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及led灯具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led灯具。
背景技术:
2.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具有发光温度低,发光效率高的优点。因此,led灯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led的工作温度较低,随着芯片温度的升高,led的光衰急剧增加,当芯片温度超过85℃时,就会导致led的损坏。因此,在led灯具使用时,需要对led颗粒进行散热,阻止led工作温度的升高。特别是led灯具的功率较大时,散热性能就成了决定灯具能否正常工作和灯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随着led灯具使用范围的扩大,led灯具广泛使用于户外照明、景观照明等领域,而lde灯具中设置有驱动led工作的驱动电源,以及电源连接电路,驱动电源和电源连接电路容易受到室外雨水的影响,需要在led灯具中设置防水结构。
4.现有的功率较大的led灯具,通常将led电路板和驱动电源线路板安装在散热结构上,在led灯具的外壳上开设散热孔,促进空气的流动进行散热。而出于led灯具防水的需要,需要对led灯具的外壳进行密封,防止灯具外部的水分进入灯具的外壳内,特别是使用位置较低,或者是水下的led景观灯。这就导致了led灯具散热设置和防水设置的矛盾,使得现有的led灯具,难以同时有效实现能够适应复杂使用环境的防水功能和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效实现led灯具的防水和散热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及led灯具。
6.本技术提供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风扇、防水组件和自适应安装结构;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水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进
气道出口以及与所述隔水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口和排气道进口,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进气道出口和/或排气道进口处,所述防水组件设置在所述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内,以能够阻断所述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所述自适应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能够安装在led灯具的外壳壁部,利用设置在壳体内的隔水进气通过和隔水排气通道,能够在隔离外部环境中少量水分的同时,形成外部环境中的空气与led灯具内部空气之间的流通通道,在防止外部少量水分进入led灯具中的同时,提供led灯具的散热通道;利用设置在进气道出口和排气道进口中的至少一处的散热风扇,能够促进led灯具内部和led灯具外部的空气流通,进一步提高灯具的散热性能;利用设置在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内的防水组件,能够
将外部环境中水分量较大时阻断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进一步提高led灯具的防水性能。
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道
隔板,所述通道隔板将所述壳体内的腔体分隔为位于腔体上部的所述隔水进气通道和位于腔体下部的隔水排气通道,所述隔水进气通道邻近所述进气口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进气隔板,所述第一进气隔板与所述进气口侧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为第一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隔板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所述隔水进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二进气隔板,所述第二进气隔板的下部与所述通道隔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隔板的上部设置与所述第一进气隔板相连接的第三进气隔板,所述第二进气隔板、第三进气隔板和第一进气隔板之间形成为第二进气道,所述隔水进气通道的其余部分形成为进气道排出腔,所述第一进气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道的第一中间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进气道与所述进气道排出腔的第二中间进气口,所述防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进气隔板对来自壳体外部的水分进行遮挡,防止壳体外的水分直接进入隔水进气通道的深处,使得水分只能在第一进气道中积聚,并通过第一进气隔板下部的第一中间进气口进入第二进气道;利用第二进气隔板能够对第二进气道中的水分进行隔离,将少量水分阻隔在第二进气道的底部,同时并不妨碍气流的第二进气隔板上部的第二中间进气口通过;利用设置在第二中间进气口处的防水组件,能够在水分量较多时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处,在外部水量较多时防止水分进入进气道排出腔,保证防水效果。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隔水排气通道内邻近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排气隔板,所述第一排气隔板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隔板,所述第一排气隔板与所述进气口侧所述壳体之间的所述隔水排气通道形成为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排气隔板与所述第二排气隔板之间的所述隔水排气通道形成为第二排气道,所述隔水排气通道的其余部分形成为排气道入口腔,所述第一排气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道的第一中间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排气道与所述排气道入口腔的第二中间排气口,所述防水组件还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排气隔板对来自壳体外部的水分进行遮挡,防止壳体外的水分直接冲入隔水排气通道的深处,使得水分只能在第一排气道中积聚,并通过第一排气隔板下部的第一中间排气口进入第二排气道;利用第二排气隔板能够对第二排气道中的水分进行阻隔,将少量水分隔离在第二排气道的底部,同时并不妨碍气流从第二排气隔板上部的第二中间排进气口通过;利用设置在第二中间排气口处的防水组件,能够在水分量较多时封闭第二中间排气口,在外部水量较多时防止水分进入排气道入口腔,保证防水效果。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进气道防水
