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行波管
  • 行波管的工作原理
    行波管行波管是靠连续调制电子注的速度来实现放大功能的微波电子管。在行波管中,电子注同慢波电路中行进的微波场发生相互作用﹐在长达6~40个波长的慢波电路中电子注连续不断地把动能交给微波信号场﹐从而使信号得到放大。简介:  【中文词条】行波管   【外文词条】travelling-wave tube   【英文缩略】TWT   【作 者】王直华 编辑本段发展历
    时间:2023-07-27  热度:18℃
  • 基于Spindt冷阴极的行波管电子设计
    •理论与设计•基于Spindt冷阴极的行波管电子设计杨金生,李兴辉,王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5#摘要:针对X波段小型化Spindt冷阴极螺旋线行波管进行了电子设计。基于皮尔斯型电子结构,联合PPM高频聚焦系统,以电子注聚焦特性为优化目标,采用CST粒子工作室对电子结构和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30mA工作电流下电子注填充比为
    时间:2023-09-18  热度:16℃
  • 小型化行波管输能结构的设计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理论与设计•小型化行波管输能结构的设计张雪利康慨常田颖曹绅崔建玲周忠正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匕京100015;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6)摘要:随着行波管应用整机技术向小型化方向的不断发展,行波管必然也有着小型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对VE3282型小型化行波管的输能结构进行了小型化研究,优化设计后,输出耦合器的高度由36.7减
    时间:2023-07-18  热度:12℃
  • 在轨功率可调行波管放大器电源设计与实现
    -整管与系统-在轨功率可调行波管放大器电源设计与实现王勇,张军,樊经纬,李俊平,李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传统星载行波管放大器研制完成后饱和输出功率固定,要改变行波管输出功率,只能通过行波管输入功率回退的方法,其最大缺波管的之降低,并非真正上的在轨可调行波管放大器$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在轨功率可调行波管放大器电源,能够与功率可调行波管集成在轨功率可调放大器,实现
    时间:2023-08-19  热度:21℃
  • 一种基于行波管X光通信器件[发明专利]
    空间积分专利名称:一种基于行波管X光通信器件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生命周期价值发明人:雷威,张晓兵,朱卓娅,张建,李孟杰申请号:CN201910330280.5申请日:20190423公开号:CN110085497A公开日:vgaga20190802导电胶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行波管X光通信器件,属于电真空器件和通信领域,该器件针对空天飞行器在穿越大气层的黑障区过程中,利
    时间:2023-07-14  热度:15℃
  • 微波功率放大器发展探讨
    微波功率放大器发展探讨摘 要:微波功率放大器主要分为真空和固态两种形式。本文将对两种器件以及它们竞争与融合的产物——微波功率模块(MPM)的发展情况作一介绍与分析。关键词:微波功率放大器;发展0 引言微波功率放大器主要分为真空和固态两种形式。基于真空器件的功率放大器,曾在军事装备的发展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而且由于其功率与效率的优势,现在仍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后随着GaAs晶体管的
    时间:2023-07-31  热度:16℃
  • 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毫米波的工作频率介于微波和光之间,因此兼有两者的优点。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极宽的带宽。通常认为毫米波频率范围为26.5~300GHz,带 宽高达273.5GHz。超过从直流到微波全部带宽的10倍。即使考虑大气吸收,在大气中传播时只能使用四个主要窗口,但这四个窗口的总带宽也可达 135GHz,为微波以下各波段带宽之和的5 倍。这在频率资源紧张的今天无疑极具吸引力。 2)波束窄。在相同
    时间:2023-07-04  热度:8℃
  • 毫米波雷达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毫米波的工作频率介于微波和光之间,因此兼有两者的优点。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极宽的带宽。通常认为毫米波频率范围为26.5~300GHz,带 宽高达273.5GHz。超过从直流到微波全部带宽的10倍。即使考虑大气吸收,在大气中传播时只能使用四个主要窗口,但这四个窗口的总带宽也可达 135GHz,为微波以下各波段带宽之和的5 倍。这在频率资源紧张的今天无疑极具吸引力。 2)波束窄。在相同
    时间:2023-06-15  热度:19℃
  • S、C、X波段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宽频带行波管研究
    •理论与设计•s、c、x波段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宽频带行波管研究崔建玲,周忠正,常田颖,曹绅,张雪利(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15"摘要:为满足现代信息化战争对宽带行波管的需求,对S、C、X波段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适应宽频带要求,选用了带有T形加载翼片以及品形氮化硼夹持杆的螺旋线慢波结构;通过采用动态速度渐变技术,得到了较高的电子效率,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成功研制出了
    时间:2023-05-08  热度:46℃
  •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行波管的原理及应用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行波管的原理及应用指导教授:魏彦玉学号:2011043010010 姓名:陈天奇行波管(Travelling-Wave Tube)1943年,物理学家R.康夫纳在英国制出世界上第一只行波管,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J.皮尔斯发表对行波管的理论分析。现代行波管已成为雷达、电子对抗、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电视直播卫星、 导航、 遥感、遥控、遥测等电子设备的重要微波电子器件。行波管的特点是
    时间:2023-05-08  热度:105℃
  • S、C、X波段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宽频带行波管研究
    •理论与设计•s、c、x波段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宽频带行波管研究崔建玲,周忠正,常田颖,曹绅,张雪利(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15"摘要:为满足现代信息化战争对宽带行波管的需求,对S、C、X波段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适应宽频带要求,选用了带有T形加载翼片以及品形氮化硼夹持杆的螺旋线慢波结构;通过采用动态速度渐变技术,得到了较高的电子效率,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成功研制出了
    时间:2023-05-06  热度:26℃
  •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行波管的原理及应用
    学科前沿结课论文:行波管的原理及应用指导教授:魏彦玉学号:2011043010010 姓名:陈天奇行波管(Travelling-Wave Tube)1943年,物理学家R.康夫纳在英国制出世界上第一只行波管,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J.皮尔斯发表对行波管的理论分析。现代行波管已成为雷达、电子对抗、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电视直播卫星、 导航、 遥感、遥控、遥测等电子设备的重要微波电子器件。行波管的特点是
    时间:2023-05-06  热度:38℃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