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黑色素瘤
  • GFP标记的人葡萄膜黑素瘤裸鼠模型的构建
    GFP标记的人葡萄膜黑素瘤裸鼠模型的构建王祯莲;金畅【摘 要】探讨通过构建稳定表达 GFP的人葡萄膜黑素瘤细胞系,建立新型人葡萄膜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培养人葡萄膜黑素瘤细胞系 M17和 M23,收集细胞并制备细胞悬液,每只裸鼠于腹部皮下注射细胞悬液0.1 mL约2×106个细胞,观察M17和M23细胞系成瘤率、成瘤时间、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及组织病理学形态。用绿荧光蛋白(GFP)表达质
    时间:2023-10-05  热度:27℃
  • 晚期黑素瘤病人大便发黑怎么办
    黑素瘤又称恶性黑素瘤,应注意与相似疾病相鉴别,此病大多见于30岁以上成年人,发生于皮肤者以足底、外阴及肛门周围多见。黑素瘤到了晚期后,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多,有不少病人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的恐慌,那晚期黑素瘤病人大便发黑怎么办呢?honeys中国晚期黑素瘤病人大便发黑多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引起的,癌细胞侵袭周围的器官组织,形成了扩散转移,引起出
    时间:2023-09-06  热度:12℃
  • Cell吲哚-3-甲醛促进肿瘤免疫有奇效!
    Cell吲哚-3-甲醛促进肿瘤免疫有奇效!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是当前肿瘤的关键,在一些肿瘤患者中疗效显著。虽然阻断抑制性T细胞受体,如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或其配体PD-L1,能激活抗肿瘤T细胞反应并显示出强大的临床疗效,但只有40%的黑素瘤患者对有反应。研究表明,共生菌可以影响宿主的抗肿瘤免疫;最近的几项研究也发现益生菌补充剂和黑素瘤患者
    时间:2023-08-17  热度:16℃
  • 敲除PIP5K1α抑制黑素瘤细胞B16F10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机制探讨_百 ...
    敲除PIP5K1α抑制黑素瘤细胞B16F10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机制探讨倪 伟,姚 敏Themechanismofcellproliferation,migrationandinvasioninhibitionbyknockoutofPIP5K1αinmelanomacellB16F10NIWei,YAOMinBengbuMedicalCollege,AnhuiBengbu233000,China
    时间:2023-10-08  热度:17℃
  • 主要黑素瘤亚型的全基因组图谱
    主要黑素瘤亚型的全基因组图谱皮肤黑素瘤是欧洲人的常见癌症,而在粘膜和手足部(肢体末端表面)发生的黑素瘤在世界范围都有发生。本研究报道了首个黑素瘤的皮肤、粘膜和肢端亚型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研究发现皮肤亚型黑素瘤的编码区、非编码区的大量突变主要由紫外线辐射导致,而肢端粘膜亚型则主要受结构变异及一种病因未知的突变特征所主导。受非编码区复发突变影响的基因数量与受编码区复发突变影响的基因数量相似
    时间:2023-10-07  热度:17℃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专家论坛·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杨涵  陈超  王冲(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  上海    201210)摘要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免疫通过体外分离、扩增和回输患者自己的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的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来肿瘤,是目前主要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类型之
    时间:2023-10-04  热度:18℃
  • 细胞检索表
    人胚肾上皮细胞 293A 人胚肾细胞 293FT 人胚肾细胞 293T 人卵巢癌细胞 3AO 猪肺泡巨噬细胞 3D4/2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3T3-L1 小鼠乳腺癌细胞 4T1 人高转移鼻咽癌细胞系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5-8F 人鼻咽癌细胞系 6-10B 人肾细胞腺癌细胞 769-P 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 786-O  89C-A1 人高转移肺癌细胞  95-D 人脑
    时间:2023-07-18  热度:11℃
  • 口腔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五)
    口腔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五)3.:小的颊黏膜鳞癌可采用放射。 如对放射不敏感以及较大的肿瘤。应行外科手术。(五)腭癌1.概述:腭癌按 UICC 分类应仅限于硬腭的原发性癌肿。软腭癌应列入口咽癌范围。2.:硬腭鳞癌的细胞分化较好。适宜于手术切除或低温。组织缺损可用赝复体修复。 颈淋巴结一般行选择性手术。有转移时才同期行颈淋巴清