挡板、排气道防水挡板和防水驱动机构,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隔板上所述进气道排出腔内的一侧,且能够在所述第二进气隔板上滑动,以能够封闭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隔板上所述排气道入口腔内的一侧,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排气隔板上滑动,以能够封闭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所述防水驱动机构与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和排气道防水挡板相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和排气道防水挡板滑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驱动机构能够在第二进气道或者第二排气道中的水量较多时,方便地驱动进气道防水挡板和排气道防水挡板向上滑动,使得进气道防水挡板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排气道防水挡板封闭第二中间排气口,防止外部水分进入进气道出口或者排气道进口。
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进气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道循环风管,所述第二排气道的底部设置有排气道循环风管;所述第二进气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进气道风管连接孔,所述进气道循环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道风管连接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循环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隔板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风管连接孔,所述排气道循环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风管连接孔相连通;当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封闭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时,能够打开所述进气道风管连接孔,且当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打开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时,能够封闭所述进气道风管连接孔;当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封闭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时,能够打开所述排气道风管连接孔,且当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打开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时,能够封闭所述排气道风管连接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第二进气道的底部的进气道循环风管,和设置在第二排气道的底部的排气道循环风管,能够在进气道防水挡板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和排气道防水挡板封闭第二中间排气口是,使得led灯具内部的空气通过进气道循环风管和排气道循环风管循环,而此时第二进气道或者第二排气道的底部积存有较多的水分,循环气体中的热量能够与进气道循环风管或者排气道循环风管外的水分进行热交换,从而对led灯具的内部进行散热。
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螺杆、驱动电机和水位传感器,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的外侧设置有进气挡板螺母,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挡板螺母,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进气挡板螺母和排气挡板螺母旋合设置,所述驱动螺杆的上端设置有螺杆锥形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隔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锥形齿轮,所述电机锥形齿轮与所述螺杆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水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和第二中间排气口的下方,且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以能够通过任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触发所述驱动电机旋转。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螺杆旋合在进气挡板螺母和排气挡板螺母中,能够通过驱动螺杆同时驱动进气道防水挡板和排气道防水挡板滑动,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和第二中间排气口;利用水位传感器能够监控第二进气道和第二排气道中的水量,并能够在第二进气道或者第二排气道中的水量达到水位传感器位置时,自动触发驱动电机旋转,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和第二中间排气口,从而可靠地防止外部水分进入进气道出口或者排气道进口。
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上设置有进气挡板滑套,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上设置有排气挡板滑套,所述壳体底面内侧设置有滑杆下安装孔,所述第三进气隔板的下侧设置有滑杆上安装孔,在所述滑杆下安装孔与所述滑杆上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穿过所述进气挡板滑套和排气挡板滑套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滑杆与进气挡板滑套和排气挡板滑套的配合,能够限制进气道防水挡板和排气道防水挡板的滑动轨迹,保证进气道防水挡板在滑动过程中与第二进气隔板之间的密封,以及排气道防水挡板在滑动过程中与第二排气隔板之间的
密封。
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还包括壳体安装板,所述壳体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板上,所述进气道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所述排气道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壳体安装板能够方便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在led灯具上的安装,并有助于实现申请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与led灯具之间的密封。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自适应安装结构为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的弹性金属片。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金属片使得壳体能够适应led灯具上一定尺寸范围的安装口,提高壳体与安装口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有助于实现壳体与安装口之间的密封。
