能停留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里,只有在平时工作中遇到难题及时解决,不 断钻研,探究多媒体设备的运作机理和系统结构,才 能总结高效的管理方法,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最后,多媒体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够。多媒体管理工作需要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但目前的情况是有部分人员看不上这份工作,认为其地位低下没有出路,所以也就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目标和斗志;也 有的成天想着另攀高枝。
2.3.2加强多媒体相关人员培训
首先,不断提高多媒体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多媒体管理工作应势发展的根本之策。
多媒体管理工作特别需要团队精神,必须加强团队合力,在工作中要善于取长补短,才能把多媒体管
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培养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建立激励机制并加强其专业技术培训。信息化管理中
心应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实行组织外出培训学习,
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相结合等多种模式。管理人员应
积极参加相关经验交流会,去厂家及兄弟学校参观学
习,还可以请校外专家来校指导并学习,紧跟多媒体
技术发展的步伐。
另外,需要加强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培训,
特别是新入职教师。让使用者全面熟悉多媒体操作流
程,可以减少在上课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出现的各种
问题。多媒体管理中心制作“多媒体教室简易使用手册”
小环钗
发放至教师邮箱,供他们学习。教师上岗前要实操培训,
考核后由信息化管理中心发放使用证书,教师及相关
人员使用多媒体设备须持证上岗。
2.4加强高校多媒体教室外包项目管理
目前,一些高校因管理人员数量或能力不足,另
一些高校又为节约幵支都选择多媒体教室服务外包项
目。从内容上看一般分为软件外包、硬件外包或者管
理外包三种模式,或者同时选择以上两种或全部。主
要包含软件的维护升级、购买开发;硬件的检查维护、
于全
购买配置;教室的日常维修维护、运行评估管理以及
对外包人员的各项管理,如工作时间、内容安排及奖
惩措施等。
高校多媒体服务外包需要高校密切联系实际,明
确项目需求,签订完善的服务外包协议。项目要经过
调研、审批立项、招标签约、后期运维以及验收等各
个过程。为保证服务质量,高校必须对各环节加强管理、
认真评估,最后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同时,学校要
培养专业技术丰富、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参与到
项目实施过程,避免因不了解项目而被套牢。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
要多方配合、协调统一,并将规范化管理的各个环节
落到实处,才能形成长效并稳定的多媒体管理机制,
为学校稳定的多媒体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简介:徐小燕(1979-),女,籍贯:江苏无锡,
学历:本科,职称:高校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音频编解码芯片
参考文献:
[1】桑吉草.高校多媒体教室规范化管理研究[J].甘
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5):113-115,125.
[2] 刘鸣.高校多媒体管理现状的反思与展望[J].上 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〇18,4〇(〇4):397_4〇〇.
[3] 庄树强.论如何提高多媒体管理员的素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X):181-182.
氨气吸收塔
[4] 贺建虎.智慧教室的有效管理与优质服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5):13卜 132,153.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