    时间:2023-08-22  热度:13℃
  • 【综述】黑素瘤脑转移的当前方法和全球共识指南
    【综述】黑素瘤脑转移的当前方法和全球共识指南《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2年5月 5日在线发表美国Xiang-Lin Tan  , Amy Le  , Fred C Lam ,等撰写的综述《黑素瘤脑转移的当前方法和全球共识指南。Current Treatment Approaches and Global Co
    时间:2023-08-18  热度:26℃
  • 2023-1-28病例复合性透明细胞肉瘤伴有EWSR1::CREM融合
    2023-1-28病例复合性透明细胞肉瘤伴有EWSR1::CREM融合​142-复合性透明细胞肉瘤伴有EWSR1::CREM融合由于重叠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皮肤透明细胞肉瘤可能与黑素瘤相混淆。我们报告一例41岁女性,据称有大脚趾肢端黑素瘤病史。原发性肿瘤切除21个月后,患者出现腹股沟肿块,切除后诊断为转移性黑素瘤。五个月后,肺部肿块活检报告为转移性黑素瘤。该患者被转到我们的机构
    时间:2023-08-11  热度:14℃
  • 【黑素瘤验方】
    【黑素瘤验方】黑素瘤症状因分型而异,如属结节型者,初起为兰黑隆起性结节,周围绕以红晕,迅速增大,破溃,很早发生转移;若是浅表扩散型,初起为斑疹,后变为结节,直径约2.5厘米,常呈弧形,褐、黑、粉红甚至灰或白。此外,亦还有恶性雀斑型,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方一]①丹方:水银、白矾、青矾、芒硝各180克,食盐90克。②糊剂:上丹方结晶18克,蟾酥、红娘、斑蝥各0.5克,洋金
    时间:2023-08-04  热度:18℃
  • 2022年黑素瘤诊疗规范(2022年版)
    黑素瘤诊疗标准〔2022年版〕一、概述大卫波德维尔黑素瘤在我国虽然是少见恶性肿瘤,但病死率高,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我国黑素瘤与欧美白种人差异较大,两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医治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在亚洲人和其他有人种中,原发于肢端的黑素瘤约占50%,常见的原发部位多见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肢端部位,原发于黏膜,如直肠、肛门、外阴、眼、口鼻咽部位的黑素瘤约
    时间:2023-07-11  热度:12℃
  • 内质网应激对黑素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8-07-20作者简介:向志宇(1988-),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助教,主要从事动物生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电话)158********;通信作者,姚刚(1959-),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生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黑素瘤是一类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性恶性肿瘤,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发生,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报道显示,每年全球被确诊为黑素瘤的新增患者数目高达800
    时间:2023-07-10  热度:16℃
  • 2022年黑素瘤诊疗规范(2022年版)
    黑素瘤诊疗标准〔2022年版〕舵角指示器一、概述黑素瘤在我国虽然是少见恶性肿瘤,但病死率高,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我国黑素瘤与欧美白种人差异较大,两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医治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在亚洲人和其他有人种中,原发于肢端的黑素瘤约占50%,常见的原发部位多见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肢端部位,原发于黏膜,如直肠、肛门、外阴、眼、口鼻咽部位的黑素瘤约占
    时间:2023-06-17  热度:11℃
  • 科研国人一区作品:m6A修饰通过调节HINT2mRNA翻译抑制眼部黑素瘤(IF=10.679)
    科研国人一区作品:m6A修饰通过调节HINT2mRNA翻译抑制眼部黑素瘤(IF=10.679)编译:冬日暖阳,编辑:十九、江舜尧。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导读N6-甲基腺苷(m6A)是mRNA中最普遍的修饰方式,通过N6-甲基转移酶催化添加甲基和脱甲基酶催化去除甲基,动态调控mRNA的修饰来影响例如RNA稳定性、出细胞核、剪接或翻译等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m6A RNA修饰在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扮演
    时间:2023-06-23  热度:17℃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