24.本技术提供的led灯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led灯具,包括密闭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壁部设置有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使得所述进气道出口和排气道进口位于所述散热腔内,且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所述散热腔外。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能够在外部水量较少时,实现散热腔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流通,保证led灯具的散热效果,同时对外部水分进行隔离,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散热腔内;在外部水量较多时,实现散热腔与外部空间的隔离,使得本技术的led灯具有较好的防水散热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能够在外部水量较少时,对水分进行隔离,同时使得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保持畅通,同时利用散热风扇强制空气流通,使得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和防水性能;2.利用防水组件能够在外部水量较多时,阻断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防止外部的积水通过进气道出口或者排气道进口进入led灯具的内部,保证led灯具的防水性能;3.利用设置在隔水进气通道的第二进气道底部的进气道循环风管,和设置在隔水排气通道的第二排气道底部的排气道循环风管,能够在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被阻断后,使得循环散热气流从进气道循环风管和进气道循环风管中通过,利用淹没进气道循环风管或者进气道循环风管的积水与散热气流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外部积水量较多时的散热效果;4.利用设置在壳体外侧的自适应安装结构,能够便于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在led灯具上的安装,有助于提高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与led灯具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29.图3为图2中a-a方位剖视图。
30.图4为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通道隔板;102、第一进气隔板;103、第二进气隔板;104、第三进气隔板;105、第一排气隔板;106、第二排气隔板;107、壳体安装板;108、安装密封条;11、隔水进气通道;111、进气口;112、进气道出口;113、第一进气道;114、第二进气道;115、进气道排出腔;116、第一中间进气口;117、第二中间进气口;12、隔水排气通道;121、排气口;122、排气道进口;123、第一排气道;124、第二排气道;125、排气道入口腔;126、第一中间排气口;127、第二中间排气口;131、进气道循环风管;132、排气道循环风管;133、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4、排气道风管连接孔;2、散热风扇;3、防水组件;31、进气道防水挡板;311、进气挡板螺母;312、进气挡板滑套;32、排气道防水挡板;321、排气挡板螺母;322、排气挡板滑套;33、防水驱动机构;331、驱动螺杆;332、驱动电机;333、水位传感器;334、螺杆锥形齿轮;335、电机锥形齿轮;34、导向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33.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实际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对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及其零部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与其实际使用中的安装方位一致。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36.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壳体1、散热风扇2、防水组件3和自适应安装结构4。
37.壳体1可以选用金属或者塑料材质制成的空心方形盒,在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相互隔离的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通常在壳体1内分隔而成,在能够提供气流通道的同时,在通道内还设置有隔水结构,能够对进入通道内的少量水进行阻挡,防止水通过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这样,就能够在保证气流通过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对led灯具进行散热的同时,阻挡水的通过,同时发挥防水散热作用。隔水进气通道1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设置在壳体1上的进气口111和进气道出口112,隔水排气通道1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设置在壳体1上的排气口121和排气道进口122。通常地,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设置在壳体1的同一面上,进气道出口112和排气
道进口122设置在壳体1上不同的另外的两个面上,当本实施例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安装到led灯具上时,壳体1与led灯具固定连接,使得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位于led灯具的外部,进气道出口112和排气道进口122位于led灯具内部的不同位置。
38.散热风扇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具体可以设置在进气道出口112处,可以设置在排气道进口122处,也可以在进气道出口112处和排气道进口122处均设置有散热风扇2。散热风扇2可以通过led灯具的电源供电,设置在进气道出口112处的散热风扇2向壳体1外排风,设置在排气道进口122处的散热风扇2则向壳体1内抽风,这样,当本实施例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安装到led灯具上时,在散热风扇2的作用下,led灯具外部的空气就能够通过进气口111进入隔水进气通道11,从进气道出口112进入led灯具的内部,在led灯具的内部流动并带走led灯具产生的热量,从排气道进口122进入隔水排气通道12,并通过排气口121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对led灯具进行散热。led灯具外壳的密封能够增强led灯具的散热效果,也能够保证led灯具的防水。
39.防水组件3可以是多种能够临时阻断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防止led灯具外部大量积水,水通过隔水进气通道11或者隔水排气通道12进入led灯具内部的结构。防水组件3可以设置在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内,在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内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水的浮力作用,或者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积水信号触发防水组件3,阻断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从而起到对外部大量积水的防水作用。此时,还可以利用隔水进气通道11和/或隔水排气通道12内的积水帮助led灯具进行散热,而积水吸收led灯具产生的热量后,能够加快水的蒸发,从而去除隔水进气通道11和/或隔水排气通道12中的积水。另一方面,积水的蒸发又能够吸收更多的led灯具产生的热量。
40.自适应安装结构4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具体可以是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台阶状安装面,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弹性卡合结构。当壳体1安装在led灯具上时,自适应安装结构4能够保证壳体1与led灯具上尺寸不一的安装口紧密配合,保证壳体1在led灯具上的稳定,保证壳体1与led灯具之间的密封。
41.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设置的通道隔板101,通道隔板101的四周均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将壳体1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位于壳体1上部隔水进气通道11和位于壳体1下部的隔水排气通道12。通常外部的水更易于进入壳体1下部的通道中,将隔水进气通道11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有利于防止水通过隔水进气通道11进入led灯具的内部;而隔水排气通道12中存在向外流动的气流,该气流有助于阻止外部的水进入壳体1下部的隔水排气通道12,形成更好的防水效果。
42.在隔水进气通道11内靠近进气口111处设置有第一进气隔板102,第一进气隔板102的上端以及第一进气隔板102的两侧均与壳体1相连接,第一进气隔板102的下端与通道隔板101之间的间隙形成为第一中间进气口116,在第一进气隔板102与壳体1进气口111所在的一侧之间的隔水进气通道11形成为第一进气道113。在第一进气隔板102远离进气口111一侧的隔水进气通道11内设置有第二进气隔板103,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下端与通道隔板101相连接,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两侧均与壳体1相连接,在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进气隔板104,第三进气隔板1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气隔板102和第二进气隔板103
相连接,在第三进气隔板104、第二进气隔板103和第一进气隔板102之间的隔水进气通道11形成为第二进气道114,隔水进气通道11的其余部分形成为进气道排出腔115。
43.第一进气隔板102下部的第一中间进气口116连接第一进气道113与第二进气道114,能够将进入第一进气道113中的水限定为从第一进气隔板102的下部进入第二进气道114。在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上部开设有第二中间进气口117,第二中间进气口117连接第二进气道114与进气道排出腔115。当外部的水从第一中间进气口116进入第二进气道114中时,第二进气隔板103能够对第二进气道114下部的水进行阻挡,将第二中间进气口117设置在第二进气隔板103上部能够防止较少量的水进入进气道排出腔115,又不妨碍进气气流的通过。
44.防水组件3设置在第二中间进气口117邻近部位,能够在第二进气道114中积水量较多时,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117,能够在第二进气道114中积水水位接近第二中间进气口117高度时发挥防水作用。
45.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隔水排气通道12内靠近排气口121处设置有第一排气隔板105,第一排气隔板105的上端与通道隔板101相连接,第一排气隔板105的两侧均与壳体1相连接,第一排气隔板105的下端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形成为第一中间排气口126。在第一排气隔板105与壳体1排气口121所在的一侧之间的隔水排气通道12形成为第一排气道123。
46.在第一排气隔板105远离排气口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隔板106,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上端与通道隔板101相连接,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两侧和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下端均与壳体1相连接,在第一排气隔板105与第二排气隔板106之间的隔水排气通道12形成为第二排气道124;隔水排气通道12的其余部分形成为排气道入口腔125。
47.第一排气隔板105下部的第一中间排气口126连接第一排气道123和第二排气道124,能够将进入第一排气道123中的水限定为从第一排气隔板105的下部进入第二排气道124。在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上部开设有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第二中间排气口127连接第二排气道124与排气道入口腔125。当外部的水从第一中间排气口126进入第二排气道124中时,第二排气隔板106能够对第二排气道124下部的水进行阻挡,将第二中间排气口127设置在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上部,能够防止较少量的水进入排气道入口腔125,又不妨碍进气气流的通过。
48.防水组件3还设置在第二中间排气口127邻近部位,能够在第二排气道124中积水量较多时,封闭第二中间排气口127,从而能够在第二排气道124中积水水位接近第二中间排气口127高度时发挥防水作用。
49.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防水组件3包括进气道防水挡板31、排气道防水挡板32和防水驱动机构33。
50.进气道防水挡板31是一种大小和形状能够覆盖第二中间进气口117的平板,进气道防水挡板31设置在进气道排出腔115内,且贴近第二进气隔板103设置,在进气道防水挡板31与第二进气隔板103相邻的一面还可以设置有弹性密封层,来保持进气道防水挡板31与第二进气隔板103之间的密封。进气道防水挡板31能够沿第二进气隔板103的表面滑动,当进气道防水挡板31滑动到覆盖第二中间进气口117的位置时,能够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117,从而阻断第二进气道114与进气道排出腔115之间的连接通路,防止外部的水从第二进
气道114进入进气道排出腔115中,阻断外部的水进入led灯具内部的一个通路。
51.排气道防水挡板32是一种大小和形状能够覆盖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平板,排气道防水挡板32设置在排气道入口腔125内,且贴近第二排气隔板106设置,在排气道防水挡板32与第二排气隔板106相邻的一面还可以设置有弹性密封层,来保持排气道防水挡板32与第二排气隔板106之间的密封。排气道防水挡板32能够沿第二排气隔板106的表面滑动,当排气道防水挡板32滑动到覆盖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位置时,能够封闭第二中间排气口127,从而阻断第二排气道124与排气道入口腔125之间的连接通路,防止外部的水从第二排气道124进入排气道入口腔125中,阻断外部的水进入led灯具内部的另一个通路。
52.防水驱动机构33与进气道防水挡板31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相连接,能够驱动进气道防水挡板31沿第二进气隔板103的表面滑动,和驱动排气道防水挡板32沿第二排气隔板106的表面滑动,从而能够控制第二中间进气口117和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开闭,保证led灯具具有较好的防水散热效果。
53.作为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二进气道114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道循环风管131,在第二排气道124的底部设置有排气道循环风管132;在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下部设置有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在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进气道循环风管131的一端与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道循环风管132的一端相连通,排气道循环风管132的另一端与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相连通。
54.进气道循环风管131和排气道循环风管132均由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如铜、铝材料制成,进气道防水挡板31设置为,当进气道防水挡板31移动到覆盖第二中间进气口117的位置时,就打开了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的开口;而当进气道防水挡板31移动到离开第二中间进气口117的位置时,就覆盖在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的开口处,封闭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的开口。同样,排气道防水挡板32设置为,当排气道防水挡板32移动到覆盖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位置时,就打开了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的开口;而当排气道防水挡板32移动到离开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位置时,就覆盖在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的开口处,封闭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的开口。
55.当第二进气道114或者第二排气道124中的积水较多,防水驱动机构33驱动进气道防水挡板31封闭第二中间进气口117,和驱动排气道防水挡板32封闭第二中间排气口127时,同时打开了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和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此时,散热风扇2驱动进气道排出腔115内的空气通过进气道出口112进入led灯具中,led灯具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道进口122进入排气道入口腔125,再通过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进入排气道循环风管132、进气道循环风管131,再通过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进入进气道排出腔115,形成与外部空间相隔离的气流循环。由于此时进气道循环风管131浸泡在第二进气道114内的积水中,或者排气道循环风管132浸泡在第二排气道124内的积水中,从led灯具中流出的温度较高的空气在进气道循环风管131或者排气道循环风管132中与积水进行热交换,降低回流到led灯具中的空气的温度,实现led灯具的散热。同时,积水吸热后温度升高,加快了水的蒸发,在吸收热量的同时,有利于去除第二进气道114和第二排气道124内的积水。
56.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防水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螺杆331、驱动电机332和水位传感器333。
57.在进气道防水挡板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挡板螺母311,在排气道防水挡板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排气挡板螺母321,驱动螺杆331旋合在进气挡板螺母311和排气挡板螺母321中。驱动螺杆331的下端于壳体1的底面转动连接,驱动螺杆331的上端穿过第三进气隔板104,且与第三进气隔板104转动连接。进气挡板螺母311和排气挡板螺母321的螺纹旋向相同,当驱动螺杆331旋转时,就能够同时驱动进气挡板螺母311和排气挡板螺母321在驱动螺杆331上同步上下移动,从而驱动进气道防水挡板31沿第二进气隔板103的表面,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沿第二排气隔板106的表面同步上下滑动。
58.在第三进气隔板104的上方、驱动螺杆331的上端设置有螺杆锥形齿轮334,驱动电机332设置在第三进气隔板104上,在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锥形齿轮335,并且电机锥形齿轮335与螺杆锥形齿轮334相啮合。驱动电机332可以选用普通的减速电机,也可以选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驱动电机332可以通过led灯具获取工作所需的电源。当驱动电机332旋转时,通过电机锥形齿轮335和螺杆锥形齿轮334带动驱动螺杆331旋转,从而通过进气道防水挡板31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的升降,控制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的通断。
59.水位传感器333可以选用各种能够感知所在位置是否存在积水的感应器件或者检测装置,如水位感应电极或者感应浮标,在第二中间进气口117和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水位传感器333,两个位置的水位均与驱动电机332相连接,在任一个水位传感器333感应到积水状态变化时,均能够触发驱动电机332的旋转,从而能够根据积水情况自动控制进气道防水挡板31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的升降,保证led灯具的防水效果。
60.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进气道防水挡板31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进气挡板滑套312,在排气道防水挡板32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排气挡板滑套322。在壳体1底面内侧设置有滑杆下安装孔,在第三进气隔板104的下侧对应位置设置有滑杆上安装孔,在滑杆下安装孔与滑杆上安装孔之间固定安装有导向滑杆34。导向滑杆34穿过进气挡板滑套312、通道隔板101和排气挡板滑套322设置,不仅将进气道防水挡板31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限制为沿导向滑杆34上下滑动,而且有助于保证进气道防水挡板31与第二进气隔板103之间的密封,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与第二排气隔板106之间的密封。
61.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在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壳体安装板107,壳体安装板107可以作为壳体1一侧的侧壁,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均设置在壳体安装板107上。壳体安装板107可以设置为平板形,也可以设置为与led灯具安装部位相适应的圆弧形等其他形状。在壳体安装板107的内侧还可以设置安装密封条108,从而保证壳体安装板107与led灯具之间的密封。进气道出口112设置在壳体1的顶面,也就是上侧面上,排气道进口122设置在壳体1的底面,也就是下侧面上。
62.当本实施例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安装在led灯具上时,壳体安装板107位于led灯具的外部,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与led灯具的外部空间相连通;壳体1的其他部分位于led灯具的内部,进气道出口112和排气道进口122与led灯具内部相距较远的不同部位相连通,使得循环气流在led灯具中的流动范围较大,进一步提高led灯具的散热效果。
63.在本技术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自适应安装结构4为安装在壳体1外侧的弹性金属片。弹性金属片能够增加壳体1与led灯具之间
的张力,有利于保持壳体1在led灯具中安装定位的稳定性。
64.本技术的led灯具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有密闭的散热腔,led灯具的led电路板和驱动电源线路板等发热器件,均安装在散热腔内,或者安装在散热腔的壁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安装在散热腔的壁部,使得进气道出口112和排气道进口122位于散热腔内,而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位于散热腔外。本技术的led灯具通常为固定在室外使用的大功率灯具,如led投光灯,根据led灯具照射方向的不同,可以将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安装在led灯具散热腔的侧壁或者底壁上,保证在led灯具正常使用时,壳体1的顶面位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而壳体1的底面位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6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例”、
ꢀ“
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散热风扇(2)、防水组件(3)和自适应安装结构(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相连通的进气口(111)和进气道出口(112)以及与所述隔水排气通道(12)相连通的排气口(121)和排气道进口(122),所述散热风扇(2)设置在所述进气道出口(112)和/或排气道进口(122)处,所述防水组件(3)设置在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内,以能够阻断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和隔水排气通道(12),所述自适应安装结构(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通道隔板(101),所述通道隔板(101)将所述壳体(1)内的腔体分隔为位于腔体上部的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和位于腔体下部的隔水排气通道(12),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邻近所述进气口(111)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进气隔板(102),所述第一进气隔板(102)与所述进气口(111)侧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为第一进气道(113),所述第一进气隔板(102)远离所述进气口(111)的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内设置有第二进气隔板(103),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下部与所述通道隔板(101)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上部设置与所述第一进气隔板(102)相连接的第三进气隔板(104),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第三进气隔板(104)和第一进气隔板(102)之间形成为第二进气道(114),所述隔水进气通道(11)的其余部分形成为进气道排出腔(115),所述第一进气隔板(10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道(113)与所述第二进气道(114)的第一中间进气口(116),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进气道(114)与所述进气道排出腔(115)的第二中间进气口(117),所述防水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117)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排气通道(12)内邻近所述排气口(121)处设置有第一排气隔板(105),所述第一排气隔板(105)远离所述排气口(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隔板(106),所述第一排气隔板(105)与所述进气口(111)侧所述壳体(1)之间的所述隔水排气通道(12)形成为第一排气道(123),所述第一排气隔板(105)与所述第二排气隔板(106)之间的所述隔水排气通道(12)形成为第二排气道(124),所述隔水排气通道(12)的其余部分形成为排气道入口腔(125),所述第一排气隔板(105)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排气道(123)与所述第二排气道(124)的第一中间排气口(126),所述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排气道(124)与所述排气道入口腔(125)的第二中间排气口(127),所述防水组件(3)还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127)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3)包括进气道防水挡板(31)、排气道防水挡板(32)和防水驱动机构(33),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上所述进气道排出腔(115)内的一侧,且能够在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上滑动,以能够封闭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117);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32)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隔板(106)上所述排气道入口腔(125)内的一侧,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排气隔板(106)上滑动,以能够封闭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127);所述防水驱动机构(33)与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相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和排气道防水挡板(32)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道
(114)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道循环风管(131),所述第二排气道(124)的底部设置有排气道循环风管(132);所述第二进气隔板(103)的下部设置有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所述进气道循环风管(131)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循环风管(132)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隔板(106)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所述排气道循环风管(132)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相连通;当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封闭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117)时,能够打开所述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且当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打开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117)时,能够封闭所述进气道风管连接孔(133);当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32)封闭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127)时,能够打开所述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且当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32)打开所述第二中间排气口(127)时,能够封闭所述排气道风管连接孔(13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螺杆(331)、驱动电机(332)和水位传感器(333),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的外侧设置有进气挡板螺母(311),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32)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挡板螺母(321),所述驱动螺杆(331)与所述进气挡板螺母(311)和排气挡板螺母(321)旋合设置,所述驱动螺杆(331)的上端设置有螺杆锥形齿轮(334),所述驱动电机(332)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隔板(104)上,所述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锥形齿轮(335),所述电机锥形齿轮(335)与所述螺杆锥形齿轮(334)相啮合,所述水位传感器(33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进气口(117)和第二中间排气口(127)的下方,且均与所述驱动电机(332)相连接,以能够通过任一所述水位传感器(333)触发所述驱动电机(332)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防水挡板(31)上设置有进气挡板滑套(312),所述排气道防水挡板(32)上设置有排气挡板滑套(322),所述壳体(1)底面内侧设置有滑杆下安装孔,所述第三进气隔板(104)的下侧设置有滑杆上安装孔,在所述滑杆下安装孔与所述滑杆上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杆(34),所述导向滑杆(34)穿过所述进气挡板滑套(312)和排气挡板滑套(322)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安装板(107),所述壳体安装板(10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板(107)上,所述进气道出口(11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面上,所述排气道进口(12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安装结构(4)为安装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弹性金属片。10.一种led灯具,包括密闭的散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的壁部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使得所述进气道出口(112)和排气道进口(122)位于所述散热腔内,且所述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21)位于所述散热腔外。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及LED灯具,其涉及LED照明领域,该LED灯具自适应防水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风扇、防水组件和自适应安装结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水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和进气道出口以及与所述隔水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口和排气道进口,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进气道出口和/或排气道进口处,所述防水组件设置在所述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内,以能够阻断所述隔水进气通道和隔水排气通道,所述自适应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能够同时起到防水和散热作用。本申请还涉及一种LED灯具。LED灯具。LED灯具。
技术研发人员:
石峰 邓红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赛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